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赤壁赋》天象辨正

赤壁-《赤壁赋》天象辨正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赤壁-《赤壁赋》天象辨正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赤壁赋》天象辨正


(台北市立大学)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
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赤壁赋〉是苏东坡赋作名篇。宋神宗元丰三年,苏轼左迁黄州团练副使。正月初一,离京师赴黄州。二月一日,到黄州,上谢表。时州守为陈轼(君式),苏轼与陈轼时有过从,颇相得。(请见孔凡礼《苏轼年谱》上册,页470-473。)《宋史‧苏轼传》云:「轼与田父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五年谪宦,放浪形骸,纵情山水,与渔樵杂处,写就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杰作。如前、后〈赤壁赋〉、〈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念奴娇 赤壁怀古〉等。其中前〈赤壁赋〉更是千古传唱的名篇,可称是宋人散文赋压卷之作。文以江风明月为线索,引曹孟德为赤壁设色,营造极具历史意义的时空,藉与洞箫客对话,摅发对宇宙人生的观照。用韵或悲切或悠杳,吐辞则高妙旷达。传诵千古,历代评注家有极高的评价,然历来笺疏注释,于赤壁地望考论者实多;而对明月徘徊斗牛之天象,疏解者盖寡。笔者不敏,偶窥经传天象,微有一得;每诵读〈赤壁赋〉,辄察其天象之不洽,敢略陈其愚,未必得当,博雅君子,幸垂教焉。

元丰五年七月十六日(西元1082年8月12日),苏东坡与客泛舟赤壁,作〈赤壁赋〉。云:「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此处「月丽斗牛」云云,盖东坡信手拈来,未之细审,非当时天象之纪实。清人张尔歧《蒿庵闲话》卷二引张如命之说云:
七月日在鹑尾,望时日月相对,月当在陬訾。斗牛二宿在星纪,相去甚远,如何徘徊其间?坡公于象纬未尝留心,临文乘快,不复深考耳。
张氏之说得之矣,然犹有一间,谨分疏于下:
苏东坡与客泛舟赤壁,在元丰五年七月十六日。
七月庚辰(阳曆7月28日13 h36 m)合朔;
甲午(阳曆8月11日14 h46 m)望;
初五甲申(阳曆8月1)立秋;
廿日己亥(阳曆8月16日)处暑。(以上请见张培瑜《三千五曆日天象》,页763、277。)
七月十六日(阳曆8月12日)太阳在黄经146°,赤经9 h53 m(148°.56)(天象推步当以天体力学家密率精算为据,拙文乃概算耳。)日躔张宿(距星张宿一即长蛇座Hyaν1,西元1050年赤经9h05m,136°.25。)
中国古曆所谓「昏、旦」指日没后、日出前「二刻五十分」(36分钟),约当日心在地平之下9°。于时天顶可见亮度为三四等亮星。日心在地平之下18°为天文晨光始或天文昏影终,此时天空完全黑暗。《宋史‧曆律志九》云:「处暑,日入酉正二刻三十分(18h32m),昏中星箕六度。」由日没酉位至昏星南中午位,为一象限90°。今以天文昏影终计,由张宿十三度起算东行,翼十八、轸十七、角十二、亢九、氐十五、房五、心五、尾十八、箕六,凡百又一十度。古度一度合今度0°.9856,则张宿去箕宿108°.42。减去日没后18°,则日在张宿,箕宿(距星箕宿一即人马座Sgrγ)昏中于午。箕宿凡十一度,《宋史‧曆律志九》既云:「昏中星箕六度。」则斗宿(距星斗宿一即人马座Sgrψ)近中天仅五度耳,当位于巳、午之间。取钟面设譬,以十二点、六点为子午,则斗宿位在五、六点之间,东距月出之卯位,已逾两时辰矣。望,昏时日月东西相望也。既望,已望也;望日之后一日也。复察月之出东山也,其所丽者何?由箕宿六度东行起算,斗廿六又四分度之一、牵牛八、婺女十二、虚十、危十七、营室十六、东壁九,凡百又三度又四分之一度,合今度101°8。则月当徘徊于室、壁之间。

古人将黄道、赤道附近星空区分为四象二十八宿,以繫日月五星之所躔,可以定四时昏旦,〈尧典〉所谓「乃命羲和,钦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是也。四象二十八宿即:
东方苍龙: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斗、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奎、娄、胃、昴、毕、觜、参。
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
二十八星宿体系之完成,至迟在春秋末期。1978年6月在湖北随县城关镇西北擂鼓墩,发掘一座战国早期墓葬曾侯乙墓,出土一只漆木衣箱,箱盖面左右绘有青龙白虎,中央书一大篆文「斗」字(北斗),「斗」字周围书写二十八星宿。曾侯乙墓葬年代约在楚惠王五十六年(433BC),曾国为僻处湖北大别山与大洪山之间的小国,在战国初期已有完整二十八星宿图流传,则二十八星宿体系之完成更在此前。古人观象授时,其记录散见传世经典文献,如《尚书‧尧典》云:
日中星鸟,以殷仲春。
日永星火,以正仲夏。
宵中星虚,以殷仲秋。
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论者以为这是最早定二分二至的天象记录。又如《诗经‧定之方中》云:
定之方中,作于楚宫。
一年十二月天象,备载于《礼记‧月令》、《吕氏春秋‧十二纪》、《淮南子‧时则》。举其七月为例:
孟秋之月,日在翼,昏建星中,旦毕中。(礼记‧月令)
孟秋之月,日在翼,昏斗中,旦毕中。(吕氏春秋‧孟秋纪)
孟秋之月,招摇指申,日在翼,昏斗中,旦毕中。(淮南子‧时则)
与之相应者,记录二十四节气之太阳视运动行度,见于《汉书‧律曆志》。亦举其七月为例:
鹑尾:初,张十八度,立秋;中,翼十五度,处暑;终于轸十一度。
张汝舟先生以之为制定「天正甲寅元」〈曆术甲子篇〉实测天象,时在周考王十四年(427BC)(请见《二毋室天文曆法论丛》页20。)敬从其说。欲以古代天象与后代比较,必先行「岁差」校正。今天文实测密率每一回归年春分点退行0.5029角秒,每71年213天退行一度。则从周考王十四年(427BC)至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AD),凡一千五百○八年,则岁差21°.066,合古度廿一度强。「天正甲寅元」处暑,日在翼十五度,则宋神宗元丰五年处暑,日西退在张十二度。宋神宗元丰五年七月廿日处暑,苏东坡十六日泛舟赤壁,则日更在西度,即张宿八度,与上文所推合。故苏子泛舟赤壁,日在张,昏箕中;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室、壁之间。

以岁差辨〈赤壁赋〉天象之误,清人凌廷堪固尝言之矣。《校礼堂文集》卷三十二〈书苏东坡赤壁后〉云:
东坡〈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下云「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案:壬戌为宋神宗元丰五年,距乾隆七年壬戌,凡十一壬戌,六百六十年,岁差不过十度。七月太阳所躔,约在张翼左右。则既望之月当在室、壁之间,不当云「徘徊于斗、牛之间」也。壁在斗东已一象限,初昏时斗、牛正中,月方东出,安得徘徊于其间?盖东坡未必真有是游,特想像而赋之。以为〈月令〉孟秋之月,昏,建星中,建星在斗上,月既渐升,臆度应在斗、牛。不知月渐东升,则斗、牛亦渐西降,月决不能退至斗、牛也。……今以此赋考之,则东坡于县象亦未必了了也。
凌氏所推步天象差近是也,以为东坡偶误则可,或如张知命所言「临文乘快,不复深考耳。」或如近人高步瀛氏所谓「兴象之文天必以此绳之」亦可,以为「东坡未必真有是游,特想像而赋之。」则推论太过。 金镜《六砚斋三笔》云:「子瞻先生于元丰己未,自徐州移任吴兴,日访诸公高隐谈诗较墨。……越三载壬戌,先生责黄州,僕亦有事于黄。至则先生往蕲水,候旬余始还,得拜觌于临皋亭中,握手问故。饮半剧,述前望游赤壁之胜,起而抚松长啸,朗诵《赤壁赋》一过。」东坡〈与范子丰尺牍八首之七〉(请见《苏轼文集》卷五十)亦载其事,而其黄州诸多名篇,并证东坡确有是游也。

今年农曆七月十六日(2014年8月11日)日在黄经144°47,赤经9h47m(146°76)。日躔张宿,昏尾中(尾宿距星为尾宿一;天蝎座Scoμ1西元2000年赤经15h29m,232°.25)。月出于东山,徘徊于室壁之间。敬维 读者诸君,今夏夜晚,关掉电灯,走出室外,享受清风徐来,熏风拂面。观星赏月,邈然苍穹,诉说无尽古老传说。文末奉上〈夏夜观星歌〉:
斗柄南指夏夜来,天蝎人马紧相挨。顺着银河向北看,天鹰天琴两边排。
天鹅飞翔银河歪,牛郎织女色青白。心宿红星照南斗,夏夜星空记心怀。
(编者按:本文收稿时间爲2014年8月8日09:36。)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3316.html

以上是关于赤壁-《赤壁赋》天象辨正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