东汉盛世局面有几个 东汉为数不多的好皇帝

目录导航:

  1. 东汉盛世局面有几个
  2. 东汉刘秀与窦荣的关系
  3. 东汉时期的龙袍
  4. 东汉皇帝顺序
  5. 为什么刘秀在位时经济好转,人口增多
东汉盛世局面有几个

东汉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是光武中兴,指的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盛世的产生原因有:

光武帝在位三十三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恢复和发展经济。

1.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对功臣赐优厚的爵禄,但禁止他们干政。排斥三公,加重原在皇帝左右掌管文书的尚书之权,全国政务经尚书台总揽于皇帝,在地方上废除掌握军队的都尉,遣散地方军队,废除更役制度,简政减吏,裁并400多县;

2.经济上解放生产力,曾颁布释放奴婢诏令,规定杀奴婢者不得减罪,炙灼奴婢者依法治罪,免被炙灼的奴婢为庶人,废除奴婢射伤人处极刑的法律。恢复西汉较轻的田税制,实行三十税一。组织军队屯垦。放免刑徒为庶民,用于边郡屯田。下令度田、检查户口,加强封建国家对土地和劳动力的控制。

3.文化上还大兴儒学,推崇气节,东汉一朝也被后世史家推崇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时代。

由于以上种种措施,使东汉初年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人口增长的局面,因刘秀谥号为光武,所以称此时期为光武中兴。

公元25年,刘秀在灭掉王莽创建的新朝后称帝,重建大一统汉封建王朝,定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史称东汉,开创了东汉初年的复兴局面,即光武中兴。在东汉中前期,中央集权得到加强,汉明帝、汉章帝在位期间,东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明章之治。汉和帝继位以后,扫灭外戚,使东汉国力达到极盛,史称之为永元之隆。虽然东汉盛世和汉唐几大盛世有差距,但在当时也是最强大的国家。

1、光武中兴

又称建武盛世,是东汉历史上的第一个盛世,由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亲自开创。

汉光武帝刘秀以“柔道”治天下,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发展社会生产,缓和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在他执政的三十三年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恢复和发展经济:

在政治上: 加强皇权;善待功臣;简化机构;中和矛盾; 整顿吏治。

在经济上: 与民休息;释放奴婢;抑制豪强。

在文化上:重视文教;提倡儒学;谦和纳士。

汉光武帝作为一代明君,他所实行的各项政策措施,既维护了东汉封建统治,也维护了国家统一,与民休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以上种种措施,使东汉初年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人口增长的局面,因刘秀谥号为光武,所以称此时期为光武中兴。

2、明章之治

是东汉历史上继光武中兴之后,汉明帝、汉章帝统治时期出现的"大治"景象。它把东汉推向了鼎盛,同时明章二帝时期的一些作法,对整个东汉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章二帝继承并发扬了光武帝的中兴大业,继续执行宽松治国和与民休息的开明政策。此外,明章二帝大兴学校,以儒术治国,并从西域引进佛教,以致风俗醇厚,天下太平。

明章二帝共统治三十一年(公元57年—公元88年 ),两代帝王承继了光武帝的施政方针,励精图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时期。使文治、武功都有很大的成就,成为汉朝历史上黄金时期之一, 故史称“明章之治”。

3、永元之隆

是东汉汉和帝刘肇开创的治世,刘肇在诛灭窦氏戚族后励精图治,改变外戚擅权时的奢靡贪腐之风,促使东汉国力趋于极盛,时人称为“永元之隆”。

汉和帝刘肇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勤政皇帝,他每日早起临朝,深夜批阅奏章,从不荒怠政事,故有“劳谦有终”之称。

汉和帝刘肇亲政后,对内整顿吏治 、招贤纳士、减免赋税、关心民苦;对外则击溃北匈奴使其西迁,并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彻底平定了西域诸国。自此,东汉逐步呈现出国泰民安、四夷宾服的局面,东汉国力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

永元之隆是汉朝历史上最后的一个盛世,也是标志着东汉国力达到历史顶峰的盛世。因此,它的政治意义绝不容小觑。

东汉刘秀与窦荣的关系

题目的窦荣应该是窦融。东汉刘秀是汉光武帝,东汉王朝开国皇帝,

窦融是西汉末年至东汉时期军阀、名臣,云台三十二将之一

刘秀称帝后,窦融决策归汉,被加授凉州牧,随军攻灭隗嚣割据势力,封安丰侯。而"窦融归汉"也成为后世的著名典故。

所以窦融是刘秀的大臣,刘秀和窦融属上下级关系。

章德窦皇后是大司空窦融的曾孙女,窦皇后的母亲是东海恭王刘疆之女沘阳公主,刘疆是光武帝刘秀和他的第一任皇后郭圣通生的儿子,两人关系是上下级关系,窦荣投靠了刘秀

东汉刘秀与窦荣是君臣关系。

窦融,公元前16年出生于扶风平陵,代表作品有《上疏让爵土》《与隗嚣书》。 窦融东汉初大臣。字周公。扶风平陵人。王莽当政时,为强弩将军司马,从击翟义,封建武男。更始政权新立,他见关东形势混乱,又累世仕宦河西,求任张掖属国都尉。更始败亡后,窦融领都尉职如故,据境自保。

东汉时期的龙袍

在东汉的时候,皇帝的龙袍是十二章纹,王公就是九章纹,公卿的是七章纹。从南北朝,到隋唐,章纹的规范越来越细致,基本规则就是章纹越多,级别越高。

到了宋朝,龙袍的衣有七章,裳有五章,加起来还是十二章。皇太子仍然是九章,但九卿就是五章了。

东汉皇帝顺序

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即汉光武帝(公元25年—57年在位),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枣阳)人,出生于陈留郡济阳县济阳宫。东汉开国皇帝,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

汉明帝:刘庄(28年6月15日—75年9月5日),初名刘阳。东汉第二位皇帝(57年—75年在位)。

汉章帝:刘炟(57年-88年4月9日),即汉章帝(75年—88年在位),东汉第三位皇帝,在位14年。

汉和帝:刘肇(79年―105年2月3日),即汉和帝(88年—105年在位),东汉第四位皇帝。

汉殇帝刘:刘隆(105年—106年9月21日),即汉殇帝,汉和帝刘肇少子,养于民间,东汉第五位皇帝,登基时离出生刚满百天,是中国历史上继位年龄最小的皇帝,一岁时夭折,也是中国历史上是寿命最短的皇帝,谥号孝殇皇帝。

汉安帝:刘祜(94年-125年4月30日),即汉安帝(106年—125年在位),东汉第六位皇帝,在位19年。

前少帝:刘懿(?―125年),东汉前少帝,(正史不单独为其列传,故一般不认为他是正统皇帝),125年5月18日―125年12月10日在位。

汉顺帝:刘保(115年—144年9月20日),即汉顺帝(125年—144年在位),东汉第七位皇帝。

汉冲帝:刘炳(143年—145年2月15日),即汉冲帝(144年八月—145年正月在位),字明,东汉第八位皇帝。

汉质帝:刘缵(138年—146年7月26日),即汉质帝(145年—146年在位),一名刘续,汉章帝刘炟玄孙,渤海孝王刘鸿之子,东汉第九位皇帝,在位时间1年

汉桓帝:刘志(132年—167年),即汉桓帝(146~167年在位),字意,生于蠡吾(今河北省博野县),东汉第十位皇帝。

汉灵帝:刘宏(157年,一作156年—189年5月13日),生于冀州河间国(今河北深州)。东汉第十一位皇帝(168年—189年在位)。

汉少帝:刘辩(176年-190年3月6日)东汉第十三位皇帝,光熹元年四月十三戊午日至昭宁元年九月初一甲戌日,即公元189年5月15日-189年9月28日在位。

汉献帝:刘协(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即汉献帝(189年-220年在位),字伯和,东汉最后一任皇帝。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承西汉之后的一个大一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

光武帝刘秀 -- 汉明帝刘庄 -- 汉章帝刘炟 -- 汉和帝刘肇 -- 汉殇帝刘隆 -- 汉安帝刘祜 -- 汉少帝刘懿—汉顺帝刘保 -- 汉冲帝刘炳 -- 汉质帝刘缵 -- 汉桓帝刘志 -- 汉灵帝刘宏 -- 汉少帝刘辩 -- 汉献帝刘协。

为什么刘秀在位时经济好转,人口增多

刘秀在位三十三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恢复和发展经济。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对功臣赐优厚的爵禄,但禁止他们干政。排斥三公,加重原在皇帝左右掌管文书的尚书之权,全国政务经尚书台总揽于皇帝,在地方上废除掌握军队的都尉,遣散地方军队,废除更役制度,简政减吏,裁并400多县;经济上解放生产力,曾颁布释放奴婢诏令,规定杀奴婢者不得减罪,炙灼奴婢者依法治罪,免被炙灼的奴婢为庶人,废除奴婢射伤人处极刑的法律。恢复西汉较轻的田税制,实行三十税一。组织军队屯垦。放免刑徒为庶民,用于边郡屯田。下令度田、检查户口,加强封建国家对土地和劳动力的控制。文化上还大兴儒学,推崇气节,东汉一朝也被后世史家推崇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司马光、梁启超语)的时代。

由于以上种种措施,使东汉初年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人口增长的局面,因刘秀谥号为光武,所以称此时期为光武中兴。

刘秀实行了一系列新政,还实行精兵简政,精简机构,裁汰冗员,让大批士兵复员回乡生产,整顿混乱的币制,恢复五铢钱……社会秩序逐渐安定下来,人民得以休养生息,经济有了明显好转,户口也增加了。光武帝初建东汉时,全国户籍遗存的人口只有十分之二,大约一千多万人,到光武帝末年(公元57年),载于户籍的人口已达到二千一百多万。

大乱之后方大治,刘秀亲身参加了反王莽新朝的斗争,亲眼目睹新朝的覆灭,历史教训历历在目。因此,刘秀减轻对农民的压迫和剥削,并出台鼓励发展经济的政策。

同样,让大量士兵复员回乡生产。

他深知官逼民反,为此大力整顿吏治。伴随一系列有力措施的实施,东汉初年呈现出一个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可喜局面,史称“光武中兴”。因此,才有刘秀在位经济好转、人口增加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