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潘敏:大历史中的“小人物”——评《秩序的沦陷:抗战初期的江南五城》

抗日战争-潘敏:大历史中的“小人物”——评《秩序的沦陷:抗战初期的江南五城》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抗日战争-潘敏:大历史中的“小人物”——评《秩序的沦陷:抗战初期的江南五城》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潘敏:大历史中的“小人物”——评《秩序的沦陷:抗战初期的江南五城》


1937年入冬,国民政府军队抵抗三四个月后,日军先后占领上海、嘉定、镇江、南京、崇明。国民政府离开时下令:凡日军有可能推进的路线,坚壁清野,撤走所有的运输工具。有钱人最先逃离,他们躲到上海的租界或者远离长江的地方;接着政府官员逃走;普通百姓所能有的选择并不多,或者逃到乡下或者小山里,实在无处可去或年纪太大跑不动的人们,就留在城镇,心惊胆战地面对无法预知的未来。
这就是抗战初期江南地区的芸芸众生身处的历史情境,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失序状态。没有亲身的经历,无法真正体验这种感受。
长期以来,中国学术界对日本占领区的社会状况和民众生活研究讳莫如深,这不仅使历史研究被道德和政治所束缚,而且尘封了一部分历史现象,致使沦陷区研究一直以来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如果我们抛开这些束缚,把目光转向日本占领初期基层社会的实际状态,来审视战乱时期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在面临道德和求生的困境中如何纠结、如何抉择,这或许更能展示那段历史的丰富性。
着名历史学家和汉学家卜正民教授所着《秩序的沦陷:抗战初期的江南五城》一书,可圈可点之处颇多,不同阅读者可能有各自不同的心得:历史研究者可以学习卜教授的研究方法,并对照出自己研究时出现的问题;普通读者则从这本书中体验到爷爷奶奶、太爷爷太奶奶一辈人所经历的严酷环境,卜教授优美流畅的行文和面向大众的写作初衷也为这种体验提供了可能。
本书主要考察日本占领中国长江三角洲初期(1937年冬季底到1938春夏),基层社会中的小人物在日本人初到之时,是如何与这些入侵者相处以求恢复基层社会的秩序的。他们首先建立了“维持会”和“自治会”,这些组织试图填补国民政府基层政权被日军摧毁后的政治真空,并实际上行使了占领初期基层政权的职能:修复被日军毁坏的房屋和道路;建立临时诊所,给受伤的人看病;继而恢复生产、恢复市容,让普通人继续过日子。
读完全书,我们发现卜教授笔下的这段历史,跟我们所熟悉的抗战史有些不同。我们所熟悉的抗战史是:“相似的抗日英雄、相似的汉奸恶棍、中国民众处于相似的水深火热之中,日本士兵干着相似的惨无人道之事,就如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一样。类似的故事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秩序的沦陷》第9页),但这一故事很难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和分析占领时期复杂的社会状况;而且这些简化的叙述也会让这段历史丧失鲜活,渐渐地这段历史也会被遗忘。卜正民教授借助于中日双方的日记和回忆录以及一些英文资料,为我们再现了战时社会的丰富面相,让我们更能“同情的了解”身处乱世的芸芸众生的行为和心理。
“小人物研究”是卜教授选题的一大特色,也是历史研究的一个趋势。随着大众文化的蓬勃发展和社会学理论的借鉴,史学研究越来越趋向社会史和小人物的研究。历史是由芸芸众生创造的,也是由芸芸众生体验着,但是在平常年代,小人物很难在历史上留下痕迹。正如福柯在《无名者的生活》中曾说到的,捕捉这些被掩盖的生命痕迹,“必须得有一束光,至少曾有一刻,照亮了他们。这束光来自另外的地方。这些生命本来想要身处暗夜,而且本来也应该留在那里。将它们从暗夜中解脱出来的正是它们与权力的一次遭遇:毫无疑问,如果没有这次撞击,对他们匆匆逝去的短暂一生,不可能留下片纸只言……也正是这样的权力,催生了这些文字,让我们有机会窥见这些生命”。
如果没有中日之间的那场战争,本书中的这些主角如王承典,可能不会在历史上留下任何痕迹。他们与大多数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一样,在来到这个世界之时,就注定了将销声匿迹于历史的长河中。但偏偏他们遇到了这些重大的政治事件,于是历史留下了他们的一些记忆,于是我们也能捕捉到他们“模糊的身影”,也感受到这些小人物的苦苦挣扎。但是“小人物研究”,由于资料搜寻的困难,让很多研究者望而却步,由此我们也可以想象卜教授在做研究时所付出的努力。
身处乱世的小人物们,也许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来思考自己行为的意义,只是尽最大努力为自己也为周围的人活着。这或许是我从卜教授的这本书中看到的最富人情味的学术关怀。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