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编纂富有中国气派的清史

清史-编纂富有中国气派的清史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清史-编纂富有中国气派的清史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编纂富有中国气派的清史


在清史工程启动之初,编篡委员会就史学体裁体例,在全国范围内组织调研和讨论,这是中国史学自建国以来有关体裁问题的首次研讨,也是从20世纪初史界革命以后,近百年来的第一次。这百年来,史学研究就其内容来说,不断地推陈出新,新史论、新史料层出不穷,研究的规模也有空前的壮大,然而就其体裁而言,从章节体流行以来,变化甚小,这种状况已引起史学理论研究者的关注,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就有人呼吁:“五四以来,特别是建国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日益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对历史内容的表达形式上,多数着作采用了章节体,而对丰富的传统史书体裁研究、借鉴得不够。对于这样一个缺陷,是无须讳言的。”然而呼应者寥寥,这说明体裁的创新尚未引起史学研究者足够的重视,因此由纂修清史引发的体裁研讨,有利于推进中国史学体裁的民族化,这是中国史学进入21世纪的重要建树。
一、从史学体裁的演进与更新中借鉴
体裁体例是撰写史学着作的模式,一定的体裁反映了一定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与阅读习惯,随着时代的演进,体裁体例也发生变化。
时下用章节体撰写史学着作,已成为约定俗成的惯例,对写作者来说也是轻车熟路,间有用传统体裁编篡的大都作为资料工具书,《清史》的编篡是承继盛世修史的传统,不论是主持者的设想还是读者的观瞻,实际上是承其二十四史之后,成为传统史学的大统,然而清王朝的由盛而衰,又正值中国传统社会向近代转型的启动之初,成就了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动,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重要而又最复杂的时期。中外势力的消长,新旧文化的更新,促使中国史学的内容和表述形式出现前所未有的变化,在21世纪编篡的《清史》不能不反映这时代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阅读习惯,然而《清史》的主线,是阐明清王朝的盛衰,尽管这一主题与近代化的发生有不可分离的联系,但终究不是阐述近代化在中国的发生发展史,这样一部王朝兴亡史,在形式上也应该与传统的王朝兴亡史接轨,以便与二十四史配套出台,所以在编篡之始就面临着如何在体裁体例上有所继承又有所创新,使得这部着述既可与二十四史接壤,又能反映出21世纪的时代信息,这就需要从史学史上考察各种史学体裁的得失,以便有所取舍和综合。
中国史书有非常丰富的体裁,不论是学案、会典、艺文、方志、还是史评,都有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综观各类史书,主要以编年体、纪传体和本末体为三大主干。编年史导源于孔子的《春秋》,由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集大成;纪传体始于司马迁的《史记》,尔后为历朝正史所继承;《通鉴纪事本末》创于南宋的袁枢,它以事件为中心,开创追溯本末的新史体,在明清有很大的发展。这三大体裁各有长短:编年体,时序明晰,要事精选,一目了然,但简于叙事,多有阙疑;纪传体,网罗一代风云人物,包举大端,巨细无遗,但同为一事,分在数篇,断续相离;本末体,事有终始,源委具备,但孤立成章,事不相属,有失综合贯通。凡此种种,古今史家多所辩难或补正,但各种体裁并行不悖,谁也不能取代谁,谁都有辉煌的成果在中国文化史上熠熠闪光。
从史学史上考察,史学体裁随着内容和写作宗旨的不同,不断地有所演进。然而就传统的体裁模式来说,发展也相当缓慢。从编年体到纪传体经历了四、五百年;从纪传体到编年体长达千年,从编年到本末也有一百多年,在相对静止的传统社会,史学体裁的变化也是滞重的。进入20世纪以后,中国社会急剧的变化和西方文化的涌进,肇成几千年未有之巨变,史学研究的观念和内容都起了空前未有的变化,为了推动史学革命,一些新史学的提倡者提出建构新史学体裁的设想,章太炎的《中国通史略例》运用表、典、记、考纪、别录等五种体例阐明历史;梁启超的《中国史叙论》主张以年表、载记、志略、传志的四种体例撰写历史,他们都力图在继承纪传体和本末体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融合传统体裁的优点加以推陈出新,然而他们以国学大师的声望和造诣,率先提倡的新体裁却并未能通行开来,所以这种尝试对后人虽有启发,却不能说是成功之举。与此同时,当时声名并不显赫的两位史学家运用章节体却大获成功。一位是柳诒徵参照日本《支那通史》为蓝本,撰写的《历代史略》,打破沿袭已久的纲鉴本末体例,改为条理分明的篇章,按朝代顺序编写各朝带有共同性的问题,如生产、官制、礼俗、学术思想等各类专题,篇中有章,因事立节,各相统摄。另一位是后起的学者陈庆年撰写的《中国历史教科书》,这些读物都是在西方着作影响下采用的新型章节体,由于这种体裁便于教学和初学者掌握要领,受到读者的欢迎,由此成为定式,流传近百年,于今不衰。
史学体裁的多样化反映了人们对历史理解的多种方式和表述方法。章节体一面世就以条理分明,融会贯通的优越性脱颖而出,较之传统体裁具有跨越专题,便于综合的长处,这是在新史学兴起和读者平民化的情况下产生的新形式,然而这一体裁也有它的缺点。章节体按时序对历史的主要人物、事件和专题加以综合,大多作纵向发展的研究,可是历史本是多方位、网络化的发展流程,既有纵通也有横通。专注主要线索往往缺少侧面的揭示,有了纵通往往忽略了横通,尤其在社会剧烈变动的时期,章节体也难以充分表现各个侧面的起伏跌宕和变动不居的社会现象。再说,史学是以求真为本务,传统的体裁不论是编年、纪传和本末,都以求实为要旨,撰写者要加以评论的,往往附以“太史公曰”、“赞曰”、“评”,或在文末再行评述,力图使作者的言说与史实作区分。章节体多采用夹叙夹议的撰写方式,这有便于融汇贯通,综合分析的长处,却又容易召致以论带史,使历史失真,为保持叙史的客观性,往往需要严格的注释规范,以争取最大可能地再现历史的本来面目,所以任何一种史学体裁都有局限性,章节体也不例外。
在章节体的运用中,也有误区,那就是从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章节体在大陆几乎一统天下,凡有专着非章节体莫属,若有以编年撰写的专着,惯以资料用书论处,尤其在学术管理部门,几乎只认可章节体的学术性,有意无意地贬低或排斥其他体裁的运用,肇致体裁上的模式化、凝固化,半个多世纪以来鲜有创新。改革开放后,史学体裁也经受海外史学的冲击,前有《万历十五年》,后有《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它们都以大陆罕用的体裁、内容和文体,使人耳目一新。事实上大陆的学者对此也进行了努力,时下流行的思想家评传,就可视为纪传、学案体的传统与现代章节和评论的融合,《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一书按年系事,追踪热点,考察本末,进行综合性的评述,是集编年、本末与评论为一体的探索。然而对体裁的继承和创新却从未在理论上进行总结和研究,这是当代史学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体裁是表现内容的形式,它受制于内容又是内容的载体,从而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优秀的形式可以将内容发挥得更为圆满,使史学表现方式更加多样化,使读者更乐于阅读。怎样优化体裁,再现和阐明中国历史变迁的万千气象,可以提出十六字方针:因史制宜,择优选用,扬长补短,综合创新,建立富有中国气派的历史学,希望清史的纂修,开创一个新的体裁风格。
二、怎样操作
1、主编裁决
体裁体例的讨论不可能取得一致性的意见,对各种错综纷纭的意见也不宜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办法,主编尽可以放手作出带有个性化的选择,只要一以贯之,一统文绪,就会有可观的成绩。
2、辅项先行,主体殿后
按照清史编篡计划,重点是完成一部通史,这是主体工程。但清史拥有最大的优势,是发掘和吸收一批尚未公布于世的文献材料,这也是海内外学者最关注的问题。把握好这一优势可以让清史在学术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但通史的写作还需要有积累的过程并非能立竿见影,而资料却可以很快出笼。而且国内能熟悉清史史料的,大多年事已高,训练年青人也需时日,应该利用这一工程,赶快组织人选,进行档案梳理,按轻重难易,选择专题,先抛出一批,吸引学者的兴趣,例如可以先就《清史稿》重要的讹误,缺失,先行订正性抛出材料,虽然台湾和前人已做了不少工作,由于拥有资料的不足,肯定留下残缺,有残缺就有新资料的用武之地,更多地吸引关注,更大范围内吸引人才,择优配置,有了资料、人才和优惠的待遇,何愁没有一部优秀的清史。十年时间完成这一项目,从旧式治学来说,也许嫌时间不够,但从信息、资源手段的现代化来说,这时间还是可以的,问题是安排得当。辅项先行,主体殿后,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3、清史的篇目列项,首先要符合清王朝的规章制度,慎用现代意识另起炉灶,这可参考《明史》、《清史稿》,明史是二十四史中撰写得比较好的一部;清史的近人所作,各有优点。参照近人的设想和尝试,运用现代人可以接受和理解的观念加以增删修缮,现以列传、志、记、表、别录为例具体意见如下:
列传
分十项本纪和列传合为一脉,不作等级区分,但有身份职业标志。
如:
皇室:帝王、后妃、皇子、公主、驸马、皇亲诸王、外戚、宦官等。
勋臣:宰辅、疆臣、功臣、藩部、爵臣等。
官员:中央官员如部院大臣、军机大臣、大学士等。
地方官吏含县衙级,这两类含《清史稿》中所列循吏、酷吏、佞幸、奸邪。由于史观不同,不以朝廷定性为准,取消旧史书以忠奸良莠立项的区分,均以史实为据,作实事求是之评述。
工商:商人、手工业者、企业家、买办。
文仕:有影响之文人,含未举官之举人、进士。
科教:新型知识分子含科学家。
艺林:戏曲含《滑稽》、杂技、说书、工艺美术。
仕女:名媛、才女、含节妇、烈女、尼道。
忠孝节烈不必单独立项,可放在各类条目中分述。
逸民:隐逸、游侠、方士。
宗教:僧、道、白莲教等各民间会道门。

相当于清代典章制度的专史,其中可使用旧篇名的,对旧篇更名的,以及新加的共28项。
使用旧篇名的九项:天文志、历法志、地理志含五行志、礼乐志、职官志、刑法志、
艺文志、邦交志、时宪志十二项;
对旧篇目适当更改的七项:
警卫志原仪卫志、水利志原河渠志、军事志原兵志、
服饰志原舆服志、举荐志原选举志、赈灾志原灾异志
礼乐志原礼志和乐志,其中乐志与艺术志的区分在官府办与民办
新立篇目的十二项:
工业志。商业志。财贸税收志。少数民族志。涉外关系志。宗教志。
交通志含邮政,水陆交通,非旧式交通意。风俗志。教育志。
科技志、人口志含语言、艺术志含近代戏剧、舞蹈、美术。

二十世纪初章太炎提出吸收纪事本末体的长处,二十世纪末《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进行了新题材的尝试。该书选用以编年为经,以本末为纬,以史实为本,以评说为精髓的体裁。按年系事,追踪真相,考察本末,进行综合性评述。集本末、编年、评述为一体。这种体裁可能没有章节体严整的组织形式,却比章节体有更大的容量,便于表现多方位、多侧面的变化和史事的起伏流动及其发展变化,使叙事既有纵通也有横通,重点突出,源流清晰,便于系统地阅读查考,也便于随意查找浏览。因此建议参照该书体裁的利弊得失,创造一种新的体裁,

原有世表可与列传合并,该表主要是史料的汇集和概览,相当于大事年表。
别录
会党、别传等不宜收入上述的篇章,类似其他类。
4、体例文字
文字的风格应与体裁相称,在白话文已通行百年的情况下,用文言文叙述已不合时代的要求,目前能写作文言文的人已很稀少,所以不宜采用文言文,但可以用一种典雅的白话文体,它以精练、流畅、隽永、间有古人文句根据的书面语为特征。
按目前学人的文章看,要使这样大的合作项目,在文章体例上做到齐整是不容易的,但文体的良莠又是一部传世着作必要的条件和门面,过去大都放任给作者或由编辑把口,尤其在当今编辑文字水平下降的情况下,往往差强人意,因此建议在组织学术咨询顾问时,可聘请文章高手为专职文字编辑,专事文字修饰,因为能对史料订正的,未必有文字功夫。不要因为疏于辞章而使这部传世着作留下遗憾,特设文字编辑是一件可行的保障。
(稿件来源:清史编委会体裁组提供,本网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