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文化-晚清民国北京八旗戏曲活动研究述评

满族文化-晚清民国北京八旗戏曲活动研究述评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满族文化-晚清民国北京八旗戏曲活动研究述评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晚清民国北京八旗戏曲活动研究述评

内容提要:清代宫廷戏剧在中国戏曲史研究中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也是“故宫学”的重要领域,八旗戏曲活动讨论是宫廷戏剧研究的自然延展。因而,对晚清民国八旗戏曲活动的整体考察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将提供智力支持。学术界近年来对包括顾太清、子弟书、车王府、八旗子弟观演剧等在内的北京八旗戏曲活动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也存在热点集中、盲点较多等客观问题,在论述层次与学术视野上还有待开阔。
关 键 词:晚清民国 北京八旗戏曲活动 研究成果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全清戏曲》整理编纂及文献研究”(项目编号:11绪论》(李芳着,中山大学2008年度博士论文)。论文托李芳女士本人馈赠,在此特表诚挚感谢。
(15)冯天瑜:《文化生态学论刚》,《知识工程》1990年第4期。
(16)可参看傅惜华《子弟书总目》,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年版;赵景深《曲艺丛谈》,中国曲艺出版社1982年版;陈汝衡《说书史话》,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赵志辉《〈八角鼓〉、〈子弟书〉考略》,《社会科学辑刊》1990年第1期。
(17)郭晓婷:《子弟书与清代旗人社会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18)关德栋、周中明:《论子弟书》,《文史哲》1980年第2期。
(19)郭晓婷:《清代子弟书研究历史及其思考》,《中国诗歌研究动态》2009年第1期。
(20)清朝将蒙古分未蒙古八旗蒙古、外藩蒙古、内属蒙古三种管辖体制。
(21)相关研究可参看丁春华、倪莉:《车王府藏曲本目录发展评述与前瞻》,《图书馆建设》2013年第4期;丁春华、李丹:《车王府藏曲本文献分析与研究前瞻》,《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5年第1期。
(22)苗怀明:《北京车王府戏曲文献的发现、整理与研究》,《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23)参看郭精锐:《“车王府曲本”及其版本》,《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9年第4期,以及《车王府曲本“子弟书”编目梗要》,《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6年第4期;仇江:《〈清蒙古车王府藏曲本〉遗珠(一)——日本双红堂文库所藏车王府曲本简介》,《中山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以及《车王府曲本总目》,《中山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等。
(24)黄仕忠:《车王府曲本收藏源流考》,《文化艺术研究》2008年第1期;王政尧:《〈车王府曲本〉的流失与鄂公府本事考》,《历史研究》2010年第1期。目前学术界对“车王”即“车登巴咱尔王”一说接受者最众,只是苦于没有直接证据。
(25)参看王政尧:《清代戏剧文化考辨》,北京燕山出版社2014年版。
(26)丁春华:《车王府藏曲本专题研究》(中山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论文托丁春华女士本人馈赠,在此特表诚挚感谢。
(27)崔蕴华:《从说唱到小说:侠义公案文学的流变研究》,《明清小说研究》2008年第3期。
(28)中山大学“车王府曲本”整理组:《“车王府曲本”中的史诗式作品—〈封神演义〉》(中山大学“车王府曲本”,《中山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
(29)后藤裕也:《车王府本鼓词〈三国志〉の成立过程について—〈三国志演义〉との关系を中心に》(《关西大学中国文学会纪要》Vol.27,2006)。
(30)王晓梅:《清代〈二度梅〉鼓词与小说之比较研究》、杨小兰《清代刘公案系列鼓词刘墉形像之演变》均为山西师范大学2007年度硕士论文。
(31)参看龙赛州:《车王府曲本与晚清北京戏曲若干问题研究》,中山大学2015年度博士论文。
(32)刘烈茂:《车王府曲本与花部乱弹的兴盛》,《中国文化报》2000年7月13日。
(33)王安祈:《关于京剧剧本来源的几点考察—以车王府曲本为实证》,《中华戏曲》第27辑。
(34)参见梁帅:《李玉〈洛阳桥〉传奇残曲考》,《南大戏剧论丛》第十一卷第一期。
(35)康保成、黎国韬:《晚清北京剧坛的昆乱消长与昆乱交融——以车王府曲本为中心》,《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
(36)汉语史方面如《车王府藏子弟书方言词语及满语词研究》(王美雨,山东大学2012年度博士论文)、《清车王府抄藏曲本子弟书用韵研究》(张建坤,中山大学2002年度硕士论文)。
(37)关于车王府研究之综述,还可参看丁春华《车王府藏曲本专题研究》(中山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着者用专章形式对车王府藏曲研究史予以回顾。
(38)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028页。
(39)罗盛吉:《〈啸亭杂录〉版本比较初探》,《满语研究》2014年第1期。
(40)朱桂昌:《清昭梿〈啸亭杂录〉评析》,《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6期。
(41)张佳生:《清代满族文学论》,辽宁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272—289页。
(42)张勇军:《法式善整理文献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4年第6期。
(43)以上论文见孙旭光:《清代王府文化研究文集》(第一辑,第二辑),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年版。
(44)以上论文均参恭王府管理中心编:《清代王府及王府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45)李静:《晚清王府的堂会演剧》,《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46)参看龙赛州:《车王府曲本与晚清北京戏曲若干问题研究》,中山大学2015年度博士论文。
(47)参郎秀华:《中国古代帝王与梨园史话》,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年版,第97页;周华斌:《京都古戏楼》,海洋出版社1993年版,第110—115页。
(48)清代宫廷史研究会,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编:《清宫史研究》(第十一辑),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年版。
(49)参曾凡安:《晚清演剧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0)《戏剧旬刊》,1936年第七期。
(51)参谢宜仁:《京剧票友》,金盾出版社2008年版,第11—13页。
(52)李芳:《子弟书演出考论》,《民族文学研究》2014年第6期。
(53)鲁青:《闲说“票房”、“票友”》,载《戏曲艺术》1991年第3期。
(54)武翠娟、赵天为:《论传统文化对票友的禁锢》,《中华戏曲》第47辑。
(55)《“票友下海“释疑》,《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清末民初票友演剧习规探析》,《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清末民国票友票戏方式谫论》,《艺术百家》2013年第6期。
(56)张生筠:《中国戏曲的戏迷与票友》,《戏剧文学》2014期第1期。
(57)刘尧晔:《从禁戏法令看清代北京戏曲发展与旗人社会文化的构建》,《内蒙古艺术》2014年第1期。
(58)丁淑梅:《清代禁毁戏曲史料编年》,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傅谨主编,丁汝芹分主编:《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清宫文献》,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
(59)丁淑梅:《中国古代禁毁戏剧史论》,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5页。
(60)赵维国:《教化与惩戒:中国古代戏曲小说禁毁问题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261页。
(61)乔丽:《清代禁毁戏剧研究》,南京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第67页
(62)陆林:《曲论与曲史:元明清戏曲释考》,国家出版社2014年版,第477页。
(63)需要说明的是台湾地区的八旗研究成果亦有,这主要得益于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后,“中研院”史语所藏内阁大库档案被悉数运至台湾,这批文献构成了台湾满族历史研究的文献基础。
(64)不过这批档案仅局限馆(所)内检索,未能普及。
(65)德高望重的山东大学关德栋先生已到鲐背之年,南开大学的杜家骥、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的刘小萌、大连民族学院的张佳生也六十有余,最年轻的“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的赖惠敏已近花甲,而且他们之中也只有张佳生一人以文学研究为主,中青年学者寥寥无几。
(66)丁永祥:《怀梆文化生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6页。
(本文原载于《满族研究》201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