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历史事件 唐朝长安漕运时间多长啊

目录导航:

  1. 京杭大运河历史事件
  2. 唐朝刘晏财改革内容及影响
  3. 瓜州渡典故
  4. 京杭大运河是啥时谁修的
  5. 桑庄运粮河是是哪朝修的
  6. 中国历史经济主线总结
京杭大运河历史事件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开凿运河基本都是为了征服他国的军事行动服务的。例如吴王夫差命人开凿邗沟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运送军队北伐齐国。魏惠王开凿的鸿沟,基本都是为了征服他国的军事行动服务的。

隋开运河不仅有军事、经济方面的动机,也有政治方面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门阀世族大发展的时期,他们的力量相当强大。隋统治者要实施对南方的有效统治,贯通南北运河势在必行。同时,北部边境少数民族政权对隋亦是大患,隋王朝派出大量军队驻扎边境,必须依靠江淮和中原粮饷供应。

京杭大运河历史上大规模的开凿和扩建共有三个时期,分别是先秦、隋和元。

?

中国水系图

大运河V1.0——先秦

京杭运河的开凿始于公元前486年,即春秋时期鲁哀公九年。

吴王夫差为北上和齐国争霸,在今扬州和淮安之间,开凿了邗沟,从江都(今扬州市)邗口至山阳(今淮安市)淮安末口,沟通了长江和淮河水系,以便于输送粮草和军队。

开邗沟后3年,吴国又继续向北开凿,在商鲁之间开了一条运河,名菏水,又名深沟。使沂水(泗水支流)、古济水相连通。于是吴兵船粮草便可从长江出发,由邗沟北上经泗水,再由菏水通济水至黄河。

除了邗沟—荷水之外,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开凿了很多运河及水利工程,以用来运输和灌溉,著名的包括,郑国渠、都江堰、灵渠、鸿沟等。这些水利工程的目的,不外乎军事及农业。

所以大运河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和中国的政治、军事、农业乃至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命运融合在一起了。

?

先秦运河示意图

大运河V2.0——隋朝

从秦汉、三国到魏晋南北朝,近千年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开凿的水网运河大体保持不变。

由于南北朝三百余年的战乱,北方残破,中原世家大族纷纷南迁,到了隋朝,经济文化中心逐渐南移长江流域。

公元581年,隋朝建立,为连接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以及统一全国,京杭大运河第二次大规模开凿和扩建的历史来临。

公元584年,隋文帝杨坚开广通渠,由大兴(长安)自潼关通黄河,公元587年,隋文帝在扬州开阳山渎,对邗沟进行裁弯取直,进行漕运。

公元605年,隋炀帝杨广,开凿通济渠。通济渠,又称汴水、汴渠、汴河,全长1300余里。自河南荥阳的板渚出黄河,至江苏盱眙入淮河。

公元608年,隋炀帝开凿永济渠,南引沁水入黄河,北通涿郡(今北京西南),全长1900多里。

公元610年,隋炀帝重开江南运河,自镇江直达杭州,共800余里。仅26年之内,以长安、洛阳为轴心,以北京和杭州为终点,全长四千余里的南北大运河体系已经形成。

?

隋唐大运河示意图

唐宋时期

隋炀帝为开凿运河和征辽东高句丽,几年之内征发数百万民工,役民力到极点,天下大乱,数年后隋亡唐兴。

从唐太宗贞观十八年(644年)至高宗总章元年(668年),唐多次征辽东,先后灭百济、高句丽的战争。多是利用隋炀帝开凿的永济渠进行输送粮草和军队。

高宗以后,关中地区的出产已不足供养长安城,大唐帝国的繁荣完全依赖江南漕运。随着中国南方的经济文化超过了北方,中唐以后更是“当今赋出天下,江南居十九”。

唐人皮日休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残唐五代,军阀混战。最后宋太祖赵匡胤一统中原,定都汴梁,原因就是汴梁有江淮漕运之利。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画中,舟桨往来,桅樯林立的汴河,道尽了当时汴京的繁华景象,这汴河正是北宋的立国之本。全国最富庶的东南六路每年经汴河运往京师的漕粮数目以百万石计。

宋、金之际,金人南下,加上黄河改道夺淮入海,汴河逐渐壅塞,宋、金、蒙南北对峙时期,漕运亦断绝。

?

大运河V3.0——蒙元

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大都后,中国的政治中心北移,因运河河道多有壅塞,水陆转运颇多不便,而海上运路往往风信失时,又多倾覆。

于是,元朝政府着手组织对大运河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与修凿。京杭大运河第三次大规模的开凿和扩建时期来临。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二年,考察江淮到大都河道状况的郭守敬认为,“宋、金以来汶、泗相通河道,可以通漕”。于是,元廷逐步在山东西部大力开挖新的河道,大运河弃“弓”走“弦”,“人”字形运河裁弯取直,不再绕道洛阳。

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济州河开凿成功,从济宁到东平县共150里。公元1289年至元26年,郭守敬主持开凿会通河成功,从东平县到临清,共250里。此段是大运河地势最高的河段。此工程历时6个月,中途建水闸30处,可随时调整流量。

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郭守敬主持开凿的通惠河全线竣工,从通州到北京积水潭,全长160余里。至此,京杭大运河南北全线贯通,杭州的漕船可以直接驶到北京城内,全长1794公里,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见到的京杭大运河。

元代大运河除对当时的统治集团提供便利外,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也为明清运河的畅通以至现代大运河的水运条件奠定了基础,并且为北京大都城地位的逐步确立增加了一个重要前提。

?

元代京杭大运河与海运

明清繁盛

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会通河於塞三分之一,明成祖朱棣命宋礼疏通会通河,宋礼在汶上县访得汶上老人白英,用白英的“引汶济运,南旺分水”之法,使会通河的漕运量提高了十倍。

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整个政府机构的官员随之迁至北京,加上京城三大营及长城九边的屯兵,每年所耗之粮多由大运河漕运供应。京杭大运河迎来历史上的全盛时期。

由于宋代黄河夺淮入海,从徐州到淮安青口500多里河段,大运河以黄河为漕粮运道,所以明清时期治河即治运。

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明代最著名的水利专家潘季驯提出“蓄清刷黄,束水攻沙”的策略。

“借淮之清,以刷河之浊,筑高堰束淮入清口,以敌河之强,使二水并流,则海口自浚”。

潘季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把淮河、黄河、运河连在一起全面整治的人,潘季驯500里堤防和洪泽湖高家堰加高工程竣工后,漕运得以维系。

终明一朝,经大运河漕运入京师的漕粮平均每年在四百万石左右,最高时达五百万石。

?

潘季驯巡河

明清易代后,满清统治者携十几万八旗贵族入关,定都北京,同样依赖大运河的漕运。

所谓“京师根本重地,官兵军役,咸仰给于东南数百万之漕粮”。满清政权的稳固还是维系于京杭大运河。

清代对运河的治理主要是康熙年间命靳辅开中运河以全程避开黄河,加筑高家堰等工程。在管理运河机构方面,改明朝的漕运总督为河道总督。

?

明清时期大运河

大运河的衰落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势力逐渐进入中国内河,漕运逐渐式微。

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在兰考铜瓦厢决口,致使京杭运河南北断流。公元1901年清光绪27年,漕粮折银,漕运停止。

宣统年间,津浦铁路通车后,大运河的运输作用逐渐为铁路所代替。随着漕运的废除,大运河的辉煌逐渐变成了历史的记忆,没有漕运的大运河多处淤塞,许多地段已不能通航。

?

铜瓦厢决口

自京杭大运河诞生以来,特别是元明清时期,维护和保障其贯通的,一直是通过国家力量的维修建设。由于水源短缺和黄河泛滥,大运河的生命一直都很脆弱,维护和保 障与开凿一样都是浩繁的工程。

清末和以后的北洋政府、国民政府,都曾宣称要整治运河,但始终未曾赋予实施。昔日运河沿岸众多的会馆、货积如山的码头、摩肩接踵的市场,随着运河的断流停航和废弃,也逐渐变成了遗迹,甚至荡然无存。

运河两岸和河上的许多民俗风情大多散落民间,逐渐销声匿迹。

公元前498年,也就是2500年前,中国还处于春秋时期。当时的吴王夫差为了进军攻打齐国,进而称霸于中原,于是命人开挖运河。其范围大约从今天的扬州向北,经过淮安进入入淮河流域,因这条运河途经邗城,所以被称为“邗沟”。
邗沟总长170公里,是大运河最早的雏形。不过,邗沟并没有帮助吴王夫差称霸中原,反而在他进行黄池会盟的时候被越王勾践抄了后路,端了老窝。
京杭大运河的历史意义

京杭大运河开通后,贯穿了河南,河北,江苏,浙江等省,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加强了南北联系,维护了国家统一。大运河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运河的通航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

唐朝刘晏财改革内容及影响

刘晏改革的内容

1、改革漕运

刘晏首先组织人力逐段疏浚由江淮到高师的河道,打造了二千艘坚固的大漕船,训练军士运粮,每十船为一队,军官负责押运,船工由经调为雇募。改直法为段运法,将全程分成四个运输段,建转运站。使江船不入汴水,汴船不入黄河,河船不入渭水,提高了运粮效率,杜绝了翻船事故。为此又在扬州、汴口、河阴、渭口等河道的交界处设仓贮粮,以备转运。

2、改革盐政

首先大力削减了盐监、盐场等盐务机构,又调整了食盐专卖制度,改官收、官运、官销为官收、商运、商销、统一征收盐税。规定盐官统一收购亭户所产的盐,然后加价卖给盐商,由他们贩运到各地销售。国家只通过掌握统购,批发两个环节来控制盐政。为防盐商哄抬盐价,在各地设立常平盐仓,以平盐价。

3、推行常平法

进行了财政体制改革,建立了经济情报网。他在诸道置设巡院官,选择勤廉干练的士人作知院官,管理诸巡院,诸巡院收集本道各州县雨雪多少、庄稼好坏的情况。每旬、每月都申报转运使司,刘晏所在处又召募善走的人,将各地物价迅速申报。

他用“丰则贵取,饥则贱与”的办法,防止了谷贱伤农、水旱民散。同时又多购谷物菽粟运往歉收地区,贱价出售,换取农民的土产杂物转卖丰处,这样既救了灾,又不损国用,还刺激了生产。刘晏救灾为了做到“应民之急”,还在其所辖各州县储粮三百万石,以作备荒之用。

刘晏改革的意义

他的改革发展了生产,安定了人民生活,史书上称刘晏“其理财常以养民为先”。

由于刘晏的理财方针、措施、办法适应唐王朝经济残破的局面和当时社会的需要,所以使唐王朝在安史之乱后的20年中,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人民也得以养息。

他初受命为转运使时,全国的财政收入增加了,而国家并没有增加农民的税收,刘晏真正做到了“敛不及民而用度足”。他的贡献是很大的,无怪乎人们经常把刘晏与管仲、萧何相提并论。刘晏改革的内容

1、改革漕运

刘晏首先组织人力逐段疏浚由江淮到高师的河道,打造了二千艘坚固的大漕船,训练军士运粮,每十船为一队,军官负责押运,船工由经调为雇募。改直法为段运法,将全程分成四个运输段,建转运站。使江船不入汴水,汴船不入黄河,河船不入渭水,提高了运粮效率,杜绝了翻船事故。为此又在扬州、汴口、河阴、渭口等河道的交界处设仓贮粮,以备转运。

2、改革盐政

首先大力削减了盐监、盐场等盐务机构,又调整了食盐专卖制度,改官收、官运、官销为官收、商运、商销、统一征收盐税。规定盐官统一收购亭户所产的盐,然后加价卖给盐商,由他们贩运到各地销售。国家只通过掌握统购,批发两个环节来控制盐政。为防盐商哄抬盐价,在各地设立常平盐仓,以平盐价。

3、推行常平法

进行了财政体制改革,建立了经济情报网。他在诸道置设巡院官,选择勤廉干练的士人作知院官,管理诸巡院,诸巡院收集本道各州县雨雪多少、庄稼好坏的情况。每旬、每月都申报转运使司,刘晏所在处又召募善走的人,将各地物价迅速申报。

他用“丰则贵取,饥则贱与”的办法,防止了谷贱伤农、水旱民散。同时又多购谷物菽粟运往歉收地区,贱价出售,换取农民的土产杂物转卖丰处,这样既救了灾,又不损国用,还刺激了生产。刘晏救灾为了做到“应民之急”,还在其所辖各州县储粮三百万石,以作备荒之用。

刘晏改革的意义

他的改革发展了生产,安定了人民生活,史书上称刘晏“其理财常以养民为先”。

由于刘晏的理财方针、措施、办法适应唐王朝经济残破的局面和当时社会的需要,所以使唐王朝在安史之乱后的20年中,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人民也得以养息。

他初受命为转运使时,全国的财政收入增加了,而国家并没有增加农民的税收,刘晏真正做到了“敛不及民而用度足”。他的贡献是很大的,无怪乎人们经常把刘晏与管仲、萧何相提并论。

瓜州渡典故

南宋诗人陆游在《书愤》一诗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的诗句,表达了诗人收复故土而不得的忧愤心情。诗中提到了瓜洲渡和大散关,这两处都是古代的军事要地。今天,咱就先来跟大家介绍一下瓜洲渡。

一、何处是瓜州?

瓜洲渡位于长江北岸,南距扬州15公里,与镇江市隔江相望,为“南北扼要之地”,“瞰京口,接建康,际沧海,襟大江,实七省咽喉,全扬保障也。且每岁漕船数百万,浮江而至,百州贸易迁徙之人,往返络绎,必停于是”,是长江下游的重要渡口和漕运要冲,为古运河的入江口,形势险要,有“江防要塞”之称,是兵家必争之地。

瓜洲原为长江中泥沙堆积的瓜状形沙碛,最早形成是在汉代。晋朝时露出水面,成为四面环水的沙洲,渐渐形成渔村、城镇。由于泥沙沉积日益严重,到唐代中期时,瓜洲已经与长江北岸的扬子津相连,成为一个渡口。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润州刺史齐浣为保证漕运,开伊娄河12.5公里,将原有运河与扬子津相连。瓜洲成为运河与长江十字形黄金水道的咽喉,漕运(南方的粮食北运京城)与盐运(沿海两淮盐场的海盐西运内陆)的水路要冲,迅速发展为江边巨镇,是当时政治、经济和军事要地。唐末时,瓜洲渐渐出现城镇,长江航道逐渐南移,瓜洲与京口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近。

二、宋代以后的瓜州

宋乾道四年(1168 年)开始,修建了瓜洲城池,史称“簸箕城”。经历代多次修建,瓜洲城日趋完善。元代设置行省于此,马可·波罗称之为“瓜洲市”。

明代,在瓜洲设置同知署、工部分司署、管河通判署。明代瓜洲城周长约5100米,高约7米。瓜洲城内大型建筑等众多,十分繁荣。清代在瓜洲设巡检司署、操江都御史行台、都督府、提督府等。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将巡视南漕御史置移于瓜洲。清代设巡检行署、漕运府、都督府等。清代中叶,由于漕运、盐运的发达,瓜洲更趋繁荣。据记载,瓜洲鼎盛时期,辖属人口曾达 40 多万,聚城居住亦近 10 万。 康熙末年,长江航道北移,镇江、扬州段长江开始出现南岸淤涨、北岸坍塌的情形,南岸的镇江附近涨出大片江滩、沙洲,北岸的瓜洲则成为顶冲点,江岸开始不断坍塌,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瓜洲全城最终全部坍入江中。

三、瓜州的文化传说

瓜洲始于晋朝,具有1800多年历史,物产丰富,旅游资源丰富,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古镇。唐代鉴真和尚东渡,曾3次由瓜洲出发,最终第6次东渡成功,为唐代文化的对外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清代皇帝康熙、乾隆二帝南巡10余次,6次驻跸瓜洲,并在锦春园设有行宫,现在立有“瓜洲古渡”碑以使游人怀古。瓜洲还流传着许多传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就发生于此,还有瓜洲坍江护岸神兽与倒岸恶兽相斗的神话传说。

唐代的李白、白居易、张若虚,宋代的王安石、陆游,明代的郑成功,清代的郑板桥等,都曾在瓜洲留下诗篇驻足,并留下千古相传的名篇,因而瓜洲渡自古以来就享有“诗渡”的美誉。白居易曾有诗《长相思》云“泗水流,汴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北宋诗人王安石《泊船瓜洲》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陆游《书愤》中也提到“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些诗中的瓜洲渡更有别样的文化韵味。

瓜洲地处交通要道,战争也不可避免。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完颜亮率兵南侵,抗金名将刘锜拒敌于皂角林,完颜亮被杀于瓜洲,瓜洲一带遭到的战争破坏十分严重。郑成功也曾进兵瓜洲,但是攻破瓜洲后误中清廷的计谋,只好率残部逃回厦门。道光年间,英国也曾侵犯瓜洲,遭到当地人民的激烈反抗。

原来的瓜洲镇于光绪年间塌陷,现在的瓜洲镇是清末重建的,上世纪 20 年代,瓜洲仍然维持了数十年之久的繁荣。此后,瓜洲日趋衰退。现在真正的古渡码头早已不见,只能在诗歌中找寻,瓜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京杭大运河是啥时谁修的

京杭大运河是由隋炀帝杨广主持建造的。

在公元七世纪初隋炀帝统治后,迁都洛阳。为了控制江南广大地区,使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丰富物资运往洛阳,隋炀帝于公元603年下令开凿从洛阳经山东临清至河北涿郡(今北京西南)长约1000公里的“永济渠”。

又于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下令开凿洛阳到江苏清江(今淮安市)约1000公里长的“通济渠”,直接沟通黄河与淮河的交通,并改造邗沟和江南运河。

三年又开凿永济渠,北通涿郡,连同公元584年开凿的广通渠,形成多枝形运河系统。再于公元610年开凿江苏镇江至浙江杭州(当时的对外贸易港)长约400公里的“江南运河”;同时对邗沟进行了改造。

这样,洛阳与杭州之间全长1700多公里的河道,可以直通船舶。扬州是里运河的名邑,隋炀帝时在城内开凿运河,从此扬州成为南北交通枢纽,藉漕运之利,富甲江南,为中国最繁荣的地区之一。

京杭大运河是7世纪至13世纪间,中国唐、元两代历经多次修建而成的。
最初的修建始于隋朝大业年间,由隋炀帝下令修建,历时6年完工。
随着唐朝的开创,为了增强北方的军事防线、开发农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唐玄宗也对运河进行了多次的加固和整修。
在元代时期,由于交通和经济的需要,世祖忽必烈曾下令重新修整运河,历时近20年,扩建了运河的规模和长度。
可以说,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巨大成果,也是世界水利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

公元603年隋炀帝杨广下令建造的。

是世界上建造时间最早、使用最久、空间跨度最大的运河,时至今日,大运河仍在发挥功用

桑庄运粮河是是哪朝修的

桑庄运粮河是是三国朝修的,可靠史料证实,“运粮河”为三国时曹操所开。东汉献帝建安三年(公元208年)秋曹操驻军新野、穰城一带,他乘伐刘表之余威,欲进军江陵,继而沿江而下征伐东吴。

他为了供应前方军粮,将穰城(今邓州市)灌田的六门堰水渠开凿为一条河,把农产丰富的穰城粮食由这条河运经白河,再入汉江送往前线。

桑庄运粮河是明朝修建的。
根据历史记载,桑庄运粮河是在明朝时期修建的。
明朝时期,修建水利工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为了解决农业生产中的灌溉问题以及提高粮食产量,明朝政府积极投入到水利事业中,修建了大量的水道工程。
桑庄运粮河是山东省境内一条重要的水利工程,全长53公里,起点是济南市历城区的东郊桑庄村,终点是平度市北外环路南侧,主要作用是承担运粮、灌溉、供水等综合功能。
该工程的修建历史不仅反映了明朝时期水利工程建设的水平和科技发展,也对山东地区的农业生产、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桑庄运粮河是清朝修建的。
因为粮食是重要的军需物资,为了加强对内地的控制和平定民变,清朝政府于康熙年间开始修建这条运河。
桑庄运粮河的修建,对于南方粮食供应和国家经济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现今的桑庄运粮河则是在1950年代修建的。

桑庄运粮河是是楚国修的

运粮河古名清河,紧临河边的父城(今宝丰县翟集村),曾是楚国的边关重镇,楚太子在此驻守,这条河成为调运军粮的水上通道,由此称运粮河。

桑庄修建于北宋时期因为历史记载表明,桑庄运粮河是由北宋时期的农学家杨廷和所主持修建的,这也成为了北宋时期农业发展的标志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桑庄运粮河的修建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历经数次修筑和改建之后才最终形成当时的格局。
这也充分体现了当时农学家们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对于灌溉渠道的优化。

桑庄运粮河是明代修建的。
因为明朝时期,由于人口急剧增加,国家粮食供应面临很大的压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明朝时期开始大力修建水利工程,其中桑庄运粮河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水利工程。
该工程能够有效地运输粮食,缓解了南北水灾频繁带来的粮食危机。
在建造过程中,明代历任皇帝都高度重视,多次下令加强修建和管理,最终完成了这一重要的工程。

中国历史经济主线总结

1、农业

农业发展一般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提高、水利工程的兴修、治河工程、农作物的引种、开垦土地的亩数(增加多少)、产量数(增加)、人口数(增加)。

2、手工业

手工业发展表现为:⑴手工业部门的多少:纺织、冶铁、制瓷、造纸等。⑵分工扩大、花色品种的增加。⑶产量的提高,技术水平的提高和质量的提高。

书上讲到的手工业的发展包括:西汉开始用煤冶铁;北宋也用煤,徐州是冶铁中心;明朝用焦炭炼铁(佛山)。

3、商业

商业发展的表现为:商品种类的增加、商品质量的提高、城市的出现和扩大、对外贸易的发展和货币的变化。

4、重大水利工程

⑴秦朝灵渠。

⑵汉武帝治河。

⑶隋朝大运河。

⑷唐朝大面积治河。

⑸五代钱塘江海塘。

⑹元朝漕运修建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