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中西文化的抉择

中国历史-中西文化的抉择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中国历史-中西文化的抉择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中西文化的抉择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非常欢迎大家参加这次会议,刚才成崇德同志介绍了一些情况。我们这次会议的目的,一是向大家汇报我们的工作,二是听取大家的建议,也就是我们拜师,向你们请教。我们请来的都是研究世界史的顶尖高手、领军人物,当然也不完全是世界史的,也有中国史的,中外兼通的学者。请你们从世界的角度,考察中国历史t 编纂清史,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如何把中国与世界联系起来?西方有哪些着作,有哪些研究中国的人物,我们必须加以注意,有哪些文献,有哪些着作我们必须加以搜集和翻译。总之,我们的目的就是向大家请教、学习,希望搞世界史的同志也能够参与到清史编纂的工作中来。
刚才成崇德同志详细传达了李岚清同志的讲话,李岚清同志特别强调编纂清史要注意和世界的联系。清代历史和过去历史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世界和中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清代历史的很多方面深受世界的影响,离开世界这个历史背景,我们就难以解释清楚清代的许许多多的问题,许许多多的情况。很多问题不联系世界,就看不清楚。
清军入关是1644年,距离哥伦布发现美洲已经一个半世纪,全球历史的帷幕已经拉开,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这样一些国家相继登上了世界历史舞台,南北美洲已经成为欧洲的殖民地,世界其他地方:非洲、东南亚、印度、中东也正在遭到殖民侵略。这个时候的中国,她保持了国家的独立。但清朝历史和以前朝代不一样,一开始清朝崛起就和世界接触。如西方的红衣大炮,清入关前就开始引入,这里不多说了。清入关后,从顺治开始,就与传教士接触。顺治与传教士关系非常密切,他称汤若望为“玛法”,是父辈,很尊敬的称呼。据汤若望记载,在两年的时间里,顺治帝去了汤若望家24次。汤若望在宫里医好了皇后的病,得到了皇太后的恩赐,可以出入宫禁,与清廷关系极好。康熙更不用说,对天文、数学等西方科学技术都有很浓厚的兴趣,身边有很多传教士。康熙得了疟疾,当时的疟疾病是非常严重的,治不好,会死人的,康熙采用推广了金鸡纳霜治疗法。签订《尼布楚条约》前谈判的时候,张诚、徐日?充当了翻译。《康熙皇舆全览图》也是传教士帮着画的。可以说,在清初,传教士与清统治者有着一段蜜月般的关系,非常亲密。满族的亲贵也有很多与传教士有很密切的关系,相比之下,汉族士大夫在清初与传教士关系密切的不多。明末的汉族士大夫,像徐光启、李之藻信仰天主教,可是清初的士大夫,我印象中没有几个。
我猜想,当时中国也是处在十字路口,也有可能选择西方文化。作为统治者的满族,处在文化的后进的地位,它要学习先进文化。当时,它面临的先进文化有两种,一个是西方文化,一个是汉文化。它和西方文化接触很多,也知道它的好处,为什么没有更多地选择西方文化?这也是一个历史之谜吧。后来,完全走了汉化的道路,而且越来越汉化。看来,它不是没有可能选择西方文化,它有机会选择,但它没有更多地吸收西方文化,而是走了单纯汉化的道路。如果稍稍吸收一些西方文化,哪怕像日本一样,出现一个兰学,那中国历史的道路肯定会不一样。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想。
看来,文化的选择有一个土壤的问题。清统治者要统治汉人,因此,它选择的是统治汉人的现成的政治和文化模式,而不再考虑选择其他的模式,这也是一种解释。我觉得,清初的历法之争,表面上是汤若望取得胜利,采用了西方的《时宪历》,因为它是科学的。但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讲,从全面的文化选择来讲,汤若望失败了,而杨光先胜利了。杨光先是坚持以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抗西方文化的。因为中国走的道路依然是汉族的传统道路,没有吸收西方的先进文化。这是历史事实,清朝从一开始就面临着政治和文化选择,一开始就面临着西方文化,这是其他朝代没有的事。
文化的冲击、磨合、交流,这个过程很不容易。历史上,佛教经过上千年的时间才融合成中国的佛教,因此,刚进入中国不久的西方文化不可能很快被中国人接受。文化的融合有独特的规律,历史有它的必然性。
清朝建立之初,要考虑统治汉人,必须尊重汉族传统的信仰和风俗。所以,传教士面临的困难越来越严重。罗马教廷坚持要反对祖先崇拜,这引起了汉人反对,满族统治者也反对。雍正时候,全面禁教,把传教士逐出宫廷,关上了大门。从历史的表面来看,雍正的全面禁教,似乎阻止了中西文化交流,但是历史是在前进的,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不可阻挡,不可抗拒,中国逐渐融入世界的潮流也是不可抗拒的。
18世纪文化交流虽然被阻断,乾隆后期宫廷已经没有传教士了,但中西方经济的交流大大地发展了。当时海关对外贸易急剧增加。康熙时期海关收入只有4万两,贸易额很小,到鸦片战争前海关的税收达到了190万两,增加了47倍,增长得很快,如茶叶、丝绸、棉布、瓷器的对外贸易大量增加。到康乾盛世,海外贸易比较繁荣。
社会发展也达到了顶点。从人口来看,汉朝人口5000万,唐朝是8000万,后来也有增加,但中国的记录人口从来没有达到过1亿,明朝是七八千万,到清朝道光时期为4亿。相应地,农产品也只有增加4倍到5倍,才能养活这么多人口,可以说,当时经济总量已超过汉、唐。根据外国的有关研究,当时中国的GDP占世界的32%,这是外国人的统计;还有一种统计是24%。是否确切不敢说,但说明当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很大。
这些方面的研究都需要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结合,也需要你们的合作。我希望年轻的学者转而研究一些大问题,到底是怎么回事?中国的经济实力到底如何?
康乾盛世如何解释,也需要世界历史的知识。不了解世界的情况,也难以解释康乾盛世。当时国内安定是个主要因素。不能老打仗,社会的安定对于生产的发展至关重要。康乾统治者非常重视农业生产,投入大量精力治理黄河。有一年,国家收入的1?3用于治河。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南美洲的白薯、玉米、花生等作物在康乾时期得到广泛种植。这些作物传入中国是在明朝,但广泛推广是在清朝。如果离开了白薯、玉米,这么多人口怎么养活,很难想象。只有高产的粮食作物才能养活这么多人。而且,玉米、白薯的种植条件要求很低,对土壤、水、气候的要求不是那么苛刻,这些高产作物遍地可种。从前不能种的地方,开垦出来就可以种,平原、高山、地头旮旯都可以种植。乾隆年间,开垦了以前的很多荒地。因此,粮食产量较高。这对于康乾盛世的到来非常重要。
高产作物在中国的推广,这方面的研究已经有了,但还不够,这个问题的研究,也需要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的专家合作研究。关于白薯这些作物如何推广的问题,值得研究。当时有个姓陈的福建人,带着他的儿子、孙子,山东、山西到处跑,一辈子推广种白薯。白薯种植一个关键就是育秧,他帮助北方农民解决白薯育秧过冬问题,像这类问题值得研究。可以肯定,南美洲作物的推广对康乾盛世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没有南美洲高产作物的传入和推广,就没有康乾盛世。
另外一个因素是货币。当时墨西哥白银大量输入中国,这一点对中国市场的发展非常重要。白银是良好的硬通货,当时的贸易连年出超,有很多东西销往外国,像丝绸、瓷器、茶叶;而外国人没有那么多东西运往中国,当时还没有大机器生产,只能用白银。有本书叫《白银资本》,轰动一时。讲当时中国是全世界的经济中心,所有的白银都流向中国,中国是白银的仓库。据说,在18世纪,有3亿两白银流入中国。可以说,大量白银的输入,成为中国市场交易的润滑剂,扩大了中国市场,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使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关于当时中国货币流通量、交易量到底如何,这些研究大多都是宏观的,细致的研究还不够。有统计说,中国当时国内的总贸易量超过了英国海外的贸易量,到底是不是这样,需要中国史、世界史学者共同论证这个问题。
我觉得这两个因素,经济方面高产作物的推广,货币方面白银的输入,对康乾盛世的到来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否则很难达到那样的高度。所以说,清初中外的文化交流虽然暂时中断,但经济交流更加密切,而且其实际影响非常大。到了晚清,更不用说了。如果不联系国际背景,根本没法研究中国近代历史。清朝前期,中国还可以置身于国际事务之外,是天朝上国,洋洋得意,自高自大,关起门来,可以高唱“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到了鸦片战争以后,大门被打开了,也无法关门了。这个时候,中国就被彻底卷入了世界历史的漩涡中。
无奈也罢,被迫也罢,缺乏精神准备也罢,反正你是被卷入了世界历史漩涡。列强蜂拥而入,外国开始成为支配中国的一个力量。以前是外在力量,现在成为社会内部的力量,而且是强大的支配力量。一次一次的战争,一次一次的条约,把中国与世界绑在一起,变成了半殖民地。这个时候,研究中国历史,已经离不开世界历史。
反对西方列强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任务,向西方学习同样是中国的一个主要任务,这两个任务是矛盾的。受到外国侵略,还要向它学习,即“师夷长技以制夷”,历史就是这么复杂。老师打学生,这样的事在近代很多。割地赔款,丧失主权,如果不抵抗,不反戈一击,一味认输投降,丧失的不止是物质财富,不止是主权、利益,丧失的还有精神、信心和希望。中华民族就是在抵抗中逐渐成长的。但是你光反对,不学习也不行,那样就没有进步,就会停留在愚昧落后的层次,就会停留在非理性的行动中,使你的抵抗斗争变成 “义和团式”的行为,使你的爱国行为变成盲目的排外主义。正是这些经验教训使中国在近代逐渐走向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晚清与外国打交道非常多,外国传教士、政治家、军事家、记者都到了中国,他们写了大量的东西,但目前还有很多没有翻译过来。当然,他们的记载描述带有偏见,但在某些方面反映了中国历史。因此,清朝历史与以往的朝代不一样,它自始至终与世界历史保持着联系,你必须在世界历史的背景下观察中国,必须了解当时西方人对中国写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我们编纂清史,如果不了解这些,清史没法写。所以,我们一定要把老师请来,给我们出主意。
有人去徐家汇看书,说那里有很多外文图书,有很多自清初以来的传教士书籍,但目前研究很少。像里希霍芬到中国来的考察报告很有价值,但现在也没有翻译。诸如此类,我们想对这类文献资料进行一定限度的整理,当然不可能全部整理。所以,我们成立了编译组,希望在这方面做些工作。
今天请大家来的目的就是拜师,教我们如何从世界一体化的角度研究中国历史,怎样增长有关外国人研究中国历史的知识,了解他们的学术着作。诸位是世界历史专家、中西兼通的专家,想必各位在研究世界历史时,会联想到中国类似的情况和同时代的事情。希望诸位充分发表意见,从我们来讲,将受益无穷;对大家来讲,也是一种参与,即参与了众所瞩目的清史纂修,参与有几种:一种是直接写清史,一种是提供意见,一种是提供资料,应该都是不同的参与形式吧。
(本文由作者提供,中华文史网首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
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郭丽萍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509716.html

以上是关于中国历史-中西文化的抉择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