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茅海建讲演“张之洞的别敬、礼物与贡品”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张之洞-茅海建讲演“张之洞的别敬、礼物与贡品”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茅海建讲演“张之洞的别敬、礼物与贡品”
9月2日下午,同和讲堂特邀澳门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茅海建先生,主讲《张之洞的别敬、礼物与贡品》。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近代史档案馆馆长马忠文先生主持了此次讲座。
张之洞-茅海建讲演“张之洞的别敬、礼物与贡品”
张之洞-茅海建讲演“张之洞的别敬、礼物与贡品”
晚清时期,随着通货膨涨和经常性的欠薪或摊廉,官员的俸禄只占其总收入的一小部分,地方官可搜刮之处甚多,京官的收入要靠地方官来送,官场送礼送钱已成为常态,成为官员关系中不可缺少的“润滑剂”。慈禧太后晚年也以贪出名,每次生日的贡品,都是其重要的财源。以上这些现象,在清代笔记小说中有大量记载,今人也有一些论述,但给人的总体感觉是比较笼统,建立不起清晰的印象。茅海建教授从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张之洞档案”中发现了一些资料,可说明张之洞当时送礼、送钱,特别是给慈禧太后进贡的具体情况,这些材料数量较多,可以细化模糊的历史细节,或也可以说明晚清上流社会生活史中的一个剖面。
讲座中,茅海建教授首先介绍了张之洞的个人生活。张之洞作为晚清重臣,长期任湖广总督,在任期间练兵、办学及实业,皆是大手笔的开销。而张之洞搜刮之财,大多用于其事业,并没有大量自进腰包,就他个人的财务而言,可以说是负债甚多,乃至到了岁末还得外出躲债。通过“张之洞档案”中有关别敬、礼单与贡折等材料,用张之洞与他人的书信、电报来往等具体事例,向听众讲述从其支付别敬、赠送礼物与进呈贡品的情况,可以观察晚清上层社会的日常生活及其腐败的速度。
茅海建教授通过列举清单,向大家重点介绍张之洞向慈禧太后进贡的情况,尤其是在慈禧太后、光绪帝逃亡西安时期,更是不遗余力。他指出张之洞虽是清流出身,洁身自好,但到了此时,仍不免须花费很大精力和财力来办理送礼与进贡;而他的礼物与贡品中,竟有相当部分是书籍与文具,依旧显露出张之洞的书生本色。
主持人马忠文先生总结到,任何历史应该是生活史,从张之洞赠送的礼物与贡品,不难发现张之洞从“书生”到“巧宦”的转变,从这些鲜为人知的档案中,不难看出光绪二十年至光绪三十一年清朝上层的风气大变清朝,上层社会此时已完全浊流化,清流党早已不复存在。张之洞是个讲理学的人,也终生不贪,但处于这种时局,他也无法独善其身。因此,对于一段历史或一个人物,既要看到它的“正面”,又要听到它的“另面”,这才能完成对它的正确解读。
在讲座互动环节,茅海建教授也就观众提出的张之洞与翁同龢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