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清代皇家园林2015年研究动态的多维观察

文化-清代皇家园林2015年研究动态的多维观察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文化-清代皇家园林2015年研究动态的多维观察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清代皇家园林2015年研究动态的多维观察


01文化展示活动
展览展示是传播文化的重要路径,2015年,以清代皇家园林为主题的展览展示可谓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较有代表性的有三山五园文化巡展(国家图书馆展、香港展)、皇室遗珍——颐和园清宫钟表展、锋颖传神——颐和园露陈石座颖拓艺术作品展、“传承•交融”——颐和园与现代艺术设计专题展、古都春晓——寻访中国共产党“进京赶考”之路主题展、传奇•见证——颐和园南迁文物展、圆明重光——圆明园文化展(福建省博物院展、海南省博物馆展)、香山致远斋复原陈列展等,这些展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良好,很好地向公众传播了清代皇家园林所承载的丰厚历史文化。其中的香山致远斋复原展示,因完善了香山公园的展陈体系,扩大了展示空间,丰富了展览内容,为游客提供一场重新认知香山、感受香山之美的文化盛宴,而深受好评。
02新媒体宣传推广
2015年,清代皇家园林各单位注重借助互联网新媒体进行文化传播,各管理单位投入精力所开发的公众微信号,内容丰富,特色显着,形式清新,吸引了众多爱好者的关注,比较快捷、广泛的传播了清代皇家园林的历史文化和时代新貌,拉近了这些文化遗产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做到了文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03代表性学术亮点
赵连稳、杨剑利等学者在对畅春园的研究方面有显着进展。赵连稳从畅春园理政功能、奉养太后功能、景观功能的渐次丧失角度,对畅春园的衰落进行了深入探讨。杨剑利《清代畅春园衰败述略》一文从清代档案文献中梳理了畅春园发展与没落,对畅春园的衰败历程及其原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认为英法联军劫掠三山五园之前,畅春园就已呈败像,烧掠只是雪上加霜,畅春园的诸种功能陆续被继起的皇家宫苑所替代才是其走向彻底衰败的深层次原因。
翟小菊的《从古代图绘看颐和园历史文化传承》以《京畿水利图》、《京杭道里图》、《万寿庆典图》及《水操战图》为考察指标,分析了这些历史图绘的重要研究价值,揭示了它们与颐和园及其前身清漪园的历史关联。
04多个学术重镇竞相形成
随着学术成果的积累与发展,以及多元研究力量的日益融入,清代皇家园林研究目前已形成数个学术重镇,如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北京联合大学三山五园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承德文物局系统、中国园林博物馆等,丰硕成果的形成,正是得益于有这么多优秀的学术机构及其领军人物长期、持续致力于此。如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是享誉国内外的专业清史研究及教学机构,多年来一直重视从清史,尤其是清代政治史与宫廷文化史的角度研究清代皇家园林,已形成以王道成、何瑜、黄兴涛、阚红柳、董建中、杨剑利、颜军等学者为代表的,老中青兼备的研究团队,一批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兴趣也逐渐引发并参与其中,以该所为主体、多家单位共同组建成立了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影响日渐扩大。
(张超,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