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档案小史

甲骨文-档案小史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甲骨文-档案小史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档案小史

档案是历史的记忆,社会的财富。我国档案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的档案从殷商甲骨文算起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其后的档案主要有钟鼎文档案、竹木简档案和纸质文献档案。我们一般意义上的档案是指纸质文献档案,现存最多的档案是明清两代的纸质档案。
现将我国的档案发展史作一简要的介绍:
(一)甲骨文
甲骨文是现存最早的历史档案。
甲骨文是商代(公元前1400年)的文字。这些文字因为是刻在兽骨或龟甲上,故名甲骨文。文字是以契刀刻划的,故又名“契文”或“契刻”。文字的内容,除极少数属于记事外,大部分是属于当时王公问卜的记载,故又称“卜辞”或“占卜文字”。中国古代文字到了甲骨文,才开始系统化,可称为真正的文字。 甲骨文最早是考古学家王懿荣在清末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发现的,轰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后经刘鹗、孙诒让、罗振玉、王国维、叶玉森等人的搜集研究,尤其是经罗振玉大力倡导,“甲骨学”的地位基本奠定下来。甲骨文字大体上有契刻体与笔写体两种书体,文字风格衍变可以说是由契刻体向笔写体演化。甲骨文是现存最为久远的历史档案,它记载了商代社会各个方面的内容,成批出土的甲骨和其他遗物,为甲骨文的分期与殷墟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有关甲骨学的着述,主要有刘鹗《铁云藏龟》,孙诒让《契文举例》,罗振玉《商卜文字考》、《殷墟书契考释》、《待问编》,商承祚《殷墟文字类纂》,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王襄《室殷契类纂》,叶玉森《殷契钩沉》、《说契》、《研契谭枝》,朱芳圃《甲骨文字编》,孙海波《甲骨文编》,董作宾《甲骨文断代研究例》、《甲骨文字集释》,金恒祥的《续甲骨文编》,严一萍的《殷商编》、《甲骨文断代研究新例》,饶宗颐《甲骨文续编》、《殷墟文字甲乙编》等。欧美及日本学者也在中国购买了相当数量的甲骨,并有相当数量的专着发表。
(二)金文
金文又称钟鼎文,是刻在铜器上的文字,出现于商周时期。商周时代的人对钟鼎彝器非常重视,所以在上面铸上政令、契约,诸侯贵族还常在上面铸上个人的“丰功伟绩”作为永久纪念。这种文字也普遍地铸在青铜兵器、货币、符玺上,统称为“金文”。
金文和甲骨文属于同一个体系的文字,金文是甲骨文的继承者,其使用的单字比甲骨文多,尤其是形声字多,已充分体现出形声构字的原则,字体比较严整,字形比较一致和规范,笔画和结构上简单了许多。金文是汉字形体演变的一个重要环节,起到了承上启下、垂范后世的作用。由于青铜器易于保存,不像其他文字载体容易破坏,因此商周时代刻有文字的铜器有很多被保存下来,这些文字逐渐为专家所破译,为研究商周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情况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档案资料。
(三)简帛文
简帛文字出现于金文之后,简帛就是指用于书写的竹木简和丝绸,用丝绸和竹木简写字比甲骨和铜器更方便,因此,春秋之后的文字记载极大地丰富起来。孔子传授六艺用的就是竹木简做的书籍,其后的秦汉都是用简帛作为档案载体,不过帛的使用仅限于富贵世家,所以竹木简是春秋至两汉近千年书写的主要载体。近年简帛档案的发掘日益增加,为今人了解当时社会和纠正一些长期的误解提供了珍贵的档案资料。
(四)纸写本书籍
继简策和帛书之后出现的书籍形式是纸写本书籍。我国最早的纸张出现在西汉中期,但是由于当时纸的质量还很粗糙,难以用作书写材料。直到蔡伦于东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105年)造出了质量较好的纸,纸张才开始作为书写材料。随后纸质文献逐渐代替了简帛文献。到南北朝时,纸书已风行全国,公元4世纪,纸质抄本已完全代替了简帛。由于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纸抄本书籍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从而导致了印刷术的发明。纸的改进和印刷术的发明使中国的文书记载更加方便,为后世留下的档案也就愈发多起来。
附相关研究书籍目录
1.陈垣:《敦煌劫余录》,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北京,1931。
2.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1930,《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3.王重民:《敦煌古籍叙录》,商务印书馆,北京,1958。
4.Fujieda Akira,The Tun-huang Manuscripts,Essayson the Sources for Chinese History,dedicated toCh.P.Fitz erald,pp.120-128,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Canberra,1973.
5.douard Chavannes,Les documents Chinoisd converts par Aurel Stein dans les sables du Turkestan oriental,Oxford,1913。
6.王国维、罗振玉:《流沙坠简》,上虞罗氏影印本,1914年;重印校正本,1934。
7.Henri Maspero,Les documents Chinois de latroisi me exp ditons de Sir Aurel Stein en Asiecentrale,Oxford,1953。
8.夏鼐:《新获之敦煌汉简》,《考古学论文集》,科学出版社,北京,1961。
9.劳□:《居延汉简》,图版之部,台北,1957;考释之部,台北,1960。
10.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居延汉简甲编》,科学出版社,北京,1959。
11.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居延汉简甲乙编》,中华书局,北京,1980。
12.黄文弼:《罗布淖尔考古记》,北平研究院,1948。
13.甘肃省博物馆:《武威汉简》,文物出版社,北京,1964。
14.湖南省博物馆:《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文物出版社,1973。
15.甘肃省博物馆:《武威汉代医简》,文物出版社,北京,1975。
16.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肆〕》,文物出版社,北京,1985。
17.银雀山汉墓竹书整理小组:《银雀山汉墓竹书〔壹〕》,文物出版社,1986。
18.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等:《汉简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
(稿件来源:本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