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帝-陈德行刺嘉庆皇帝案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嘉庆帝-陈德行刺嘉庆皇帝案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陈德行刺嘉庆皇帝案
在明清两朝500年的紫禁城宫廷史上,发生过一起皇帝在宫内遭遇刺客的事件,这就是清朝中期的陈德行刺嘉庆皇帝的惊天大案。
在此之前,传说雍正朝有个侠女叫吕四娘,他的父亲吕留良因文字狱案,被雍正帝刨坟碎尸。吕四娘逃脱了官府的追捕,为了报仇,练了一身好武艺。她寻找机会混入皇宫,挥剑砍去了雍正帝的脑袋,因此,安葬雍正帝时,只好铸造了一个金头来替代。然而,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只是野史传闻,并不是历史事实。而嘉庆皇帝在皇宫遭遇刺客,却确有其事。
一、皇宫大门内的短刀行刺
这桩刺杀皇帝的大案,发生在嘉庆八年(1803)。这年的闰二月二十日,嘉庆皇帝从圆明园返回皇宫。就在这一天,一个叫陈德的壮汉,带着年仅15岁的大儿子陈禄儿,神出鬼没地混进紫禁城的东华门,绕到皇宫的北门神武门,潜伏在神武门旁顺贞门外西厢房的山墙后,等待嘉庆皇帝銮舆的到来。
当嘉庆皇帝的座轿进入神武门,刚要转向顺贞门时,陈德突然蹿出,手持尖刀,直奔皇帝冲了过去。这突如其来的袭击,吓坏了守卫神武门、顺贞门之间的上百名侍卫,他们一个个呆若木鸡,不知所措,危急时刻竟没有一人上前抓捕。只有嘉庆帝的侄子、御前大臣定亲王绵恩,嘉庆帝的姐夫、乾清门侍卫喀尔喀亲王拉旺多尔济,乾清门侍卫、喀喇沁公丹巴多尔济和御前侍卫扎克塔尔等6个人,还算镇定,紧急关头挺身而出,一边护卫嘉庆帝的轿子,一边奋力捉拿刺客。嘉庆帝坐着轿子,很快躲入顺贞门内。经过一番搏斗,绵恩的衣服被刺破,丹巴多尔济的身上被刺伤三处。刺客陈德奋力搏斗,但最终寡不敌众,很快被制服捉拿。陈德的儿子陈禄儿,竟然乘乱溜出皇宫,跑回北京的家里,很快也被捉拿。
这次皇宫行刺,嘉庆皇帝虽然没有受伤,但也受到不小的惊吓。发生在大内的刺杀皇帝案,如同一场政治强震,惊动朝野,闹得人心惶惶。
二、陈德行刺为哪般
刺客陈德究竟是个什么人物?他要行刺大清皇帝的动机到底是为了什么?陈德的背后是否有着隐秘的历史背景?陈德是从东华门进入皇宫的,而从东华门到行刺地点神武门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他有什么特殊“本事”在官兵的眼皮底下自由穿行?在陈德“犯驾”之后,这一连串的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陈德从小跟随父母在山东的青州、济南一带游荡,靠给人做仆役打工辛劳度日,勉强糊口。陈德娶妻成家后,父母双亡,他便带着妻子来到北京,投靠他的外甥、内务府正白旗护军姜六格。姜六格是内务府的包衣,也就是皇家奴仆,陈德于是有机会到内务府造办处服役,并渐渐地成了嘉庆帝的諴(xián)贵妃刘佳氏身边的人,为她配送锅碗瓢盆,办理日常生活物件。陈德因为给諴贵妃跑腿,而得以经常出入紫禁城、圆明园等皇家禁地,对宫廷的门禁、宫内的行走路线以及皇帝的护卫情况,也就比较熟悉。
后来,陈德的妻子死去,他也被内务府解雇,生活没了着落。陈德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身为奴仆,时常被人指使笑骂,饱尝人间辛酸,同时他又曾接触过皇家权贵,亲眼看到皇室的奢靡生活,这使他深深感到人间的不平,心里越来越仇视权贵。在生活穷困潦倒的情况下,陈德十分苦闷,精神也不太正常,“时常喝酒,在院里歌唱哭笑”。嘉庆八年的春天,陈德在“实在穷苦难过,要寻死路”之时,找人算了一卦,求的签说他有“朝廷福份”。闰二月十六日,陈德在街上看到人们在用黄土垫道,经过打听得知嘉庆皇帝要在二十日从圆明园进宫,于是萌发了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的念头。
陈德行刺,在背后是不是有反朝廷的秘密社会组织在操纵,这是嘉庆皇帝特别关注的。从把陈德抓起来的当天开始,嘉庆帝就命令军机大臣会同刑部尚书,日夜严审,一心要挖出行刺事件的背后指使者。但是,陈德“所供情节,出乎意料”,坚持说并没有谁指使他这样干。嘉庆帝又加派满、汉大学士和六部尚书,对陈德进行会审。在这一连串的审讯过程中,他们对陈德用尽了各种各样的酷刑,诸如“彻夜熬审”、“拧耳跪炼”、“掌嘴板责”、“刑夹压棍”等等。大刑之下,皮开肉绽的陈德“仍如前供”,“矢口不移”,坚持说既没有指使者,也没有同谋者。
连续几个昼夜的严刑审讯,得到的陈德供词是这样的:“我就是因生活无路,一家老小没有依靠,实在情急,想找条死路。后来又想,自寻短见,没人知道,岂不是白死。恰好听说皇帝进宫,我就同禄儿溜进东华门,从西夹道走到神武门,混在人群里,看见皇上到了,我便手持小刀,向前冲去。原想我犯了惊驾之罪,当下必定将我乱刀剁死,图个痛快,也死个明白。实在没有别的缘故,也没有别人指使。所说是实。”
显然,陈德行刺,有他穷途末路的生活背景,也有他精神不太正常的因素。曾有人说,陈德是天理教头人林清的党羽,根据考证,嘉庆八年行刺嘉庆皇帝的陈德,与10年后的林清天理教起义攻打皇宫并没有什么关系,因为在陈德行刺时,林清还在四处游荡,并没有入教。陈德行刺应属于个案,却又不是孤立的,它至少表明,清朝到了这个时候,社会各种矛盾已经相当尖锐复杂,社会秩序十分混乱,大清王朝到了嘉庆年间,已然走上了衰败之路。
三、嘉庆皇帝对行刺案的处理
陈德行刺,直接危害到皇帝的性命,是再大不过的大逆案。这桩恐怖事件发生后,嘉庆皇帝在短短的4天时间里,就快刀斩乱麻一般做了这样的处理了结:
一是酷刑处死凶犯。案发4天后,即闰二月二十四日,将陈德凌迟。凌迟,是古代最残酷的一种死刑,先将犯人的胳膊和大腿一块块剁下,然后再割断咽喉。陈德在撕心裂肺的酷刑中图了个“痛快”。对大逆罪,朝廷是要斩草除根的,陈德15岁的大儿子陈禄儿和13岁的小儿子陈对儿也未能逃脱干系,在同一天被绞刑处死。
二是奖励有功官员。对救驾有功的定亲王绵恩、乾清门侍卫拉旺多尔济,分别赏给御用补褂,并封绵恩的儿子奕绍为贝子,封拉旺多尔济为贝勒,均在御前行走。其他几位护卫有功的官员也各有赏赐提拔。
三是惩处失职官员。对负责皇帝出行护卫任务的护军统领阿哈保、副都统苏冲阿,因对陈德行刺疏于防范,予以革职。其余护卫章京等人也都受到降职处罚。
四是严格宫禁制度。在嘉庆皇帝的谕令下,御前大臣、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等共同商讨,制订了十分严密的“宫禁章程二十九条”。同时,还扩大了有关皇帝安全的防御范围,除紫禁城外,在皇帝驻跸(zhùbì,帝王出行时沿途停留暂住)圆明园、临幸西苑、巡幸避暑山庄、打猎木兰围场时,其防卫措施与皇宫要保持一致。
不过,在平常百姓看来禁卫森严的皇宫,在门禁管理上也还是有漏洞的,是有空子可钻的。就在陈德行刺嘉庆皇帝的第二年,即嘉庆九年(1804),一个法号叫了友的僧人,在神武门跟随往皇宫送食物的人,混进了皇宫大门,最终被抓获流放。咸丰元年(1851),京城里一个卖馒头的小贩,偶然在路上捡了一块出入皇宫用的腰牌,就是凭着这块出入证,竟把馒头卖到皇宫里,在紫禁城进进出出两年多,才被发现抓起来。清朝皇宫的警卫确实存在不小的疏漏,由此可见一斑。
作者简介
李国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研部主任、研究馆员,中国档案学会档案文献编纂学术委员会主任。主要着作有:《帝王与佛教》、《帝王与道教》、《科场与舞弊》、《清朝十大科场案》、《实说雍正》(合着)等;担任多项国家级课题研究项目主持人,28集纪录片《清宫秘档》总撰稿及多部历史纪录片主编、历史顾问等。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509606.html
以上是关于嘉庆帝-陈德行刺嘉庆皇帝案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