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梁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释梁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释梁
(安徽大学中文系、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
《上海博物馆所藏楚竹书(五)》《鲍叔牙与隰朋之谏》简8有如下一句:
师乃归雩(雨)坪(滂)地(沱)至
释梁复[1]
有关上揭简文的句读和“
释梁”(文中均以△号表示)字的考释,诸家之说颇有分歧,主要有下列六种:
一、原释文将△释为“杞”,将简文读为“师乃归,雩旁地至杞,複”,认为“杞”是“柳之一种”。[2]
二、季旭昇先生怀疑简文读为“雩平地至杞(?)”。“塝”当隶为“坪”,疑为地名;△,字形待考;“至杞”,一种仪式动作。[3]
三、陈剑先生将简文句读为“师乃归,雩(与)坪(平),地至△複”;△,地名,字形待考。[4]
四、李守奎先生阙释,将简文句读为“师乃归雩(于)坪地,至△複”,“坪地”与△均为地名。“坪地”或读为“平阿”。△所从左旁疑为“折”之省形。“雩”后二字,疑隶为“塝
释梁”,此三字连读为“雨滂沱”。[5]
五、何有祖先生的释文与断句均从陈剑先生之说。△,释为“漆”,地名,疑为当时属鲁或邾之“漆”。[6]
六、侯乃锋先生将△释为“膝”。简文读为“雩(雨)坪(平)
释梁(地)至厀(膝)”,形容雨大。[7]
七、袁国华先生赞同“漆”字的考释和“雨平地至膝”的断句。“雩坪
释梁”,疑读为“雨滂沱”,同样用以形容雨大。[8]
由上述几种观点可知,△字的考释直接影响到简文的句读和理解,因此要想将简文读通进而理解简文所记载的内容,必须先从△字的考释入手。
从以上几种说法中可以看到,原释文将△字释为“杞”的说法不成立。目前多数学者比较倾向于将△隶作“
释梁”,认为△字当从“卩”、从“止”、“桼”声。至于此字究竟读为何字则仍有争议。
对于△字形体,何有祖先生作过非常细緻的分析。他认为“细审字右下从止,主体部分左从二左撇夹在两木间”。[9]所言甚是。从△之形体可以清楚地看出:此字左旁上、下各从一“木”、中间从“
释梁”(即两小横),右上从“卩”、右下从“止”。若将其硬性隶定,当作“
释梁”。但何先生又指出“疑即裘锡圭先生所释‘漆’之繁文”,并引曾侯乙墓竹简“厀”字形体,将△字左旁分析为“一木变成两木,当是字形繁化了”。[10]从字形上分析,△与“桼”之字形不合。以“桼”作为偏旁的字,战国文字屡见,其中曾侯乙墓出土竹简“厀”字所从“桼”旁与△字左旁最为接近,整理者隶定为“
释梁”。现选择两个形体列举如次:
释梁简12
释梁简64[11]
此外,曾侯乙墓中另有两个“厀”字。整理者未释;[12]《曾侯乙墓竹简文字编》隶定为“
释梁”。[13]现亦列举如次:
释梁简212
释梁简213[14]
仔细审视这四个形体,不难发现,它们所从的“桼”旁形体均与战国货币中“桼”字形体接近。战国货币“桼”字形体,裘锡圭先生分析为从“木”从“
释梁”,与曾伯簠铭“
释梁”字和廿七年上郡戈铭、三年上郡戈铭、以及卌(?)三年高奴铜权铭“漆”字所从的“桼”旁一致:均由“木”旁及四道短划构成,这四道短划象徵刻在漆树上的出漆口子或漆汁,只不过短划的倾斜方向有所变化而已。[15]楚简“桼”旁形体仍保留象徵漆汁的短划,只是数目有异。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字左旁确与楚简中所见“桼”旁形体不符。因此,△字不当释“漆”。检《说文》,“梁”之古文右旁所从与△字左旁基本吻合。《说文》“梁,水桥也。从木,从水,刅声。
释梁,古文。”《说文解字系传》“臣锴曰,从两木一梁之中横象从水,指事。”[16]“梁”之古文作“
释梁”,左旁从“水”,右旁从“
释梁”。“
释梁”,从二“木”,从“一”。与△字左旁相比较,仅多出一横而已。古文字中,从一横与从两横者往往无别。此种现象楚简文字中亦属常见,如:
1.
释梁
释梁郭店·语丛二 简50
释梁郭店·语丛二 简50
2.
释梁郭店·唐虞之道 简15
释梁郭店·语丛一 简109
3.
释梁包山 简12
释梁包山 简43
4.
释梁包山 简259
释梁包山 简268
由此可见,△似当分析为从“卩”、从“止”、“梁”省声,可释为“梁”。此形体保留了说文古文“
释梁”的会意痕迹,在流传过程中为历史的选择所淘汰。此“梁”疑为地名,其具体地望待考。[17]《鲍叔牙与隰朋之谏》简8“雩坪
释梁至
释梁複”则可读为“雨滂沱,至梁复”。
附记一:本文由恩师何琳仪先生生前授意,罗小华执笔。
附记二:本文蒙陈伟师、程燕师姐审阅、修改,谨致谢忱!
(编者按:[1]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页38。
[2]同[1]页182。
[3]季旭昇:《上博五刍议(上)》,简帛网2006/02/18首发。
[4]陈 剑:《谈谈〈上博五〉的竹简分篇、拼合与编联问题》,简帛网2006/02/19首发。
[5]李守奎:《〈叔牙与隰朋之谏〉补释》,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等:《新出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2006年6月,页35。
[6]何有祖:《上博(五)零释》,简帛网2006/02/22首发。
[7]侯乃锋:《上博(五)几个固定词语和句式补说》,简帛网2006/03/18首发。
[8]袁国华:《〈上博(五)·叔牙与隰朋之谏〉“鉘(伐)器”、“滂沱”考释》,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等:《新出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2006年6月,页43。
[9]同[6]。
[10]同[6]。
[11]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上),文物出版社,1989年7月,页490、491。
[12]同[11]页500。
[13]张光裕、黄锡全、滕壬生:《曾侯乙墓竹简文字编》,艺文印书馆,1998年,页26。
[14]何琳仪师将简213之字收入“厀”字条。参何琳仪:《战国文字声系》,中华书局,1998年9月;再版,2004年9月,页1099。
[15]裘锡圭:《战国货币考(十二篇)》,载裘锡圭《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1992年,页429、430。
[16]徐 锴:《说文解字系传》,中华书局,1987年,页118。
[17]何琳仪师最初以“梁”为地名,后改训为“桥梁”。蒙陈伟师提示,“梁”训为地名较妥,现从之。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4435.html
以上是关于释梁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