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岳麓秦简江胡郡新考

中国古代史-岳麓秦简江胡郡新考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中国古代史-岳麓秦简江胡郡新考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岳麓秦简江胡郡新考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据新见湖南岳麓秦简整理者陈松长先生研究,记载江胡郡的三支简文为:
0706号简:“绾请许而令郡有罪罚当戍者,泰原署四川郡;东郡、三川、颖川署江胡郡;南阳、河内署九江郡……”
0914号简:“……泰原署四川郡;东郡、三川、颖川署江胡郡;南阳”
0383号简:“河内署九江郡;南郡、上党□邦道当戍东故徼者,署衡山郡。”
三支简文可以连为一段完整的话:“绾请许而令郡有罪罚当戍者:泰原署四川郡;东郡、三川、颖川署江胡郡;南阳、河内署九江郡;南郡、上党□邦道当戍东故徼者,署衡山郡。”
江胡郡是未见过的新郡,陈松长先生认爲江胡郡即江湖郡,因管理吴楚地区的江河湖泊之地得名。[1]陈伟先生认爲江胡郡即江浦郡,与楚国的江旁郡有关。[2]于薇提出江胡郡即淮阳郡,因爲辖有辖境曾有西周、春秋时期的两个小国江和胡而名。[3]笔者先前认为以上三说不能成立,胡、夏古音双声叠韵,江胡郡即江夏郡,得名于长江、夏水,江夏郡以江汉平原爲核心。[4]近觉本人前说不当,江胡郡、南郡、衡山郡同时出现,江胡郡如果是江夏郡,其西有南郡,其东有衡山郡,虽然二郡之间的地域广阔,但是只有州陵、沙羡二县,不足以设郡。故作新考,祈请学人指正。
一.江胡郡在吴越地区
笔者在前文指出,“江湖”作爲一个明确的地名在《史记》原文中出现2次如下:
1.卷二七《天官书》:“角、亢、氐,兖州。房、心,豫州。尾、箕,幽州。斗,江湖。牵牛、婺女,杨州。虚、危,青州。营室至东壁,幷州。奎、娄、胃,徐州。昴、毕,冀州。觜觹、参,益州。东井、舆鬼,雍州。柳、七星、张,三河。翼、轸,荆州。”
2.卷六十《三王世家》褚先生曰:“广陵在吴越之地,其民精而轻,故诫之曰:江湖之间,其人轻心,扬州保强……三江、五湖有鱼盐之利,铜山之富,天下所仰。”
第一句的江湖就是属于扬州的地区,第二句“江湖”是下文“三江五湖”的省称,也即吴越地区。另《货殖列传》:“(范蠡)乃乘扁舟,浮于江湖。”《正义》:“《国语》云勾践灭吴,及至五湖,范蠡辞于王曰:‘君王勉之,臣不复入国矣。’遂乘轻舟,以入于五湖,莫知其所终极。”此处的江湖也可看作三江五湖的省称。
岳麓秦简的江胡郡应是江湖郡,即三江五湖的省称,在吴越地区。江湖郡的前身是江东郡,楚国从越人手中取得吴地后置江东郡,《史记·甘茂列传》说:“越国乱,故楚南塞厉门而郡江东。”《史记·春申君列传》:“黄歇言之楚王曰:‘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便。’因并献淮北十二县,请封于江东。考烈王许之。春申君因城故吴墟。”江东郡治就在吴国故都,秦改为江胡郡(江湖郡),可能是为了区别长江中游的“江南”,后者具体位置还有争论。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二十五年:“王翦遂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另《越世家》:“楚威王兴兵而伐之,大败越,杀王无彊,尽取故吴地,至浙江北,破齐于徐州。而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楚国灭越后,疆界到达浙江(今钱塘江),浙江中南部被名义上臣服于楚的越人君王控制。所以《秦始皇本纪》说王翦招降越君,指的是浙江以南的越君,会稽郡因此设置,[5]这时的会稽郡和江胡郡(江湖郡)还是分立。会稽郡得名于今绍兴的会稽山,秦末和西汉的治所都在吴县,《项羽本纪》记载项梁“吴中”起事时杀“会稽郡守通”可证。治在吴县的郡以会稽为名,很不正常,很可能在秦始皇二十六年重分三十六郡时,原在吴地的江湖郡裁入会稽郡,仍治吴县。
二.调遣戍卒的年代和地理分析
据前缀三支简文:“绾请许而令郡有罪罚当戍者:泰原署四川郡;东郡、三川、颖川署江胡郡;南阳、河内署九江郡;南郡、上党□邦道当戍东故徼者,署衡山郡。”泰原郡(即文献的太原郡)罪人戍守四川郡(即文献的泗水郡),东郡、三川、颖川三郡罪人戍守江胡郡,南阳、河内二郡罪人戍守九江郡,南郡、上党、□邦道原要戍守旧有东疆的罪人,改到衡山郡。“□邦道”不明,应是关西秦国故地,邦即国,道即少数民族地区的县,秦汉时陇西、蜀郡有很多道,当时秦的道主要在此附近。戍卒调出地有:太原、东郡、三川、颖川、南阳、河内、南郡、上党、□邦道,全是秦人经营多年的地区。调入的郡有:四川郡、江胡郡、九江郡,衡山郡,都是秦人新得的楚地。
前人未对这三支简文断代,从“东故徼”三字,我们可以推断这三支简文是年代是秦始皇二十四年到二十五年,因为二十三到二十四年秦楚在淮河南北大战,楚国灭亡,二十六年灭齐,如果是二十六年,则泗水郡就属“东故徼”,前后矛盾。二十六年后,东疆已是大海,没法再东扩。秦的东疆发生大变,并且有足够兵力从旧有的东疆调走,只能在二十四年到二十五年,《史记·秦始皇本纪》记:“二十五年,大兴兵,使王贲将,攻燕辽东,得燕王喜。还攻代,虏代王嘉。王翦遂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五月,天下大酺。”燕、赵最终灭亡,华北的压力减轻,而楚地新平,局势不稳,中原和北方的戍卒自然要调到前一年和当年新得的楚地去。“东故徼”即旧与楚国为邻的地区,楚亡后,变成内地。
前引陈松长先生文考证1221号简文“五月甲辰州陵守绾、丞越、史获论令:癸、琐等各赎黥,癸行戍衡山郡,居三岁以当法。……”爲秦始皇二十五年五月,癸行戍衡山郡很可能和上述三支简文为一事,这也证明上述三支简文为秦始皇二十五年。《秦始皇本纪》只说:“五月,天下大酺。”其实在一片祥和的背后,是紧锣密鼓的戍卒调遣。
戍卒调出郡和调入郡的搭配,其实是按照在调出地区和调入地区中的方位:
1.太原郡在调出地区的最北面,其调入地泗水郡也在新得楚地的最北面。
2. 东郡、三川、颖川在调出地区的最东面,江胡郡(江湖郡)也在新得楚地的最东面。
3,南阳、河内在调出地区的中间位置,九江郡也在新得楚地的中间位置。
4,南郡、上党、□邦道在调出地区的最西面,衡山郡也在新得楚地的最西面。
因为秦始皇二十五年虏了代王嘉,所以其南面的太原郡戍卒调往南方。但是河北平原诸郡的戍卒没有调往南方,因为此时齐国尚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六年,齐王建与其相后胜发兵守其西界,不通秦。秦使将军王贲从燕南攻齐,得齐王建。”所以河北平原诸郡此时待命攻齐西界,不能分兵到南方。简文无会稽郡,因为此时在二十五年王翦攻略越地、置会稽郡之前。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推定江胡郡(江湖郡)即秦改楚江东郡之名,治吴县,原为楚国灭越后所置,秦始皇二十六年同前一年新置的会稽郡合併,名会稽郡,治吴县。
(编者按:[1]陈松长:《岳麓书院藏秦简中的郡名考略》,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2期。
[2]陈伟:《“州陵”与“江胡”——岳麓书院藏秦简中的两个地名小考》,“荆楚历史地理与长江中游开发——2008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武汉大学2008年10月。
[3]于薇:《试论岳麓秦简中“江胡郡”即“淮阳郡”》,简帛网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090。 [4]周运中:《江胡郡即江夏郡考》,简帛网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127
[5]杨宽:《关于越国灭亡年代的再探讨》,《杨宽古史论文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4218.html

以上是关于中国古代史-岳麓秦简江胡郡新考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