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德》零诂(二则)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三德》零诂(二则)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三德》零诂(二则)
(首发)
1.堇度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三德》第七簡:“
《三德》零诂(二则)樂無堇度,是謂大荒。”整理者按:“喜樂無堇度 後兩字疑讀為限度。”[1]
今按:讀“堇度”為“限度”,於義固可通,但終覺其詞不古。疑“堇度”即傳世典籍中的“期度”。《漢書·霍光傳》:“顯及諸女,晝夜出入長信宮殿中,亡期度。”《宋書·謝靈運傳》:“穿池植援,種竹樹果,驅課公役,無復期度。”古音之部與文部亦常相通。《禮記·射義》:“旄期稱道不亂者。”鄭注:“旄期,或爲旄勤。”《莊子·秋水》:“騏驥驊騮一日而馳千里,捕鼠不如狸狌。”《荀子·性惡》:“驊騮騹驥,纖離緑耳,此皆古之良馬也。”楊倞注:“此皆周穆王八駿名。騹,讀爲騏。”然則堇之於期,猶勤之於期,騹之於騏也。
楚簡中也有“期度”一詞,寫作“
《三德》零诂(二则)
《三德》零诂(二则)”。同書《競建內之》第十簡:“迨迖畋,亡
《三德》零诂(二则),
《三德》零诂(二则)。”季旭升先生說:“疑讀為:
《三德》零诂(二则)(驅)逐田鄉,無期度。”何有祖先生也有相同的意見。[2]季、何兩先生的讀法無疑是正確的。
但需要指出的是,“期度”並不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日期”或“法度”,而是“終極”或“窮盡”的意思。“期”和“度(字亦作斁射)”在古代均有“窮盡”、“終了”、“停息”之義,所以“期度”是一個並列結構的複合詞。
傳世典籍中有“無期”的說法,亦有“無度(斁繹射)”的說法。《詩經·小雅·白駒》:“爾公爾侯,逸豫無期。”俞樾《群經平議·毛詩三》:“《詩》中言‘無期’者,如《南山有臺》篇‘萬壽無期’及此篇‘逸豫無期’,皆謂無窮極也。”《詩經·周南·葛覃》:“為絺為綌,服之無斁。”聞一多《風詩類鈔》:“無斁,謂無已時也。”《文選·劇秦美新》:“神歇靈繹,海水群飛。”歇和繹同義,都是“終盡”的意思。《白虎通義》:“九月謂之無射何?射者,終也。言萬物隨陽而終,當複隨陰而起,無有終已也。”
“期”和“度(斁繹射)”同義,也可以從古人的章法和古人的注釋中看出來。《詩經·魯頌·駉》有“思無期”、“思無疆”、“思無斁”,表明“期”、“疆”、“斁”都是終盡的意思。[3]《呂氏春秋·懷寵》:“上不順天,下不惠民,徵斂無期,求索無厭……若此者天之所誅也。”高誘注:“期,度;厭,足。”
“度(字亦作斁射)”在古代有“尺度”義、“終盡”義、“厭足”義,三者似本不相關,但在一些文例中,究竟何所取義,古今注家也常常把握不好,難免把“終盡”義解釋為另外兩義。例如:
《尚書·五子之歌》:“﹝太康﹞乃盤遊無度,畋於有洛之表,十旬弗反。”《後漢書·張衡傳》:‘惟盤逸之無斁兮,懼樂往而哀來。’李賢注:‘斁,厭也。音亦,又音徒故反,古度字也。’
《詩經·魏風·汾沮洳》:“彼其之子,美無度。”鄭箋:“是子之德美無有度,言不可尺寸。”孔穎達正義:“其美信無限度矣,非盡寸可量也。”鄭孔大概都把“無度”理解為“無限度”,這是對的,但同時又認為是由“尺度”引申來的,則並不可取。
現代的一些字典和辭書不收“期度”的“終盡”義,或者把它跟其他義項混在一起,故於此略加申說,希望有助於讀者對傳世典籍和出土文獻的理解。
2.
《三德》零诂(二则)常
《三德》第“古常不利,邦
《三德》零诂(二则)
《三德》零诂(二则)常。”整理者於“
《三德》零诂(二则)”後括注“幹”字,但無詳細解說。
今按:“
《三德》零诂(二则)常”疑讀為“憲常”,義為“法度”。《詩經·小雅·六月》:“萬邦為憲。”毛傳:“憲,法也。”《國語·越語下》:“無忘國常。”注:“常,舊法。”《文選·東京賦》:“布教頒常。”薛綜注:“常,舊典也。”
古音幹聲與憲聲相通。《禮記·樂記》:“致右憲左。”鄭注:“憲讀為軒,聲之誤也。”《禮記·內則》:“皆有軒。”鄭注:“軒,讀為憲。”《漢書·楊雄傳》:“所麾城搟邑。”集注引李奇:“搟音車幰之幰。”《集韻·十三阮》:“幰𢁗,許偃切。張繒車上為幰。或從軒省。”《釋名·釋車》:“
《三德》零诂(二则),憲也,所以禦熱也。”王國維《魏曹望憘造象跋》:“車頂及前後,皆以衣蔽之,車前衣,以兩木牚之,使與頂平而稍仰其前,此古之所謂
《三德》零诂(二则)。
《三德》零诂(二则)者,軒也。”[4]《集韻·十三阮》:“攇搟,《博雅》:擬也。一曰手約物也。或作搟。”然則“
《三德》零诂(二则)”之於“憲”,猶𢁗之於幰,搟之於攇也。
[1]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93頁。
[2]季旭昇:《上博五芻議(上)》,簡帛網首發,2006年2月18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95 );何有祖:《上博五楚竹書《競建內之》劄記五則》,簡帛網首發,2006年2月18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98)。
[3]參見王念孫:《讀書雜誌》,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067頁。
[4]王國維:《王國維遺書》(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18-119頁。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5087.html
以上是关于《三德》零诂(二则)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