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琅-施琅对清朝统一台湾的贡献

施琅-施琅对清朝统一台湾的贡献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施琅-施琅对清朝统一台湾的贡献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施琅对清朝统一台湾的贡献


320年前,康熙统一台湾,完成了清初的统一大业。这是清朝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康熙是这一壮举的最高决策者和总指挥,施琅是奉命出征的主帅。清代档案记载:“施琅克副皇上委任,深入海岛,剿抚多年贼寇,其功实大。”[1] 康熙也多次指出:“施琅之功甚大。”[2] 充分肯定了施琅的丰功伟绩。在此仅就施琅对清朝统一台湾的重要贡献略作论述。
一、力主平台,四海归一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顺治十八年(1661年),民族英雄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以此作为抗清的基地。翌年,郑成功病逝,郑经继位。台湾郑氏政权逐渐发生了变化。
郑成功曾多次声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郑经却背叛其父,提出所谓“台湾非中国版图”的谬论,意在分裂割据。他宣称自己已“横绝大海,启国东宁”,自成“一国”,要求清廷待以外国之礼,“比同朝鲜”。遭到康熙帝的断然拒绝。康熙八年(1669),康熙帝谕道:“朝鲜系从来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至于比朝鲜,不剃发,愿进贡投诚之说,不便允从。”[3] 清政府与台湾郑氏的矛盾,由抗清转变成了统一与分裂的斗争。
施琅(1621—1696),字尊侯,号琢公,福建晋江人。原为郑成功的部下,后投降清朝,被任命为同安副将,升至福建水师提督。早在康熙三年(1664),他就提出:“郑经遁台湾,若不早为扑灭,使其生聚教训,而两岛必复为窃据。当乘其民心未固、军情尚虚,进攻澎湖、直捣台湾。庶四海归一,边民无患。”[4] 靖南王耿继茂、总督李率泰就此与施琅商议,合疏提请进剿。
康熙三年(1664年)十一月,施琅奉命率兵进发台湾,“舟师行至洋面,骤起飓风,难于逆进而还。”[5] 清廷命有关将弁酌情妥为商议,伺机进取,再攻台湾。
康熙四年(1665年)三月二十一日,施琅第二次率军进征台湾。二十九日,舟师已驶入外洋,又遇飓风,不得不返回蓼罗。随后,连日狂风大作,施琅等只得驶回金门。
四月十六日,施琅又一次率军进发台湾。十七日,军至澎湖口,“骤遇狂风大作,暴雨倾注,波涛汹涌,白雾茫茫,眼前一片迷漫。我舟师不及撤回,皆被巨浪凌空拍击,人仰船倾,悲号之声,犹如水中发出,情势十分危急。”[6] 施琅所乘战船也飘流至南方,十八日方驶至潮州府属表卫。二十六日,施琅返回厦门。
施琅在两年之内三次率军进发台湾,均因飓风所阻,劳师而返。但他仍然表示:“竭诚效命,矢志灭贼”,“挑选精兵,约期复征。”
康熙六年(1667年)十一月,施琅上了《边患宜靖疏》,明确提出:郑氏在台湾“恃险负固,虽戢翼敛迹,未敢突犯,而蜂虿有毒,沿边将为不宁。”“为今之计,顺则抚之,逆则剿之。若咨其生聚教训,恐养痈为患。”“以臣愚见,不如乘便进取,以杜后患。”“且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防兵亦可裁减,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7]
这篇奏疏受到了朝廷的重视。康熙七年(1668年)正月十日奉旨:“渡海进剿台湾逆贼,关系重大,不便遥定。着提督施琅作速来京,面行奏明所见,以便定夺。”[8]
康熙七年四月,施琅再上《尽陈所见疏》,明确指出:“伏思天下一统,胡为一郑经残孽盘踞绝岛,而拆五省边海地方,画为界外,以避其患!自古帝王致治,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倘若不平定台湾,而严迁海之令,不仅“赋税缺减,民困日蹙”,海防所需,钱粮浩繁,“年年协济兵食,何所底止?”而且郑氏在台,“惧罪之弁兵及冒死之穷民以为逋逃之窟,遗害叵测。”更有甚者,倘若郑氏“收拾党类,结连外国,联络土番耕民”[9],窥伺边场,则更将后患无穷。
因此,他力主平定台湾,提出:“若台湾一平,则边疆宁靖,防兵可减,百姓得享升平,国家获增饷税,沿边文武将吏得安心供职,可无意外罪累。”并表示:“臣蒙皇上逾格擢用,荷恩深重,分应图贼,以尽厥职。每细询各投诚之人及阵获一二贼伙,备悉贼中情形,审度可破之势,故敢具疏密陈。蒙旨宣召微臣进京面奏,谨将台湾剿抚可平机宜,为我皇上陈之。”[10]
这篇奏疏既分析了必须平台的理由,又提出了如何平台的方略,言之有据,筹画周密。然而,由于施琅前几次出兵征台都无功而返,八旗劲旅虽长于骑射,却不习海战,清军将领亦然,因此人多畏难。“事下部议,以风涛莫测,难以制胜,寝其奏。”[11] 加之施琅本系叛郑投清,其子侄尚在台湾,清廷对施琅心存疑忌。因此,清廷没有采纳施琅的平台之议,而是实行招抚之策。
清廷撤福建水师提督,授施琅为内大臣,晋伯爵。从此,施琅留任京师,长达13年。在这期间,他始终不忘规取台湾,密切关注东南沿海的局势。深知“鲸穴未捣”,必为边患,“慨然有澄清之志”。为此,他于“朝退休闲,翻阅二十一史,鉴古今成败及名臣言行可法者,一一具志诸胸中”。[12] 三藩之乱爆发后,郑经卷入叛乱,一度占领漳州、泉州、潮州等地。施琅“每蒿目时艰,歔欷扼腕,声泪俱下”。他加紧研究“风潮信候,生崖断港”等海战诸技,力求“审进退,料彼己”,以备朝廷之用。他还常与福建籍在京官员李光地等人谈论平海方略,“指画明悉,凡征战机宜,以及绝岛巨浸、险阻阨塞之处,如列诸掌”,[13] 使李光地了解了他的能力,认定他是将帅之才。
康熙十九年(1680年)二月,施琅在台湾的子侄施齐、施亥欲为清军内应事泄,全家70余人都被郑经杀害。施琅得知,发誓报仇。清廷也因此消除了对施琅的猜疑。
十九年八月,三藩之乱即将平定,康熙帝的注意力转向台湾,开始与大臣商议“进剿海贼事”。[14] 二十年(1681年)六月,康熙得到福建总督姚启圣的密报,获悉郑经病死,台湾内乱,认定时机成熟,下令进剿。他谕道:“进取台湾事情,关系重大,着该将军、总督、巡抚、提督等同心速乘机会,灭此海寇。”[15] “务期剿抚并用,底定海疆,毋误事机。”[16]
进军台湾,全靠水师。姚启圣疏荐施琅,并愿以其家百口担保。内阁学士李光地也力荐施琅,说施琅“全家被海上杀,是世仇,其心可保也。又熟悉海上情形,亦无有过之者。又其人还有些谋略,不是一夫之勇。又海上所畏,惟此一人,用之则其气先夺矣”。[17]
二十年(1681年)七月,康熙帝重新起用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加太子少保。八月十四日,康熙帝在瀛台召见施琅,谕道:“尔至地方,当与文武各官同心协力,以靖海疆。海氛一日不靖,则民生一日不宁,尔当相机进取,以副朕委任至意。”[18] 施琅得到了大展鸿图的机会,以实现他多年的心愿。
二、智勇兼备,出奇制胜
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月,施琅抵厦门任职,立即着手备战。
当时,福建督抚都决意进兵,平台建功。康熙也明确旨令督抚提同征,命施琅与文武各官同心协力。姚启圣是施琅的举荐人,但在进军路线和风向问题上与施琅多有分歧。为免遇事掣肘,施琅断然上疏,请求朝廷给以专征之权。
二十年(1681年)十月,施琅奏言:“臣职领水师,征剿事宜,理当独任。”[19] 没有得到批准。二十一年(1682年)三月,他上《密陈专征疏》,明确提出:“督臣宜驻厦门,居中节制,别有调遣,臣得专统前进。”[20] 仍然没有得到批准。旨令:“协谋合虑,酌行剿抚。”[21] 九月,施琅再上《决计进剿疏》,重申独任之请,恳求“皇上信臣愚忠,独任臣以讨贼,令督抚二臣催趱粮饷接应,俾臣整搠官兵,时常在海操练,勿限时日,风利可行,臣即督发进取。”[22] 他终于得到议政王大臣会议、明珠、李光地的有力支持。明珠奏言:“若以一人领兵进剿,可得行其志。两人同往,则未免彼此掣肘,不便于行事。”“着施琅一人进兵,似乎可行。”[23] 康熙看出问题症结,同意由施琅专征,并谕道:“进剿海寇,关系紧要,着该督、抚同心协力,趱运粮饷,勿致有误。”[24] 这就为施琅的顺利进征创造了条件。
早在康熙六年(1667年),施琅就提出先攻取澎湖,大兵压台,迫郑归附的作战方案。在《边患宜靖疏》中,他明确指出:“盖澎湖为台湾四达之咽喉,外卫之藩屏,先取澎湖,胜势已居其半。是役也,当剿抚并用。舟师进发,若据澎岛以扼其吭,大兵压近,贼胆必寒。遣员先宣朝廷德意,如大憝势穷,革心归命,抑党羽离叛,望风趋附,则善为渡过安插,可不劳而定;倘执迷不悔,甘自殄绝,乃提师进发,次第攻克,端可鼓收全局矣。”[25]
康熙七年(1668年),在《尽陈所见疏》中,他再次提出:“大师进剿,先取澎湖以扼其吭,则形势可见,声息可通,其利在我。仍先遣干员往宣朝廷德意,若郑经迫之势穷向化,便可收全绩。倘顽梗不悔,俟风信调顺,即率舟师联综直抵台湾。”[26]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施琅仍然坚持十多年前的方案,决定先攻澎湖,再取台湾。他在《密陈专征疏》提出:“澎湖一得,更知贼势虚实,直取台湾,便可克奏肤功。倘逆孽退守台湾,死据要口,我师暂屯澎湖,扼其吭,拊其背,逼近巢穴,使其不战自溃,内谋自应。”[27]
作战方案确定之后,何时出兵?施琅经过“日夜磨心熟筹”,大胆地选择了六月。一些清军将领对此心怀疑虑,认为六月多台风,渡海困难,且天气炎热,士兵疲劳,不宜进攻。应该乘九、十月北风起时出兵。施琅却认为冬季北风强劲,不利于船队的航行和停泊,在澎湖海上作战,很难一战即胜,如果船队被海风吹散,就不易集结。夏季的西南风比较柔和,尤其在夏至前后,有几日风平浪轻。利用这个时机,“从铜山开驾,顺风坐浪,船得联综齐行,兵无晕眩之患,深有得于天时、地利、人和之全备。”[28] 而且夏季多台风,一般不宜渡海作战,郑军必定防备松弛。因此,施琅坚定地表示:“勿惮暑!兵法不曰,出不意,攻无备乎?”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十四日,施琅亲统大军,由铜山启航出征,进军澎湖。郑军守将刘国轩认为,“六月风波不测,施琅是惯熟海务者,岂敢故犯突然兴师乎?不过虚张声势。”[29] 十五日,清军抵达澎湖,郑军大惊。十六日,施琅发起进攻,郑军迎战,双方各有伤亡。
十七日,施琅将船队集中在澎湖的八罩屿,选择时日,准备再攻。刘国轩期待台风骤起,以逸待劳,不战而胜。可是,他的期望落空。“稽古以来,六月时序,澎湖无五日和风,即骤起飓风,怒涛山高,变幻莫测,三军命悬,悉听之天。”而施琅抵澎旬余日,竟天公作美,“海不扬波”。[30]
二十二日,施琅指挥全军与郑军决战。清军“风利舟快,瞬息飞驶,居上流上风之势压攻挤击,无不一当百;又有火器火船,乘风纵发,烟焰弥天”。[31] 鏖战终日,大获全胜。以杨德为首的5千余名郑军官兵倒戈归清,余者全部被歼,刘国轩和少数将领乘船逃回台湾。
澎湖海战,郑军主力丧失殆尽。康熙高兴地说道:“施琅大败海贼,克取澎湖,此乃捷音。”[32] “澎湖乃台湾咽喉之地,克取台湾即在旦夕。”[33]
在这场决定性的战役中,施琅智勇兼备,出奇制胜,功劳卓着。李光地称赞道:“时异势殊,而公前二疏所陈者,无一不酬于后。自奉命专征,……筹画措置,又无一不符于前。吾以是知公计之熟、料之明、知己知彼、算定而后战,故能役不逾时而成不世之功。”[34] 曾与施琅意见相左的姚启圣也钦佩地说道:“六月渡海,深入不毛,提臣施实为人之所不敢为;而身亲行阵督战带伤,提臣施实又为人之所不肯为。”“提臣之勋,真莫大焉。”[35]
三、国事为重,不计私仇
施琅与郑氏集团有三世仇。无庸讳言,施琅力主平台包含有强烈的复仇心理。对此,他本人说得十分明白。康熙六年(1667年),在《边患宜靖疏》中,他明确表示:“与贼仇不共戴。”“贼一日未灭,臣一日未安。”[36] 康熙七年(1668年),在《尽陈所见疏》中,他再次重申:“心切父弟之仇,故靡刻不以灭贼为念。”[37]
康熙二十年(1681年),施琅受命复任福建水师提督,率师东征,仍念念不忘报仇雪恨。他坦言:“臣蒙特简,征剿海贼。受命之初,窃意藉此可雪父弟子侄仇恨。”[38] 但是,他“审量贼中情形”,清醒地认识到能否圆满完成皇帝旨命,顺利解决台湾问题,关键是“要当服其心”。如果为报私仇而肆行剿杀,必将激起郑氏军民的强烈反抗,带来严重后果。因此,他决心以战逼和,在平定台湾的过程中,“不敢因私仇而致多伤生命”。[39]
清军攻占澎湖后,有人向施琅进言:“公与郑氏三世仇,今郑氏釜中鱼、笼中鸟也,何不急扑灭之以雪前冤?”他慨然答道:“吾此行上为国,下为民耳。若其衔璧来归,当即赦之,毋苦我父老子弟幸矣,何私之与有?!”[40] 因此,他没有立即向台湾进兵,而是稳定人心,严令全军秋毫勿犯,晓谕澎湖居民“各宜安意生业,耕渔是事”,免除三年赋税差役。与此同时,他一面派人为投降的郑氏官兵治伤,一面向郑氏的亲信人员郑重宣布:“断不报仇!当日杀吾父者已死,与他人不相干。不特台湾人不杀,即郑家肯降,吾亦不杀。今日之事,君事也,吾敢报私怨乎?”[41] 并折箭为誓,厚赏其人。对刘国轩的亲信,施琅也予以优待,并表示只要刘国轩肯降,“吾必保奏而封之公侯。前此,各为其主,忠臣也,彼固无罪。”[42] 他还对被俘官兵予以口粮,放其归台。这些官兵到台后,辗转相告。闻者 “莫不解体归心,唯恐王师不早来也。”
刘国轩自澎湖败后,自知无力回天,见人心已散,首倡投降。闰六月八日,郑克(土+爽)、刘国轩遣人至澎湖施琅军前,表示愿意纳款投降。施琅提出,必须刘国轩、冯锡范前来面降,“将土地人民悉入版图”,遵制递发,移入内地安插。
施琅将郑氏求抚之事上报朝廷。兵部未允,票拟“知道”。[43] 康熙明确指示:“若不许其投诚,则彼或窜处外国,又生事端,不若抚之为善。”[44] 他颁赦招抚,敕曰:“朕体上天好生之心,薄海内外,率俾安全,特颁敕旨,前往开谕。尔等果能悔过投诚,倾心向化,率所属伪官军民人等,悉行登岸,将尔等从前抗违之罪,尽行赦免,仍从优叙录,加恩安插,务令得所。”[45]
七月二十七日,郑克(土+爽)、刘国轩、冯锡范各将印册上缴施琅,向清军投降。八月十三日,施琅率师抵达台湾。“百姓壶浆,相继于路”,“市不易肆,鸡犬不惊”。施琅“宣布皇仁”,赏赐投诚人员,礼待郑氏家族和刘国轩等人,并亲至郑成功庙致祭。他在祭文中说:“逮赐姓启土,世为岩疆,莫可谁何。”“琅与赐姓,前为仇敌,情犹臣主”,如今之势,“公义私恩,如是而已”。[46]
施琅以国事为重,不计私仇,表现了一个政治家的宽阔胸怀,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康熙称赞他“戢兵而惟宣德意,受降而不复私仇”。[47] 捷书到阙,时值中秋,康熙愉快地挥毫写道:“岛屿全军入,沧溟一战收。降帆来蜃市,露布彻龙楼。上将能宣力,奇功本伐谋。伏波名共美,南纪尽安流。”[48] 充分肯定了施琅的丰功伟绩。
四、善后之计,远见卓识
郑氏归清之后,清廷对台湾的弃留议论不一。有人主张“弃其地,迁其人”。康熙也对台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台湾属海外地方,无甚关系。”“台湾仅弹丸之地,得之无所加,不得无所损。”[49]
姚启圣主张留守台湾。二十二年(1683年)八月,他上疏建言:“台湾若弃而不守,势必仍作贼窠,旷日迟久之后,万一蔓延再如郑贼者,不又大费天心乎?”“况台湾广土众民,户口十数万,岁出钱粮似乎足资一镇一县之用,亦不必多费国帑,”“似未敢轻言弃置也。”[50]
施琅坚决反对弃台。“会议之际”他“谆谆极道”,言犹未尽。会议之后,他“不避冒渎,以其利害自行详细披陈”,于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写下了着名的《恭陈台湾弃留疏》。
在疏中,首先,他明确指出台湾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北连吴会,南接粤峤,延袤数千里,山川峻峭,港道纡回,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台湾一地,虽属外岛,实关四省之要害。”
其次,他陈述了台湾的富庶之况。指出臣奉旨征讨,亲历其地,备见野沃土膏,物产利溥,耕桑并耦,鱼盐滋生,满山茂树,遍地修竹。硫磺、水藤、糖蔗、鹿皮,一切日用之需,无所不有。木棉盛出,经织不乏;舟帆四达,贸易兴盛。“实肥饶之区,险阻之域”。
接着,他反驳了“弃地迁人”的主张。认为台湾人口众多,农工商贾,各遂其生。若一行徙弃,安土重迁,失业流离,殊费经营,实非良策。况以有限之船,渡无限之民,非阅数年,难以报竣。倘若渡载不尽,不法之徒窜伏潜匿。内地歹徒铤而走险,纠党为崇,将对清朝统治极为不利。
随后,他回顾历史,总结教训。指出荷兰人占领台湾时,“联络土番,招纳内地人民,成一海外之国,渐作边患”。以后郑成功收复台湾,以此作为抗清基地,“窥伺南北,侵犯江浙”,朝廷震撼。因此,守台湾便是“东南之保障,永绝边海之祸患”。
与此同时,他提出了守台的具体建议,分析了军费问题,认为不会增加清廷的财政负担。因为海氛既靖,内地溢设之官兵,尽可陆续汰减,以之分防台湾。台湾设总兵一员、水师副将一员、陆师参将二员,兵八千,足以固守,无添兵增饷之费。或者寓兵于民,亦能济用,可以减省,无庸尽资内地之转输。
最后,他强调指出:若台湾弃而不守,曾经侵占过台湾的荷兰人必将卷土重来。他们“无时不在涎贪,必将乘隙以图”。一旦得逞,“必合党伙窃窥边场,迫近门庭。此乃种祸后来,沿海诸省,断难宴然无虞”。
因此,他大声疾呼:“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即为不毛之地,必藉内地挽远,亦断断乎其不可弃。”
这篇奏疏言辞恳切,入情入理,振聋发聩,受到了康熙的重视。二十三年(1684年)正月,康熙明确宣布:“台湾弃取所关甚大。”“弃而不守,尤为不可。”[51]
根据康熙的命令,清政府在台湾设一府三县,总兵官一员、副将二员,兵八千,驻防台湾;澎湖设副将一员,兵二千驻守,隶属于福建省。台湾的行政建制从此与内地划一。台湾的历史由此掀开了新的一页。
施琅力主留台守台,巩固边防,维护统一,防止外来侵略,对国家民族作出了极其重大的贡献。他的远见卓识造福后人,流芳百世。注释:
[1] 《康熙起居注》第2册,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050页。[2] 《康熙起居注》第2册,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028页。[3] 《明清史料丁编》第3本,第272页。[4] 江日昇:《台湾外记》卷6,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89页。[5] 《施琅题为舟师进攻台湾途次被风飘散拟克期复证事本》,见《康熙统一台湾档案史料选辑》,第50页。[6] 《康熙统一台湾档案史料选辑》,第50页。[7] 施琅:《靖海纪事》上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8—51页。[8] 施琅:《靖海纪事》上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1页。[9] 施琅:《靖海纪事》上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3页。[10] 施琅:《靖海纪事》上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6,53页[11] 《国朝先正事略》。[12] 施德馨:《襄壮公传》,载施琅:《靖海纪事》,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8页[13] 施琅:《靖海纪事》,曾炳序,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9页[14] 《康熙起居注》第1册,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81页。[15] 《康熙起居注》第1册,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09页。[16] 《清圣祖实录》卷96,康熙二十年六月戊子。[17] 李光地:《榕村语录续集》卷11,《本朝时事》。[18] 《康熙起居注》第1册,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40页。[19] 《清圣祖实录》卷98,康熙二十年十月丙午。[20] 施琅《靖海纪事》上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0页。[21] 《清圣祖实录》卷102,康熙二十一年四月甲午。[22] 施琅《靖海纪事》上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7页。[23] 《康熙起居注》第2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05页。[24] 《康熙起居注》第2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05页。[25] 施琅《靖海纪事》上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0页。[26] 施琅:《靖海纪事》上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4页。[27] 施琅:《靖海纪事》上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9页。[28] 施琅:《靖海纪事》上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9页。[29] 江日昇:《台湾外记》卷9,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35页。[30] 施琅:《靖海纪事》上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9页。[31] 彭孙贻:《靖海志》卷4。[32] 《康熙起居注》第2册,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024页。[33] 《康熙起居注》第2册,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025页。[34] 施琅:《靖海纪事》上卷,李光地序,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页。[35] 《康熙统一台湾档案史料选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06,307页。[36] 施琅:《靖海记事》卷上,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8,51页。[37] 施琅:《靖海记事》卷上,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6页。[38] 《清史列传》卷9,《施琅》。[39] 《清史列传》卷9,《施琅》。[40] 施琅:《靖海记事》,富鸿基序,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页。[41] 李光地:《榕村语录续集》卷11,《本朝时事》。[42] 李光地:《榕村语录续集》卷11,《本朝时事》。[43] 《康熙起居注》第2册,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030页。[44] 《康熙起居注》第2册,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034页。[45] 《清圣祖实录》卷111,康熙二十二年七月丙申。[46] 江日昇:《台湾外记》卷10,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63页。[47] 施琅:《靖海纪事》,《敕建碑文》,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41页。[48] 施琅:《靖海纪事》,《御制褒章》,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16页。[49] 《清圣祖实录》卷112,康熙二十二年十月丁未。[50] 《康熙统一台湾档案史料选辑》,第301页。[51] 《康熙起居注》第2册,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127页。
(资料来源:《施琅与台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出版)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从施琅统一台湾看古代“爱国”的含义 下一篇:关于台湾史研究中“国家认同”与台湾史主体性问题的思考 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 史学总论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历史文献学 历史地理学 党史 专门史 国史 观点 访谈 评论 书评、读后感 随笔 初唐四杰中,他年纪最小命最短,却成苏联解体前的五张老照片,最后一张令“天府学”建立恰逢其时言论之神伊阿珀托斯 希腊神话赤脚大仙的由来:赤脚大仙为什么不穿传说中的白矖是谁的神兽?有着怎么样中国盘古开天地的故事 盘古开天辟地牧羊女善生供佛乳粥的故事老照片:盛世才统治下新疆的状态陈纳德与妻子陈香梅老照片:生育两个 帝王 后宫 武将 文官 古代人物 近现代人物 三国人物 水浒传人物 红楼梦人物 封神榜人物 古代美男 古代美女 巾帼英雄 佛教人物 道教人物 儒家代表人物 法家代表人物 武侠人物 外国人物 外国领导人 中国历史故事 世界历史故事 豪门秘史 皇朝秘史 神话故事 民间故事 佛教故事 道教故事 基督教圣经故事 伊斯兰教故事 其它宗教故事 恐怖、悬疑、灵异 史记故事 文化故事 名人故事 幽默笑话 智慧、哲理故事 儿童故事 童话故事 其它故事 上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战国 秦朝 汉朝 三国 晋朝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国 宋朝 辽朝 西夏 金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中国神话故事人物 古希腊神话故事人物 埃及神话故事人物 北欧神话故事人物 其它神话故事人物 世界战史 世界文史 世界名着 世界野史 世界名人 欧洲历史 亚洲历史 非洲历史 美洲历史 美国历史 日本历史 英国历史 古代战争 近代战争 佛经故事 哲理故事 生活故事 宗门故事 感应故事 因果故事 短故事 名人与佛 古诗词 传统文化 名着 成语典故 中国文化史 科举 古代官职 寓言故事 百家姓 文化名家 周公解梦故事 历史典故 谜语故事 名人名言 帝王野史 野史趣闻 历史剧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民族学 上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战国 秦朝 汉朝 三国 晋朝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国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国际 年代写真 战争记忆 人物旧照 奇闻趣图 史家论史 学习心得、资料 学科简史 古今文献 历史名人 历史考据 治学心语 国外史学 史学评议 观点 学科词条 史学总论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历史文献学 历史地理学 党史 专门史 国史 观点 访谈 评论 书评、读后感 随笔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世界古代中古史 世界近代史 世界现代史 地区国别史 专门史与整体史 历史解读 观点 治学心语 访谈 书评、读后感、史料 考古学理论与考古学史 中国考古 专门考古 科技考古 世界考古 文化遗产与博物馆 专家论文 观点 随笔 收藏鉴赏 考古百科 时序 地域 人物 着作 流派 ?

历史网收录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古今中外的历史事件、历史故事、历史上的今天发生的大事件、历史朝代顺序表、典故,资料齐全的历史吧,打造历史爱好者的历史之家。|所有文章
Copyright© 2004-2016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58993号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497551.html

以上是关于施琅-施琅对清朝统一台湾的贡献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