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晚清社会风尚研究》序

社会-《晚清社会风尚研究》序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社会-《晚清社会风尚研究》序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晚清社会风尚研究》序


近二十年来,关于中国社会风俗的研究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出版了一些着作,发表了一批论文。但是,对于近代中国风尚的变化,尤其是通过社会风尚的变化来把握社会转型的研究尚属鲜见。孙燕京的着作《晚清社会风尚研究》,从文化史、社会史结合的角度考察晚清社会风尚的变化,并论述了风尚变化与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
风尚与风俗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对于风尚与风俗的区别,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认为风尚随社会变化而变化,时代性、现实性较强,其变异性相当明显。而风俗往往是经过很长时间的历史积淀、淘洗形成的,不表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却具有很强的传承性等。因此,书中对于社会风俗,除为了反映风尚变化所必要的内容外,一般不予涉及。对于风尚的界定是否妥帖,可以进一步探讨,但它毕竟使作者有了一个明确的思路。
全书纵横结合,展示了晚清社会风尚的变化。首先是纵向的研究,以甲午战争为界,分为两个阶段来论述,揭示了其变化的从“扬”到“洋”再到“新”的具体过程,以及变化的原因。而后是横向的研究,论述了社会风尚在沿海与内地、南北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地域差异,在官吏群体、知识群体、商人群体、市民群体和农民群体之间的群体差异。晚清疆域辽阔,东西南北之间,城乡之间,各阶级、阶层之间差别很大,情况繁复多样。作者没有夸大晚清社会风尚的变化,而是有所限定。通过对地区差异和群体差异的剖析,作者认为:“晚清风尚的变化,局限于特定的地域、特定的社会群体,概括起来就是南方沿海地区以及工商业比较发达、新经济因素比较集中的大中城市。同时,迎合社会新风尚的也主要是比较接近西方文化、接近近代新文化的知识群体、官吏群体、市民群体中的一部分,当然也包括晚清逐渐形成的新阶级。如果以全国为观察视角,不变的部分远远大于变化了的部分。这是由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决定的。晚清风尚沿着沿海-内地、南方-北方、大城市-中小城镇-乡村的路径缓慢发展,一直影响到民国年间。”这段论析大致符合历史实际。社会演变是一个历史的进程,在包括风尚的社会演变中,既有新的萌生,也有旧的积淀,往往是新旧杂陈。对于新的变化的广度、深度,需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不能夸大或以偏概全。就晚清风尚而言,正如书中所论,“不变的部分远远大于变化了的部分”,不仅是广大乡村变化不大(甚至无变化),内地、边远小城市无多少变化,即使是在变化显着的沿海、沿江口岸城市里,也有少变或不变的部分。
基于晚清风尚变化的地区、群体差异等情况,书中概括了晚清社会风尚的四个特点:
1、呈现一种多元的、多种性质并存的状态,既有封建的旧风尚,又有资本主义新风尚;既有大量的传统社会保留下来的带有各个时代共同性质的社会风气,又有腐朽落后的不良风气,还有不断成长着的文明进步的时代风尚。
2、呈现一种实用主义、“功利”的色彩,包括“避虚求实”和“急功近利”双重含义。
3、地域空间差异和社会群体差异相当明显。
4、伴随着社会变革和社会革命,旧风尚的破坏大于新风尚的建设。这些特点的概括未必就很准确,但它有益于推动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
晚清风尚研究的一个难处是资料零散,它不像研究人物资料相对集中。在资料的搜集、梳理上,作者用力甚勤,着重查阅了为数颇多的地方志、报刊、笔记、日记、文集等。正是因为有了较扎实的史料基础,才有可能对晚清社会风尚的变化做出符合历史实际的论述。历史研究需要有科学的理论观点、方法,需要理论和史料的统一。而史料的占有应力求详细、全面,戒抓住某条史料的记述就下断语,以避免片面化、以偏概全。
晚清风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即如风尚、风俗,书中认为二者有区别,自是一家之言。但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谈及周末风俗、两汉风俗、宋世风俗时,并不指涉婚丧嫁娶、逢年过节之类的民俗,而是关乎风尚、风气,如认为:“光武有鉴于此,故尊崇节义,敦厉名实,所举用者莫非经名行修之人,而风俗为之一变”;“观哀平之可以变而为东京,五代之可以变而为宋,则知天下无不可以变之风俗也”,等等。据此,则风俗与风尚、风气似无区别。提及这一问题,无非是想说明着述是很难的,并不妨碍作者有自己的见解。
龚书铎 二○○二年四月二十八日
(资料来源:《晚清社会风尚研究》,知书房出版社,2004年版)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509983.html

以上是关于社会-《晚清社会风尚研究》序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