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高月:《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之道家补

文化-高月:《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之道家补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文化-高月:《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之道家补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高月:《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之道家补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之道家补
高月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一、 《汉书·艺文志》道家内容梳理
《伊尹》五十一篇。汤相。 
《太公》二百三十七篇。吕望为周师尚父,本有道者。或有近世又以为太公术者所增加也。《谋》八十一篇,《言》七十一篇,《兵》八十五篇。 
《辛甲》二十九篇。纣臣,七十五谏而去,周封之。 
《鬻子》二十二篇。名熊,为周师,自文王以下问焉,周封为楚祖。
《筦子》八十六篇。名夷吾,相齐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也,有列传。
《老子邻氏经传》四篇。姓李,名耳,邻氏传其学。 
《老子傅氏经説》三十七篇。述老子学。
《老子徐氏经説》六篇。字少季,临淮人,传老子。
《刘向説老子》四篇。 
《文子》九篇。老子弟子,与孔子并时,而称周平王问,似依託者也。 
《蜎子》十三篇。名渊,楚人,老子弟子。
《关尹子》九篇。名喜,为关吏,老子过关,喜去吏而从之。 
《庄子》五十二篇。名周,宋人。 
《列子》八篇。名圄寇,先庄子,庄子称之。 
《老成子》十八篇。 
《长卢子》九篇。[楚人]。
《王狄子》一篇。 
《公子牟》四篇。魏之公子也,先庄子,庄子称之。 
《田子》二十五篇。名骈,齐人,游稷下,号天口骈。 
《老莱子》十六篇。楚人,与孔子同时。 
《黔娄子》四篇。齐隐士,守道不诎,威王下之。
《宫孙子》二篇。
《鹖冠子》一篇。楚人,居深山,以鹖为冠。
《周训》十四篇。
《黄帝四经》四篇。 
《黄帝铭》六篇。 
《黄帝君臣》十篇。起六国时,与《老子》相似也。 
《杂黄帝》五十八篇。六国时贤者所作。 
《力牧》二十二篇。六国时所作,託之力牧。力牧,黄帝相。 
《孙子》十六篇。六国时。 
《捷子》二篇。齐人,武帝时说。 
《曹羽》二篇。楚人,武帝时说于齐王。
《郎中婴齐》十二篇。武帝时。
《臣君子》二篇。蜀人。 
《郑长者》一篇。六国时。先韩子,韩子称之。
《楚子》三篇。 
《道家言》二篇。近世,不知作者。 
右道三十七家,九百九十三篇。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歴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合于尧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及放者为之,则欲絶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
二、以出土文献增补《汉书·艺文志》道家内容
1、河北定县八角廊竹简《文子》
1973年河北定县八角廊40号汉墓出土,这批竹简中被初步认为是《文子》内容的有277枚,约有2790字。因竹简中未发现篇题,所以原本仅有一篇还是若干篇,尚待研究分析。据今本《文子》可以看出,其中属于《道德》篇的竹简有87枚,1000余字,另有少量竹简文字与《道原》、《精诚》、《微明》、《自然》中的内容相似,还有一些为今本《文子》所无的轶文。简文各章为平王问,文子答。
《定州西汉中山怀王墓竹简<文子>释文》、《定州西汉中山怀王墓竹简<文子>校勘记》以及《定州西汉中山怀王墓竹简<文子>的整理和意义》(定州汉简整理小组,《文物》,1995年第12期)。
《试论八角廊简<文子>》(李学勤,《文物》,1996年第1期);《试论竹简<文子>与今本<文子>的关係—兼为<淮南子>正名》(张丰乾,《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文子>成书琐议》(谭家健,《长沙电力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文子>学术探微》(魏启鹏,《道家文化研究》,2000年18辑);《竹简<文子>哲学思想探析》(丁原植,《道家文化研究》,2000年18辑);《<文子>六论》(赵建伟,《道家文化研究》,2000年18辑);《<文子>的再考辨》(胡文辉,《学术集林》,2000年卷17,上海远东出版社);《柳宗元以来<文子>研究综述》(张丰乾,《国学研究》,2000年7卷,北京大学出版社);《从简本<文子>看传本<文子>》(王三峡,《武汉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2、长沙马王堆帛书《老子》(甲、乙)
1973年12月至1974年初,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帛书《老子》甲本抄写在通高24釐米的帛上,乙本抄写在通高48釐米的帛上。甲、乙两本各附抄有四篇古佚书,甲本在卷后,乙本在卷前。甲本《老子》和卷后四篇古佚书合抄成一个长卷,共463行,约有13000多字。乙本《老子》与卷前四篇古佚书出土时摺叠的边缘已残断,分为32片,经缀合,共252行,约16000余字。两种《老子》抄本大体相同,但和今本对照,在文字和篇章次序上都有较大出入。帛书《老子》的《德经》在前,《道经》在后,与《韩非子》的《解老》、《喻老》所引《老子》文本次序一致。帛书《老子》乙本的上下篇卷尾注有“德三千四十一”、“道两千四百六十二”字样,为乙本《老子》的综字数。习称《老子》“五千言”,大概是省事而称的约略之数,帛书乙本实为5467字。
《老子》乙本卷前四篇古佚书皆有篇题,为《经法》、《十大经》、《称》、《道原》。共175行,约11160字。除少数几篇文字略有残缺外,其余保存的都很完整。有人认为此四篇古佚书或即《汉书·艺文志》中列在道家的《黄帝四经》,因汉文帝时崇尚黄老,所以把有关黄帝内容的四篇与《老子》合抄为一卷。有人认为第二篇《十大经》中记载黄帝初立,以及他的大臣如力黑(即力牧)、阉冉、果童、太山之稽(即大山稽)、高阳等人的事迹和相互问答之词,因此可能是《汉书·艺文志》中所列的《黄帝君臣》,或是列入兵阴阳类的《九牧》。
《<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释文》(马王堆帛书整理组,《文物》,1974年第10期);《马王堆汉墓出土<老子>释文》(马王堆帛书整理组,《文物》,1974年第11期);《老子》、《经法》(包括《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十大经》、《称》、《道原》)简注本(马王堆帛书整理组,文物出版社,1976年,平装32开本);《马王堆帛书》(壹),其中包括《老子》甲本及卷后古佚书《五行》、《九主》、《明君》、《德圣》、《老子》乙本及卷前古佚书《经法》、《十大经》、《称》、《道原》的图版、释文、注释(马王堆帛书整理组,文物出版社,1980年,8开精装本);《帛书<老子>校释》(戴维,岳麓书社)。
《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概述》(晓菡,《文物》,1974年第9期);《汉初黄老思想和法家路线—读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劄记》(程斌,《文物》,1974年第10期);《<黄帝四经>初探》(唐兰,《文物》,1974年第10期);《试谈马王堆汉墓中的帛书<老子>》(高亨、池曦朝,《文物》,1974年第11期);《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金镛,《光明日报》,1974年10月6日);《帛书<老子>所反映出的若干问题》(徐复观,《明报》,1975年第10卷6期);《读马王堆出土的<老子>》((日)波多野太郎着、梁国豪译,《明报》,1975年第10卷4期);《帛书<老子>甲乙本与今本<老子>勘校劄记》(高明,《文物资料丛刊》,1978年第2期);《从帛书<老子>看<老子>的原结构布局》(尹振环,《复旦学报》,1987年第2期);《马王堆帛书<老子>初探(上、下)》(刘殿爵,《明报月刊》,1982年第17期8、9);《帛书<老子>的用韵问题》(陈广忠,《复旦学报》,1985年第6期)。
3、湖北荆州郭店楚简《老子》(甲、乙、丙)
1993年10月,湖北荆州郭店1号楚墓出土。出土时无篇题,篇题是整理者根据竹书内容所加。甲组共有竹简39枚,竹简两端均削修成梯形,简长32.3釐米,编绳两道,有1000多字,其内容分别见于今本《老子》二十余章内;乙组共18枚简,竹简两端平齐,简长30.6釐米,编绳两道,存有380字,其内容分别见于今本《老子》的八章之内;丙组共有14枚简,竹简两端平齐,简长26.5釐米,编绳两道,约有260字左右,其内容分别见于今本《老子》五章之内。三组全部加起来共有2046字,只相当于今本的五分之二。章序与今本也有较大差异,文字也有不少出入,且不分《德经》、《道经》。
《荆州郭店一号楚墓》(湖北省荆州博物馆,《文物》,1997年第7期);《郭店楚墓竹简》(荆州市博物馆,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
《荆门竹简<老子>出土的意义》(左鹏,《中国文物报》,1995年6月25日);《荆门竹简<老子>并非对话体》(刘祖信、崔仁义,《中国文物报》,1995年8月20日);《郭店竹简<老子>释析与研究》(丁原植,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1998);《荆门郭店楚简<老子>研究》(崔仁义,科学出版社,1998);《郭店<老子>国际研讨会综述》(邢文、李缙云,《文物》,1998年第9期);《楚简<老子>校释之一》(廖名春,《华学》,1998年第3辑,紫禁城出版社);《郭店楚简<老子>解诂》(刘信芳,台湾艺文印书馆,1999年);《郭店楚墓竹简<老子>校读》(侯才,大连出版社,1999年);《郭店楚墓竹简<老子>释注商榷》(张桂光,《江汉考古》,1999年第2期);《郭店竹简<老子>研究综述》(解光宇,《学术界》,1999年第5期);《郭店楚简与早期道家》(姜广辉,《书品》,1999年第2期);《论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简、帛<老子>比较研究》(尹振环,《文献》,1999年第3期);《楚简<老子>校释》(廖名春,《中国传统哲学新论—朱伯崑教授75寿辰纪念文集》,1999年);《郭店楚简<老子>校读》(彭浩,2000年,湖北人民出版社);《楚简与帛书<老子>》(邹安华,2000年,民族出版社)。
4、北京大学藏西汉竹简《老子》
2009年初,北京大学收藏了一批从海外抢救回归的珍贵西汉竹书,总数达3300枚 ,北大简本《老子》经拼合共有完整简218枚,保存近5300字(含重文),保存了“老子上经”和“老子下经”的篇题,“上经”相当于传世本《德经》,“下经”相当于传世本《道经》。
《北大藏西汉<老子>简识小》(刘洪涛,《中国语文》,2011年9月);《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本<老子>的文献学价值》(韩巍,《中国哲学史》,2010年11月);《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老子>价值重大》(胡仲平,《中国文化报》,2012年12月);《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概说》(朱凤瀚、 韩巍、 陈侃理 ,《文物》,2011年6月);《北大汉简<老子>异文校读五题》(魏宜辉,《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11月);《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老子》卷)的价值》(赵昌平,《文汇报》,2013年3月);《北大汉简<老子>简介》(韩巍,《文物》,2011年6月)。
5、马王堆帛书《九主》
1973年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3号汉墓。该篇出土时与《五行》、《明君》、《德圣》三篇共同抄写在帛书《老子》甲本卷后,发表时称这四篇为帛书《老子》甲本卷后古佚书。该篇现共存52行,约有15000余字。原无篇题,“九主”是整理者根据该篇内容所定。也有人称之为《伊尹·九主》。该篇内容是记述伊尹论九主的言论。篇中肯定法君法臣,否定其他八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尊法的思想,篇中有着很明显的黄老刑名学术的色彩。
《试论马王堆汉墓帛书<伊尹·九主>》(淩襄,《文物》,1974年第11期);《帛书<伊尹·九主>与古代思想》(连劭名,《文献》,1993年第3期);《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卷后古佚书<九主>研究》(孙燕红,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史记·殷本纪>与马王堆帛书<九主>》(广濑薰雄,《司马迁与史记论集(第七辑)》,2005年);《帛书<伊尹·九主>与古代思想》(连劭名,《文献》,1993年10月)。
6、马王堆汉墓帛书《明君》
1973年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3号汉墓。该篇出土时抄写在帛书《老子》甲本卷后,全文共存48行,约有1500余字。原无篇题,“明君”二字是整理者根据该篇内容所定。其内容是阐述贤明君主的几大要务,着重论述攻战守御,强调强兵的重要性。
7、马王堆汉墓帛书《徳圣》
1973年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3号汉墓。该篇出土时抄写在帛书《老子》甲本卷后,全文现存13条,约有400余字。后篇文字残缺,不能属读。原无篇题,“徳圣”二字是整理者根据该篇内容所定。整理组认为这篇内容也讲到“五行”,似与本墓出土的帛书《五行》篇有关,但又有一些道家的语彙。陈松长认为,究其内容,则主要是融合儒、道两家思想对“五行”观念进行综合性的发挥和阐述。帛书认为,凡具备“仁、义、礼、智、圣”五行的君子,就会“德心起”而达到天人感应的“玄同”境界,这样,藉助道家的天道观,发展了儒家伦理哲学的目的论,这也是西汉初期思孟学派的一个重要倾向。(《帛书史话》)
8、马王堆帛书《经法》
1973年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时它和《十大经》、《称》、《道原》一起抄写在帛书《老子》乙本的卷前,正式发表时称这四种书为帛书《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经法》是《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的第一种书,现存77行,约有5000余字,行与行间有乌丝栏界。全篇反应法家思想十分明显,强调刑名,主张法要像準绳那样作为判断是非曲直的标準。此外,本篇还提出要“赋敛有度”,以“节民力”。该书共由9篇组成,它们分别是:《道法》、《国次》、《君正》、《六分》、《四度》、《论》、《亡论》、《论约》、《名理》,每篇原都有篇名,抄写在各篇篇末。全书书名《经法》二字抄写在全书的末尾,“经法”二字后还写有全书统计字数,“凡五千”三字。
《<经法>简注本》(马王堆帛书整理组,文物出版社,1976年,平装32开本);《<经法>等古佚书四种释文校补》(温公翊,《中国语文》,1979年第5期);
《法家路线和黄老思想—读帛书<经法>》(康立、卫今,《文物》,1975年第7期);《法家对黄老之学的吸收和改造—读马王堆帛书<经法>等篇》(汤新,《文物》,1975年第8期);《黄老思想与道法关係—读帛书<经法>》(俊奎,《破与立》,1976年第3期);《读<经法>》(郭元兴,《中国文史论丛》,1979年第10期);《<经法>等佚书是田骈遗着》(英哲,《人文杂誌》,1982年第1期);《<经法>等篇中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方克,《学术论坛》,1982年第4期);《<经法>中的“形”、“名”思想探源》(郭犁华,《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9、马王堆帛书《经》
1973年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时它和《经法》、《称》、《道原》一起抄写在帛书《老子》乙本的卷前,正式发表时称这四种书为帛书《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经》是《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的第二种书,全书共存65行,分15篇,它们分别是《立命》、《观》、《五正》、《果童》、《正乱》、《姓争》、《雌雄节》、《兵容》、《成法》、《三禁》、《本伐》、《[前道]》、《行守》、《顺道》《十大》,除《前道》篇题因原帛残缺为整理者所加外,其余14篇皆原有篇题,抄写在各篇篇末。全文约有4000余字。陈松长认为,《经》通篇以黄帝君臣对话的形式来叙述治国之道和用兵策略。总的来说,帛书《经》是一篇用黄老刑名思想以阐述治国用兵之道的古佚书,其思路与《经法》篇的治国用道理论完全相同。(《帛书史话》)
《<十大经>的思想和时代》(康立,《历史研究》,1975年第2期);《对<十大经·初论>的质疑》(高振铎,《吉林师大学报》,1978年第2期);《帛书<十大经>补笺》(魏启鹏,《简帛研究》1998年第3辑)。
10、马王堆帛书《称》
1973年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时它和《经法》、《经》、《道原》一起抄写在帛书《老子》乙本的卷前,正式发表时称这四种书为帛书《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称》是《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的第三种书,全书共存25行,约1600余字。全文不分章节,行与行间有乌丝界栏。原书书题“称”,抄写在书末最后一行,“称”后记有计字尾题“千六百”三字。形式类似格言,主要讲的是人生处世哲学,带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11、马王堆帛书《道原》
1973年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时它和《经法》、《经》、《称》一起抄写在帛书《老子》乙本的卷前,正式发表时称这四种书为帛书《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经》是《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的第四种书,《道原》只有7行,共464字,全文不分章节,行与行间有乌丝界栏。原书书题“道原”二字抄写在书末最后一行,“道原”二字后记有计字尾题“四百六十四”。全篇文句基本押韵,与以韵语成篇的《老子》非常相似。内容是“道”之本原、性质、和作用。(《帛书史话》)属道家者言。
12、阜阳汉简《庄子·杂篇》:
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1号汉墓出土,无书名、篇名,《庄子》约20片,有传本《内篇》中的《逍遥游》、《人间世》,《外篇》中的《骈拇》、《在宥》等以及《杂篇》中的《徐无鬼》、《外物》、《让王》、《天下》等内容,但大多仅存数字,只有“宋元君夜半而梦”(《外物》)故事残留较多。
《<庄子·杂篇>竹简及有关问题》(李学勤,《陜西历史博物馆馆刊》,1998年第5辑);《阜阳出土的<庄子·杂篇>汉简》(韩自强、韩朝,《道家文化研究》,2000年18辑)。
13、张家山汉简《庄子·盗跖》
1988年出土于湖北省江陵张家山136号汉墓。该篇现存44枚竹简,原有篇名作“盗貉”。据介绍,其“内容为孔子见盗跖,此篇即为《庄子·外篇·盗跖》。内容完整,与现存版本文字基本一致。”(《江陵张家山两座汉墓出土大批竹简》,《文物》1992年第9期)以简文与传世本相比较,似简本内容仅为传世本《盗跖》篇的第一章。
14、湖北荆州郭店楚简《太一生水》
1993年10月,湖北荆州郭店1号楚墓出土。出土时无篇题,篇题是整理者根据竹书内容所加。共有14枚竹简,竹简两端平齐,简长26.5釐米,两道编绳,它是一篇轶文,文中的“太一”就是先秦时期所称的“道”。该文主要论述“太一”与天、地、四时、阴阳等的关係,是一篇非常重要的道家着作。
《荆州郭店一号楚墓》(湖北省荆州博物馆,《文物》,1997年第7期);《郭店楚墓竹简》(荆州市博物馆,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
《试谈楚简<太一生水>及其与简本<老子>的关係》(郭沂,《中国哲学史》,1998年第9期);《“太一生水”说》(庞朴,《东方文化》,1999年第5期);《<太一生水>劄记》(魏啓鹏,《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1期);《<太一生水>与庄子的宇宙观》(叶海烟,《中国哲学》,2000年第21辑,辽宁教育出版社);《<太一生水>考论》(陈松长,《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太一生水>“神明”新释》(赵卫东,《周易研究》,2002年第5期);《郭店楚简<太一生水>考察》(胡小璐,《楚地出土简帛文献思想研究(一),湖北教育出版社》);《读<太一生水>劄记》(李二民,《古墓新知》,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
15、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恒先》
1994年初,上海博物馆从香港文物市场购得。出土时间、地点不明。据专家推测,这批竹简的出土地点应在今湖北省江陵一带。该篇原有篇题“恒先”,抄写在篇首第3简简背。全篇共存13枚竹简,简长39.5釐米,3道编绳。全篇共存497字,完整无缺,为战国道家佚书。“恒先”就是指先天地而生,独立不改,州行不殆,作为永恆创造力的“道”。
《上博藏楚竹书<恒先>新释》(廖名春,《中国哲学史》,2004年8月);《楚简<恒先>首章释义》(李学勤,《中国哲学史》,2004年8月);《上博楚简<恒先>语释》(李零,《中华文史论丛》,2006年3月);《楚简<恒先>释文分章》(邢文,《中国哲学史》,2010年5月)
《楚竹书<恒先>简说》(郑万耕,《齐鲁学刊》,2005年1月);《上博楚简<恒先>的道家特色》(浅野裕一,《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6月);《上博简<恒先>在文学发生论上的价值》(彭树欣,《山东师範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9月》);《楚竹书<恒先>新证》(连劭名,《中原文物》,2009年4月);《竹书<恒先>的思想史意义》(曾振宇,《史学月刊》,2010年7月);《上博藏战国楚竹书<恒先>研究述评》(谭宝刚,《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6月);《楚简<恒先>宇宙生成思想论》(谭宝刚,《学术论坛》,2010年6月)。
16、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尹至》
2008年,清华大学收藏的一批战国竹简。这批竹简共2388枚,由校友赵伟国向清华大学捐赠。该篇竹简共5支,简长45釐米,三道编。满简书写二十九至三十二字。原无篇题,现据篇首“惟尹自夏徂亳,逯至在汤”句 试拟,简背有次序编号。简文记述伊尹自夏至商,向汤陈说夏君虐政,民众疾苦的状况,以及天现异象时民众的意愿趋向,汤和伊尹盟誓,征伐不服,终于灭夏。可与多种传世文献,如《书·汤誓》、古本《竹书纪年》、《史记·殷本纪》等参看。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考释》(张峰,《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4月);《清华楚简<尹至>释文试解》(沈建华,《中国史研究》,2011年2月);《清华简<尹至>商克夏史事考》(马智全,《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2年1月)。
17、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尹诰》
2008年,清华大学收藏的一批战国竹简。这批竹简共2388枚,由校友赵伟国向清华大学捐赠。该篇竹简共4支,简长45釐米,三道编。满简书写三十一至三十四字。原无篇题,此係据《礼记》与郭店简、上博简《缁衣》所引确定,简背有次序编号。《尹诰》为《尚书》中的一篇,或称《咸有一德》。
《清华简<尹诰>研究》(廖名春,《史学研究》,2011年6月);《清华简<尹诰>“一德”论析》(姚苏杰,《中华文史论丛》,2013年6月);《清华简<尹诰>释文校补》(陈民镇,《中华文化论坛》,2011年7月);《由清华简<尹诰>论<古文尚书·咸有一德>之性质》(虞万裏,《史林》,2012年4月)。
18、北京大学藏西汉竹简《周训》
2009年初,北京大学收藏了一批从海外抢救回归的珍贵西汉竹书,总数达3300枚 ,《周驯(训)》的古佚书,存竹简200余枚,近4800字。全书採用“周昭文公”以历史典故训导“龏(恭)太子”的形式,记载了上至远古尧舜,下至战国中期的若干重要史事,并论述治国为君之道,其成书年代可能在战国晚期。这篇文献或是早已亡佚的《汉志》诸子类道家之下着录的《周训》十四篇。
参考文献:
[1]汉书·艺文志.[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骈宇骞、段书安.二十世纪出土简帛综述.[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3]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M].北京:三联书店,2008.
[4]廖名春.出土简帛丛考.[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5]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6]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7]李学勤.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贰、弎、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集团,中西书局,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