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社会-关威:近代教育救国思潮的形成及影响

中国近代社会-关威:近代教育救国思潮的形成及影响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中国近代社会-关威:近代教育救国思潮的形成及影响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关威:近代教育救国思潮的形成及影响


1840年起,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关于斗争的主要方式,人们注意比较多的是政治斗争、军事斗争、外交斗争以及相关一些方面,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对于其他努力方式,比如教育救国、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等,应该怎样看待、怎样评价,问题就显得比较复杂了。本文拟根据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基本线索,探讨教育救国思潮的产生和发展,并且对其广泛的社会影响试作分析。
近代教育发展历程及教育救国思想的形成
19世纪60年代初,经历了太平天国的沉重打击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强烈刺激,清政府中以恭亲王奕䜣为首的改革派发起“自强”新政,倡导改革,中国开始走向近代化。洋务运动初期,改革派是以进行军事工业方面的建设为先导的。同时,他们非常可贵地意识到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性。
洋务派重视教育、重视人才的观念促使他们开始了初步教育改革。1862年,京师同文馆创办,这是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是近代新教育的起点。创办学堂的同时,洋务派也注意翻译西学着作。据夏东元先生所着《洋务运动史》记载,上海广方言馆和江南制造局在约40年里共翻译西方科技着作和教材150多种,颇有影响;京师同文馆初期也组织翻译了西方法律、外交、算学等方面的着作几十部。这些对于西方先进科技和文化的传播具有积极作用。
洋务运动经历了30余年,其自强努力虽然取得相当成效,但是中国却未能避免在甲午中日战争中遭受惨重的失败。民族危机的现实更激发人们去探求救国的道路,教育救国仍是许多人关注的热点话题。资产阶级改良派强烈呼吁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认为这是拯救民族危机,促进社会变革的必然选择。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二书》中指出:“尝考泰西之所富强,不在炮械军器,而在穷理劝学。”“夫才智之民多则国强,才智之士少则国弱。”梁启超认为:“变化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一些官员也中肯地指出教育的重要作用。1895年7月,署两江总督张之洞上《吁请修备储才折》认为:“人皆知外洋各国之强由于兵,而不知外洋之强由于学。夫立国由于人才,人才出于立学,此古今中外不易之理。”同年,天津海关道盛宣怀认为:“伏查自强之道,以作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尤宜以设立学堂为先……况树人如树木,学堂迟设一年,则人才迟起一年。日本维新以来,援照西法,广开学堂书院,仅十余年,灿然大备。”
这一时期,由于教育的重要性得到更多认同,文化教育方面的改革出现一个高潮: 1895年,在天津海关道盛宣怀提议下,直隶总督王文韶奏准在天津设立西学学堂(后来的北洋大学,现在的天津大学)。1897年,两江总督刘坤一在南京设立储才学堂(该学堂是1896年署两江总督张之洞筹办的)。同年,回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在武汉设立湖北武备学堂。次年又设立农务学堂、工艺学堂。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设立南洋公学(交通大学的前身)。与此同时,康有为等改良派还通过办学堂、建学会、办报刊、译西书等方式启发民众,宣传变法救亡,形成较大声势。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旨准颁布的新政中不少是关于文化教育改革的,如废八股改试策论、改革科举制、设立京师大学堂、改各地书院为新式学堂、设立译书局、派遣留学生、允许开办报馆等。可见,甲午战后几年中文化教育改革的势头不错。然而很可惜,因受到顽固派的反对,这场变革不幸夭折,中国近代化的努力遭受了严重挫折。
19世纪与20世纪交替之时,中国经历了八国联军侵略的空前浩劫和灾难,蒙受了巨大损失。灾难之后,国人救亡图存的呼声进一步高涨。这一时期,一些官员成为教育救国的积极鼓吹者和实行者。1901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会奏称:“窃谓中国不贫于财而贫于人才,不弱于兵而弱于志气。人才之贫,由于见闻不广,学业不实;志气之弱,由于苟安者无履危救亡之远谋,自足者无发愤好学之果力。保邦致治,非人无由。”山东巡抚袁世凯上书认为:“百年之计,莫如树人。古今之国,得人则昌。作养人才,实为图治根本。查五洲各国,其富强最着,学校必广,人才必多。中国情见势绌,急思变计,兴学储才,洵刻不容缓矣。”1905年9月,直隶总督袁世凯、盛京将军赵尔巽、两湖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周馥、两广总督岑春煊、湖南巡抚端方会奏请废科举,认为“就目前而论,纵使科举立停,学堂遍设,亦必须十数年后,人才始盛。如再迟至十年,甫停科举,学堂有迁延之势,人才非急切可成,又必须二十余年后,始得多士之用。强邻环伺,岂能我待?”“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且有普通之知能,上能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兵农工商,各完其义务而分任其事业,妇人孺子,亦不使逸处而兴教于家庭。无地无学,无人不学,以此致富奚不富,以此图强奚不强?”“故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而欲推广学校,必自先停科举始。拟请宸衷独断,雷厉风行,立沛纶音,停罢科举。庶几广学育才,化民成俗,内定国势,外服强邻,转危为安,胥基于此。”
在各方面的努力下,20世纪初,中国的文化教育又进入快速发展时期:1901年9月,清政府下兴学诏:“除京师已设大学堂应切实整顿外,着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均设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此后几年中,仅在高等教育方面,除京师大学堂重新正式开办外,江苏、山东、浙江、山西、湖北、江西、陕西、湖南、四川、河南、贵州、直隶、甘肃、广东等省相继设立大学堂。1902年,清政府制定了《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1903年,又制定并正式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制定系统的国家教育制度,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1905年9月,清政府终于下令废除科举制度,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大事件。1905年12月,清政府中央设立学部,作为最高教育行政机构。随后各省设提学使司,各府厅州县设劝学所,以加强对教育事业的管理。此外,清政府在扩大派遣留学、兴办师范学堂、兴办女学、统编教材、实行强制教育等方面做出切实的努力。中国的封建社会制度此时已临近末日,清政府的教育改革以及同时进行的“预备立宪”的政治改革,被一些学者称作“最后的变革”。不管清政府出于何种目的,其改革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还是应该承认和肯定的。
教育救国思想的影响和评价
通过以上对中国近代教育历程的回顾可知,教育救国是贯穿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种重要思潮,它既与近代教育发展有密切的互动关系,也对反帝反封建斗争和近代社会变迁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第一,教育救国思潮具有促进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作用。关于反帝方面:由于中国是在落后于西方的情况下遭到侵略和压迫,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与外国的关系,对于中国能否顺利发展就显得非常重要。中国近代出现的新式教育,总体上看是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教育,即“西学东渐”。这种新式教育培养了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促使人们更新观念,势必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高了国家综合实力,这样就在客观上为反对列强侵略创造了物质条件。“外交以实力为后盾”, 这是古今不易之理。魏源的“师夷制夷”主张,揭示了只有学习西方、加快发展,才能有效反对侵略的浅显而深刻的道理,是对中国近代社会本质的高度概括。教育救国思想和实践促进了中国人学习西方文明,推动了社会进步,有助于加强反对列强侵略的斗争。关于反封建方面:教育救国思想和实践使中国人逐步接受新教育、新文化,有助于民族素质的提高。人民的思想观念一旦有了进步,封建制度的弊端就会被发现、被揭露,人民就会提出变革的要求,这就导致社会变革。近代几次大的变革(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事实上都与人民群众思想觉悟水平的提高有必然联系。在这一点上,梁启超的“新民”说很有创见、很有见地,他说:“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举例说,清朝末年,曾经有大批学生出国留学。以留学日本为例,1903年有1300余人,1906年达到12000余人。清末大量的留学生和国内学校培养的知识分子,在新的知识结构和新思想的影响下,积极开展了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为中华民国的建立做出贡献。教育的发展,人的觉悟素质的提高,绝对是根本性的因素。
第二,教育救国思潮具有促进中国近代化的作用。近年来许多学者指出,中国近代社会其实有两个主题:一个是反帝反封建,一个是近代化。所谓近代化,就是在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过程中推动中国近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的全面变迁,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近代化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客观的、必然的要求。近代化包涵许多方面的内容,但是无论从哪方面说,人的近代化总是具有先导和决定作用。任何方面的社会发展,根本上看都是人的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是人在教育和文化的影响下不断提高素质,从而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教育救国思想和实践培养了人才,转变了社会风气,提高了人的素质;人的素质的提高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进步更进一步促进人的素质的提高;人又会继续推动社会进步——这就形成连续的、递进的互动和发展过程——这就是社会变迁,就是近代化。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斗争赶走帝国主义,推翻封建主义,取得民族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人的近代化、社会的近代化是非常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支撑。同时,近代化又反映和影响了社会的全面进步,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变迁都是巨大和深刻的,为社会近代化作出诠释。因此说,近代化是中国历史发展中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一个特殊阶段。
第三,教育救国与革命救国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过去一个时期,受左的思想的影响,人们一般认为近代社会的主题只有反帝反封建,因而革命救国被视为至高无上,其他的努力如教育救国、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等,被认为是价值不大的或者是不宜提倡的,这其实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有社会进化和社会革命两种基本形式,社会进化是在社会基本矛盾影响下经常发生的渐进的过程;而社会革命是在社会进化到了一定阶段,社会矛盾集中和激化条件下才可能发生。社会进化是社会革命的必要前提,社会革命则是社会进化积累的矛盾的集中解决。从经历的时间看,社会革命往往进行时间短暂,因而其变化剧烈,成果巨大且明显;社会进化则是长期缓慢的变迁,其成果不如社会革命那样直接和显着。但是,社会进化和社会革命是社会发展的两种基本形式,各有侧重,相辅相成,这是无论如何必须肯定的。而且,无论社会进化还是社会革命,本质上都是人的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社会以人为中心,人的素质状况归根结底决定社会的水平及其进程。人的素质从何而来、受何影响呢?既受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也与教育发展水平有直接关系。所以,教育作为提高人的素质的根本手段,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作为社会文明水平的基础和标志,其作用和意义是十分巨大的。人们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千秋基业,教育为本,”这无疑是不刊之论。当我们重视社会革命时,同时应该知道,如果没有先前的社会进化,就不会造成社会革命发生的条件;如果没有教育的功效,没有民众的觉悟,没有民众的自觉参加,社会革命就难以正常开展;一旦社会革命已经发生,那么革命将怎样进行,将取得什么样的结果,革命后的社会怎样建设、如何发展,还是与社会状况、与人的觉悟素质状况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可以这样说:教育的水平决定革命的水平。假如社会革命在是社会进化不充分条件下发生的,是在民众素质未达到应有水平条件下发生的,它就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而且极有可能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消极的东西;因此,社会革命结束后必然要求补原来欠下的课。只有补上了,社会才可以继续顺利前进。这里不是怀疑社会革命的伟大意义,而是要理性地指出:社会进化也绝不能忽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承认、必须遵循。列宁在《做什么》文中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便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由此可见,教育的作用,觉悟的力量,是再明白不过了。
综上所述,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也进行了长期的谋求近代化的努力,包括教育救国努力。总体说来,革命救国也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实业救国也好,各有侧重,各有所长,相辅相成,形成一股合力,推动社会发展;既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社会近代化的目标,这就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奠定了必备的基础,显示了历史递进发展的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可以救国,教育已经救国,教育也是中华民族未来不断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