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历史-拉纳·米特: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贡献

军事历史-拉纳·米特: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贡献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军事历史-拉纳·米特: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贡献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拉纳·米特: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贡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对盟军的全面胜利至关重要。简言之,没有中国,盟国的胜利会更加艰辛。
理解中国的贡献是如何至关重要,我们需要考虑战争中最艰难时期之一的1938年所存在的其他可能性。当年秋天,中国的军事形势令人绝望,华东大部分地区已经落入日本手中。中国曾在1938年4月的台儿庄战役中取得了重大胜利,当时一支中国军队击败了日军的进攻,但这一优势很快随着日军集结并占领徐州而丧失。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许多外国观察家认为中国坚持不住了。一位英国外交官甚至断言,继续战斗是对中国人民的不负责任;为什么要继续一场已经失败了的战役呢?在许多观察家看来,最可能的局面似乎是日本取得占领全中国的胜利。汪精卫在1938年底叛变投敌,在他看来,如果说中国还有任何生存的机会,那就不得不与日本妥协。
然而中国并没有投降。虽然除了来自苏联的军事援助外,中国得到的外援微乎其微,但无论是中国国民党还是共产党领导人都继续在为抵抗而做准备。试想如果中国在1938年投降,日本将会把中国当作殖民地,从而在接下来的几十年内控制整个东亚大陆的政治和贸易。日本将腾出手来对苏联、东南亚、甚至英属印度发动全面进攻。这样,第二次世界大战很可能永远不会以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方式发生,尤其是欧洲和亚洲的战争决不会在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后成为一体。
在中国的抗战中,众所周知的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和长沙会战等是由国民党军队进行的。而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八路军和新四军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华北,共产党的游击战策略对日本人构成了严重的骚扰。共产党人也建立了根据地,其中最着名的是大本营在延安的陕甘宁根据地,革命思想在那里发展起来,并最终改变了中国社会。在华中和华南地区的共产党根据地,一批训练良好的军队成长起来,他们持续地给日本人制造严重的麻烦,同时也进行了重要的社会实践。
西方国家确实认识到了中国的价值。到了1940年,相当数量的非官方金钱和物资流向中国。那一年,英国在与德国交战,美国日渐意识到其在太平洋的地位处在日本的威胁之下。1941年12月7日,日本对珍珠港的袭击,特别是希特勒在一周后也对美国宣战时,战争变成了真正的全球性战争。
此时,西方盟国和中国联合起来共同抗日(苏联仍然对日保持中立,直到1945年8月)。双方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但同时也充满了麻烦。要理解其中的原因,必须了解1941年后中国的重要角色。中国被当作一个主要盟国是理所应当的,但与其他盟国相比,中国实力较弱,而这一点导致西方国家和中国之间产生了深刻的且最终损害到双方关系的观点分歧。
在盟国看来,中国是个受害者,它遭受侵略且值得同情。但他们认为,中国最重要的作用是充当阻止日本在亚洲进一步行动的屏障。中国的抵抗拖住了60万或者更多的日本军队。美国和英国知道,经过四年的抵抗战争后中国政府的军队已经被削弱,不容易被部署在除中国以外的其他地方。蒋介石政权内部极度虚弱,腐败、官僚无能和筋疲力尽侵蚀了政权的力量。此外,盟国知道,他们必须优先考虑自己的目标,那就是从纳粹恐怖下解放欧洲被置于首要地位(“欧洲第一”)。斯大林坚持认为西方盟国必须为苏联的巨大战争努力提供援助。如果欧洲第一,太平洋战场就居于第二位。中国不得不继续等待,这意味着中国将必须扮演更加被动的角色,其主要原因还是国力弱小。
西方盟国的观点在其自身看来是合乎逻辑的。但问题在于,西方盟国没能理解中国人眼中的战争是什么样的。对于中国来说,战争在1937年开始,也就是说在珍珠港事件发生的四年前就开始了。中国政府反复强调“最早开始战斗”,以此指出中国已经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几乎独力无援地抵抗了好几年。中国军队的确虚弱,许多精锐部队已经在淞沪会战和徐州会战那样的重大战役中牺牲了。中国政府也的确效率低下、腐败严重,经济形势也很严峻。中国是当时盟国中最为虚弱的一个国家,政府与外部世界的多数国家隔绝好几年,这一切使它不可能正常运转。但有时候,西方对其战争努力的批评似乎根源于这样一种观念,即如果中国的领导人再努力一点,就可以做到英国或美国所做到的事情。认为一个极度贫困的且政府在境内流亡的国家可以与世界上工业化最强和最大的帝国相比拟,这是非常荒谬的。
中国的战争努力需要从其自身的情况去理解,并以正当的理由被纪念。中国在1938年本来可以投降的时候进行着抵抗,当时欧洲战争甚至还没有开始,它在自己的领土上拖住了日本数量巨大的兵力。中国是其他非西方国家的灯塔,向他们展示了与西方并肩战斗,同时又顽强反对帝国主义的可能性。中国所起的作用对现在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那场战役的最终结果产生了深刻影响。
(作者单位:牛津大学,关培凤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