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王朝-简析“无朝年”《旨意档》及有关侉腔的“无朝年”《提纲》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嘉庆王朝-简析“无朝年”《旨意档》及有关侉腔的“无朝年”《提纲》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简析“无朝年”《旨意档》及有关侉腔的“无朝年”《提纲》
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的《昇平署档案》中,有一册《无朝年旨意档》引起了我的注意。这册《旨意档》长28公分,宽24公分,厚约1公分,封面左侧上有楷书“旨意档”三字,同其它《旨意档》相比,封面显系后人补加。正文前二页,无朝年,严重破损,仅有“初九日荣德传”等九行内容不全的文字记录,第3页至第7页,也有破损,但不严重,其他各页皆完好。通观全文,其特点则是内容丰富,语言平实,事例生动,如能确定了它的朝年,这对于清代戏剧文化的研究将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根据这册《旨意档》中提到的人和事,在昇平署等相关档案和清史重要着述做出了如下的研究。
一、本册“无朝年”《旨意档》的年代应是嘉庆七年
本册《旨意档》开篇虽然内容不全,但留下了“荣德传”等字样,根据全册的相关内容,“荣德传”字后面应是“旨”字,例如,“三月十六日,荣德传旨……。”“六月十八日,荣德传旨……。”等[1]有清一代,在南府和昇平署内,能够传旨的太监应首先总管、首领等职官太监,仅就目前已见到的档案史料,荣德曾于嘉庆十九年(1814年)任内学总管,直隶宛平人,是年卸任七品总管,并于“本年十二月十六日卒,年八十二岁。”[2]本册中的其他传旨太监,如禄喜(即李禄喜),直隶宛平人,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入升平署,时年十一。嘉庆六年(1801年)擢内学八品首领。次年,加赏七品。嘉庆八年,升为六品内学总管。再如,寿喜、长寿于道光元年(1821年)已分别任职外学首领。道光七年,道光帝改南府为升平署,可是,本册档案只有南府之称,并无升平署字样,例如,“七月二十六日,长寿传旨:‘与南府、景山总管首领等,……。’”可见,这本档案应当是清南府时期嘉庆十九年以前的《旨意档》。
与此同时,该《旨意档》还有三道谕旨需要重视。
1、 五月“二十六日,长寿传旨:‘《天献太平》刘之协,上改苟文明。钦此。’”
2、 六月“十八日,荣德传旨:‘因苟文明家属拿下,等苟文明不日缉获,必有喜报。总管、首领、学生递如意,不用学生递。就是头品,不过是学生。今传旨:总管、首领递如意,其余不必递如意。’”
3、 七月“二十六日,长寿传旨:‘与南府、景山总管首领等,二十六日已到热河,就来报喜,拿住逆匪苟文明,传于总管、首领等喜欢喜欢。’”本年十月初二日,“驾还圆明园同乐园,接驾进如意。”
上述档案史料中的刘之协和三次提到的苟文明,对于解决这份南府《旨意档》究属何年,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刘之协和苟文明都是川楚五省白莲教大起义的重要首领。按他们牺牲的时间,先谈刘之协。
十八世纪末期,清代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当时的“盛世”已经走向衰落。嘉庆元年(1796年),爆发了川、楚、陕白莲教大起义,这是当时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这次起义历时九年,纵横四川、湖北、陕西、河南、甘肃等五省,严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基础,成为嘉庆帝的心腹之患。
早在乾隆五十三年三月(1788年4月),刘之协和他的师傅一道,将白莲教支派混元教改名三阳教,自称入其教者可免水火刀兵之苦,传教授徒。由于其影响日大,成为清政府缉拿的重要人物。河南巡抚吴熊光视其为“传教首恶,漏网多年。”[3]说出了嘉庆帝的心声。嘉庆五年(1800年)七月,刘之协率众,计划在河南宝丰起义,众教徒聚集在宝丰翟家集的寨内。当清军发起进攻时,他们在翟家集外迤东,高挑一面白色大旗,上书五个大字:“天王刘之协”。他们“自北而南,沿沟排列阵势,俱用大小白旗,马贼三百余人,步贼约有七八百人,公然摇旗呐喊,施放鸟枪大炮,肆行抗拒,”全力反击清军的围剿![4]清军在血洗山寨之后,发现“老师傅刘之协……并未在教内,他已往别处勾结同教人去了。”[5]对此,清统治者深感沮丧和震恐。
嘉庆五年六月二十八日(1800年8月18日),刘之协因有人告密,在河南叶县被捕。统治者弹冠相庆,嘉庆帝强调“刘之协为教匪首逆,勾连蔓衍,荼毒生灵,乃该犯仍敢在豫省纠结,潜谋起事,并欲为陕、楚教匪接应,实堪痛恨!”下令“迅速解京,”“严行审讯。”[6]与此同时,为了尽快瓦解白莲教起义,他还借此大做文章,“将刘之协擒获一事,广为宣播,……到处粘贴。告以自行投出者,不但可免刑诛,并当给还原有产业”[7]云云。
正是因为庆贺抓到了刘之协,才有如《天献太平》这出宫内的庆贺升平、擒斩“逆首”的戏中加进刘之协一角,此乃“天献太平,”足见嘉庆帝此时此刻的心情和刘之协在他心目中的分量。
就在刘之协被拿获之时,白莲教的另一位重要首领苟文明同样是嘉庆帝的心腹大患。他在命令将刘之协速解到京的当天,又谕:“现在川东窜匪苟文明,窜至云阳,属之露草坝一带,该处接壤大宁,与楚省房县、归、巴,处处可通,明亮仅派参将曹星,带兵八百往堵,究不足恃。着孙清元酌带兵勇,速赴房县一带,实力堵御,……明亮接到此旨,即传知该县,加倍奋勉为要。”[8]然而,在此后的交战中,苟文明等白莲教义军仍不时取得胜利,清军则疲于奔命。嘉庆六年八月以后,苟文明在义军损失严重的情况下,联合其他义军的余部,又达到二千多人,骡马数百匹,继续在嘉陵江上游驰骋,极大地威胁着清廷在四川等地的统治。嘉庆帝眼看着战事旷日持久,劳师糜饷,非常懊恼,又无计可施。因此,在这册“无朝年”《旨意档》内,他在五月廿八日专门下了一道圣旨,将宫廷戏《天献太平》中的刘之协改为苟文明,表达其心中所愿;六月十八日,他得知苟文明的家属被捕,再传圣旨,喜不自胜。以上旨意说明:在嘉庆帝的心目中,虽然苟文明同刘之协一样,同属“首恶”,但其位置较刘更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嘉庆帝企盼早日剿灭苟文明等白莲教义军的迫不及待的心情。本册事关宫廷戏曲的《旨意档》的上述内容,对于《清实录》、《剿捕档》等有关白莲教大起义的情况,无疑是重要的印证和补充。
嘉庆七年(1802年)六月,《清仁宗实录》载,负责剿灭白莲教义军的经略大臣额勒登保奏称:“刻下惟苟逆一股,办理棘手。”[9]嘉庆帝在批评他的同时,“代为筹划,”表示“即首逆苟文明投出,亦必施恩,贷其一死。不必心存疑惧,稍有游移。”[10]命令额勒登保等广为张贴,遍行晓示。对此,苟文明不为所动,并继续带领义军坚持在深山老林之中,待机而动。
同年七月,苟文明率众隐藏在黄柏扒地方,“该处老林纵横二三百里,连日雨雾迷漫,官兵逐处搜捕,倍极艰辛。”[11]其时,苟文明在“山巅树林内藏躲,”对其部众说:“我们今日所得粮食,可以吃得三四天。现在官兵在老林内搜杀,我们断难存身。你们有情愿回川的,明日各自寻路,逃到石泉一带,都在江边上会合。偷渡过江,便有生路了。”[12]大家同意。是时,天近傍晚,雨势更密,清军“扑上山梁”突袭而至。在短兵相接的激战中,尽管义军连杀数名清军官兵,但敌众我寡,苟文明且战且走,“自知不能幸免,遂跳下悬崖,”[13]壮烈捐躯!这一天是嘉庆七年七月十七日(18000年8月14日)。
当月二十日,额勒登保、陕甘总督惠龄上奏苟文明死事和“擒斩余党情形事”。事隔七日之“甲午”,即同月二十六日,嘉庆帝谕内阁:“本日至避暑山庄,甫经下马,适递到额勒登保等六百里加紧奏报:官兵歼毙首逆苟文明,并擒斩余党,大喜捷音。此皆上天垂恩,皇考赐佑,欣慰之余,翻增感涕。”[14]同日,遂有“无朝年”《旨意档》内的“长寿传旨:……二十六日已到热河,就来报喜,拿住逆匪苟文明,传与总管、首领等喜欢喜欢。”
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苟文明家属被捕的时间是嘉庆七年六月十六日。《清仁宗实录》同一时间的条目下记有“额勒登保奏报拿获首逆苟文明家属,开复额勒登保等革职留任处分,提督杨遇春下部议叙。”[15]
简言之,根据笔者对刘之协和苟文明的横向比较,证明苟文明在川楚五省白莲教起义中的地位比刘之协更为重要,从而清楚了嘉庆帝在本册《旨意档》内接连三个月说道苟文明的真实原因。同时,根据对有关南府和白莲教档案史料及《清仁宗实录》等相关史料的研究,可以肯定:本册“无朝年”《昇平署旨意档》应当是嘉庆七年南府时期的《旨意档》,据笔者所知,在确定本册《旨意档》的年代之前,南府时期《旨意档》仅存一册,即王芷章先生在《清升平署志略》第四章《分制》中指出的嘉庆二十三年《旨意档》。这样,嘉庆七年《旨意档》不仅增加了南府时期《旨意档》的传世数量,而且成为存世年代最早的宫廷戏剧档册。就此而言,这册《旨意档》的内容和意义的重要性已经凸现出来。
二、《旨意档》评述之一:“侉戏”的最早记录
及与之相关的“无朝年”侉戏提纲
“侉戏”是清代内廷戏剧和南府、升平署档案中的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称谓,又称“侉腔”。“泛指时剧、吹腔、梆子、西皮、二黄等,”[16]即我们经常说到的“乱弹”。此前,包括笔者在内,认为“侉戏”一词在宫内出现的最早时间是在道光五年(1800年)七月十五日。现在,根据上文的嘉庆七年南府《旨意档》,可将这一重要称谓提前二十三年之多。
请看本册《旨意档》的两段相关史料:
嘉庆七年五月“初五日,长寿传旨:……‘内二学既是侉戏,那是帮腔的,往后要改。如若不改,将侉戏全不要。钦此钦遵。’”
嘉庆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内殿总管梁进忠传旨:‘于得麟胆大,罚月银一个月,旨意下在先,不许学侉戏,今《双麒麟》又是侉,不治罪你们,以后都要学昆弋,不许侉戏。’”
以上谕旨说明,至少在嘉庆七年前后,内廷内二学的太监们学习侉戏、上演侉戏是被皇帝允许的,也是普普通通的事情。因为,从五月初五日的旨意上看,嘉庆帝对侉戏很了解,“既是侉戏,”哪有帮腔,“往后要改”。就侉戏的行腔特点而言,嘉庆帝的批评是合理的,要求是正确的。到了十一月,又出现了有违圣意的演出,“今《双麒麟》又是侉,”但是,嘉庆帝并未因此而怒责众人,只是罚了一个于得麟就算完事。
此外,这两道谕旨还有二处需要重视的内容,即“侉戏全不要”和“不许学侉戏,”这说明:在当时的宫内,侉戏绝不仅仅是三两出戏,一个“全”字道出了侉戏一定拥有数量较多的剧目,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清代内廷戏剧文化中关于侉戏的部分,就当改写和补充。
在查阅新整《内务府档案》的过程中,笔者的想法得到了证实。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的新整《内务府档案》中,属昇平署档案有四千件、册左右。其中,有一册是《弋、侉腔杂戏题(纲)》,属于记录剧目、角色、演出人员、演出时间的档册,原档册封面的“纲”字已无,今据其内容补之。另一册为《弋腔、目莲、侉腔提纲》,内容与上一档册基本一致,但剧目较上册多。二份《提纲》有一个共同点,均“无朝年”。笔者依据这二册《提纲》列出的一些太监演员姓名,查阅了有关他们的史料,将已查到者进行了排比,初步确定了这二册档案的起止年代。
(一)、《弋、侉腔杂戏题(纲)》
该《题纲》长26.5公分,宽23公分,封面左侧楷书:弋、侉腔杂戏题纲,弋、侉二字并排。在册内的多数页中,左侧页边则用红笔书写剧目。正文则包括剧名、角色、演员、演出时间等。目前能查找到、且有一定代表性的太监演职员是:张明德、李三德、祁进录、边得奎、陆得喜。
张明德: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生。他是嘉庆七年《旨意档》中经常出现的演员。嘉庆帝命他跟外头学大庆学霸王和《点马》,亲自派他取代刘得升,在《狮驼岭》、《盘丝洞》、《三调芭蕉》等戏连饰孙悟空。在责罚内二学的演员时,嘉庆帝对他予以表扬,强调“惟有张明德按本发科。”道光四年升任外学首领,道光七年“因罪遣戍”,道光十五年闰六月赦回,赏八品官,道光三十年补八品首领,此时,张明德已年近古稀,咸丰三年(1853年)正月,他七十二岁时降为太监。在本册《题纲》中,张明德在《打场》等戏均有角色,有的还是主要角色,如《二厨争顾》的毛厨、《张旦借靴》的张旦、《瞎子拜年》的胡小邹等。然而,他的名字几乎全被小白条纸贴上,原因何在,有待进一步研究,估计与他自道光七年后“因罪遣戍”和年事已高有关,就此而言,本册《题纲》的含盖时间应是在嘉庆和道光二朝。
陆得喜:沧州人,道光五年,年十二,是年五月二十三日由会计司交进,入内学,习生。光绪十一年,外学总管,光绪十八年七月,退去首领。光绪二十年三月六日卒,时年八十一岁。
在本册《题纲》内,陆得喜但任《蜈蚣岭》、《十字坡》、《快活林》等戏的重要角色武松。根据武松这一角色的要求和陆得喜入升平署时的年龄和时间,这些戏的最早演出时间应在道光中。而同一《题纲》的有些演员,如王三多、乔荣寿等人已先后于道光十二年和道光十六年入署,属生、旦两行。其时,虽有一些演职员于咸丰、同治、光绪时仍有演出和职务,但那时的侉腔已被乱弹、乱弹二黄、西皮二黄戏等称谓取代,因此,综合对张明德等诸位演员的分析,初步认定《弋、侉腔杂戏题纲》应是嘉庆(1796年-1820年)、道光(1821年-1850年)年间(或更长一些时间)内廷派戏、派角儿的专用档册。
(二)、《弋腔、目连、侉腔题纲》
目前,已经查到并有一定代表性的太监演员是雨儿、安福、李兴、杨淳、刘进喜等,通过对他们的了解,有助于我们弄清该册《题纲》的使用时间。
雨儿(李雨儿):乾隆四十年生。在南府工丑行。嘉庆帝在嘉庆七年《旨意档》派角儿时,派他演《盘丝洞》里的浴泉妖、《玉露秋香》的丑丫环等,在因“念白”等错误而被责打的太监中,雨儿在嘉庆七年一年内被打三次,居第二。嘉庆十一年,南府内大学名单中有其名。道光七年,雨儿时来运转,升内学首领。道光二十年,仍任此职。道光二十七年,“因罪革职”。道光二十九年七月十二日卒,年六十八岁。需要说明的是:雨儿在此《题纲》内,所扮各戏角色名下未被贴上小白纸条,说明他在正常演出。据此,可以认为这本《题纲》的使用时间也应在嘉庆、道光年间。
安福:姓李,即李安福,乾隆五十八年生。嘉庆十一年,入升平署内大学小生。道光十五年,以八品官补外学总管。道光三十年,补七品首领。咸丰六年,补放六品总管。同治四年十月二十三日病逝,时年七十三岁。
李兴:乾隆四十八年生,嘉庆十一年,升平署内大学,净。道光四年,以八品官补内学首领。道光十四年八月十六日病逝,时年五十二岁。
杨淳:乾隆四十八年生。嘉庆十一年,入升平署内大学,生。道光十九年卒。
刘进喜:乾隆三十八年生。乾隆四十六年,“入署当差”,嘉庆十一年,入升平署内大学,习生。道光四年,任外学首领。
要之,根据雨儿、李兴、杨淳于嘉庆十一年(1805年)进入升平署内大学时已是“丑”、“净”和“生”,也就是说,可以直接参加侉腔等戏的演出,而不是像有些太监在同一年入升平署时注明“习生”、“习净”。因此,这本《题纲》可以确定为始自嘉庆七年前后,需要指出的是:①刘进喜已于乾隆四十六年“入署当差”,据此,有没有这种可能,即侉戏这一称谓在乾隆朝后期的宫内就已出现?②在该题纲内,除了安福、李兴、杨淳是嘉庆十一年(1806年)入升平署内大学之外,李雨儿、高吉顺、黄元、吴双录等多人都属同年入署,学习不同行当,他们学成之后,成为这一时期的主力阵容。③与上述演员同在此《题纲》的尚得、王成相继于道光十五年七月、九月去世;任职内学七品首领的刘德则于同年八月病逝;武松的另一位扮演者杨淳辞世时间是道光十九年;刘保则于道光二十五年卒。然而,他们的名字在此《题纲》内均没有被贴上小白纸条。综上所述,可知《弋腔、目连、侉腔题纲》的使用时间基本在嘉庆、道光年间,即嘉庆初年至道光末年,其使用范围和上一册《弋、侉腔杂戏题纲》相同。
(三)、关于两册《题纲》的剧目分析
两册《题纲》自嘉庆初年至道光末年,跨越了半个世纪左右,嘉庆年间,剧目肯定会有变化,这对于加深我们对侉戏在清代内廷的地位的认识将有重要帮助。当然,到了咸丰、同治年间,乱弹、乱弹二黄戏、西皮二黄戏的称谓在内廷取代了侉腔一称,并成为后来的国剧。为了便于分析,现将两册《题纲》的剧目开列出下:
《弋、侉腔杂戏题纲》共有114出戏,不分类,计有:灏不服老、衣锦还乡、勘向吉平、廉蔺争功、负荆请罪、傅廷观山、拷打高童、夏驿赠书、为阎醒梦、窦君释义、蜈蚣岭、六国封相、十字坡、快活林、怀德别女、月下追信、来阳判事、雪拥蓝关、茅庵成圣、十朋祭江、仁贵诉功、罗成托梦、蒙正逻斋、蒙正祭灶、浪暖桃香、山伯访友、打樱桃、公子打围、结冰擒僧、徐庶见母、徐母击曹、大盗施恩、罗卜济贫、遣子经商、罗卜行路、刘氏辱尼、益利讨油、益利扫地、花园盟誓、击鼓鸣冤、刘氏望乡、苦过滑油、姜女哭城、宫花报喜、平章拷姬、拷打红娘、八戒成亲、姐妹拜扫、虎撞窑门、负剑东游、摇会、打刀、拐磨子、针线算命、借扇翻冤、上寿巧说、丽容探病、尼姑思凡、孟良求救、懒妇烧锅、魏虎发配、打灶分家、打面缸、夺被、查关、踢球、闯山、探亲相骂、回回指路、花子判断、请美猴王、功宴争花、狱神宽限、达摩渡江、敬德赏军、敬德闯宴、敬德耕田、敬德钓鱼、夜看春秋、计说云长、灞桥践别二刻、河梁赴会二刻、古城相会、逢人拐骗、醉打山门、张飞落草、秉烛待旦、华容释曹、雪夜访贤、把总上任、太公钓鱼、武吉卖柴、张三打父、文道害命、盛霸受贿、别古寄信、老僧点化、夜断碧桃、伯道观容、下海投文、瞎子拜年、张旦借靴、时迁偷鸡、痴僧背尧、顶砖、刘二扣当、油漆罐、二厨争顾、瞎子逛灯、高手看病、李鬼断路、锯缸、定计赚金、打场。
嘉庆初年开始的这册《弋腔、目连、侉腔题纲》,弋腔剧目共46出,上一册《题纲》所无的剧目有12出,它们是:
江流撇子、卖发葬亲、五娘剪发、婆媳全节、糊涂判断、虎撞窑门、怒斩丁香、花子判断、大战石猴、缝靴拐骗、城边产子、入院。
目连戏18出,较上一册《题纲》多出七出,它们是:
六殿逢母、五大瘟神、五瘟魔障、奋勇王家、鸨儿赶妓、刘氏回煞、罗卜济贫。
最值得注意的是侉腔。
在本册《题纲》中,共有侉腔16出,它们是:
十字坡、快活林、探亲相骂、煤黑上档、查关、针线算命、魏虎发配、倒打杠子、打灶分家、摇会、打面缸、夺被、打刀、顶砖、踢球、金定探病。
这十六出侉腔,上一册《题纲》仅无《煤黑上档》、《倒打杠子》,而上一册《题纲》的新增剧目,如《时迁偷鸡》、《瞎子拜年》、《高手看病》、《李鬼断路》、《锯缸》、《打樱桃》、《徐母击曹》等多出,虽然该《题纲》并未对以上剧目注明其剧种,但是,从其剧名到剧情、特别是以丑角(文丑、武丑)为主演的戏,都应属于侉戏的范畴,这其中的绝大多数剧目都在后来的京剧剧目中出现,这是值得注意的。
总之,笔者通过对以上两册《题纲》的介绍和分析,提出以下五点认识。
1、依据嘉庆七年《旨意档》和两册《题纲》上的档案史料,内廷至少在嘉庆七年以前就应当出现侉戏和侉戏的称谓,这也是嘉庆帝对侉戏如此熟悉的一个重要条件。当然,关于嘉庆初年内廷是否上演过侉戏等情况,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考证。
2、《弋、侉腔杂戏题纲》封面,书写时将弋、侉两腔并列,说明新兴的侉腔在宫内和古老的弋腔已有同样的地位,并已是独立的声腔体系。
3、嘉庆帝虽然在嘉庆七年强调“不许侉戏”,但是,从这两册《题纲》上看,侉戏的剧目不仅没有消失,其内容还越来越丰富。说明:嘉庆、道光二朝,侉戏在宫中总体上呈发展的态势,所谓“都要学昆、弋,不许侉戏”,也只是说说而已。但是,这些太监演员常常是一专多能,既演侉腔,也能昆弋,例如,道光二十八年九月,派《鼎峙春秋》各出的角色时,安福、张明德、白兴太分别饰演孙权、孔明、周瑜等主要角色[17]。再如,咸丰九年十月初一日准,排《瓦岗寨》,剧中角色和扮演者的安排是:单雄信:杨进升;秦琼:李长喜;尚师徒:陆得喜;王伯党:白兴太;八军卒:边得奎等[18],其中,安、张、白、杨、陆、边等人正是上述两册《题纲》中的重要演员。
4、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清代的《穿戴题纲》二册。笔者在阅读时注意到:一册封面写有“节令、开场、弋腔、目连、大戏”,另一册封面则写的是“昆腔杂戏”。该《题纲》封面都只写有“廿五年吉日新立”,没有写明是哪一个年号的二十五年,笔者认为:不论这两册《穿戴题纲》与本文所讲的两册嘉庆朝《题纲》在“朝年”上谁先谁后,可以肯定,嘉庆朝《题纲》内的那些弋腔、目连剧目都将对此《穿戴题纲》起到有益的补充和说明。以弋腔为例,《弋腔、目连、侉腔题纲》的十多出剧目是《穿戴题纲》所没有的,而且,涉及的剧情更加丰富多样。上述情况对于研究清代戏剧文化的发展同样是重要的。
5、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乾隆帝病逝,旋即而来的是二年又三个月的守制之期,这就到了嘉庆六年。从这个意义上讲,研究“无朝年”《旨意档》和弋、侉腔等戏的《题纲》的实际年代将有助于我们了解乾隆后期和嘉庆初政时的清廷戏剧文化。
三、《旨意档》述评之二:“派角儿”
嘉庆七年《旨意档》以嘉庆帝与演员之间的内容最丰富、特色最突出,包括钦派学戏与场上替补之人、派角儿、批评与惩罚。有些谕旨将以上内容结合在一起,对此,笔者将这些谕旨分类述评。
一、钦派学戏与替补太监:
1、 二月“二十九日,寿喜传旨:‘《五虎平西》再往下学,《双阳公主》着寿喜学,《通天犀》许飞珠着长寿学。’”
2、 三月初五日,“长寿传旨:‘着张明德跟外头学大庆学霸王。’”
3、 三月“二十七日,长寿传旨:‘《古迹岗》着莲庆学刘秀。’”
4、 “四月初一日,莲庆传旨:‘……外头学大庆,教张明德《点马》。’”
5、 四月“初十日,长寿传旨:‘十五日,张明德嗓子好了唱《通天犀》,嗓子不好唱《燃灯照》,钦此。’”
6、 七月十三日,“寿喜传旨:‘《探亲》、《相骂》喜庆角刘保补,米进喜角喜庆补。’”
7、 十一月“十九日,禄喜传旨:‘《懒妇烧锅》小孩子、《请宴》,魏得录教。’”
8、 十一月“二十一日,长寿传旨:‘补寿喜角儿、《水斗》小青、《藏舟》、《沔池关》邓蟾玉、《五虎平西》双阳,喜庆补,《赠书记》贾巫云,尚德去。’”
9、 “十二月初一日,长寿传旨:‘内头学《廉明公案》黄世英,着魏得录学;《打鹦歌》的林中寿,着张明德学;《殷家五虎》内二学上二个;《双钉记》魂子,着田五去。钦此。’”
这九道谕旨,显然是嘉庆帝较为重视的剧目和角色,所以,他才亲自选派寿喜等人去学,此后,寿喜、长寿、张明德等人都先后升至升平署内、外学首领。同时,在嘉庆帝选派长寿等人学习的剧目中,有些还是侉戏,如《探亲》、《相骂》、《通天犀》等,这些情况有助于我们的研究。
二、“派角儿”与AB制
“派角儿”这一专用术语已出现在本册《旨意档》五月初五日的谕旨之中,嘉庆帝指出:“得住旬常排大戏连台,派的角儿都派多了,所以恨他,要不多叫谁上场。再,学生们不是为派角儿,都定是得住在外边做出些拉蓬扯牵不法之事,……”可见,派角儿及其所含内容距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了。如今,梨园界称派角儿,又称“派活儿”,这是指依照每个演员的行当、特长和不同的艺术水平,安排他们扮演剧中的各个角色。“派角是保证演出效果的重要一环。只有对各个角色的规定性和各个演员的艺术适应性了解清楚,做到按需分配,人尽其长,才能收到最佳效果。”皇上派角儿,并不鲜见,但如嘉庆帝者,如此上心,事无巨细,乐此不疲,且为一个角色而派二个演员,大有今天我们常见的“AB制”先河之态势,这是嘉庆七年《谕旨档》一大特色。
1、 四月“二十一日,上交下《混元盒》一本至三本,着内头学、内二学写串关,上览分派。”串关包括唱、念、做、打、舞等具体内容,以此为依据,有便于皇帝派角儿。
2、 “五月初九日,上派角色。《混元盒》第一出,玉皇:董玉、(大)刘进喜;金星:王麟祥、任玉;金花:彭录寿、曹进喜;第二出,天师:张良贵、黑子。第三出,吕洞宾:孙魁、魏得录;陶谦:(大)刘得、黄元;第四出,陆炳:陆顺。……”
说明:《混元盒》自第一出始,直到第二十出,各种角色均为“上派”,他如嘉清、赵国胜、白狐、蜈蚣、碧石精、黑石怪、蟒精、蝎子精、蛤蟆精、蝎虎精、张道陵、陈德、韩氏、王灵官、赵神坛等。除陆炳、陈德、王灵官、赵神坛等四角色外,其余十八个角色的扮演者全部是AB制。
3、 五月“十四日,长寿传旨:将黄眉童一段学出来。上派黄眉童:张明德;弥勒:刘进喜;悟空:刘得升。钦此。”
4、 六月“二十日,写出《狮驼岭》题纲来,上派角色。二十二日,上派豹精:刘得,狮精:贾庆喜,……唐僧:刘进喜,悟空:张明德……如来佛:于德麟,鹏形:刘得。”
说明:“上派”此戏的角色共计二十个。
5、 七月“十三日,长寿传旨:《盘丝洞》上派,月霞仙子:喜庆;蜘蛛精:曹进喜、王双庆、杨清玉、尚德、刘保、张文德;百眼大仙:刘得升;悟空:张明德;唐僧:魏得录;悟能:孙喜福;悟净:刘得安;土地:刘得;浴泉妖:雨儿;蜈蚣化身:王麟祥;梨山老母:郭清泰;毗蓝婆菩萨:曹进喜。蜘蛛精曹进喜早下,赶毗蓝婆菩萨。”
说明:嘉庆帝在经过比较之后,认为张明德扮演的悟空比刘得升要好,因此,《狮驼岭》和《盘丝洞》两出戏内的悟空,均派张明德一人。同时,因曹进喜在《盘丝洞》中“一赶二”,嘉庆帝特意叮嘱他“早下”方能不误场,皇上派角儿派到这种程度,其认真细致的作风于此可见。
6、 七月“十九日,寿喜传旨:‘《三调芭蕉》学出来,上派:唐僧:魏得录;悟空:张明德;悟能:孙福寿;悟净:刘得;罗刹女:喜庆、曹进喜;玉面姑姑:王双庆、刘保;灵吉菩萨:尚德;牛魔王:刘得升;观音:郭清泰;四金刚:贾得升、刘得安、贾庆喜、李雨儿;天王:于得麟;哪咤:侯进喜。’”
7、 九月“二十五日,长寿传旨:《玉露春秋》,着内头学、内二学学出来,外学人教。上派角色:汉钟离:黑子;吕洞宾:魏得录;张果老:(大)刘进喜;曹国舅:张进喜;李铁拐:张明德;蓝采和:喜庆;何仙姑:寿喜;韩湘子:李寿增;白猿:孙福喜;柳树精:(小)刘得;天师:于得麟;鲤太宰:刘得安;龙王:张良贵;龙子:陈进朝;先生:(大)刘得;龙女:彭禄寿;丑丫环:李雨儿;琴高:王林祥;洪崖先生:刘得升;宝华延寿天尊:郭秉忠、(小)刘进喜;钱塘君:贾庆喜;阿蚌:长寿;阿蚌:莲庆;吴刚:于得麟;宋无忌:董进玉;桂父:陆顺;花神:任玉;月主:彭录海、曹进喜;丫环:长寿。先学《混元盒》,后学《玉露春秋》,钦此。”
说明:主角、配角钦派,有名有姓的亲点,就是丫环婆子也是由嘉庆帝亲自选派,这是其派角儿的一大特色。嘉庆帝根据此剧中二十九个角色的需要,共派了三十一名演员,这是本《旨意档》有关派角儿最多的一道谕旨。此后,还有三道派角的旨意,也各有特点,如互换所演角色,十月十三日,“长寿传旨:‘《小雷音》,张明德、刘得升角色换过。’”再如,一道谕旨派了三出戏的角色,十二月初二日,嘉庆帝命长寿传旨,派了《双钉记》、《棋盘会》、《夺魁元》等七个角色,有“魂子田玉去白氏”等具体内容。
四、《旨意档》述评之三:奖赏与责罚
清代各朝帝王对于内廷的演职人员,历来采取有奖有罚、奖惩结合的措施,嘉庆帝自不例外,但是,在嘉庆七年《旨意档》内,赏少罚多。奖赏只有四次,前二次都和“赏吃肉”有关。一次是四月十六日,被列入“赏肉吃”旨意的总管、首领、太监演员多达十八人,如荣德、张良贵、于得麟、张明德、魏得录、雨儿等。可是,等到“晚膳后,长寿传旨:不用喫肉了。”等于没赏。另一次是六月初七日,只赏了二个人,“旨意:同乐园赏肉吃,总管荣德、首领于得麟吃肉,其余不必上去。”后二次行赏情况各异。
1、“七月初一日,长寿传旨:‘……内二学刘得安,艺业、嗓子不见甚么狠(很)好,皆因角色甚多,到也巴结,赏他二两五食,有缺无缺,只管多着。钦此。’”
2、十一月“二十二日,听差杨进忠传旨:‘赏 邵国泰:小内学首领;永泰:内二学副首领。’”
这两次奖赏与加薪、升职有关。在本册《旨意档》中,这种情况实属少见。与此同时,常见的现象则是:嘉庆帝对于他不满意的演职员,轻者批评劝告,重则责打和罚银,为此,笔者将这种状况归纳为六种。
一、批评
1、 五月初五日,莲庆、来喜传旨:“内二学既是侉戏,那有帮腔的,往后要改。如若不改,将侉戏全不要。”
2、 六月十八日,“莲庆传旨:孙福喜嘴里念唱忒快,以后教他谩谩(应为慢慢)的念唱。”
3、 四月十六日,“长寿传旨:《劝农》张喜曲子话白念唱不沉重,着王祥麟、刘进喜学出。”
4、 五月初五日,“长寿传旨:在本子上的许念,不在本子上的不许念。钦此钦遵。”
5、 十月“初二日,莲庆传旨:外头学承应《美良川》内逢有不当说的话白,俱改正了。九如改的狠(很)是。其《芦花荡》不当的话,俱未改正。不怪小人们的不是,皆是总管、首领、教习等疏忽之处。此次是好日子,不治你们的罪,你们也不必议罪。自今以后,逢有年节、万寿日承应戏,话白不当说的,俱改念才是。钦此。”
6、 十一月二十三日“旨意:问你们两家为何不和气?就是当差总在一处,……别学外头、外二、外三生分自学,大班、小班和气才是。钦此钦遵。”
一、 警告:
1、 五月初五日,“长寿传旨:‘……(在戏台上)若是重打,不是真戏了。……以后就是戏上打人,若打重了,立打掌板人四十(大板),替场上人报仇。’”
2、 “八月十六日,长寿传旨:《快活林》马双喜嘴里又说西话,久已传过,不许说山东、山西等话,今日为何又说?本当治安宁、约勒巴拉厮、马双喜不是,孤(姑)念尔等差事承应的吉祥,故饶过尔等,吉吉祥祥回去,若再要故犯,必重重治罪。再,陆福寿、金狗等把子、腿脚本好,今都不赏,若报(抱)怨只报(抱)怨马双喜。钦此。”
二、 罚银:
十一月“二十三日,内殿总管梁进忠传旨:‘于得麟胆大,罚月银一个月,旨意下在先,不许学侉戏,今《双麒麟》又是侉,不治罪你们,以后都要学昆弋,不许侉戏。’”
说明:只罚不打,仅此一条史料,结合<批评>栏目中的第1条,更可知嘉庆帝对侉戏的态度。
三、 宽免:
三月“初五日,长寿传旨:‘宽免首领于得麟、邵国泰每人一个月钱粮。’”
四、 责打:
1、 二月“二十三日,旨意:‘《定天山》(雨儿)薛宗显念万岁纔是,念了千岁、千岁、千千岁,错了、错了、真错了。首领于得麟、邵国泰将他重责二十大板。’”
2、 四月“初八日,……长寿传旨:‘《拿夫修城》魏得禄、雨儿发科不按本来,自己混说,是首领于得麟、邵国泰、教习百福、永泰、张长、图善叫他每混说,治首领、教习不是,首领、教习并无叫他每乱道拉时候,奴才、首领、教习等已经责过二十板。晚膳后,遵旨将雨儿、魏得禄再责二十板。钦此。’”
3、 四月二十一日,“寿喜传旨教道:‘《花魔寨》爰爰下场白:如今世上的人,未念。是张文德忘了,重责二十大板。’”
4、 “五月初四日,长寿传旨:‘挨窗之人吴双录、张文德、董进保,每人重责二十大板。’”
5、 五月“初五日,长寿传旨:‘内二学学生忒野,挨窗倚站唱戏,惟有张明德按本发科,其余雨儿、孙福喜不按本,口内混喷,重责二十大板。皆因首领不管之过,他才混喷,就是逃走,也是不管首领之过,以后紧紧的管。’”
6、 七月初四日,“旨意教道:闻道泉怎么念了妖道泉,是张林得错了,责过二十板。”
7、 十月初三日,禄喜传旨:“《九洲清宴》,魏得录唱‘浪暖桃香清曲’忘了,重责二十板。”
8、 十月“初五日,长寿传旨:《黄竹赋诗》,‘五马江儿水’当唱‘万里来游为省方’,未唱,唱了‘均天广乐奏铿锵’,唱了下句了,魏得录重责二十板。”
9、 十二月“初四日,长寿传旨:‘因魏得录唱《针线算命》悮(误)场,重责二十大板。’”
五、 打罚并用
五月初五日,“莲庆、来喜传旨:‘《混元盒》鼓板当起更才是,打了上场锣鼓,错了。莲庆、来喜亲看,将高吉顺重责三十板,永远不许他迎请见面。再,百福教的好徒弟,革月银一个月,永远无赏。’”
总之,在嘉庆七年《谕旨意档》内,除了奖赏四次(实际三次)外,一年之中,批评六次,警告二次,罚银一次,宽免一次,责打九次,打罚并用一次。一般情况下,打罚分开,要打不罚,要罚不打,但是,明显是以打为主。挨打受罚的太监,问题多出在“念白”上。在挨打的太监伶人中,雨儿(李雨儿)三次,魏得录四次,张文德二次,孙福喜等四人各一次。道光七年,南府改为升平署时,雨儿却有机遇升为内学首领,而魏得录、高吉顺等人则没有那么幸运了。
嘉庆帝虽然对犯有过失的太监伶人以打为主,但是,他对于太监伶人不断挨打,确也认真干预,例如,三月“二十八日,长寿传旨:‘因黄福之事,二月初三日,百福责他二十板,初四日又责他二十板,责勤了,应将罚月银一个月。首领于得麟奏无有初三日,竟奏了初四日了。百福头天责,二天又责,首领当拦不拦,应罚月银二个月,以警下次。’”如此,连罚二人,同时出现罚月银二个月的少见措施,说明嘉庆帝为了“以警下次,”其态度严肃,令行禁止,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尽管如此,笔者依旧想到的那几句唱词:“都见过戏台上五彩缤纷,谁知道幕后苦难艰辛,世道的险恶,寒夜的阴森,粉墨下掩盖着斑斑泪痕……”
五、《旨意档》述评之四:心态与要求
通过透视嘉庆帝“派角儿”、责罚演员等行为,我们已经看出嘉庆帝对于戏剧心态和要求,以下六道谕旨则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更生动的例证。
1、 三月“十六日,荣德传旨:‘《仙子效灵》、《武士三千》、《山灵瑞应》、《瑶林香世界》、《宝鉴大光明》、《鹤舞呈祥》、《绛雪占年》、《圣寿绵长》,内学急速学出来。’”
2、 七月“二十六日,长寿传旨:‘与南府、景山总管首领等,二十六日已到热河,就来报喜,拿住逆匪苟文明,传与总管、首领等喜欢喜欢。’”
3、 十二月“初二日,大差传旨:‘……《待诏》、《金门》(一分)、《庆成》、《封相》、《演官》、《胖姑》、《送京》、《赏军》、《前诱》、《廉蔺争功》、《负荆请罪》、《游寺》、《达摩渡江》、《卸甲》、《十宰》、《北醉隶》、《寄柬》、《打虎》、《 愿》,此十九出本月初二日旨意,皆不许插单,狠(很)俗,候上点再唱。’”
4、 十月初一日,长寿传旨:“《封官上任》,永远帽儿戏,不许花唱。”
5、 十二月“初四日,长寿传旨:……万岁爷嗔怪说:‘点下戏来,来的恨(很)迟,以后不许迟悮,钦此。’”
6、 十二月“二十三日,禄喜传旨:‘二十五日排《狮驼岭》不许放假,不用教习进来。’”
嘉庆帝在这六道谕旨内,不论是他要求太监们“急速学出来”,还是“嗔怪”演员“来得很迟”;不管是认定一出戏是“永远帽儿戏”,还是到年根底下为排戏“不准放假”,或是亲点十九出戏“皆不许插单”,这是我们既看到嘉庆帝的常人之心,也看到了他的帝王之态。清军拿获了白莲教首领苟文明,嘉庆帝为此而“大喜捷音”,同时,还要升平署的总管、首领,和他一起“喜欢喜欢”,尽管他爱戏成癖,但他最关心的仍是使他日夜忧心的并造成国势日危的白莲教大起义!
六、《旨意档》述评之五:事无巨细的内廷“戏班大班主”
人们常说:“剧本,一剧之本。”嘉庆帝同样清楚剧本的重要性,他不是那种停留在一般水平又爱戏成癖的“戏迷”,他知道怎样突出舞台效果,因此,他改编剧本、修改台词、更换服装道具的口谕成为嘉庆七年《旨意档》中的又一亮点。
是年五月“十九日,寿喜传旨:‘《永平安》第五出《奉旨赏军》,潘仁美定场白说的都是奸话,如何当着众将言此奸话?上改潘仁美一人吊场,报子不用上;中军传梆,上一院子问,中军白:‘方才探子来报,圣旨临边,特来报知。’院子回禀,潘仁美心疑想是拿我,我有道理,吩咐开门,众上。钦此。’”潘仁美面对众将说“奸话”,很不合情理,嘉庆帝将其改为潘仁美独自在场上念白,即为“吊场”,由一名中军在幕后与一名院子搭话,通过“传梆”搭架子,再禀告潘仁美,这样一改,做到了剧情合理,交代清楚。其中,嘉庆帝用的“吊场”、“传梆”等都是戏剧界的专业术语,证明他是“老在行”,因此,才会越读越有味道。
为了突出舞台效果,嘉庆帝对下列各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一系列修改。
1、 三月“二十日,长寿传(旨):‘《(五)虎平西》第三出,双阳法术将狄青拿住,不好看,(天)井系下黄绒绳将他悬起来,钦此,钦遵。’”
“《黄金塔》,桃柳山木四怪,上改松柏桐椿四仙,钦此钦遵。”
2、 三月二十五日“莲庆传旨:‘《仙子效灵》,剑仙上场,不用拿剑,用时自取。’”
3、 三月“二十七日,长寿传旨:《古迹岗》着莲庆学刘秀。旨意教道:‘《神虎报》靳德山白,小人这个靳不是进退的进,是远近之近,小人这个德不是得贺之得,是张明德之德。钦此钦遵。’”
4、 四月“十八日,长寿传旨教道:‘《清平见喜》八仙,杂色扮。钦此。’”
5、 四月“二十三日,禄喜传旨:《请美猴王》得胜令‘何劳你分解’改‘分腮’。”
6、 四月“二十八日,长寿传旨:‘《黄金塔》添八个撩刀手乱上,挡住李靖下,钦此。’”
7、 五月“二十六日,长寿传旨:‘《天献太平》刘之协,上改苟文明,钦此。’”
8、 六月“二十日,上改《小雷音》大战吞爪,改天兵被困。”
9、 六月二十日,“长寿传旨教导:《三妖演法》‘跟狮精小妖头场拿青素旗上,换双斧,狮精大斧。跟象精小妖头场拿白素旗上,换双刀。跟鹏精小妖头场拿黄素旗上,换双锤。’”
10、 “七月初一日,长寿传旨教道:‘《五虎平西》末出,封王叫表出,他怎么好见,宋王只是表他忠义归顺。着内侍送入南清宫,见太后听封归第。’”
11、 十一月“初二日,长寿传旨,《天花集福》着内头、内二学出来。《定太平》刘金定白‘你须小心’,冯茂随答,尾声完,刘金定扯高君宝虚白。”
“养心殿承应,叫郭秉忠唱《小雷音》佛,着刘进喜听着。《小雷音》末一出师徒四人悟空不用跪,合掌问询。”
“张明德传旨:‘真佛下跪,幻化不跪。’”
12、 十一月“初六日,长寿传旨:‘十一日早膳《混元盒》,养心殿承应,因魏德禄连场,侯进喜、李进贵不能唱整出戏,杂角也不能上。钦此。’”此后,关于该戏的切末四十六个需重做,嘉庆帝则有具体旨意,如“长寿传旨:‘交外边细细绖绖(致)的做。’”
13、 十一月“初十日,长寿传旨:‘《混元盒》头本十六出《拘魂辨明》内跟玄坛黑虎变四个化身,与黑石精、白石怪也变四个化身,八个人对把子。二十八宿以后,若有妖怪,总着天师请四个二十八宿内神将,若是火妖怪,遣四个水宿;若是木怪,遣四个火宿擒缚。《定太平》第六出于洪与刘金定斗法变石头、石匠、铙鬼、金甲神,此四样不用换,或四头八臂、三头六臂,或变个别的神将、妖怪都使的。钦此。’”
14、 十一月“十一日旨:‘万岁爷宣召,上改宣陆炳上念白,着陆炳叫陶谦上,陆炳下,嘉靖下坐,下早了,等陶谦谢恩之后再下坐。以后《混元盒》内众的戏,安看本题纲,本学送清底本题纲,交大差,得住腾(誊)写净,桩钉(装订)好了在(再)安。钦此。’”
15、 十一月“十三日,长寿传旨:《金星奏事》金花二场不必上,尾声着神将唱《劝善金科》二本一出的尾声‘星辰拱北灵云绕,内有金堂名太渺,一般的雉尾云移且退朝’。再添《混元盒》盒子一个。”
16、 十月“十八日,长寿传旨:《玉女献盆》,旧唱末句‘万年长庆’,上改‘万年嘉庆’。”
17、 “十月初一日,长寿传旨:‘《瑶林香世界》尾声,重华宫承应唱:想重华胜似神仙境。重华宫唱重华,圆明园唱圆明,热河唱山庄。’”
18、 十二月“二十三日,长寿传旨:‘《混元盒》剥皮鬼着穿三殿血湖的行头。’”
通过这十八道上谕,可以清楚看到:嘉庆帝在宫廷戏剧中既是编剧,又是导演;既是舞台监督,又是大管事。看他那决定打罚南府演职员时的架势,更是一个霸气十足、说一不二的内廷戏班的大班主……
总之,嘉庆七年《旨意档》内容丰富,涵盖面宽,语言通俗,形象具体,是一册很有特色的戏曲档案。它不仅仅是因为出现了有关侉戏的最早记录而引人注目,同时,它还使人看到了嘉庆帝对戏剧文化的态度、心情和要求,看到了他对剧本、演员等方面非常具体的意见,至于嘉道年间那二册有关侉戏的《题纲》则为我们提供了详实的剧目、角色、演员和演出时间等内容。因此,这册《旨意档》足以对嘉庆帝与戏剧、嘉庆朝乃至有清一代戏剧文化具有添补空白的作用。
[1]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昇平署旨意档》,昇字0008号。下同。
[2] 王芷章:《清昇平署志略》,第五章<职官太监年表•南府景山内外职官年表>。说明:以下凡源于是书此表和《南府景山太监学生年表》者,不另加注。
[3]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室、资料室编:《清中期五省白莲教起义资料》第二册,第一部分,(一)《档案》第60页。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3月出版。
[4] 同上,第56页。
[5] 同上,第57页。
[6] 《清仁宗实录》(二)卷71,第14页,第10页。
[7]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室、资料室编:《清中期五省白莲教起义资料》第二册,第一部分,(一)《档案》第70页。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3月出版。
[8] 《清仁宗实录》(二)卷71,第10页。
[9] 《清仁宗实录》(三)卷99,第9页。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室、资料室编:《清中期五省白莲教起义资料》第二册,第一部分,(一)《档案》第157页。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3月出版。
[11] 同上,第160页。
[12] 同上,第161页。
[13] 同上,第162页。
[14] 《清仁宗实录》(三)卷101,第10页。
[15] 《清仁宗实录》(三)卷99,第18页。
[16] 朱家溍:《清代乱弹在宫中发展的史料》一<道光至咸丰时期>,见《京剧史研究》第247页,上海学林出版社1985年12月版。
[17]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整《内务府档案》第3902号。
[18] 同上,第3903号。<>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506882.html
以上是关于嘉庆王朝-简析“无朝年”《旨意档》及有关侉腔的“无朝年”《提纲》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