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天德星君的典故传说
- 唐朝六宫之主指的是哪六宫
- 哪一朝代宫廷始有医学分科
- 古代九个的权力机构
- 宋朝的天官是个什么级别
- 武则天东官是什么官
- 天官杨成到的是唐代还是汉朝
- 唐朝谁担任过中书省
天德星君,即福星,是为中国神话中的幸运之神,与禄星、寿星并称为“福禄寿”的天神,其立于三星之左侧,多手持小孩子、如意、春联等吉祥物品。
中国民间供奉的吉祥神。能够让信奉者得子多福。起源甚早,据说唐代道州出侏儒,历年选送朝廷为玩物。唐德宗时道州刺史阳城上任后,即废此例,并拒绝皇帝征选侏儒的要求。州人感其恩德,遂祀为福神。宋代民间普遍奉祀,到元、明时,阳城又被传说为汉武帝时人杨成。以后更多异说,或尊天官为福神,或尊怀抱婴儿之送子张仙为福神。张仙既能送子,也能佑子,被称为“张仙爷”。
福”、“禄”、“寿”三星,起源于远古的星辰自然崇拜。古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赋予他们非凡的神性和独特的人格魅力。福星即木星,所在主福。
天德星君是“福禄寿”三星中的福星,其他为禄星天佑星君、寿星老人星君。一般在神话小说和科幻小说里体现。
唐朝六宫之主指的是哪六宫参考《周礼·天官·内宰》中有“以阴礼教六宫”的记载。郑玄解释,皇后寝宫有六,其中一正寝,五燕寝,合起来即六宫。六宫与天子六官相对应(天子立六官、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听天下之外治)。《周礼》:“天子后(王后、皇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
郑玄注:“六宫者,前一宫,后五宫也。后一宫,三夫人一宫,九嫔一宫,二十七世妇一宫,八十一御妻一宫,凡百二十人。”
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李贺《贝宫夫人》中的“六宫不语一生闲,高悬银牓照青山”,所言“六宫”皆指后妃,而不是专指皇后。
“六宫”,本义是指古代皇后的寝宫,又因六宫为皇后居住之所,所以往往用六宫代指皇后,如同后世用中宫代指皇后一样。 而六宫的概念至唐代已非专指皇后,而泛指后妃了。
所以六宫之主即指皇后。
六宫分为东六宫和西六宫。东六宫指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景阳宫、永和宫、延禧宫,西六宫指永寿宫、翊坤宫、储秀宫、咸福宫、长春宫、启祥宫(太极殿)。而东、西六宫(有时又被称做东西十二宫),又像两腋般夹挟著中央的后三宫,因而与古代所谓的掖廷相对应。
哪一朝代宫廷始有医学分科最早出现医学分科是在我国的周代。据《周礼·天官》记载,西周时期的医学分科有疾医、疡医、食医和兽医,其中疾医相当于现代的内科,疡医相当于现代的外科和骨伤科,食医相当于现代营养饮食方面的医科,兽医则与现代兽医相同。医学分科的出现表明那个时期,我们国家的医学知识积累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
我国唐代时期,分科更加精细。唐代太医署医学部体疗、疮肿、少小、耳目口齿和角法,相当于现在的内科、外科、小儿科、五官科和口腔科、拔火罐,并且针推和按摩在当时也成为独立的专科。可以看出,唐代我国医学实际上分为七科。
到了宋代,医学分为九科,大方脉(内科)、风科、小方脉(小儿科)、疮肿兼折疡、眼科、产科、口齿兼咽喉科、针灸科、金镞兼书禁科。分科的更加严细,表明我国医学的进步。
元代时期,由于骑术盛行和战争频繁,骨折损伤者明显增多,正骨科单独成科,此时我国医学分为大方脉、杂医科、小方脉科、风科、产科、眼科、口齿科、咽喉科、正骨科、金疮肿科、针灸科、祝由科、禁科等13科。
明清两代基本沿袭元代,分科无太大改变。现在我国中医分为内科、外科、伤骨科、妇产科、小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科、针灸科、按摩推拿科、皮肤科、气功科、痔科、小儿麻痹症科、肝炎科及肿瘤科等15科~
古代九个的权力机构中国古代朝代中,“三省六部”是中央行政机构的总称,创始与隋朝,完善于唐朝,沿用至清朝,它们分别管理的不同的事宜。三省六部分别为:
中书省
中书省,古代官署名。魏曹丕始设,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沿至隋唐,遂成为全国政务中枢。隋初称为“内史省”,后改为“中书省”。宋代中书省与门下省合并为一个机构“中书门下”,掌握行政大权,长官为“同平章事”即宰相,其与掌管军事大权的枢密院合称“二府”。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门下、尚书两省皆废,故中书省较前代尤为重要。地方行政由中书省外派的“行中书省”即“行省”掌握。明初沿用,洪武十三年废丞相、中书省,由皇帝直接统领六部。明永乐帝时设内阁,机要之任开始归“内阁”。负责起草诏令,明宣宗后拥有票拟奏章的“票拟权”
尚书省
官僚机构。南朝宋得名,前身为“尚书台”。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而来。是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令机构,为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之一。“尚书省”的组织机构于隋朝定型。以唐代制度为例:有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户部、工部等六部,下辖吏部、主爵等24司。六部尚书都以所在“部”为名,而郎官以所在“司”为名。负责执行诏令。
门下省
“门下省”为官署名称。东汉时即设侍中,秩比二千石,属于少府,职掌为侍从皇帝左右、赞导众事、顾问应对,皇帝外出,则侍从参乘。门下省原为皇帝的侍从机构,南北朝时权力逐渐扩大,北朝政出门下,成为中央政权机构的重心。隋唐时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其长官称侍中,或称纳言、左相、黄门监,皆因时而异。其下有黄门侍郎、给事中、散骑常侍、谏议大夫、起居郎等官。
吏部
吏部为管理文职官员的机关,掌品秩铨选之制,考课黜陟之方,封授策赏之典,定籍终制之法。吏部下设四司﹕明清为文选清吏司、验封司、稽勋司和考功司。文选清吏司掌考文职之品级及开列、考授、拣选、升调、办理月选。验封司掌封爵、世职、恩荫、难荫、请封、捐封等事务。稽勋司掌文职官员守制、终养、办理官员之出继、入籍、复名复姓等事。考功司掌文职官之处分及议叙,办理京察、大计。类似现在的组织部、纪委等部门。吏部尚书还被称为天官。
户部
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其内部办理政务按地区分工而设司,明十三司﹕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浙江、江西、湖广、广东、广西、四川、福建、云南、贵州。清增江南司,为十四司。各司除掌核本省钱粮外,亦兼管其它衙门的部分庶务,职责多有交叉。除以上各司外,清还设有掌管八旗事务的八旗俸饷处及现审处。隶于户部的机构有:掌铸钱的钱法堂及宝泉局;掌库藏的户部三库;掌仓储及漕务的仓场衙门。类似现在的民政部、财政部、国土局等部门。
礼部
礼部掌典礼事务与学校、科举之事。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礼部下设四司,明清皆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廪饩牲牢事务。四司之外,清设有铸印局,掌铸造皇帝宝印及内外官员印信。会同四译馆,掌接待各藩属、外国贡使及翻译等事。类似现在的教育部、文化部、外交部等部门。
兵部
明职掌全国军卫、武官选授、简练之政令。清职掌全国绿营兵籍及武职官员的机构。职掌内外武职官员的除授、封荫之典,乘载、邮传之制,甄核、简练之方,士籍、军实之数。兵部下设四司﹕武选清吏司,考核武职官员的品级与选补、升调、承袭、封赠诸事,并管理土司;车驾清吏司,掌全国马政及驿传等事;职方清吏司,掌武职官员的叙功、核过、抚恤、军旅之简阅、考察、巡防等事,并管理关禁与海禁;武库清吏司,掌全国之兵籍、军器并武科考试之事。此外,清设稽俸厅,掌稽察武职官俸;会同馆,管理京师驿传事务;捷报处,掌递送文书。类似今天的国防部,中央军委及其各军事机关。
刑部
刑部为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与督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后审理和复核,共为“三法司制”。刑部的具体职掌是﹕审定各种法律,复核各地送部的刑名案件,会同九卿审理“监候”的死刑、案件以及直接审理京畿地区的待罪以上案件。刑部的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是按省设司,明为十三司,名称与户部诸司同。清增加直隶、奉天、江苏、安徽四司,为十七司。
工部
工部为管理全国工程事务的机关。职掌土木兴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寝供亿之典。凡全国之土木、水利工程,机器制造工程(包括军器、军火、军用器物等),矿冶、纺织等官办工业无不综理,并主管一部分金融货币和统一度量衡。
明清工部下设四司﹕营缮清吏司,掌宫室官衙营造修缮;虞衡清吏司,掌制造、收发各种官用器物,主管度量衡及铸钱;都水清吏司,掌估销工程费用,主管制造诏册、官书等事;屯田清吏司,掌陵寝修缮及核销费用,支领物料及部分税收。除四司外,清设有制造库,掌制造皇帝车驾、册箱、宝箱、仪仗、祭器等;节慎库,掌收发经费款项;料估所,掌估工料之数及稽核、供销京城各坛庙、宫殿、城垣、各部院衙署等工程。类似现在的工信部、水利部、城乡建设部。
六部中还有各种官职,这些官职在授官有很多种称呼,不同称呼的授官却代表者不同的意思,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征:这种一般是招聘授官,尤指朝廷直接招聘授官。
辟:招聘授官。
选:量才授官。
荐:下级向上级推荐授官。
举:选拔授官。
点:指派授官,尤指皇帝指派。
简:任命授官。
补:任命补缺,多数情况下指照例补缺。
进:升任,尤指高级官员的升任。
起:由民间征聘,或者罢官之后再次授予官职。
赠:对官员的先世或者已死的官员授予职称,封衔。
宋朝的天官是个什么级别吏部尚书
天官在各个朝代代表的职位不太一致。自从三省六部制成型之后,天官多数时候是吏部尚书的代称,但没有什么严格用法。其他部的尚书也可以称为部天官。但如果没有特指,默认是吏部尚书。另外宋代天官也指天子钦赐钦命的官职。
天官原本是周代一种官名。《周礼》中记载:廷分设六官,以天官冢宰居首,总御百官。
武则天取得唐朝李姓江山后,沿用北周的许多体制,在光宅元年(684年)曾进行过一次小小的改革,其中就将掌管天下官员考核、选拔、任免的吏部改称天官。江山回到李姓手中后,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才又改了回来。但天官的叫法被人们沿用下来,后代常将吏部或吏部尚书称做天官。
宋朝的六部尚书为从二品,但本官与差遣是分离的,真正负责官员选拔的是流内铨、审官东院、审官西院和中书吏房。
武则天东官是什么官根据史料记载,武则天在称帝之前,就下令仿照西周初年周公在雒邑造明堂的事,向天下昭示她重兴周制的姿态。同时,对于唐朝来说,实行的三省六部制,六部分别是吏、户、礼、兵、刑、工。
但是,武则天选择模仿《周官》,将三省六部中的六部改为天、地、春、夏、秋、冬这六官。与此相对应的,《周礼》中的六官分别是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又称为六卿。
武则天,改工部为冬官,工部尚书为冬官尚书。
简介
唐官名。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改工部为冬官,工部尚书为冬官尚书。神龙元年(705),复原名。
天官杨成到的是唐代还是汉朝天官杨成不是唐代,也不是汉朝的人,他是明朝的人。
杨成(1521年-1600年),字汝大,号震厓,南直隶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官员。先世为北宋文人杨时。杨时以“程门立雪”的故事而闻名。
是汉朝的,杨成是汉武帝时期的清官,他不畏上不畏权,因废除选送侏儒于朝廷权贵玩乐这种做法而深受百姓爱戴,被百姓奉为“福神”
根据我的了解,天官杨成是唐代的人物,而不是汉朝的人。杨成(760年-818年)是唐朝时期的官员、诗人和文学家,他以文才和政绩而闻名。他曾担任过唐德宗、顺宗和宪宗时期的官职,并以其才华和清廉赢得了当时的赞誉。他的诗作也被人们广泛传颂,他被尊称为“天官杨司空”,司空是一种高级官职称号,相当于现代的空军司令等级。因此,可以确定天官杨成是唐代的人物。
唐朝谁担任过中书省白居易担任过中书省。唐朝中书省的最高长官的职位叫中书令。中书令,官名。汉武帝时以宦官担任中书,称中书令,置令与仆射为其长,掌传宣诏命等。中书令、尚书令在西汉并置,与谒庭令、内者令等都是由宦官士人担当。中书令是帮助皇帝在宫廷处理政务的官员,中书令负责直接向皇帝上奏的密奏“封事”,责任重要。
西汉年间中书,乃归属于内廷宦官机构,负责在皇帝书房整理宫内文库档案,与皇帝有频繁接触的机会,其主官称中书令。
司马迁中年以后,掌天官学识过人等原因,以太史公的身份担任中书令,朝位在丞相之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中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