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清代以来西部地震及其影响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地震-清代以来西部地震及其影响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清代以来西部地震及其影响
地震是一种突发性环境事件,因其往往在短时间内对震区人口与自然环境系统造成毁灭性破坏和颠覆性改变,故亦称瞬时性突发灾害。一般来说,地震活动与活动断裂密切相关。我国西部的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地区既位于世界大地震构造带上,也位于甘宁川滇梯度联结带,所以,地质构造活动剧烈,多为强构造地震。史料显示,清代以来西部地震明显增多,灾难程度也较以往加重。
据历史资料分析,自15世纪末至今的500多年来,我国经历了较大的两个地震活跃期,一是明成化十六年至清乾隆四十五年(1480~1780年),二是清光绪五年(1879年)至今。而西部从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以来的三百余年间,地震活动尤为剧烈,7.5级以上大地震有16次,8级以上的强烈地震有8次,最大震级为8.25级。
清代以来,我国西部地区不仅多强震,而且地震发生的周期和频率独特。有研究显示,在以今银川为中心的宁夏地区,自元代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以来,见诸文献记载的地震就有120余次,其中明代276年间有100余次,频率虽然高,但震级都不强。而清代至民初的276年中,地震的频率虽然有所降低,但是震级强、烈度大。乾隆三年(1739年),平罗发生里氏8级、震中烈度为10度的地震;1920年,海原发生里氏8.5级、震中烈度为12度的地震,造成的灾害都非常巨大。平罗地震“压死官民男妇五万余人”,其中重灾区新渠、宝丰二县,是雍正初年自宁夏、宁朔等县招民屯垦而新设置的,由于这里原生态脆弱,震后二县之地“率成冰海,不能建筑城堡”,地方官不得不上奏朝廷裁汰二县,将幸存者迁回原籍。
地震发生后,往往引发山崩、滑坡、泥石流、水灾、火灾、瘟疫、海啸等多种次生灾害。在有关清代以来我国西部地震的记载中,次生灾害发生最多的是滑坡和泥石流,且经常是多种灾害叠加群发,损失极为惨重。从甘肃一省的情况来看,顺治十一年天水南地震,山体最大滑坡达4公里,压埋千家,城垣房舍倾倒,死亡3万余人。康熙五十七年通渭南地震,造成城北笔架山崩塌滑坡,县城被埋,死4万余人;静宁山体滑坡,压死数千人;庄浪压陷千百余人;甘谷北山南移,永宁全镇、礼辛大部被掩埋,死伤3万余人。一般而言,地震的震级越高,引发的滑坡、泥石流往往也越严重,自然环境的变化范围也越广。如光绪五年强震前,甘肃武都城西壁玄山,森林茂盛;震后,因山崩滑坡严重,森林遭到毁灭性破坏,致使这里日后树木大减,栽种成活率低。
地震还往往导致可怕的地移山游,林谷变迁,沧桑立现。据现存的雍正十一年云南《东川府地震记事》载:震区阿旺小营土阜的几家居民房舍,因地震而“推其居址于前一里许,房舍瓜蔬果木竹篱,无纤毫参差,宛如未动。而男妇竟不觉其在山谷口也,回视旧址仅一土壤耳”。还有莲花池的苗寨村一居民房,其“旧房基一方约半亩,居人种麻甚茂,地震时麻地中分,一半不动,其一半飞旋而去,越其连陌之稻畦,贴于其侧,稻苗无少损,麻亦无一茎偃者,与原留之一半,遥相对峙,蕃蕃然如故也”。1920年海原强震,不仅树木毁伤,也在今甘肃、宁夏和陕西三省的广大范围内,造成了骇人听闻的山河大变易,震区地面或成高陵,或陷山谷。隆德城外出现了山川移徙、峰谷互换的奇观。因山崩土走,有住室随山移出二三里。西北村镇东西山口竟骤然合而为一,形成大圆冢,压埋300余户人家。
西部地震对水资源环境的影响尤其突出。如顺治十一年甘肃天水南大地震,罗家堡、木门里一带,山崩水涌,土陷数百丈,水聚数十丈,塞河为潭。乾隆三年宁夏平罗大地震,银川八旗满城驻地数处,地皆开裂二三寸,向外涌水。汉城城内,平地裂成大缝,长数十丈不等,宽或数寸、或一二尺不等,地中黑水带沙上涌。平罗、新渠、宝丰等处,平地裂缝,涌出黑水更甚,或深三五尺,七八尺不等。尤其是新渠、宝丰两县,地中涌泉垂直喷射丈余高的不计其数,四散溢水,有深七八尺至丈余不等。道光十三年云南嵩明、杨林一带地震,地面裂而复合,也造成“黑泉涌出”,杨林尤甚。道光三十年四川西昌地震,东乡、邛海一带地裂冒水,邛海水上涨。这些地下冒出之水,污染水源,严重损害了水环境质量。山崩地裂导致河道拥塞,往往会形成堰塞湖,改变水资源系统。乾隆五十一年五月初六,四川康定南地震,清溪县山崩,壅塞泸河,断流10日,形成堰塞湖,原来河床干涸,“行人践河底而过,不用舟楫”。但由于堰塞湖是因为河水冲击土石、山体滑坡造成堆积体,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因堆积体松散、不牢固,一旦有余震或者暴雨、泥石流,堵塞物就会被破坏,导致堰塞湖溃决。巨量的湖水倾泻而下,又会引发大范围的洪水灾害。所以,泸河断流而形成的堰塞湖在10天后,忽然溃决,水头高数十丈,一涌而下,嘉定府城西南被冲塌数百丈。以至于“激而行之,风涛不息,田庐皆成蛟龙之窟,水退一片白沙”。光绪五年甘肃文县、四川南坪等地因山岩坠塌,使白水江支流汤珠河等河流河床壅塞,后复冲开,水势汹涌。1933年四川叠溪里氏7.5级地震,伴随巨大山崩,在高山峡谷中出现了被称为“大海子”的堰塞湖,堵塞岷江45天。湖水随群山回旋绕曲,逶迤达25里,最宽之处约4里,后因余震引发溃决。由此可见,由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往往比直接灾害还大。
(资料来源:《光明日报》 2008-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