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译序(连载四)

《孙子》译序(连载四)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孙子》译序(连载四)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孙子》译序(连载四)


(首发)
(连载一)(连载二)(连载三)
[12重复简用间] 第十二篇 用 间[1]
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2]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相守[3]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4]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5],不可验于度[6];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因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7]。内间者,因其官人而用之[8]。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死间者,为诳事于外[9],令吾间知之而传于敌间也。生间者,反报也[10]。五间俱起[11]莫知其道[12],是谓神纪[13],人君之宝也。
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14]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15]。必索敌间之来间我者,因而利之、导而舍之[16],故反间可得而用也。因是而知之[17],故乡间、内间可得而使也。因是而知之,故死间为诳事可使[18]告敌。因是而知之,故生间可使如期[19]。五间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间,故反间不可不厚也。
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20],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21],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22]。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皆死[23]。
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24],周之兴也吕牙在殷[25]。故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所恃而动也[26]。
注释
[1]用间——使用间谍。本篇客观地论述了使用间谍在战争和军事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并简略论述了间谍的使用方法。
[2]怠于道路——疲惫于道路上。怠,疲惫。
[3]相守:即相持。
[4]而爱爵百金——爱:舍不得。爵禄:爵位和俸禄。百金:金钱,指一次性拿出来的较多的金钱。百,虚指多。金,金钱。
[5]象于事:从别的事物身上来推测。象,古代迷信,从(不相干的)事物身上看出征兆。事,事或物,指别的事物。
[6]验于度——从日月星辰的运行上验证。验:验证。于:从------。度:躔度,日月五星(金、木、水、火、土)在天空的运行区域。
[7]因其乡人而用之——利用他本地人的身份来使用他。因,凭借、利用。乡人,乡里人。乡,古代国家的行政单位。其,他。
[8]因其官人而用之——利用他在官府做事的身份来使用他。官人,在官府做事的人。(古代“吏”指官,“官”是指官府,称在官府做事的人为“官人”。)
[9]为诳事于外——为了用事情欺骗外面。诳事,用事情欺骗。诳,欺骗。于,介词,引出动词(诳)的对象。
[10]反报:往回传递情报。反,返,往回。报,报告。
[11]俱起:一同起用。俱,一起、一同。起,起用。
[12]道:道理。
[13]神纪:天神所把握的头绪。纪,丝的头绪,比喻事物的“丝头”;找出了丝头,丝就自然理出来了。
[14]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守将:守备的将领。左右:左右之人。谒者:来拜见的人(接待拜见的人也称为谒者,是后起意义)。门者:门客,官宦人家养的闲士。舍人:官宦人家的勤杂人员。
[15]索知之——搜探并知道它。索,搜探。
[16]因而利之导而舍之——因而利之:让他继续做敌人的间谍并收买他。因,沿袭,指让他继续做敌人的间谍。而,连词。利之:给他好处,即收买他。导而舍之:引导后放走他。导,引导。而,连词。舍,放走。
[17]因是而知之——利用得到和使用反间而知道敌人方面的情况。因,凭借、利用。是,指示代词,指“得而用”。之,指代敌人方面的情况
[18]使:派遣。
[19]如期:按时。期,约定的时间。
[20]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因此军队中的事情没有谁必间谍更亲近的。莫,代词,没有谁、没有什么。于,介词,引出比较对象。
[21]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妙:指用微妙手段。得:把握、掌握。间之实:间谍的真实情况。实,指真实情况。
[22]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微哉微哉:微妙之极。无所不用间也:是没有地方不使用间谍的。(这里的使用间谍,实际指的是使用间谍的方法)——这句话也是对上句“微妙”的解释。
[23]间事未发------皆死——间事未发:间谍的事还未开始。发,把箭射出去,指开始进行。先闻:先有人听说了。间与所告者皆死:“间”,疑为誊误,应是“闻”(听说的人),“间”有悖逻辑。所告,告诉的人。
[24]昔殷之兴也伊尹在夏——从前商部落的兴起,是伊尹在夏朝。殷,商,这里指的是商还是部落的时候。伊挚:伊尹,商的大臣、商相。
[25]周之兴也,吕牙在殷——周部落的兴起,是吕望在商朝。周,指的是周还是部落的时候。吕牙:吕望,周相。
[26]此兵之要,三军所恃而动也——这是军事的重要部分,是军队依靠(它)来行动的部分。要,关键,这里是指关键的地方、关键的部分。所,介词,与介词宾语一起构成名词性词组。这里的介词宾语是:恃而动。恃而动,恃(之)而动,省略了“之”。
译文 第十二篇 使用间谍
举兵十万出征千里,百姓的耗费、公家的供养每天花费千金;内外骚动,在道路上奔波,不能做事的七十万家;相持数年以争一日之胜,却舍不得爵禄和金钱,不能了解敌人的情况,太没有仁爱之心了。这不是军队的将领、不是君主的辅弼、不是得胜的君主。那么明君贤将行动就能战胜敌人,成功超出一般人的原因,是有先知。有先知,不可能从鬼神那里得到,不可能从其它事物身上来推测,不可能从日月星辰的运行上去验证;必然来自于人,了解敌人情况的人。
那么使用间谍有五种: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生间,有死间。因间,是利用他当地人的身份而使用他;内间,是利用在他官府做事的身份而使用他;反间,是利用他作为敌人间谍的身份而使用他;死间,是为了用事情欺骗外面,让我的间谍知道“这些”而去告诉敌人的间谍;生间,是往回传递情报。五种间谍一同起用,没有人知道其中的玄奥。这是为天神所握的头绪,是为人君的宝器。
凡准备要攻打的军队,要攻夺的城,要杀的人,必须先了解其守备的将领、左右之人、来拜见的人、门客、家里勤杂人之姓名,让我的间谍一定把它摸清楚。必须摸出敌人间谍来对我进行间谍活动的,让他继续做敌人的间谍并收买他,加以引导后放走他,那么反间就能得到并使用。利用得到和使用反间而知道敌人方面的情况,那么因间、内间就能得到并使用;利用得到和使用反间而知道敌人方面的情况,那么死间为了用事来欺骗,就能派遣去“告诉”敌人;利用得到和使用反间而知道敌人方面的情况,那么生间就能按时派遣出去。五种间谍的情况,君主必须了解它们,了解一定是在于反间。因此反间不能不厚待。
那么军队中的事情没有谁比间谍被看得更亲密的,奖赏没有谁厚过间谍的,事情没有什么秘密过间谍的。没有圣贤之智不会去使用间谍,没有仁义之心不能使唤间谍,不用微妙的手段不能掌握间谍的真实情况,微妙之极是没有地方不使用间谍方法的。间谍的事还未开始进行而先有人知道了,知道的人和告诉他的人都要杀死。
从前殷部落的兴起是伊尹在夏朝,周部落的兴起是吕望在殷朝。那么明君贤将能用上智之人作为间谍,必定能成大功。它是军事的重要部分,是军队依靠它而行动的部分。
[13重复简火攻] 第十三篇 火 攻[1]
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2]。行火必有因,烟火必素具[3]。发火有时起火有日[4]。时者,天之燥也[5];日者,月在箕、壁、翼、轸也[6],凡此四宿者风起之日也。
凡火攻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7]。火发于内,则早应之于外。火发而其兵静者,待而勿攻;极其火力,可从而从之,不可从而止[8]。火发于外无待于内,以时发之[9]。火发上风、无攻下风,昼风久夜风止。
凡军必知有五火之变,以数守之[10]。故以火佐攻者明[11],以水佐攻者强[12]。水可以绝不可以夺[13]。
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14],命曰费留[15]。故曰明主虑之,良将修之[16]。
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17]。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18];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说[19];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主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注释
[1]火攻——本篇和前面的《用间》篇,是从军事范畴中提出的两个重要军事内容,以作为对其整个理论的补充。火攻是战争中是借用自然力量的一种军事方法和军事手段,本篇在论述火攻的同时也提到了利用流水的力量,启示要会借用大自然的力量才是本篇的精神所在,也是此篇押尾的意义所在。
最后,在本篇的篇尾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思想理念,一个是毋“费留”,一个是慎战,以作为对整个十三篇的收结。
[2]一曰火人------火队——火人:烧军队。火积:烧粮仓。积,粮仓。火辎:烧辎重。辎,辎重。火库:烧兵库。库,指兵库。火队:烧地道。队(音sui岁),隧,地道。
[3]行火必有因,烟火必素具——行火:使用火攻。行,指使用。火,指火攻。因:凭借,指可利用的条件。烟火:指烟火器材。素具:常有准备。素,平常、常。具,具备。
[4]发火有时起火有日——火能烧起来有季节性,也有日期性。对举句。发火、起火:发起火攻。时,季节,指季节性。日,日期,指日期性。
[5]天之燥也——是天气处于干燥的时候。天,指天气。燥,干燥,指干燥的时候。
[6]月在箕、壁、翼、轸——箕、壁、翼、轸:古代二十八星宿之一。在天文上,月亮运行一周,在二十九天左右,依次运行在二十八星宿附近。
[7]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因:根据。五火之变:五种火攻的不同用法。变:指不同的用法。应:配合。之,指火攻。
[8]极其火力,可从而从之,不可从则止。——极,使到尽头,使动。从:指借火势攻击。从,跟随。止:不动。
[9]火可发于外无待于内,以时发之——无:勿,不要。待:等待。内:里面(里面有内应)。以时:根据时机。时,指时机。发之:发起火攻。发,把箭射出去,指发起。之,指代火攻。
[10]以数守之——根据规律等候时机。以数:根据规律。数,规律。守,指等待。之,指代时机。
[11]明:明显,指效果明显。
[12强:增强,指增强势力。
[13]水可以绝,不可以夺——绝,隔断,指隔断敌人。夺,使丧失,指消灭敌人。
[14]不修其功者凶——修,假借修,干肉,古人常用干肉酬劳别人,这里名词转动词,酬劳的意思。凶,不吉利,不好。
[15]命曰费留——命曰:命(之)曰,把它叫做。命,命名。费留:指该花费的不花费。费,费用(酬功是应有的费用)。留,扣留。
[16]良将修之——修:研究。
[17]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非利:没有利益。动:指出动。非得:没有把握。得,把握。用:指用兵。危:危险。战:根据文意,指的是参战。
[18]愠而致战——愠:生气。致:引来、引起。
[19]说(音yue悦):“悦”。这是一个常用的通假字。
译文 第十三篇 火攻
火攻有五种:一是烧敌人的军队,二是烧敌人的粮仓,三是烧敌人的辎重,四是烧敌人的兵库,五是烧敌人的地道。使用火攻必须要有可利用的条件,烟火器材必须常有准备。用火攻有季节性也有日期性。季节性,是天时处于干燥的时候;日期性,是月亮处在箕、壁、翼、轸附近时,这四个星宿是起风的日子。
凡火攻,必须根据五种火攻之不同方法而配合它。火从里面烧起,则先在外面接应。火点着了而敌人的军队没有动静,等待着不要进攻;让火一直烧下去,能借火势攻就攻,不能借火势攻就不要动。火从外面烧起就不必等待内应,根据时机去发起火攻。火攻要从敌人的上风发起,不要从下风去攻击。白天风刮久了,晚上风会停下来。
凡军队必须了解五种火攻之不同方法,根据规律来等待时机。那么用火助攻效果要明显,用水助攻只是增强势力。水可以用它来隔断敌人,不能够用它来消灭敌人。
凡是打了胜仗夺了城池而不酬劳其功的,不好。这有一个说法,叫该花费的地方不花费。那么说,明主要考虑这个事情,良将要研究这个事情。
没有利益不要行动,没有取胜的把握不要用兵,没有危险不要参战。君主不可以因愤怒而出兵,将军不可以因生气而引起战争;条件有利才行动,条件不利就不动。愤怒能够再高兴,生气可以再愉悦;国家灭亡了不可以复存,人死了不可以再生。因此明君要为之慎重,良将要为之警醒,这是安国全军之道。
附录原《孙子兵法》底本文简及散简图
《孙子》译序(连载四)
《孙子》译序(连载四)
《孙子》译序(连载四)
《孙子》译序(连载四)
《孙子》译序(连载四)
《孙子》译序(连载四)
《孙子》译序(连载四)
《孙子》译序(连载四)
《孙子》译序(连载四)
《孙子》译序(连载四)
《孙子》译序(连载四)
《孙子》译序(连载四)
《孙子》译序(连载四)
《孙子》译序(连载四)
《孙子》译序(连载四)
《孙子》译序(连载四)
《孙子》译序(连载四)
《孙子》译序(连载四)
《孙子》译序(连载四)
《孙子》译序(连载四)
《孙子》译序(连载四)
《孙子》译序(连载四)
《孙子》译序(连载四)
《孙子》译序(连载四)
《孙子》译序(连载四)
《孙子》译序(连载四)
《孙子》译序(连载四)
《孙子》译序(连载四)
《孙子》译序(连载四)
《孙子》译序(连载四)
《孙子》译序(连载四)
《孙子》译序(连载四)
《孙子》译序(连载四)
《孙子》译序(连载四)
《孙子》译序(连载四)
《孙子》译序(连载四)
《孙子》译序(连载四)
《孙子》译序(连载四)
《孙子》译序(连载四)
《孙子》译序(连载四)
《孙子》译序(连载四)
《孙子》译序(连载四)
《孙子》译序(连载四)
《孙子》译序(连载四)
《孙子》译序(连载四)
《孙子》译序(连载四)
《孙子》译序(连载四)
《孙子》译序(连载四)
《孙子》译序(连载四)
《孙子》译序(连载四)
《孙子》译序(连载四)
《孙子》译序(连载四)

一、复原思想。
(一)两个基本假定。1、假定底本只存在错简问题。也就是说底本只是存在散简后因整理不当而形成错简的问题,没有其它的问题(如增衍、删改等)。2、假定通过底本所保存下来的原藏简的文字材料是完整的。
(二)语言有自身的规律,尽管语言在语种和时期上有种种差别,但是存在有根本的共通的规律,它是语言自身的特性和由语言自身特性所决定而自然形成的规定性。
语言包含有三个要素:音、气、意。
“意”,指的是语言要表达的意思,和通过语言的组成所要表达的主题。不管说什么话、怎么说,总是为了要表达和说明一个什么。它是语言的目的指向。
“气”,指的是语言的内在逻辑。话不管怎么说,自然、必然有一个内在的逻辑,否则说不清楚也听不明白。它是语言的内在联系和内部构成。
“音”,指的是语言的外在语音,包括语音和语音节奏。语言既是语意的又是语音的(对于文字语言来说,文章既是语意文章,又是语音文章),语言是通过语音来传递的。语音是语言的外在形式。
“音”在语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语言的表达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具体的语言中,语言中的音、气、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那么语言是通过什么来使音、气、意三者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呢?语言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语言节奏。是说话也好是文章也好,自然有一个语言节奏在里面,通过语言节奏而完整地表意,也只有有一个语言节奏在里面,才能说的清楚听的明白。所谓语言的节奏,就是通过语音上的节奏将语意和语言中的逻辑清晰完整地表达出来。语言正是通过语言中的节奏将音、气、意三者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古汉语以音来断句,也正是利用了语言的这一特点。(为方便复原,对语言的这一特性我们不妨作这么一种表述:在一个成型的文章中,语意和语言中逻辑的表达有一个内在节奏,而这个节奏是通过语音上的节奏而表现出来的,或说与语音节奏是同步的)
任何语言必然包含音、气、意三个方面,同时自然地从音、气、意三个方面受语言自身特性和自然规定性的约束。对于文章来说,除了语言的规律以外,文章还存在有自身的一些规律。在两个基本假定成立的前提下,我们应当、完全可以根据语言和文章的自身规律,对底本进行客观、细致的分析,找出错简的地方,并将其复原。
二.复原过程。
1、两个假定。(一)假定当初藏简本《孙子》的篇目数与底本无异为十三篇,(二)假定各篇的篇名与底本无异为现在所看到的各篇篇名。
2、复原的原始程序。
(一)解析底本。原底本简文的杂乱表现在各篇主题不明确、文气滞塞、语音不畅,其中心是文气的滞塞。这种表现是由于当初的复简所造成的。那么文气滞断之处,将其逐一断开,得到一个与当初的散简图大体相似的分析图。[分析图呈现出来的散简,有大块的(包含着一至多个意群),有小块和单片的(某一意群中的文字材料)]
(二)将分析图当作当初的散简图,对其重新拼接,进行试复原。
(1)、初步过程。第一步。(A)篇名一般是对篇中主题的概括,那么通过各篇的篇名判断出各篇大致的主题范畴,同时将与各篇主题范畴关系较近的文字材料划归于各篇目下(关系不明确的文字材料权置一旁)。(B)将所有的材料进一步解析为一个个意思单一的意群(解析出来的还有一些小于意群单位的文字)。
第二步。(A)以意群为基本分析单位,分析意群之间的逻辑关系;根据意群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寻各简块之间的联系,对简块进行拼接(包括将简片恢复到原来的意群中)。(B)以恢复各篇的主题和对主题的完整论述为目标,以文气的接续为中心,对各篇进行试复原。
这一过程是一个反复组织、反复否定的过程。(复原中包含着一条暗线,那就是复原是一个反复组织反复否定的过程,因此干脆就用否定排除法作为一条暗线来进行复原)经过反复的组织和否定排除,得到一个初步的复原图。
(2)、加入语音因素进行检验。初步的复原图是从“气”和“意”入手得到的,初步的复原图各篇有明确的主题和对主题完整的论述,逻辑清晰,文气上也看不出什么毛病;然而加入语言三要素中的第三个要素“音”,通过语音,从语音文章的角度来检验,文气上的毛病就显现出来了,主要表现在作为语意文章的语言节奏和语音文章的语言节奏不同步——这在平常的语言和文章中都是不可能出现的。由此以语音文章为重点,兼顾语意文章和语音文章两个方面对复原图和复原过程进行检讨,并重新进行复原,由此得到最终的复原图。
(三)通过复原图还原出当初的散简图(最开始的分析图将一些该断开的地方没有断开,一些不该断开的地方断开了),并对散简图进行验证。散简图中将底本断开的地方,上下文之间有明显的不吻合和文气的滞断,不存在有不该断而断了的地方;断开的简块或简片中,语意紧密、语气连贯,不存在有该断而没有断的地方。证明散简图真实、客观地反映了当时的散简情况。(当时的散简也许更为严重,或许借助了某些条件作了些正确的连接。但这并不影响对现底本的判断)
(四)在还原出的散简图的基础上对复原图进行验证。一、从复原结果考量。复原图中各篇主题明确、论述完整,文气流畅、语音协和,从音、气、意三方面考量没有任何矛盾冲突。二、从材料的归位上考量。每一散简材料的归位有据,且经过充分的否定排除,具有唯一的归置性。三、从对整个散简材料拼合的角度来看,拼合完整、没有任何缝隙。证明复原图真确地还原了当初藏简《孙子》各篇本来的面貌。
(五)底本中在篇序上有明显的错误,根据各篇之间内在的因承关系,对篇序重新进行排定。
(《复原的细节和依据》附后)
三、复原总结。
(一)对复原和复原过程的一些总结。
(1)、对《孙子》的复原是建立在底本只存在错简问题,且通过底本所保留下来的文字材料是完整的前提下。而《平津馆丛书》所收影宋本《孙吴司马法》中的《魏武帝注孙子》更符合上面两个条件。对《孙子》的复原最后是以其为底本,以另外的两个宋本作为参照本而进行的。
(2)、复原出来的《孙子》,各篇主题明确、论述清晰完整,各篇之间意牵气连、整体思想完整系统:各篇篇目也准确地概括了篇中的主题。证明《孙子》确为十三篇,且篇名为底本中所见到的各篇篇名。通过各篇对主题论述的完整性(包括语意和语气的完整),证明通过底本所保留下来的文字材料是完整的。
(3)、复原的中心过程是一个反复拼合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否定和排除的过程。复原过程中一方面对文气和文意的表达进行接续,一方面自觉地利用否定排除法来进行复原,通过音、气、意三个方面的衡量,在拼合上进行反复的否定排除,直到最后无可否定,从而找到材料的唯一归置。复原结果与其说是拼合出来的,不如说是通过否定排除出来的。这是复原《孙子》的一个特点。
(4)、语音因素的关键作用。在材料既定的情况下,在对主题的论述上可以形成不同的文法和章法,仅仅从语意上我们无法判断和确定原文该怎样说、会怎样说。在加入语音因素后,根据语意文章和语音文章在文章的一般节奏上(语言的节奏、说话时的节奏)的同步性,从而排除其他的文法和章法,来找到其本来的说法。——是说话也好是文章也好,自然有一个语言节奏在里面,通过语言节奏而完整地表意,也只有有一个语言节奏在里面,才能说的清楚听的明白;而文意表达上的节奏是通过语音的节奏表现出来的,也就是说文章的内在节奏和外在的语音节奏是一致、同步的。这是为了确定材料归置上的唯一性,增加否定排除的依据和手段,不得不对语言和文章的一般规律性作深入的研究,从而发现的一重要规律。
(5)、复原《孙子》的难度主要是在摸索和寻找方法上,在找到正确的方法以后,对《孙子》的复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从散简图可看出当初的藏简虽然散断严重,但并没有散为一根根的简片,主要是散成简块。而这些简块或从这个方面或从那个方面提供了文章原貌的种种信息,不仅提供了复原的线索,同时也提供了复原的依据。相较考古中的复简要容易多了,依据也充分多了。这是复原《孙子》的一个体会,也是《孙子》复简中的一个特点。同时通过对《孙子》的复原证明,利用语言和文章自身的规律,是完全可以将一些条件比较好的错简文本复原出来的。
(二)对底本分析的一些总结。
(1)、从其散简的规律来判断:原藏简是按篇序一卷一卷地叠铺在一个箱体内,散简是在出土时从箱体中取简时形成的。其中最上层的两卷和最底层的两卷散简较轻,这是因为最上层的两卷取出时,简绳虽有腐断,但散简尚包在卷内;最底层的两篇是在清除了上面的散简片后取出的,散简也包在卷内。而其余各卷除中间的《军争》篇较为完整外,散简情况比较严重,散开的简块和简片已分不清哪是属哪篇了。这是在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由自上而下的取简所造成的。
(2)、从底本的复简情况来看,当初的复简既非官方,也不是出之于大家。复简之人的文化并不太高,这个人极有可能就是家藏之人。在取出简卷后,面对面前的散简一筹莫展,只好作一个简单的整理保存下来。虽然在汉代曾对兵书作过数次整理,而之于《孙子兵法》来说只是一个形式,对这个家藏之人的复简并没有作任何的修正,只是起一个从民间收集的作用,使得其从官方渠道传世而已。
(3)、关于藏简简制的分析。从散简图中反映出,藏简的形制与所见到的出土汉简、战国简是完全不同的,它少只五字,多只七、八字。为什么会是这么一种形制呢?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当时本身就存在这么一种简制(对《老子》的分析,同样也是这种简制);一种可能是为了掩藏的需要,所藏的文简是为掩藏而专门誊抄的(之所以选择这么短的竹简长度可能是基于以下考虑:一个是制简便利一些,也隐蔽一些;一个是简片要薄一些、宽度也窄一些,藏简的箱体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埋藏)。

第一部分 复简
第一章:只存在一处错简,就是[将听吾计------制权]一个简块的错置。其显现的情况是:简块在此处显得突兀,而“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明显是一句话还没有说完,正缺下文。还原到原来的位置后,文意、文气就都通了。这个比较明显,就不用多说。
第二章:存在三处错简。一处是[故兵贵胜不贵久]简片本是“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的后半句,它是对这一部分主题论述的结论,错置到了篇尾处。一处是[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简块本是在“故智将务食于敌------当吾二十石”之后,是这句话后面的结论,错置到前面一个前后不搭界的地方。一处是[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粮不三载]简块本是“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前面的一句话,与之合起来是对前面一段论述的总结,而错置他处。
第三章:错简程度比较严重,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第四章《军形》篇的大部分文字内容相互异置,一是大量简块的错置(主要是异置部分),再就是还有一简块流落到《军形》篇以外的他篇中(《九变》)篇。
在对文字材料归类归篇后,以意群为基本分析单位,以恢复篇内主题和主题的论述为目标,从文意、文气着手对其重新组织,经过反复的试复原,最后得到复原结果。其依据是:
1、[见胜不过众人------败兵先战而后求胜]与[昔之善战者------故能自保而全胜也]分属两个不同的大的意群(或称段落),而[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是前一个大意群(段落)的结语,[故用兵之法无恃------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和[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同属于后一个大意群(段落)的结语,且[故用兵之法------不可攻也]这一结论在[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这一结论之前起着一过渡作用,是一个过渡结论。([故用兵之法------不可攻也]被流落到《九变》篇)
2、三个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第一个段落是论述的基础,第二个段落是对第一段落的补充,第三个段落是论述的高层和结论。这是排定语序的依据。
第四章:此章的错简同第三章,也是一部分文字内容与第三章《谋功》篇的内容互置,也是一简块流落到他篇(《地形》篇),再就是简块的错置。
对文字材料归类归篇后,重新组织得到复原结果。其依据是:
1、[夫将者------必弱]是[故战道------国之宝也]的论据,后者是前者要推导出的结论。
2、由[兵法:------形也]推导出[故用兵之法------大敌之擒也],进而推导出[故曰知己知彼------每战必败]。
3、“夫将者------国之宝也”既是对[故军之所以------乱军引胜]的补充,也是推导出来的一个结论。
4、语序。第一个段落是本篇的主题,第二个段落是补充,第三个段落是作的结论。
第五章:第五章的问题主要是与第六章的文字内容互置,和一简块流落到他篇中(《行军》篇),以及简块的错置。
对文字材料归类归篇后,重新组织得到复原结果。其依据是:
1、[凡先处战地------害之也]、[故善动敌------敌必取之]、[故我欲战------乖其所之也]是一步步推导的过程;由“凡先处战地------乖其所之也”的推导得出[故敌逸能------安能动之]的结论,和[以利动之以本待之]、[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的军事方法。——这之中是一步一步环环紧扣,是一种十分紧密的逻辑关系。
2、[进不可防者冲其虚也,退不可追者速不可及也]是“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这小半句前面的话,故放在[行千里而不劳------故能为敌之司命]这一简块前;[故形兵之极------智者不能谋]是由“进不可御者-------故能为敌之司命”推导出的结论,故放在[行千里而不劳------故能为敌之司命]之后。
3、[故形人而我无形------之所与战者节约矣]是[吾所与战之地------使人备己者也]这句话的结论;而[故知战地知------敌虽众可使无斗]又是由“吾所与战之地-------之所与战者节约矣”得出的结论;“[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败也][兵非贵益多------必擒于人]”是对整个这一段落的总结。
4、语序。本篇共两个段落,是并列关系。前一个段落主要论述的是军事方法,后一个段落主要论述的是军事原则。军事方法要浅近一些,军事原则要深远一些。先说浅近的,再说深远,一是轻重关系,一是引人入胜的方法。两个段落的语序由逻辑关系确定下来的,而是底本包含的信息已定下来了——因为篇目篇名(篇名是单独的一个简片)与后面的简文是连在一起的,没有散开。
第六章:对材料归类归篇后,重新进行组织,其依据是:
1、“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是[声不过五------不可胜穷也]的之前的转接语,是对以“三军之众而无败者奇正是也”为中心的上文的承接,同时也是这一段的总论点。
2、[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是[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的比据,后者是前者的兴论;[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是结论。(——与前一分论点是同一样的文字结构)
3、“终而复始------不竭如江河”与[声不过五------不可胜穷也]是并接关系,是关于“奇正”方面的两个分论点。
4、[乱生于治------强弱形也]与[故善出奇者------势也]中的“故善出奇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是紧密的因果关系;[激流之疾至于------节如发机]是对前文的补充,从而作出完整论述。
5、语序。依据同第五章。
第七章《军争》篇:一个是有两处材料流落到他篇,一个是篇内简文的两处错置。对材料归类归篇后,重新组织,依据是:
1、[是故卷甲而趋------则三分之二至]是“举军而争利则不及”的后果,[是故军无辎重则------则亡]是[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的后果;“军争为利军争为危”是这一小节的总论点,[是故智者之虑------而患可解也]是这一小节的结论。
2、[所谓古之善用兵者------攻其所不戒也]中的“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是上文与下文[故兵以诈立------此军争之法也]之间的转接语,他既是对上文的总结,又是下文的开启。
3、语序(段落次序)。前三个段落由分而合,是对军争的论述,也是本篇的中心主题。后两个段落是集中对用兵方法的论述,他与中心主题没有直接的逻辑关系,但有着间接的联系:一是军争中直接要用到这些军事方法,可看作是对中心主题的一个补充;一是此处较自然的会联想到这些军事方法,在有限的篇幅中也更适合在此处论述这些军事方法。语序的依据同前两章一样,是由排简而定的。
第八章《行军》篇:这是散简程度最严重的一篇,同时又是除首尾各两篇以外,唯一没有将散开的文字材料流落到他篇的一篇。在对材料归类归篇后,主要从理顺逻辑关系和理顺文气入手对文字材料重新组织。依据是:
1、底本中以[凡处军相敌]作为全文的总起,但“凡处军相敌”与下文风马牛不相及,[凡军好高而------是谓必胜]才是全文的总起——无论是从逻辑关系还是从文气上看皆如此。
2、“绝山依谷------此处水上之军也”,是将[绝山依谷-----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上雨水沫至欲涉者待其定也]的逻辑关系和文气理顺而得。
3、“凡地有绝涧------此伏奸之所也”是将[丘陵堤防------地之助也]、[凡地有绝涧------敌背之]、[军行有险阻------伏奸之所也]的文气理顺而得。
4、“凡处军相敌------不精之至也”,是由对[凡处军相敌]、[(敌)近而静者------其所居易者利也]------等散简材料文气上的接续而得。
5、语序。全篇共四个段落。第一、二个段落是论述行军之要,是全篇的中心主题;第三、四个段落是论述观察和判断敌情,从逻辑关系上看是附带补充,结构同《军争》篇。
第九章《地形》篇:本篇共有三处问题,一处错置,两处简块流落到他篇。
1、[夫地形者兵之助也------而战者必败]是对六种具体的地形进行论述和总结以后的一个结语。
2、从文气上来看,同时以简块[视卒如婴儿-------知天知地胜乃可全]中的“视卒如婴儿故------不可用也”作参照和依据,(流落到《行军》篇中的)简块[令素行------相得也]应在前,简块[卒未亲附而罚之------是谓必取]在后。
3、语序。第一段是本篇的中心主题,第二段是对中心主题的补充;第三段和第四段是因上面的“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而作的阐发(其中的[故将有五危------不可不察也]流落到《九变》篇),是一个跟补的主题。
第十一章《九变》篇:底本中《九地》篇是文字上最多的一篇,且有大量的重复性的文字。这是因为它把《九地》篇的文字和《九变》篇的大部分文字和在一起了。这两篇是最后复原出来的,方法是先将[九地(篇名,篇名的简片与下文的简片是连在一起的)——用兵之法有散地------死地则战]简块拿出来,从剩下的材料和底本《九变》篇剩下的材料中恢复出《九变》的内容和主题。依据是:
1、[九地之变、曲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也]为枢纽,上面归理[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得地利]、[故为兵之事在顺详敌之意]、[途有所不由------君命有所不受]、[千里杀将,是谓巧能成事]、[故兵之情围则御、不得已则斗、过则从]、[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事勿告以害]、[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投之亡地然后------然后能为胜败],下面启接[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不能得人之用也]、[四五者一不知,非霸王之兵也]、[夫霸王之兵------其国可毁]、[是故政举之日------敌不及拒]。
2、[凡为客之道,深则专浅则散]是(段落)开起之语,[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入深则拘,不得已则斗]是续接,整个构成完整的一个论据,从而提出下面的论点。[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是提出论点和论述之启;[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是一个转承句,它既是上面论述的一个总结又是下面论述的开启;“[吾士无余财------诸刿之勇也]、[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尽力]、[是故兵不修而------至死无所之]”是续论和结论。[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地之理也]是阐发。
3、语序。[去国越境而师者------吾表示之以不活](与《九地》中的内容是重复的),包含两个内容,一个是对“九地”概念的简要重述(这是因为“九地”之说乃孙子所创,为论述之便,对之中的一些新提出的概念,不得不再有予说明),一个是本篇要加以强调和要进行深入论述的中心——九变(九种环境的应变)。这是第一段落。第二段落主要是从士兵心理的角度(“人情之理”)对“九变”进行深入的论述。第三段落和第四段落是在对“九变”进行了深入的论述之后,对整个宏观的用兵之要作了一个总结,并提出掌握九变在整个用兵之要中的突出地位,同时提出了自己的霸战理论。
第十章《九地》篇:《九地》篇是所有的篇章论述完整以后,由剩下的文字材料而得。《九地》篇主要的文字与《九变》篇是重复的,但意义不同。《九变》篇要强调的是“九变”(九种环境的应变),《九地》篇要论述的是“九地”(提出九种环境的概念);虽然同样提到“九变”的内容,但对其的论述就象《地形》篇一样,只是指出一般的应对,文章的体例同前面完全一样,而《九变》是把“九变”这个概念单独提出来进行论述,是完全不同的。
第十二章《用间》篇:《用间》篇有两处错置,一是把[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错置于--------和------之间,一是把[凡军之所欲击------不可不厚也]错置于------和------之间。理顺后全文就通了。
第二部分 篇序
第一章《始计》篇。从文章的主题和篇首的“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察也”来看,毫无疑问是首篇。
第二章《作战》篇。从篇名和篇首的第一段落来看,此篇处在第二是无疑的。
第三篇《谋攻》篇。前两篇是对战争的一般性论述,下面转于对军事方法的论述,《谋攻》篇是对军事方法的总论,自然是对军事方法论述的最前面。
第四篇《军形》篇。从此篇开始,进入具体军事方法的分论。力量的对比(“形”)决定胜负是最一般的军事原理,或称为公理,一切军事方法都基于此。自然它应列在军事方法分论的首位。第五篇是《虚实》是论述力量对比的相对性,自然应紧接其后。第六篇《兵势》是在论述了力量对比的相对性后,以虚实论为基础,以“谋攻”为军事原则,论述了“取势”以绝对的优势战胜敌人的道理。
第七章《军争》篇。前面三章是对最一般和最核心军事方法的论述,其中心是“兵势”。下面是对其他军事方法和军事问题的论述。而“军争”最靠近军事方法的核心,此其一,其二,《军争》篇的后半部分集中论述了一些最一般和常识性的军事方法,它更应该靠近对核心军事方法的论述。第八章《行军》篇。从主题和篇中的后半部分与《地形》篇相较,都更为一般性和常识性,故应在《地形》篇之前。第九章《地形》篇。作为对一般性军事方法的论述,《地形》篇是煞尾,从篇中的内容和论述来看也正是这样:“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天之地胜乃可全”是总结性的,“故兵走者------不可不察也”、“故将有五危------不可不察也”也是总结性的。
第十章《九地》篇和第十一章《九变》篇。“九地”(九种环境)以及“九变”(九种环境的应变)是孙子从战争和军事中总结出,并首次提出的概念。在书的体例中,他把前者《九地》并入一般性和常识性的军事内容中,把后者《九变》作为重中之重加以强调,从而构成对军事方法的完整论述。
第十二章《用间》篇和第十三章《火攻》篇。这两篇是在一般的军事方法外的军事范畴中提出的两个重要的军事内容,是两个重要的补充。前者是与一般军事方法有别,但与一般军事方法并重的用兵之要;后者是从特殊的军事方法中提出的一个,其意义在于启示要善于假物。从篇中的内容看《火攻》篇应在最后,因为《火攻》篇的结尾“非利不动------此安国全军之道也”是全书的总结语。
校勘表
(因电脑打不出来,用别的字代替的)
第一篇: (用“算”代替)
地二篇: (用“忌”代替)
第三篇: (用“偾温”代替) (用“湮”代替)
第四篇: (用“溪”或“西”代替)
第六篇: (用“锻”或“段”代替) (用“扩”代替)
第八篇: (用“翕”代替) (用“翳”代替) (用“缶”代替)
第九篇: (用“厄”或“恶”代替) (用“溪”代替)
第十二篇“不修其功者凶”的注释中,第二个“修”应为 。
(全文结束)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4893.html

以上是关于《孙子》译序(连载四)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