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史墙盘铭的“强圉”

释史墙盘铭的“强圉”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释史墙盘铭的“强圉”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释史墙盘铭的“强圉”


(枣庄广播电视台)

史墙盘铭:“~圉武王,遹征四方”(《集成》10178),相当于“~”的字之原字形如下:
释史墙盘铭的“强圉”
释史墙盘铭的“强圉”
这个字在目前发现的金文辞中仅此一见,诸家多隶定为“释史墙盘铭的“强圉”
释史墙盘铭的“强圉””,《集成》的释文里也如是作。[1]此字释读说法颇多,麻爱民先生在《墻盘铭文集释与考证》(下简称《考证》)中搜罗较详,所录诸家所释的有“讯”、“䋼”、“𤔲”、“絇”、“络”、“索”、“绳”等,[2]文中总结云:
释史墙盘铭的“强圉”
释史墙盘铭的“强圉”圉”徐中舒读“索圉”,李学勤读“挺圉”,洪家义读“嗣圉”,连劭名读“广宇”。裘先生以为:“‘讯’、‘迅’古通。‘讯圉’就是迅猛强圉的意思。‘强圉’一词后世只用于贬义,古代却不一定。例如《左传·昭公十二年》记晋军中行穆子称讚自己的军队说:‘吾军帅彊圉’(‘彊’通‘强’,‘御’通‘圉’),《周书·謚法》也说‘威德刚武曰圉’。”按:裘锡圭之训解可从。[3]
另外较新的释读成果是张崇礼先生释“臧”,认为“‘臧圉武王’即勇武强健的武王”。[4]感觉诸家的释读虽然各有道理,不乏胜义,但总觉不安。
首先得分析一下这个字的字形,左旁从“索”,右旁是一个双臂交于胸前的人形和“口”,那个人形部分诸家认为是“丮”,但与同铭文中的“巩”、“夙”所从的“丮”写法并不相同,“丮”是象人双手奉持之形,而这个字形是象人合手挐持之形,应非一字,但它和左边的“索”放在一起表示人持索的意思还是比较显豁的。联想一下与持绳索有关的事物和在铭文中的用法,这个字最大的可能就是“繈”字(后通行字作“襁”),《说文》:“繈,觕纇也。从糸强声。”段玉裁本改作“𧢼纇也”,有段很详细的注解:
“𧢼”见《角部》,各本作“觕”,非也,今正。“𧢼”训“角长”,引申为凡粗长之称。丝节粗长谓之繈,孟康曰:“繈,钱贯也”,其引申之义也。又引申为“繈緥”,《吕览·明理篇》:“道多繈緥”,高注:“緥,小儿被也。繈,褛格上绳也。”又《直谏篇》“繈緥”注:“繈,褛格绳;緥,小儿𧝐也。”“褛”即“缕”,“格”即“络”,织缕为络,以负之于背,其绳谓之“繈”,高说最分明。《博物志》云:“织缕为之,广八寸,长二尺”,乃谓其络,未及其绳也。凡绳韧者谓之“繈”。
“纇”本是指丝拧成的疙瘩,“𧢼纇”则是丝拧成的粗长绳索,就是“繈”,它因为粗故而比较结实强韧,也就是段玉裁说的“凡绳韧者谓之‘繈’”,故从“强”得声,亦会其义;所从的“口”也自有其说了,林沄先生在论述“古”(“固”之初文,从盾从口)时说:
那么古字的构造究竟应[怎]样理解?我认为,盾是防护性武器,必须做得坚固。在盾形符号下加一个口符,就是强调这个盾不再表示这种物品,而是用来表示这种物品的特性——坚固。就好像在弓形符号中加一口符构成的释史墙盘铭的“强圉”
释史墙盘铭的“强圉”(强)字是表示弓之强劲,在高屋建筑下加一口符构成的释史墙盘铭的“强圉”
释史墙盘铭的“强圉”(高)字是表示建筑物之高耸,所以古字也就是“固”的初文。[5]
套用一下林先生的说法,就是这个字在下面加“口”符是表示这种绳索强韧的特性,这也是其后起形声字从“强”声兼会意的原因。据此,笔者认为这个象人持索形的字应即“繈”字的表意初文,本义就是粗长强韧的绳索,可以用来捆扎、背负物品。古人捆扎“緥(褓)”(婴儿的包被)的带子就叫“繈”,可以把“緥”繫在背上背着,所以称“荷襁(繈)”,《墨子·明鬼下》“鲍幼弱在荷襁之中”是也;用绳子束物于背负之称“襁(繈)负”,《论语·子路》:“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太平御览》卷八十三引《尚书中候》“天乙在亳,诸邻国襁负归德”是也。古代串钱的绳子也称“繦”,是因为钱贯以绳可负可持,后来用为计算钱的单位,同于后世的“贯”,后起专字作“镪”,从金是因钱是金属,《文选·左太沖〈蜀都赋〉》:“藏镪巨万”,注:“镪,钱贯也”,是其义。
从先后上讲,“繦”应是本字,“襁”是后起字,今《说文》中也有“襁”字,训“负儿衣。从衣强声。”段注:
按古“繈緥”字从糸不从衣,浅人不得其解,而增“襁”篆于此。假令许有此字,当与“𧝐”篆爲类矣。当删。
段玉裁的看法应是正确的,“襁”字后起,不是《说文》中原有的,但后来在典籍中“襁”字比较多见,先秦典籍中也常见用“襁”而少见“繦”,当是在传抄中后人用通行的后起字所改。
另外,“繦”很可能和“繮”古本为一字,《说文》:“繮,马绁(緤)也。从糸畺声。”就是马繮绳,但先秦无“繮”或“繮绳”之说,《礼记·少仪》:“犬则执緤,牛则执紖,马则执靮”,郑注:“緤、紖、靮皆所以繫制之者”,不同牲畜的繮绳有不同的名称,称“繮”很可能是汉代人的说法。说它从“畺声”也是不準确的,当是从彊省声,盖栓牲畜的绳子也务求强韧,所以从“彊”得声兼会意,而“强”、“彊”古音义同而通用。传世先秦典籍中多见“襁”字(本当作“繈”),“繮”字无一见,然新蔡简中有之(新甲2.27),写法与小篆同,说明先秦是有这个字的,不过不是常用字,它应该是根据“繈”字改造出来的异体字,后来分化为二,因为“繈”后来既被用为“繈緥(襁褓)”或“繈(襁)负”字,则用“繮”字为栓牲畜之繦的专字,这个用法当起于汉代。“繮”字又或从革作“缰”,然此形字《说文》不收,见于《释名》,说明它更后起了。
既然知道“释史墙盘铭的“强圉”
释史墙盘铭的“强圉””就是“繈(襁)”的初文,那么就可以知道史墙盘铭文中的“繈圉武王”当读为“强(彊)圉武王”,因为“繦(襁)”是与“强”字音同通假的,《史记·鲁周公世家》中把“襁褓”写成“强葆”,《索隐》:“‘强葆’即‘襁褓’,古字少,假借用之”,是其证。裘锡圭先生虽然释为“讯圉”不确切,但在解释中与“强(彊)圉”联繫起来是完全正确的。
“强圉”一词在先秦两汉典籍中是个常见词彙,写法颇多,如“彊御”、“彊御”、“强圉”、“强衙”等等,朱起凤在《辞通》中以“强御”为词头根据其含义分成两条,一条含义是“任威使气之貌”,如《诗·蒸民》:“不畏彊御”等;一条含义是“武勇貌”,如裘先生举出的《左传·昭公十二年》的“吾军帅彊御”,另如《春秋繁露·五行相生》:“威武强御”等。[6]第一条的含义略同于“强暴”、“强横”、“强梁”等词彙的意思,带有贬义;第二条的含义相当于“刚强”、“刚勇”、“刚毅”等词彙的意思,带有褒义,史墙盘铭文中给武王所用的显然是第二种意思。《太平御览》卷八十四引《春秋元命苞》曰:“武王骈齿,是谓刚强。承命诛害,以顺天心”,“刚强”应是汉人对“强圉”一词的翻译。
(编者按:本文收稿时间爲2014年7月10日07:58。)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修订增补本),中华书局,2007年。第七册5484页。
[2]麻爱民:《墻盘铭文集释与考证》,东北师範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指导教师:张世超。16页。
[3]《墻盘铭文集释与考证》,18页。
[4] 张崇礼:《释史墻盘的“臧”字》,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2011/12/30.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756
[5]林沄:《说干、盾》,《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辑,中华书局,2000年。94-95页。
[6]参朱起凤:《辞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228页。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3339.html

以上是关于释史墙盘铭的“强圉”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