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关于《词诠》副词“颇”释义的疑问

太史公-关于《词诠》副词“颇”释义的疑问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太史公-关于《词诠》副词“颇”释义的疑问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关于《词诠》副词“颇”释义的疑问


(杭州师範大学钱江学院)
已故着名语言学家杨树达先生生前所着《词诠》,是一部重要的古汉语虚词工具书,为我们研读古籍提供了许多方便。然而,笔者发现杨先生也有疏忽的地方,比如副词“颇”,杨先生的意见即不足取信。杨先生释“颇”为“略也,少也”,援引《史记》语料11则为证,笔者下面抄录出来,逐条问难。
1.《儒林列传》:“自此之后,鲁周霸、孔安国,洛阳贾嘉,颇能言《尚书》事。”
按:《汉书·匡张孔马传》:“(孔)安国……以治《尚书》为武帝博士。”[1]揆于事理,“颇能言《尚书》事”的“颇”决非“略也,少也。”
2.《儒林列传》:“襄,其天姿善为容,不能通《礼经》;延颇能,未善也。”
按:为说明问题,我们把杨先生未引的该节文字的上下文补出:
鲁徐生善为容。徐生以容为礼官大夫,传子至孙徐延、徐襄。襄,其天姿善为容,
不能通《礼经》;延颇能,未善也。襄以容为汉礼官大夫,至广陵内史;延及徐氏弟子公夫满意、桓生、单次,皆尝为汉礼官大夫。”[2]
细读补充完整后的文字,我们不难看出其表达上具有回环的特点,即:“襄,其天姿善为容,不能通《礼经》”就近接上文“徐襄”话题展开,“延颇能,未善也”回头照应上文“徐延”话题展开;又“延颇能(通《礼经》)”就近接上文襄“不能通《礼经》话题”展开,“未善(为容)”回头照应上文“善为容”话题展开[3];又“襄以容为汉礼官大夫”就近接上文“未善(为容)”话题展开,“延及……为汉礼官大夫”回头照应上文“延颇能”话题展开。按照一般行文顺序,其为:“传子至孙徐延、徐襄。(徐)延……,(徐)襄……。(徐)延……,(徐)襄……。”
“未善”与“善”相反,与此相应,“能”与“不能”相反。如果“颇能”的“颇”为“略,少”义,“颇能”对应“不能”与“未善”对应“善”不侔。
又下文说徐延曾担任汉礼官大夫,揆于事理,徐延也不当只“略,少”通《礼经》。
顺便再举数例以说明秦汉人说话为文中多存在回环现象:湘西裏耶秦简J1(8)157:“成裏典、启陵邮人缺,除士五(伍)成裏匄、成,成为典,匄为邮人。”[4]简文“除士五(伍)成裏匄”就近接“启陵邮人缺”展开,“除士五(伍)成裏成”回头照应“成裏典缺”展开,“成为典”就近接成裏“成”展开,“匄为邮人”回头照应成裏“匄”展开。除:任命。又,简J1(16)5:“尉别都乡、司空,司空传仓,都乡别启陵、贰春。”[5]简文“司空传仓”就近接上文“司空”展开,“都乡别启陵、贰春”回头照应上文“都乡”展开。别:别书,抄文另送。《二年律令·杂律》简183:“捕罪人及以县官事徵召人,所徵召、捕越邑、裏、官、市院垣,追捕、征者得随迹出入。”[6]律中“所徵召”文义就近接上文“徵召人”展开,“(所)捕”回头照应“捕罪人”展开,“追捕(者)”就近接“(所)捕”展开,“征者”回头照应“所徵召”展开。又,《汉书·平帝纪》:“(元始三年)夏,……立……学官。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校、学置经师一人。乡曰庠,聚曰序。序、庠置《孝经》师一人。”[7]上文顺序“学、校”,下文顺序“校、学”;上文顺序“庠、序”,下文顺序“序、庠”。等等。
回环为文可表述为:AB,BA。或更多:AB,BA,AB,BA……
3.《吴王濞列传》:“梁使韩安国及楚死事相弟张羽为将军,乃得颇败吴兵。”
按:在所引两句话前,太史公又记载了这样的事实:“初,吴王之渡淮,与楚王遂西败棘壁,乘胜前,锐甚。梁孝王恐,遣六将军击吴,又败梁两将,士卒皆还走梁。”[8]据此,试问,如果韩、张“颇败吴兵”只是“略,少”败吴兵,“锐甚”的吴兵哪能就过不了梁?又《韩长孺列传》也记此事:“吴楚反时,孝王使(韩)安国及张羽为将,扞吴兵于东界。张羽力战,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吴楚已破,安国、张羽名由此显。”[9]据此,韩、张“略,少”败吴兵就使两位将军“名由此显”,两位将军显名未免过于容易,不合常理。
4.《袁盎列传》:“及绛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征系清室,宗室诸公莫敢为言,唯袁盎明绛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
按:“盎颇有力”句后,太史公接着说“绛侯乃大与盎结交”[10]。依杨先生之说,很难这将两句话贯通起来。
5.《叔孙通列传》:“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
按:在把“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的上下文补出后,隐藏于其中的问题也显现出来:
汉五年,已并天下,诸侯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叔孙通就其仪号。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高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曰:“五帝异乐,三王不同礼。礼者,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故夏、殷、周之礼所因损益可知者,谓不相复也。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11]outlinebefore
试问,叔孙通帮助高祖制订朝廷礼仪,为什么要特别表明自己在何种程度上採用古礼?据上下文所提供的语境,1如果考虑高祖不喜欢朝仪太複杂繁琐的情况,那么叔孙通就不应单是“略,少”采古礼,而不“略,少”采秦仪,毕竟秦仪也是其所要制订的新朝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何况高祖还曾经“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2如果撇开高祖不喜欢朝仪太複杂繁琐的情况不计,叔孙通只是认为汉朝应象夏商周一样也要建立王朝自己的礼仪,那么他便无需表明自己在何种程度上採用古礼,为什么要没头没脑说自己在何种程度上採用古礼呢?
6.《酷吏列传》:“孝景时,晁错以刻深颇用术辅其资。”
按:太史公这裏不惜列晁错为景帝时期酷吏的代表人物,如果晁错只是“略,少”用术,未免名实不符。又下文太史公说“七国之乱,发怒于错”[12],如果晁错只是“略,少”用术,也与引发七国之乱情理不能相安。又《汉书·艺文志》法家着作类列晁错着述三十一篇,此也可以证明错以术辅资不是“略也,少也。”
补充说明,太史公所云晁错“颇用术”之“术”,指法家尊君抑臣的一套办法。对此,太史公本人虽未明言,但孟坚做了很好的揭示。《汉书·晁错传》记错侍奉皇太子(景帝)时向文帝上书:
人主所以尊显功名扬于万世之后者,以知术数也。故人主知所以临制臣下而治其众,则群臣畏服矣;知所以听言受事,则不欺蔽矣;知所以安利万民,则海内必从矣;知所以忠孝事上,则臣子之行备矣:此四者,臣窃为皇太子急之。人臣之议或曰皇太子亡以知事为也,臣之愚,诚以为不然。窃观上世之君,不能奉其宗庙而劫杀于其臣者,皆不知术数者也。(皇太子所读书多矣,而未深知术数者也。)皇太子所读书多矣,而未深知术数者,不问书说也。夫多诵而不知其说,所谓劳苦而不为功。臣窃观皇太子材智高奇,驭射伎艺过人绝远,然于术数未有所守者,以陛下为心也。窃愿陛下幸择圣人之术可用今世者,以赐皇太子,因时使太子陈明于前。唯陛下裁察。[13]
据上材料,可知太史公所言晁错“颇用术”之“术”为何物。
7.《六国年表》:“然战国之权变亦有可颇采者,何必上古。”
按:这裏的问题,也要把上下文补出后方可看出:
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诗书所以复见者,多藏人家,而史记独藏周室,以故灭。惜哉,惜哉!独有《秦记》,又不载日月,其文略不具。然战国之权变亦有可颇采者,何必上古。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传曰“法后王”,何也?以其近己而俗变相类,议卑而易行也。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悲夫!余于是因秦记,踵春秋之后,起周元王,表六国时事,讫二世,凡二百七十年,着诸所闻兴坏之端。后有君子,以览观焉。[14]
据下文,太史公既讥其他学者不敢道秦事为“与以耳食无异”,其自身又只“略,少”采《秦记》所载战国之权变,岂非五十步笑百步?又据韩兆琦先生研究,《六国年表》所指的战国时代的历史,是《史记》全书写得特别详细的四个阶段历史中的一个。[15]如果韩兆琦先生的研究可信,那么太史公凭藉《秦记》而表周元王至秦二世二百七十年的“兴坏之端”,岂可谓“略也,少也。”?
8.《佞幸传》:“人有告通盗出徼外铸钱,下吏验问,颇有,遂竟案,尽没入之。”
按:有人告发邓通有偷偷到边境外铸钱的犯罪行为,“略,少”有犯罪行为,话岂得通?
徼:边境。
9.《樗裏子列传》:“樗裏子以骨肉重,固其理,而秦人称其智,故颇采焉。”
按:从句子成分看,“颇采”之“采”的宾语是樗裏子,“略,少”采樗裏子,话岂得
通?《日者列传》:“贾谊曰:‘吾闻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在卜医之中。今吾已见三公九卿朝士大夫,皆可知矣。试之卜数中以观采。’”[16]“颇采”之“采”犹“观采”之“采”,所“采”对象为人。又:“太史公曰:‘古者卜人所以不载者,多不见于篇。及至司马季主,余志而着之。’”[17]“颇采”之“采”,实乃这裏“志而着之”,“志而着之”对象为人。
10.《韩长孺列传》:“且纵单于不可得,恢所部击其辎重,犹颇可得,以慰士大夫 心。”
按:在抓获单于与缴获单于辎重的取捨关係上,人情事理应是:不能抓获单于,退而求其次,缴获单于辎重;不能把单于辎重全部缴获或缴获很多,退而求其次,缴获部分或“略,少”缴获。依杨先生所言,汉军是“略,少”缴获单于辎重,此应与不能把单于辎重全部缴获或缴获很多对应,而不是与不能抓获单于对应。
11.《三代世表》:“自殷以前诸侯不可得而谱,周以来乃颇可着。”
按:所引文字的下文也用了一例副词“颇”:
孔子因史文次《春秋》,纪元年,正时日月,盖(何)其详哉。至于序《尚书》则略,无年月;或颇有,然多阙,不可录。[18]
比较两例“颇”字所在语境,显然类似,而我们看到第2例“颇”,其根本不可以从“略,少”义理解。因为,“或颇有”与下文“然多阙”文义上具有转折关係,如“颇”为“略、少”义,两句话之间即变得不能转折。“或略有”,“或少有”,意义归于消极,“多阙”意义亦归于消极,上下两句都为消极之意义,文义是不能转折的。合格的转折关係,必然是一个话题意义积极,一个话题意义消极,不得都为消极或积极之意义。比如说:“他稍微有钱,但不多。”上下两句意思都属消极,文义不能转折。试改成:“他有钱,但不多。”转折就不再存在问题。
第2例“颇”不是“略也,少也”,第1例“颇”相应也不是。
笔者以上问难,若有不当,欢迎先进君子不吝赐教。
(编者按:注释:
[1] 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第3352页。
[2] 司马迁撰,裴骃集解,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第3126页。
[3] “未善”不是说未善《礼经》。上文围绕徐襄事有两个话题,一个关于“容(礼容)”,一个关于《礼经》,这裏说徐延事,如果只剩一个关于《礼经》的话题,那么上文二,下文一,下文落单,不能耦合上文。
[4]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物处:《湘西裏耶秦代简牍选释》,《中国历史文物》2003年第1期,第13页。
[5] 同上,第20-21页。又,简J1(16)5“尉别都乡、司空”句,整理者原误作“尉别都乡司空”,以“都乡司空”连读,据改。
[6] 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33页。
[7] 同[1],第355页。
[8] 同[2],第2834页。
[9] 同[2],第2857页。
[10] 同[2],第2738页。
[11] 同[2],第2722页。
[12] 同[2],第3132页。
[13] 同[1],第2277页。
[14] 同[2],第686-687页。
[15] 韩兆琦:《史记讲座》,广西师範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4页。韩氏认为《史记》写得特别详细的另外三个历史阶段是:西周建国;秦汉之际;武帝建元、元封时期。
[16] 同[2],第3215-3216页。
[17] 同[2],第3221页。
[18] 同[2],第487页。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3622.html

以上是关于太史公-关于《词诠》副词“颇”释义的疑问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