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吉林档案文献及其文化价值

清代吉林档案文献及其文化价值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清代吉林档案文献及其文化价值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清代吉林档案文献及其文化价值


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和信息资源,在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地方档案资料的开放与公布,向称“东陲无文”的吉林省,向世人展现了一方文化宝库。尤其卷帙浩繁的清代吉林省档案,对于研究吉林地方文化的历史源流和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一、历尽沧桑的清代吉林档案
清代吉林档案是有清一代吉林地域各级军政机构在行使职权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文件和资料,当时吉林各级组织机构比较健全,文书制度基本形成,建立了较完整的立档制度,因而这批珍贵地方文献得以遗留后世。
但是,自1860年以来,吉林边疆迭遭俄、日两个帝国主义强盗的侵袭。沙俄鲸吞,吉林骤失江东领土,日帝肆虐,延边几成“间岛”异域。作为吉林地方珍贵文化遗产的各类档案资料,更是迭遭战火,屡遇劫难。此外,还有吉林省城今吉林市曾在同治六年1867年、光绪十八年1890年、宣统三年1911年三次发生大火,各衙署积年卷宗册籍大部付之一炬,档案资料惨遭厄运。每次火灾后,虽派员到上司和下属衙门抄补重要文件,但有些损失已无法弥补。1900年,沙俄军队侵入吉林,档案资料横遭抢劫破坏。俄兵攻陷珲春、宁古塔、阿拉楚喀后,三城副都统衙门档案悉数被掠,直到1956年,前苏联才将这部分档案归还我国,现藏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吉林,档案资料又遭劫难。1940年,伪满洲国将清代、民国时期吉林将军衙门和省公署及其下屑机构的历史档案70多方卷掠运到奉天省国立图书馆,1945年,日本战败后,部分档案被销毁或掠走,清代吉林档案又一次遭到巨大损失。解放后,这部分吉林档案一直收藏于沈阳东北档案馆。直到1970年,才将22万多卷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吉林档案返归吉林省档案馆。经过吉林省档案馆的努力征集和接收,该馆现藏清代吉林档案已达13万余卷,基本上是乾隆十八年1753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间吉林将军衙门、吉林行省及所属各机关所形成的文化,这批劫后幸存的档案,成为研究吉林地方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料。
二,卷帙浩繁的乡邦文献
现存的清代吉林档案虽属劫后余生,但与其他文献相比,仍然以其浩瀚的卷帙而堪称乡邦文献的宝库。
清代吉林档案的收藏以吉林省档案馆最称丰富。在该馆收藏的清代档案中,有20余个全宗经过整理,已对外开放。其中包括吉林将军衙门兵司档案2354卷,吉林边务文案处档案16662卷,吉林分巡道档案6000余卷,长春铁路交涉分局档案506卷,吉林民政司档案3301卷,吉林提学使司档案2667卷,吉林全省调查局档案1744卷,吉林全省旗务处档案8000余卷,吉林度支司档案2074卷,吉林全省清理财政局档案417卷,清赋放荒总局档案39卷,吉林劝业道档案1320卷,吉林审判厅、检查厅档案706卷,吉林全省林业总局档案315卷,吉林矿政调查总局档案172卷,吉林度量权衡局档案126卷,吉林农事试验场档案671卷,吉林山蚕局档案298卷。吉林桑蚕局档案88卷,吉林蚕业总局档案28卷,吉林全省农务总会档案568卷,吉林禁烟公所档案74卷,吉林官膏总局档案74卷,吉林高等巡警学堂档案253卷。
除上述已经整理的档案外,还有部分档案未经整理。内含;吉林将军衙门含行省档案41500余卷,吉林文案处15891卷,练军文案处1253卷,行营文案处1458卷,吉林交涉司797卷,吉林交涉总局160卷,吉林将军衙门户司67卷,工司105卷,吉林火灾善后局37卷,吉林巡警总局39卷·,保甲总局19卷,国民保安公会56卷,防疫总局40卷,官报局207卷,谘议局276卷,吉林省自治研究所75卷,吉林地方自治会23卷,吉林驿站345卷,武备学堂143卷,营务处114卷,打牲乌拉协领衙门20卷,文报局14卷,东南路兵备道11卷,宁古塔副都统衙门27卷,阿勒楚喀副都统衙门16卷,伯都讷副都统衙门18卷,三姓副都统衙门20卷,珲春副都统衙门2卷,吉林旗务协领衙门24卷,双城堡协领衙门15卷,吉林提法司87卷,吉林发审局5卷,刑司5卷,吉林军饷总局92卷,饷捐总局25卷,木植公司8卷,官参局4卷,吉林工程局13卷,垦矿总局75卷,矿务公司53卷,煤矿公司及矿务木植公司各34卷,荒务总局44卷,蒙务处119卷,满蒙学堂27卷,果子楼74卷。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清代地方机关档案共有九个全宗,其中吉林地方档案占三分之一,即宁古塔、阿勒楚喀和珲春三个副都统衙门的档案。
吉林省各地、市、州、县档案馆保存的清代档案。吉林市乃清代吉林将军衙门驻地和省会,其所藏清代旧档大部随省会迁移而转归吉林省档案馆保管,但仍有8310卷清代档案收藏在吉林市档案馆。该馆收藏吉林将军衙门档案20卷,吉林理事厅档案52卷,吉林府档案3709卷,吉林理事府档案3609卷,永吉州档案4卷,吉林学务处档案780卷,吉林行省档案104卷。此外,该馆还广泛征集散存在社会上和个人手中的珍贵档案史料1479件,其中满族《他塔拉氏家谱》,已于198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档案馆收藏的清代档案。内含:珲春副都统衙门档案455卷,延吉厅档案297卷,吉林东南路兵备道档案1252卷,延吉边务督办公署档案。Z067卷,和龙峪分防经历档案443卷,汪清县档案708卷,珲春巡警总局档案4卷,珲春初级审判厅档案926卷,珲春初级检查厅档案326卷。
三,鲜明的地方特色,丰厚的文化价值
清代吉林档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体现了吉林文化浓郁的边疆色彩和多姿的民族风格。兹将吉林档案的主要特色和价值概括如下:
1、鲜明的地方性,清代吉林档案是有清一代在吉林地域内所设置的各种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机构及社会团体所形成的各种原始文件。其地域范围以吉林将军衙门和吉林行省辖区为限,包括今吉林省长春、吉林二市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及今黑龙江省松花江以东地区,在中俄《北京条约》之前,还包括今苏联远东滨海地区和库页岛,其地域之广袤,物产之富饶,战略地位之重要,都是内地各省所无法比拟的。清代吉林档案全面、真实、具体地记录了当时吉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俗、民族,地理等各种情况,反映了清代吉林独特的发展历程和历史风貌,是研究清代吉林历史最为珍贵的权威史料。
2、浓郁的边疆性:旧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角,地处中国东陲,属边疆省份。清季以来,吉林省成为俄、日侵略的重点,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被帝俄吞并,延边地区几乎在日本帝国主义挑起的“间岛问题”之争中沦为异域。而中俄,中朝界务交涉频起,使吉林省成为中国边疆危机最严重的地区。清代吉林档案系统记录了咸同以降俄日侵掠吉林疆土,外国侵略者在吉林传教、占地、经商、筑路、开矿、设厂、游历以及与俄、朝的界务交涉情况,为研究外国侵华史、中外关系史和中国东部边疆问题提供了宝贵资料。
3、多姿的民族性;清代吉林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汉、满,朝鲜、蒙古,锡伯、回、赫哲等族世居白山松水之间,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清代吉林档案主要有满文、满汉合璧及汉文三种文字形式,而内容上对各少数民族活动情况均有详细记录。如宁古塔、珲春,阿勒楚喀三个副都统衙门及吉林旗务处等档案中详细记录了满族八旗驻防、旗人屯垦和满族官兵活动等情况。在三姓副都统衙门满文档案中,对清朝管辖赫哲费雅喀人和库页费雅喀人情况及其贡貂赏乌林制度均有大量记载。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档案馆所藏档案及珲春副都统衙门档案中有关朝鲜族迁入延边乃至吉林各地,以及朝鲜族开发水田等情况的资料十分丰富。白城地区各档案馆所藏蒙荒案卷,则真实地反映了晚清蒙古王公生活腐败,旗政凋弊和蒙地开放情形。
4、珍贵的文献性:吉林地处边陲,开发晚近,与内地相比,文化较为落后,文献典籍积存无多,研究清代吉林地方历史文化常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叹。现在全国各地珍藏清代吉林档案约有二十万卷,极大地弥补了吉林文献寡薄的缺憾。例如,关于吉林地方机构的设置或裁撤情况,一般文献记载或语焉不详,或相互抵牾,按照清代行政制度,地方衙署的设置须经奏请,议奏、朱批、下达等程序,而朱批和吏部移文下达后,派出官员又有试办,署理,实授之别,还有开厅视事,官缺到职,启用关防等过程。一般文献只简略记载某机构设置的年月日,反映不出其设置的具体过程,尤其是不能正确判定该机构正式设立——即皇帝朱批的时间,而利用档案资料就可以科学地考证吉林各衙署设置的具体过程和准确时间。此外,研究清代吉林地区土地开发、农林牧渔、工矿交通、商业金融、财政税捐、社会文化等方面皆可从档案中找到翔实、确凿的资料。档案可补史之缺,正史之讹,实乃地方史志研究之瑰宝,可谓物以稀为贵。
5、广泛的实用性:清代吉林档案是珍贵的历史文物,是吉林地方文化遗产中的一份宝贵财富。例如,吉林劝业道档案中就包括各种札文、移文、详文、底稿、呈文、禀文、会稿、照会、付单、清册、统计表、合同、信件,电报,地图、地契,排单,告示、护照、甘结、钢印、选票等各种类型的文件和文物。这些具有文物性质的文献资料,不仅可以用来研究历史,而且被广泛应用于编修方志、文物考古、地方普查、地质勘探、水灾预测、边界谈判乃至开发旅游资源等各个领域,在吉林地区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吉林省档案馆仅在1986年就接待省内外修志人员近万人次,提供档案资料9644卷、册,档案成为编修地方志的主要资料要源,而档案中珍藏着的各种边界文件和图籍,则为解决边界问题提供了确凿证据。
总之,浩繁的清代吉林档案是吉林地域文化积存中最珍贵的部分,为我们全面、系统、深入地了解清代吉林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提供了丰富的文献,对研究清史、中国边疆史、中国民族史、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吉林地方史及吉林地方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和文化价值。
(文章来源:《长白学刊》1996年第5期,中华文史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