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小論“白心”一詞的起源

读书-小論“白心”一詞的起源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读书-小論“白心”一詞的起源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小論“白心”一詞的起源


(武漢大學歷史學院)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彭祖》有“心白身懌”一句[1],周鳳五先生指出:“‘心白’一詞當與《管子‧白心》有關,值得注意的是《莊子‧天下》:‘不累於俗,不飾於物,不苟於人,不忮於眾,願天下之安寧以活民命,人我之養畢足而止,以此白心,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宋鈃、尹文聞其風而悅之。’‘白心’之說和宋鈃一派又有關係。”[2]愚曾根據周先生此說,從《彭祖》一篇的思想、體製特色,論證其為宋鈃一派遺著,此再就“白心”一詞的來源,談談自己不成熟的想法,請學者專家不吝指正。
戰國時期,學者對於知識的來源歸結為心統感官,並以耳、目接觸外物而獲致知識[3]。在認識論上,著重探討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妨礙正確認識的因素是什麼,二是“心”處於什麼狀態才能獲得正確認識[4]。宋銒提出“別囿”、“白心”之說,便是對於此一問題之回應。別囿者,去外在之拘囿也,其功夫在心上;白心者,彰明、潔白其心。二者互為表裡,從內言為“白心”,從外言則為“別囿”。陳鼓應還指出:“白心”即《管子‧心術上》所謂“潔其宮”、“虛其欲”[5]。
關於宋子一派“白心”術語的形成及來源,出土及傳世文獻中猶有線索可尋。《國語‧周語上》載晉惠公即位,周襄王使邵公過及內史過賜之命圭,惠公及其臣呂甥、郤芮執禮不敬,內史過回去後,在周王面前預言晉國將衰,並說:
民之所急在大事,先王知大事之必以眾濟也,是故祓除其心,以和惠民。考中度衷以蒞之,昭明物則以訓之,制義庶孚以行之。祓除其心,精也。考中度衷,忠也。昭明物則,禮也。制義庶孚,信也。則則長眾使民之道,非精不和,非忠不立,非禮不順,非信不行。
其中“祓除其心,精也”一句與“白心”概念有關。韋昭讀“祓”為“拂”,並訓“精”為“潔”[6]。李銳解釋此句云:“《廣雅‧釋詁下》:‘祓,除也。’《小廣雅‧廣詁》:‘祓,潔也。’‘祓除其心’就是指潔其心。潔其心就可以‘和惠民’,就是‘精’。”[7]按,李說是。“祓除其心”即“潔其心”、“白其心”之意,其概念疑源於宗教儀式。《世本》載殷先王上甲微“作五祀”[8]與儺儀之“索室毆疫”,皆與宮室邪穢事物的清潔或禳除有關。殷代卜辭有貞問“宅新室”、“究寢”之辭例[9],“究寢”之“究”(字本從宀,九聲)訓為清除,其儀式包括以祭祀及工具清除屋室中的厲鬼與害蟲[10]。由此概念引申,將心視為精神的宮室,故有“祓除其心”之說。《心術上》云:“虛其欲,神將入舍;掃除不絜,神乃留處。”該篇解云:“神者,至貴也。館不辟除,則貴人不舍焉。”可見“白心”取喻於祓除宮室之儀式。“白”與“祓”在語源上可能有關,出土文獻中亦有相通之例,如上海博物館藏楚竹書有《簡大王泊旱》一篇,整理者取首句“簡大王泊旱”為題。“泊”字,整理者引《廣韻》、《集韻》訓為止。[11]周鳳五先生指出:“泊,古音並紐鐸部;祓,幫紐月部。音近可通。祓,除也。《說文》:‘祓,除惡祭也。’……簡文‘祓旱’指舉行祭祀來祓除旱災。”[12]按,其說是。“泊”與“祓”相通,猶“白心”即“祓除其心”。前引《周語》又有“考中度衷,忠也”一句,韋注:“忠,恕也。”“考中,省己之中心以度人之衷心,恕以臨之也。”[13]說極精審。忠恕之觀念為儒家一貫主張,但在《管子》中亦有類似說法,如《管子‧七法》“實也、誠也、厚也、施也、度也、恕也,謂之心術。”同書《白心》:“中又有中。孰能得夫中之衷乎”[14]亦與“考中度衷”相通。
值得注意的是,子思學派也有“白心”的類似表述。郭店竹書《性自命出》末章(簡62至67)描述君子的思想、行為及容貌云:
凡憂患之事欲任,樂事欲後。身欲靜而毋遣,慮欲淵而毋偽,行欲勇而必至,貌欲莊而毋廢,欲柔齊而泊,喜欲知而亡末,樂欲懌而有志,憂欲斂而毋悶,怒欲盈而毋暴,進欲遜而毋巧,退欲忍而毋輕。欲皆文而毋偽。……君子身以為主心。[15]
“欲皆文而毋偽”疑當作“皆欲文而毋偽”,乃此段之總結,簡文“皆”、“欲”二字誤倒。末句疑當作“君子心以為主身”,“身”、“心”二字誤倒[16]。 “心以主身”即《管子‧心術上》所謂“心之在體,君之位也。”《性自命出》“欲柔齊而泊”句,與上下文例不合,當有缺文。李零、周鳳五先生在“欲”之上補“心”字, 周先生更指出:“心欲柔齊而泊”似與“白心”說有關[17]。按,上博本《性情論》此章有“用心欲德而毋偽”句[18],但郭店本此段排比卻未出現論“心”的相關句子,故周、李二位先生補“心”字當無可疑。周先生指出“心欲柔齊而泊”與“白心”有關,尤為可貴。“泊”可逕讀為“白”。 宋鈃一派“白心”之術語或即取自子思學派著作,此又戰國時期儒、道交流之一例。

二零零七年十二月十七日寫於南港
(編者按:[1]“懌”字之釋讀參考陳偉武《讀上博藏簡第三冊零劄》,《華學》第七輯,頁177;周鳳五:《上海博物館楚竹書〈彭祖〉重探》,《南山論學集——錢存訓先生九五生日紀念》,北京圖書館出版社,頁13。
[2]周鳳五:《上海博物館楚竹書〈彭祖〉重探》,《南山論學集——錢存訓先生九五生日紀念》,頁13。
[3]參考拙著:《〈大學〉“格物”本義勾沈——兼說“格”字初誼及〈大學〉的學派歸屬》(待刊稿)
[4]參考白奚:《稷下學研究——中國古代的思想自由與百家爭鳴》(頁104至107)及前文《從〈彭祖〉之思想特徵論其學派歸屬》一節。
[5]陳鼓應:《〈白心〉注釋與詮釋》,《管子四篇詮釋——稷下道家代表作》,台北,三民書局,2003年2月,頁175。
[6]說見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組校點本《國語》,台北,里仁書局,1981年12月,頁36注9、頁37注13。
[7]李銳:《論帛書〈二三子問〉中的‘精白’》,簡帛研究網,2007年4月19日。
[8]見《太平御覽》卷529引《魏名臣奏》所記《世本》佚文。
[9]見《甲骨文合集》13563、13573、22548、24951。
[10]關於上古儺儀及卜辭“究寢”,參考拙著:《殷代巫覡活動研究》,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1月,頁268至295。
[11]馬承源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2月。
[12]周鳳五:《上博四〈簡大王泊旱〉重探》,《簡帛》第1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
[13]見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組校點本《國語》,頁36注10。
[14]按,劉績云:“此即前‘心之中又有心’意。”王念孫《讀書雜志》申劉說云:“‘有中有中’當作‘中有有中’,上‘有’字讀為‘又’。‘中又有中’者,中之中又有中也。下句云‘孰能得夫中之衷乎’,是其明證矣。《內業篇》云‘心以藏心,心之中又有心焉’,義與此同。‘中有’二字誤倒,故尹不得其解而強為之詞。”
[15]所錄釋文參考周鳳五先生:《郭店〈性自命出〉“怒欲盈而毋暴”說》,《新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頁185至190;《上博〈性情論〉小箋》,《複印報刊資料‧先秦、秦漢史》2002年第6期,頁25;《上海博物館楚竹書〈彭祖〉重探》,《南山論學集——錢存訓先生九五生日紀念》,頁15注5(讀“貌欲莊而毋拔”之“拔”為“廢”)。分章則參考李零先生《郭店楚簡校讀記》(增訂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3月,頁108、111。
[16]按,此句劉釗校改為 “君子身以心為主”,郭沂以為當作“君子身以為主于心”。參考李天虹《〈性自命出〉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頁196至197所引諸家說。
[17]周鳳五:《上海博物館楚竹書〈彭祖〉重探》,《南山論學集——錢存訓先生九五生日紀念》,頁15注5;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增訂本),頁111。
[18]按,此句“偽”字整理者隸定為從“苟”省、從“心”,此據李零先生《上博楚簡三篇校讀記》改釋。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4562.html

以上是关于读书-小論“白心”一詞的起源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