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上博七·凡物流形》短札一则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文化-《上博七·凡物流形》短札一则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上博七·凡物流形》短札一则
(中山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上博七·凡物流形》4:五言才(在)人,
文化-《上博七·凡物流形》短札一则(孰)为之公?九区出
文化-《上博七·凡物流形》短札一则,
文化-《上博七·凡物流形》短札一则(孰)为之逆?
以上是整理者的释文,我们想重点讨论的是后面一句。对于此句网上已有众多学者发表了不同意见,如:
复旦读书会将此句释作“九
文化-《上博七·凡物流形》短札一则(域?摄?)出
文化-《上博七·凡物流形》短札一则(诲—谋?),
文化-《上博七·凡物流形》短札一则(孰)为之
文化-《上博七·凡物流形》短札一则(逢?)?”[1]
李锐先生将此句释为“九区(?)出
文化-《上博七·凡物流形》短札一则,孰为之逆<逢>乎?”并谓:简文字形确为“逆”字,但是由上下文皆押“东”字韵来看,疑为“逢”字之省讹。《方言》:“逢、逆,迎也。自关而西,或曰迎,或曰逢;自关而东曰逆。”[2]
廖名春先生释为“九折诎晦,敦为之逢?”意为“遭遇许多挫折而屈抑潜隐。谁能使之发达。”[3]
吴国源先生认为:
文化-《上博七·凡物流形》短札一则当读作“摄”,并谓该字又见《上博(一)•缁衣》、《上博(四)•曹沫之阵》,皆读作“摄”。《礼记•内则》:“四十始仕,方物出谋发虑,道合则服从,不可则去。”《逸周书•周祝》:“故天有时,人以为正,地出利而民是争。人出谋,圣人是经。陈五刑,民乃敬。”从“九摄”后文“出谋”的用法来看,“出谋”前面的主语当是人,因此“九摄”也指人或者官职之类,具体所指待考。[4]
何有祖先生认为当读为“九有拙谋,孰为之缝?”,即“九有”即文献中的九州,“
文化-《上博七·凡物流形》短札一则”当读为“缝”,义为弥缝,整句意为:“拙谋遍天下,谁能弥缝?”[5]
季旭昇先生基本同意何先生的释读,但“出”字如字读,并进一步指出:
文化-《上博七·凡物流形》短札一则当是从“囗”从“又”声,全字似乎应该释为“囿”,通“域”,“九域”典籍或作“九有”,即“全天下”的意思。本句的“九囿(有/域)出谋”,似可释为“全天下到处都在行谋(而不自知这些谋略都只是一偏之见),谁能为之弥缝?”[6]
按:我们认为整理者释作“区”的字确当从复旦读书会隶定为“
文化-《上博七·凡物流形》短札一则”,季旭昇先生对
文化-《上博七·凡物流形》短札一则的字形分析可取[7],相似的字形亦见于银雀山汉简《晏子》,字形作
文化-《上博七·凡物流形》短札一则[8],辞例为:“居
文化-《上博七·凡物流形》短札一则(囿)中台上以观之。”“九囿”即九州,文献中亦作“九有”,《华阳国志·巴志》:“昔在唐尧,洪水滔天,鲧功无成,圣禹嗣兴,导江疏河,百川蠲脩,封殖天下,因古九囿以置九州。” 《诗经·商颂·玄鸟》:“方命厥后,奄有九有。”毛传:“九有,九州也。”[9]“
文化-《上博七·凡物流形》短札一则”读作“谋”亦可从。“出谋”一语亦见于文献,这一点前引吴国源先生文已有引述,兹不赘。复旦读书会对
文化-《上博七·凡物流形》短札一则字的隶定可信,《上博二·容成氏》18号简有一“封”字作:
文化-《上博七·凡物流形》短札一则,据此我们认为
文化-《上博七·凡物流形》短札一则亦当读作“封”,义为划界分封。《左传·昭公七年》:“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汉书·叙传下》:“自昔黄唐 ,经略万国。”《尚书·禹贡》:“嵎夷既略。”蔡传:“略,经略为之封畛也。”戴侗《六书故》:“畧,启土而经画疆理之也。天子制天下,制畿分域,经略九州,各为之封畛,诸侯受地于天子,则各正其封而已。”据此推测“九
文化-《上博七·凡物流形》短札一则(囿)出
文化-《上博七·凡物流形》短札一则(谋),
文化-《上博七·凡物流形》短札一则(孰)为之
文化-《上博七·凡物流形》短札一则(封)?”大意是说“九州之人均在各自谋划领地,谁为他们划界分封呢?”
附记:小文写毕,刚又拜读到凡国栋先生《上博七〈凡物流形〉简4“九囿出牧”试说》(简帛网2009年1月3日),凡先生已正确释出了本简中的“封”字,但具体论证和简文大意的理解与我们稍有不同,小文权作参考。
(编者按:[1]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上博(七)·凡物流形〉重编释文》,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08年12月.31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581。
[2]李锐《〈凡物流形〉释文新编(稿)》,清华大学简帛研究(孔子2000网),2008年12月31日。http://www.confucius2000.com/qhjb/fwlx1.htm#_ftn3。
[3]廖名春《〈凡物流形〉校读零劄(一》,清华大学简帛研究(孔子2000网),2008年12月31日。http://www.confucius2000.com/qhjb/fwlx3.htm。
[4]吴国源《〈上博(七)凡物流形〉零释》,清华大学简帛研究(孔子2000网),2009年1月1日。http://www.confucius2000.com/qhjb/fwlx5.htm。
[5]何有祖《〈凡物流形〉札记》,简帛网,2009年1月1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925。
[6]季旭昇《上博七刍议(二):凡物流形》,简帛网,2009年1月2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934。
[7]《上博(一)•缁衣》、《上博(四)•曹沫之阵》中读作“摄”的“
文化-《上博七·凡物流形》短札一则”,可能是异字同形。
[8]参见骈宇骞编着《银雀山汉简文字编》页237,文物出版社2001年。原形参见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编《银雀山汉墓竹简》(壹)页53,532号简e段,文物出版社1985年。
[9]这一点何有祖先生已指出,参见前引何先生文。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4418.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上博七·凡物流形》短札一则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