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口-彭慕兰:从长时段的观点看中国发展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农村人口-彭慕兰:从长时段的观点看中国发展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彭慕兰:从长时段的观点看中国发展
在那些涉足历史的发展经济学家(而不是那些像我这样涉足发展经济学的历史学家)中,近来有相当多关于什么是所谓“财富逆转”(reversal of fortunes)的争论。一方认为,世界上许多曾经相对富裕的地区已变得贫穷,这是因为某些方面的成功导致了后来变成了重大不利因素的某些结果和制度形态。相反的立场认为: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往往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累积起来的;如果人们认识到根除某种行为方式是符合其利益的,那么几乎不存在哪种行为方式根深蒂固到不能根除;并且,尽管存在某些暂时的异常现象,但那些目前相对富裕的地方往往会在一个长的时间内一直成为相对富裕的地方。中国的发展最后会符合其中哪一种立场,取决于你如何定义你的时间和空间单位——这可能意味着构造这场辩论的方式出了问题。
直到工业革命时,从上海往南的中国沿海地区很可能是全球最富裕的地区之一: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在1770年人口达到3100万)的生活水准大概与18世纪中期的英国和荷兰相当。其农业尤其多产——不仅每英亩的产量高,还有每个劳动日的产量也高;其广大的手工业(尤其是纺织业)所获得的收益可与其他任何地方的纺织工人的收益相媲美,并且至少它的某些市场整合得特别好。
这种相对繁荣是与大规模的跨区域贸易密切相关的。长三角地区用工业制成品换取产自中国北方、长江中上游或者其他一些内陆地区的原棉、大米、木材和其他一些初级产品。这里几乎没有重工业,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缺乏能源资源:木材、煤泥炭、甚至于水力(因为地势平坦)。这里也缺乏大多数的金属矿产。大多数的工业是乡村工业,这在1800年之前非常常见。
但在另一方面,无论如何,亚欧大陆两端的两个地区的差异在增大。自16世纪以来,欧洲在农业和工业中的农村劳动力的比例在不断增长,他们都是无产者——即没有财产而依靠出卖劳动赚取工资的自由民。根据一项计算,到1800年,他们构成了欧洲的三分之二的劳动力;虽然根据更加严格的定义来计算的话,会得到相对较低的数据(尤其是在东欧,作为义务劳动的回报,很多人仍然拥有一些土地的使用权),但他们在先进的英格兰和荷兰的确占据主导地位。而且,这些国家的大多数无产者从事农业或者其他行业,但是不是两个行业都从事;在英格兰和荷兰,农业劳动、非技术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劳动在市场上已经分离开来,虽然当时它们在空间上也会有重叠。
然而,在18世纪的中国(以及在日本,其原因不同),无产者在农村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还不到10%。在比较贫穷的地区,大多数的农民是小佃农;在比较富裕的地区,租赁是广泛存在的情况,但是大多数的租户都拥有很大的耕种自主权,这本身也是某种所有权。在获得了使用权后,这些租户,而不是真正的土地拥有者,做了很多提升地力的投资。他们还在如下方面与那些拥有自己的生产资料的人类似,即他们的所得更加接近于他们的平均产出,而不是边际产出(marginal product):初步估计显示,在18世纪中期和20世纪早期,长江下游获得稳定土地使用权的租户的收入是没有土地的劳动者的2.5—3倍。
中国政府需要一个无需借助地方巨头就可以对其进行收税和征用的小农阶级,所以它支持这些制度安排。这些安排因为无产者中的低出生率进一步稳定下来。(与之相对照,欧洲无产者的出生率特别高。)因为一些家庭(不只是穷人)实行性别选择性杀婴行为,而一少部分男性既有妻子也有妾,所以,最贫穷的男人很少能结婚。因此在每一代人当中,一些不幸的小佃农和租户落入无产阶级行列——就像人们在竞争性经济中会预期到的那样——但是无产者的人数并没有增加。(在这样一个高度商业化的农村,相对而言又没有多少人完全与生产资料分离,这使人回想到德川时期日本的某些方面,尽管在这两个国家产生这些结果的制度非常不同。)
由于不生育小孩,无产者只有一张嘴需要养活,且能依靠他们挣得的佃户收入的一小部分勉强过活。在某种意义上,无产阶级人数的不增长有助于复制和稳定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体系。在另一种意义上,这些“光棍”—— 一个既让人想起他们没有后代(“支脉”)也让人想起其可能的性挫折(sexual frustration)的昵称——本身是不稳定的一个深刻根源:他们没有什么可失去,常常没有稳定的家和群体可联系,被认为是危险的,在土匪、叛乱分子和参与犯罪活动的那些人那里被极度地过度代表(overrepresent)了(或者成为替罪羊)。
在某种程度上,佃户的有利地位(尤其在中国的南方)以及雇佣劳动的边缘性可能反映了水稻耕种的特性。因为精耕细作对产量有着巨大影响,使耕种者与产量有着直接的利益关系比那些没有这种利益关系的体制(包括强制劳动或自由雇佣劳动)更可取。但是仅水稻耕种不足以决定这些制度效果。孟加拉拥有相对富足的土地,其各条河流比长江拐的弯更多,发的洪水也更多,孟加拉的富裕阶层常常需要在不同年份吸引耕种者到不同的土地上去劳作。因此,他们只给予一年期租金以优惠利率,而不是长期的租金;此外,这导致佃户对于任何特定的小块土地的权利更加薄弱,也导致较大的流动性、较低水平的固定投资。
中国城市的非技术工人的收入并不比农业工人高多少,而远远低于固定佃户和小农的收入。因此,大多数人没有理由涌入城市,除非有比非技术劳动更好的工作在等待他们。因为大多数的人没有这样的期盼,城市化水平还是很低。大量的剩余农产品养活了那些深深扎根在农村家庭中的农村工业的生产者。个体劳动者不断专业化(从理论上讲,是男耕女织),但是家庭会整合不同的收入来源以缓冲市场波动的风险。政府也支持这一点:多元化的收入来源会减少拖欠税款的情况,以家庭为基础的商业化手工业使妇女在不会折损女人的名声的条件下有了收入,而那些拥有某些土地使用权的农户与社会秩序休戚相关。官员们经常会努力帮助那些较贫困的地区效仿以长江三角洲为典型的农业和农村工业(特别是纺织业)相联合的模式。
中国研究
同样一系列的因素会导致人口迁移。尽管中国各地区之间的人均收入差异非常大——在1750年前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均收入可能超出整个帝国人均收入大约50%,但是实际工资却不是这样。所以,除非你能够支付起在你长期定居地获得稳定的土地租赁所需的大笔租金(甚至是购买土地所需的更大数目的金钱),否则你涌入长江三角洲或珠江三角洲地区将会所获甚少——绝大多数来自较贫困地区的穷人也不会这样做。对他们而言,边远地区提供了更好的机会:虽然人均收入相对较低,但艰苦的劳作会使你得到任何一块你清整过的土地的所有权或者强势的耕作权。这就解释了另一个令人费解的事实:整个帝国后期,净移民(net migration)大大地远离中国最富有的地区。这种格局反过来维持而不是消弱了地区间的经济差距。
富裕地区上缴更高的税收。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上缴的税收远远超过其他地区,但是地方精英(他们受到松散的监督)提供了大多数的公共产品。从长江三角洲地区获取的剩余收益流向其他地区,帮助支撑那些生态环境更脆弱的地区的家庭农业(以及儒家道德)得以存在下来的条件。这些措施包括为半干旱的北方和西北地区的打井提供补助,为治理中国北方的主要江河提供资金(并期望南方的各社团自行处理这一问题),在贫困地区建立应急储备粮仓,推广适应贫瘠土壤的新作物,等等。这些所涉及的成本按18世纪的标准来说是非常大的,并且都由南方和东部的富裕地区承担。因此,跨区域转移支付将中国的部分剩余收入导向了维持外围地区的稳定,而不是核心地区的资本累积和可能的转型——这一趋势因前面所讨论的其他特点(如核心地区缺少能源资源)而增强。
然而,从总体上看,这一经济是充满活力的,但是并没有转向西方模式的现代化。长江三角洲的手工业与西方的手工业相比,在技术革新上并没有取得优势地位,这是有充分理由的。西方的主体工业日益集中在专门的区域,并且其雇员逐渐由很大程度上已经从农业中分化出来的全职工人组成,人们预料到这两方面的条件能比中国所拥有的条件更能促进技术创新。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所处的位置对于转向能源密集型生产而言也是非常不利的;当地的能源供应是有限的,引入更大数量的能源所面临的障碍是很大的,我在别处已论证这一点。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沿海的能源的相对价格就突出的高,使得人们不可能主要通过更多使用能源来发现更具效率的生产方式。例如,在18世纪早期的广州,淀粉中含有的基本卡路里成本相当于伦敦的19%,物价消费指数总量是伦敦水平的29%,工资则是伦敦水平的27%。但木炭成本却是伦敦价格的528%。此外,在近代化学发展之前,跟农业相比,任何类型的工业都更容易提高生产力(尤其是在很容易获得廉价能源的情况下)。每一块土地都有其独特性,采纳那些在其他土地上奏效的技术是一件反复试验的事情。而且,由于杂草、臭虫还有其他害虫不断地变种,农业必须与因为缺乏技术创新而生产率下降这一不间断的趋势进行斗争,这一趋势在工业中并不存在相似的情形。因此,英国在19世纪的快速发展并不只是因为特定产业生产力的提高,而是因为能够较少把重点放到生产力提高极其困难的产业,如农业、林业。但是这种转变需要能够(通过清整更多的土地)轻松地扩大其农业生产的贸易伙伴,或者是拥有以煤取代木材的能力。长江三角洲地区缺乏这后一种机会,而正如我们即将看到的,到18世纪中国进口农产品的机会是萎缩而不是增长了。
到了18世纪末,上面所勾画的这一体系停滞不前,在整个19世纪,这一体系被拆散。内地人口的增长降低了粮食、木材和其他物资的供给数量,这些地区正是为沿海地区供应这些物资的;这些地区也发展了它们自己的手工业,同时也减少了它们对制造品的进口。这击中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要害,到1840年,平均买一块布的价钱所买到的米是 1750年的一半,而且贸易量还可能在萎缩。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确发现了某些正在增长的市场,大部分在满洲和东南亚,并更加集中关注一些其他地区还没有形成强竞争力的高端市场。而且,长江三角洲的人口在1750年到1850年间已经停止增长,而中国的总人口却增长了一倍。因此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的生活水平在太平天国运动之前可能并没有大幅下降,却也停滞不前。
这使得资助其他地区的负担日益变得沉重。同时,那些较贫穷地区的人口增长使生态的稳定日益面临挑战:治理黄河的费用(从1820年到1850年,它已经占清朝总开支的10%到20%)突飞猛涨就是突出例子,但也还有其他的例子。到19世纪中期,内陆未开发的边缘地区越来越少(除了满洲,清朝试图保持其封闭状态,以便它可以保留半游牧的“传统”满族生活方式),所以那些寻找新土地的人往往会沿着山坡进一步向上开发,开垦湖泊边缘的土地,以及在其他地方插上占用的标签,这增加了发生环境灾害的风险。这些问题加上西方入侵以及其他不幸使得这一体制超过了其能承受的限度,较贫穷地区(尤其是资源竞争加剧了民族冲突的边远地区)的环境、政治、社会危机都在自我加剧。其所导致的动乱也最终吞噬了一些富裕的地区——最着名的就是太平天国运动从广西山区向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推进,随后该地区在十多年时间里变成了一座战场——带给了中国一个灾难深重的19世纪和20世纪初。
但是,尽管遭受了剧痛,同世界经济的更强劲联系也给中国沿海带来新的机遇。来自东南亚的水稻、来自满洲和太平洋西北部的木材和其他原材料替代了中国内陆枯竭的资源;布匹、烟草和其他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产品的新的市场发展起来(主要是在东南亚)。东南亚为移民开辟了新的出路,主要是广东和福建受益。另一处边远地区满洲开放了(主要是河北和山东的沿海地区受益),由于清朝在这一地区受到俄罗斯和日本帝国主义越来越大的压力,于是决定鼓励汉人在满洲定居是避免完全失去该地区的唯一选择。新的技术和较便宜的交通有利于贸易流动、人口迁移和移民向家中汇款。尽管政府很大程度上不能够像日本那样提供那种现代化的服务(例如,大众教育),但它在某种程度上成功地集中促进和保护了沿海地区的发展,同时日益让内陆地区自己照料自己。政府在黄河和大运河上面的花费——无疑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在1850年到1911年间从总开支中的20%下降到3%。按照黄金价值计算,即使在1937年,此项费用也不到1850年费用的三分之一,尽管总的政府开支增长了将近900%(也是按照黄金价值计算的)。长江下游地区的GDP和一个小样本中的男性的身高所显示出来的增长速度几乎和20世纪早期的日本一样快。其他一些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也相对较好——尽管,或许除了满洲可能没有长江下游地区那样好。无论这些沿海地区是受西方、中国还是日本统治,情况都是如此。但是在内陆,就像我们将很快看到的,发展差很多。
尽管上海现代化的部门在萌芽发展,但是长江下游和中国东部其他地区经济增长的支柱却是乡村工业。丝绸出口发展迅猛,刺绣、草垫、藤椅等等也开拓了海外市场。当然,生产大部分仍然是小规模的、灵活的、资源节约型的,开发的是低成本的(但是常常是技术熟练的)劳动力和瞄准机会的市场(niche market),通常是海外华人的市场。甚至一些比较现代的产品,比如火柴,也是在乡村完成生产的。中国最发达地区中的这些发展,特别是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对日本某些更早和更强大的趋势的轻微模仿。
这不仅是一个局部情况的反映,同时也是全球情况的反应;后者在凯恩和霍普金斯关于“绅士资本主义”与大英帝国主义的讨论中得到了较好的总结。金融家对英国对外经济政策的决定作用远超过了工业资本家,所以只要大阪和上海集中发展轻工业和使用西方的商业服务,那么它们就会面对相对开放的市场。与此同时,西方人主导着具有战略性的和高附加值的重工业,维持着对世界上资源丰富而人口稀疏地区的不均衡的控制。这种劳动分工并没有使帝国主义对东亚地区仁慈,即使“打开”东亚地区的最初的暴行已经结束,但是鸦片、战争赔款等等给其带来了持续的损失,同时,当日本为了在战略性的重工业领域展开竞争而寻求资源时,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接踵而至。但是,比起那些沦为完全边缘化的初级产品出口国来,大部分的东亚沿海地区在世界体系范围内发展得更好。
然而,当中国内地日益被隔绝开来时,它的发展就进一步落后于沿海地区。灾难也急剧增加,非沿海地区的许多福利指标停滞或下降。关于身高的研究显示,长江下游地区有稳定增加,但中国其他地区并没有增加;一些有限的但却是重要的数据显示,特别是西部和北部一些地区的实际收入也停滞不前或者下降。
然而,最糟糕的并且最明显的趋势并不是生活标准上微妙的和逐渐的变化(无论是好的变化还是坏的变化),而是灾难性事件爆发的频率和规模大幅增加。由于脆弱的环境因素以及政府专注于沿海地区的防务和现代化,因此灾难在沿海以外地区成倍增加。前面已经引证的黄河方面开支下降的数字在比以前多得多的黄河洪灾中得到了证明;这种现象同样真实地发生在北方的一些江河流域。旱情也更加频繁发生——人口的增长降低了华北地区的地下水位,而有些地方在盛清时期所能得到的打井补助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了——政府救济也变得更加偶然。根据拼凑起来的关于这一个世纪的饥荒的零散数据,夏明方得出了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结论:自然灾害导致的死亡人数在1644—1795年间是120万人,而在1796—1911年间是1730万。清王朝最后40年里的因灾死亡人数超过了这一总数的60%,因为1876—1879年间仅仅是大饥荒就可能夺去了至少1000万人的生命。在别处,夏明方关于因自然灾害死亡的人数的计算稍稍不同,死亡人数在1840—1911年间超过了1700万人,这一数字中的90%多是在1875年后的灾害中产生的。在清朝灭亡以后,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进一步加速增加,在民国时期估计达到 2100万人,其中的80%是在黄河流域。
因而毫不奇怪,毛主义的政治经济体制让人回忆起了某些盛清时期的方式,尽管它是革命的。所有的农民得到保证都能按照允许他们进行生育的速度(大致是基于平均的劳动生产水平的速度)进行劳动。努力实现乡村的工业化,而目的不是迅速的城市化。(然而,这些努力是零星的,而且有时是反生产性的;大多数成功来自地方而不是中央的积极性。)事实上,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1960年后就停止了。资金再次从比较富裕的地区流向比较贫穷的地区,并且除了大跃进时期的灾难性例外,重点放在了贫困人口和贫穷地区的基本保障上。一些毛主义所取得的最大成功——黄河和淮河流域的治理是一部分,以及华北地区灌溉设施的大量增加——效仿了清朝时期的创举,虽然使用了新的技术。尽管人均收入的增长要低于1978年以后的水平,但平均寿命在1950—1976年间增加了一倍,并且识字率迅猛提高。同时,纳妾以及虐婴现象的消失——加上允许多子女家庭凭借其子女长大成人后可以挣得的多余工分进行借贷的计划——解决了“光棍”问题,这使得每个男性都可以 结婚和生育。通过这些和其他方式,经济激进主义经常和社会文化目标联系在一起,这也原本是清朝应该受到盛赞的地方。
从1978年以来虽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也有其延续性。虽然上海和深圳熠熠生辉,但繁荣的中心是乡村的工业化,它带来了13亿个新的就业岗位,将健康的、遵守纪律的、技术相对熟练的工人实现了资本化。尽管出现了快速的工业化和最近的城市化,中国今天仍然保留着比1840年的英国还多的农村地区,而且直到最近农村地区的人口仍维持着绝对数量的增长。超过三分之二的农村收入现在都来源于非农业生产,就像上个世纪80年代的台湾地区;与之相比,韩国的这个数字是20%。“离土不离乡”仍然是政府的口号;许多农村地区家庭还是将务农和其他的收入来源结合起来。地方的工业利润经常通过被征税来为农业提供资金或者为农民提供补充收入。
中国的工业化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它的城市化速度,这一模式会给基础设施建设带来巨大储蓄,也吸收了农闲时期的本来会被浪费掉的廉价农村劳动力。(相应地,它还在不造成农忙时侯劳动力紧缺的情况下,使得工业化的进程得以进行。)这些劳动力的一部分也被调动起来发展当地工业和基础设施。尽管这个过程包含着诸多尽人皆知的失败——特别是大跃进时期——但它还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强调农村的工业化而放缓城市化也从诸多方面促进了社会稳定。这些工人不必像其他国家的工人那样在寻找好的工作与同亲人在一起之间作出激烈的选择;在当地工业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乡镇政府和干部既获得了利益,又获得了被任命某个职位的可能性,这使他们从毛主义最盛行的时候所经历过的那种直接的强制性控制中脱身出来的过程变得轻松。
地区发展趋势也暗示着所采用的这种旧的发展模式可能产生新的极端情况。乡村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现在向北延伸到天津):不久前,某三个省的乡村工业附加值之和已经占到全国乡村工业附加值总和的一半以上。这些沿海地区更多地是面向更广阔的外部世界,而不是中国其他地区;对外贸易在日本(常常被引用作为贸易拉动型增长的例子)很少超过GDP的20%,在中国的最富裕省份却超过了GDP的80%。不管是进口还是出口,都在对外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中国的沿海地区也进口了大量的石油、金属、原棉、木材等,就像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那样。(还有,像这些国家和地区一样,中国沿海地区也能够在制造每美元的产出时比内陆省份使用少得多的资源。)
但是中国——其人口是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人口总和的6倍——进口的人均初级产品不可能像这些国家和地区那样那么多。从内部来讲,农业收入远远低于其他收入,以至于得到保障的获得土地的机会不再足以将人们留在缺少工业工作岗位的农村地区,中国西部和中部地区的情况大多如此。于是,跟过去的情况相比,现在的中国沿海地区已经成为最大的移民接收站:既有暂时的也有永久的;既有从农村到城市的移民,也有从农村到农村的移民。从农村到城市的净移民现在每年超过1400万,而且还在高速增长中。中国没有形成那些像马尼拉、墨西哥城和其他“第三世界”城市的环城市巨大贫民窟,并且,政府通常在保证新兴城市居民使用水电方面做得很好,从而避免了那种许多“第三世界”政府所遭遇过的、和只有通过非法手段才能获得基本生活必需品的贫民窟居民之间爆发的长期冲突。但是维持这些成就将越来越困难。
进行一种不同的比较的话,中国近期和预期的城市化速度大约落后日本50年的时间——在这两个国家,乡村工业发挥作用的时间比大多数西方国家都要长(并且在工业化进程中其农村人口持续增长的时期也更长)。但是,当日本开始迅速的城市化时——中国目前看起来开始进入这一阶段——它的失业率只有2%,因此即使城市在扩大,所有的移民还是能找到工作。中国的城市失业率大概有12%,还有巨大的农村人口就业不足。同时,在20世纪70年代采取的积极的计划生育政策旨在阻止这一问题进一步恶化,但重新导致了性别比例的失衡——这样,每个成年男人不管有多穷都可以成为一家之长并生育后代的革命承诺也不能兑现了。
应对那些正在迫近的危机的一个举措就是“西部大开发”这一创举:这是一个旨在启动中国西部发展的庞大的政府运动,重点是开矿、水利建设以及其他为中国东部地区生产初级产品的资本密集型项目。汉人迁移到遥远的西部(这长期受到限制以避免激发少数民族的不满)现在是受到鼓励的,尽管当地居民反对,以前被隔绝的地区现在正在开放。如果有人能绘制出中国大兴水电建设的地图,那么这种变化将是十分明显的。长江在进入中原地区之前,其水流的落差已经下降了90%,而黄河的落差在流向最大弯曲前则下降了80%。所以中国大部分的水力潜能分布在西部,单单根据工程学指标来看,大部分的水电工程应该在那里建设。
一张关于1986年之前建成的电站的地图清楚地显示了其他指标在起作用:这些电站建设的地点可以为劳动密集型的建筑行业提供劳动力,另一个指标是对少数民族地区政治动荡的担心。但是,自1987年以来计划的工程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就像直接的工程学指标所规定的那样。
因此,“西部大开发”似乎标志着面向中亚少数民族的长期存在的、慢慢渗透的温情主义的最后的终结。它也带来了巨大的生态风险:高原地区被快速侵蚀,大量的水资源被导流等等。到1989年为止,1949年以来在西藏建成的40%的水坝已经被淤泥填塞,许多西部新修的水坝预计使用时间不超过20年。
从部分意义上讲,这些是通过增强相互依存关系、减少经济(并且也可能是民族)差异来整合国家的努力。无论这是否有效,它冒着可能突出或加重其他方面的差异的危险。国家目前在大多数沿海省份拥有的工业份额从12%到25%不等,新兴的富裕阶层在这一地区所发挥的领导作用的范围正在稳步扩大。但是在西部地区,国家继续主导着这一地区的发展,60%—80%的工业为国家所有。这很容易让人想起日益增长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的二元化。这不仅仅只是沿海地区变得更加富裕的事情,虽然这的确是事实。假如上海及周边的地区——旧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一个单独的国家,它的人类发展指数大致相当于葡萄牙,而贵州省大致只相当于纳米比亚。沿海地区跟海外的联系日益密切,或许更重要的是,这一地区有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在不需要国家插手的情况下去做事情,而在内地这样的人相对较少。用本文中的术语来说,中国沿海的发展道路看起来可以被归类为“东亚”模式,而内地的发展则会让人想起其他模式——被占领的殖民地经济、苏联在中亚和西伯利亚的毁灭性的发展等等。
总之,中国可能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在此时期,中国的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的独特的发展模式将达到它的极限。乡村工业的重要性以及重视农村社区的多元化的政治经济体制,已经在走下坡路。因为农村经济创造的就业机会大大减少(并且仍然高度集中在东部地区),广泛分配的土地使用权加上农村工业提供足够的工作机会,使得大多数人留在农村有了合理的理由,现在这种提供工作机会的能力也在减弱,同时,与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相比,中国非农业部门与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比率是非常高的。到目前为止,人口稠密的中心地区进口所需的初级产品以及为其制成品寻找市场的能力——数世纪以来我们已经见证了其盛衰变化——仍在持续,但也有一些令人担忧的预测,而且这一次再也没有更大的领土可以用来扩展贸易关系。中国政府主要依靠沿海地区的税收来维持相对贫困和脆弱的地区的生态稳定,特别是北部和西部,这种能力现在也受到威胁。当中国朝西部进军以缓减它的资源问题时,持续数个世纪的面向中亚地区的温情主义(过去已经遭到严重破坏),现在显然是被抛弃了。
但即使这些发展模式很快被淘汰,它们仍然极其重要。除了一个大约150年的间断,这些模式为世界上最多人口中的大多数人提供了高于全球平均值的生活水平,而且在几十年内,还有可能再次实现如下情况,即它们会为生活在沿海中心地区的重要的少数人提供某种世界上最高的生活水平。中国成功地让7%的土地养活了20%的人口,而且对全球环境造成的影响也比北大西洋的富裕国家要小得多。不是将它看作一个巨大的偏差——一个资本主义没有发生或者说没有适当发生的案例——这条通向现代世界的发展道路需要用它自己的方式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