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博物馆文化的发掘与体现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博物馆-博物馆文化的发掘与体现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博物馆文化的发掘与体现
刘 洁
【内容提要】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正冲刷我国每一个角落,所有民众都在全球化进程的影响甚至制约下活动。而西方国家独特的思想文化意识也侵蚀着我国大众的内心,对民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艺术陶冶变得至关重要。而作为非赢利性公益机构的博物馆,其为社会服务、教育民众就势在必行。文章从视觉文化理论的角度对当今社会“读图时代”作了细致分析,指出图像对于人们的映射力远大于文字,并倡导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应利用图像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力吸引观众,引导、启发观众的爱国情结、荣辱观念等,以得到弘扬民族文化的目的。
【关键词】 全球化 视觉冲击 民族文化
科技的迅猛发展、全球化的兴起,为人们了解世界、增长知识提供了便利条件,也潜移默化增加了人们的审美情趣。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已在美国兴起的大众娱乐文化近几年在我国愈演愈烈,几乎成为现今的文化霸权和市场语境中的精神寄托。娱乐文化成为流行文化已是显而易见的。但由于它的审美过程是以文化消费的形式完成。具有商品性与拜物性,审美趋向张扬个性、强调自我存在价值。其必然丧失文化的内在动力和艺术性,而使当代审美意识表现出偏差,其负面作用是不可忽视。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它涵盖了价值观与创造力,包括知识体系和生活方式。一个民族一旦丧失文化的价值理念、整合能力和对民族精神的凝聚力,而仅仅凸显大众文化及其产品的经济维度,则很容易受到负面的影响。
面对经济全球化,尤其在强势文化国家支配世界传播市场的状态下,一个国家如果接收外来信息的流量过大,必然给本民族文化价值带来可能被解构的威胁,但闭关锁国又会自弃于国际社会之外。所以一种文化必须处于开放的格局,在与外来文化交流与交融中才能健康的发展与生存。因为人的基本文化属性是为了趋优而创新。文化的趋优,虽不乏对“优”的模仿,但从根本上来说,是对“优”的一种选择、更改和重构。因而趋优最终在结果上呈现的是“异”。这种“异”不仅使民族文化更具生命力、竞争力和影响力,而且会与异质文化构成不无竞争性的亲和关系。比如唐代没有与西域的交往和融合,就不会有灿烂辉煌的大唐文化;佛教东渡到我国经过创造性的本土转化,一些佛教教义已经成为我们道德、价值观的一部分。“五四”新文化运动我们也在吸收和共享别的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才使我国的文化在对话、交流、渗透、交融、碰撞中变异出新的文化形态,即:有自己琴、棋、书、画的优良传统,有自己风清骨峻的审美追求,有自己韵外之致的艺术趣味,有自己天籁本色的创作理念。这一切是我们的文化瑰宝,也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党的十七大会议决定2008年全国博物馆陆续实行免费参观,正是为了使博物馆在弘扬民族文化方面充分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接受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以迎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到来。
博物馆作为一个国家传承传统文化荟萃之地、学校教育的延伸场所、大众受教的终身课堂,如何使中华民族在高喊全球化的口号中不丧失自我,把展览办得既吸收外民族文化的精华,使自身的民族文化充满活力,又保住本民族鲜明的文化特色,吸引广大受众驻足博物馆参观学习,则需要博物馆从维护文化主权的高度认真思考。
加之信息发达的今天,互联网多样性、广泛性、敏捷性、开放性的特点吸引着大多数民众。然而,看似平等的网络平台却存在着明显的文化倾斜传播系统,即:技术因素与话语因素。因为网络上的一切文化交流活动必须在一定的技术支持平台上应用一定的软件才能够进行,而网络技术发端于美国,至今其仍掌握着网络的核心技术,并控制着网络发展的朝向。从而美国的文化产品得益在全球广泛交流。它的可见效果是把人的文化需求、价值观、消费品和生活方式西方模式化,让人们在自由选择各类物质和精神的产品中悄然放弃未必全部都是过时了的本民族的文化价值理性基础,弱化甚至淡忘本土的民族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从大众娱乐文化和网络吸引民众的方式分析:大众娱乐文化赢得了民众支持参与,极大的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网络吸引年轻人靠的是图片的奇景异观、图文并茂、抓住‘观看’,其实际是种复杂的视觉文化行为;博物馆的文物展品也是视觉文化,在西方强势文化大量涌入我国,使本民族文化价值理念面临可能被解构、而观众却因博物馆展览专业性太强而不愿选择其作为文化消费的趋势下,陈列中采用的图片应使大众在轻松、易懂、具有浓厚艺术氛围、时代特色、生活情趣的参观过程中一目了然博物馆的陈列内容,看不懂得展品是不会触及心灵的,它仅是视觉的一个过程,而观看色彩艳丽、线条流畅、具有浅显易懂、循序渐进的图像则是思维的一部分。展览应该利用大众既感兴趣又易懂的图片为切入点,从形式上与文物展品要体现的内涵合理的相互渗透,以激发观众的“好奇、求知”欲,增进对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了解。
图形符号既是人类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化的承载体。瑞士的符号学家索绪尔就深刻地揭示了语言符号的结构特征具有“能指”和“所指”两大属性,能指是符号的音形状态,所指乃为符号包含的概念意义。识字的人见到“河流”二字,可以联想到它在实际生活中的用处以及河流的清澈、蜿蜒、水灾等,而不识字的人就不可能产生这样的联想,这是由于文字符号并不天然地同所指对象相关联,所以人们就不可能自然而然地认识文字语言符号。不识字的人被形象地比喻为“文盲”就是因为他们虽具有正常的生理视力,却不能发生文字阅读活动,而成为无法接受文字所传播的信息的“睁眼瞎”。所以文盲是一种文化功能性的“视野缺省”,其盲点与文字符号联系在一起,不识中文的成为“中文盲”,不识英文的则是“英文盲”。图形视觉文化传达模式资源的开发则为传播局限打开了畅通途径,通过图形符号的所指和能指高度的符合性,与人类普遍具有的生理视力相结合,便基本达到了“一目了然”。
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是从内容到形式的过程,但对于没有专业知识的观众,参观认知过程则是从形式先开始,形象大于思维。在这个“读图时代”,借助与人们生活贴近的图片与陈列展品相结合来诠释陈展览主题,与单纯摆放文物展品相比,更贴近时代、贴近当代人的生活,具有:1、直观形象,能够最大限度的与观众的认知结构相吻合,令人过目不忘,印象深刻,影响持久。2、传播效率高,一目了然,普及迅速,观众很乐于接受。3、开放性强,能突破区域文化和民族语言所限,雅俗共赏,共享面宽。4、图示化阅读具有“另眼看世界”的审美功能,以情动人,喜闻乐见,感染力强。上述足以说明,结合文物展览的图片是形象化的历史,它通过图像视觉传播既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又便捷、生动地切入人们的生活,引人走进历史场景,感受当时民情世态、生活氛围。
德国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席勒曾经说过“若要把一个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先使他成为一个审美的人。”正因为图片有满足人们感观欲、易理解以及寓教于乐的审美功效,图文并茂已成为当前出版的热潮,令人怀旧的老照片也畅销不衰。
世界性的“大众娱乐文化”涌来之势和视觉文化给我们带来得冲击是无法阻挡的,流行就意味着受欢迎的程度。这种以娱乐消遣为目的的文化形态往往也反衬出人们对正统社会秩序和主流文化的“放风”式解脱。席勒指出:“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可见人们娱乐活动的增加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和人的价值提升的标志,是民主国家立法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从某种意义上说,娱乐流行文化正是为这一目的而存在的。那么现代人去博物馆大多也不是为了研究或寻找某个文明印记,而是寻求一种新的生活体验来放松自己。通俗易懂的陈列展览不仅能够赋予观众精神上极大的松弛,而且能显示了对大众鉴赏水平的尊重,在轻松的参观过程中,观众从中获得教益,也使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达到了预期目的。
提高我国民众的综合素质是博物馆举办展览的最终目的。在全球化的浪潮加速地从现代化的中心地带向边缘地带迅速扩大,从经济领域向政治、文化领域渗透,使外来文化和价值观不断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产生冲击之际,作为传播传统文化场所的博物馆来说,认清自身担负的重任,是影响受众素质、决定文物展品质量和体现我国文化先进性的关键。博物馆必须以一种深邃而广博的独特视野,将民族文化与图片视觉艺术和信息技术有机整合,来适应当今文化接受者已经由读书到读图这一巨大变化的客观存在,相信它将是吸引大众、留住观众自愿接受本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最具综合性功能和强有力方式。我国大部分人还没有形成参观博物馆的习惯,在经济全球化使思想观念激烈碰撞,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解读能力降低的局势下,博物馆必须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从浅显、易懂、引导、培养社会大众把博物馆当成他们的精神家园做起,来发展、壮大博物馆文化的观众群。这就要求陈列展览与整个社会状况、文化状况相适应,与青少年传统教育紧密相关。博物馆“门槛”过高使民众因文化障碍而无法理解,博物馆只能是一座空壳或一个漂亮的仿古或现代化建筑的摆设。因此博物馆要尊重社会大众的文化鉴赏力,这不仅是为了保障广大民众的文化消费自由,也是市场经济与博物馆之间发生新变化而必须作出的理念更换。只有积极地与大众审美需求靠近、从大众的文化水平考虑,时刻认准、把握、时代的审美趋势,以大众对博物馆的情感诉求为目标,尽可能满足观众对展览、休闲、服务、和消费等多样化的要求;并在陈列展览上突破现有的程式化展陈方式,融学术性与通俗性、历史性与时代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知识性与趣味性、教育性与娱乐性为一体,加强陈列艺术与观众之间的交流对话、互动参与,将社会大众进入博物馆学习的行为变为人与物之间一种巧妙的、有趣的、愉悦的交流过程,以增加民众参观博物馆的数量和质量。
中国社会正在进入一个整体反思的时代,反思的积淀与原动力在于对民族文化的深厚情感。博物馆陆续向全国免费开放,就充分表现了国家维护、提升、民族文化,让更多的人在即将到来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首先了解祖国的五千年文明史,陶冶民众的情操,提高全民文化水准,有效发扬民族精神,为坚定爱国主义自信心作资源准备。长期以来,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形式流行一种阳春白雪、孤芳自赏的脸谱化认知模式,给人们一种遥不可及、敬而远之的文化艺术殿堂的感觉而失去与大众应有的亲和力,严重的影响其社会教育功能的充分体现。博物馆的陈列改革如果要有一个科学的评判标准的话,那么这个标准就是全面了解国情、民情,在此基础上把握时代趋势,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一定时期内人们已经提高、变化了的审美需求,更能有效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国外再好的陈列理论只是可借鉴的思想资源,却无法张冠李戴在不同地域特色和国情的国家。
在当今西方强势文化不断诱发人们陷入个人主义价值观误区、拜金主义盛行、导致享乐主义兴起、荣辱感日渐淡化之际,博物馆应充分利用所拥有的视觉文化优势,看准当今时代的“读图”趋势,在陈列形式上把人们喜闻乐见的图像艺术行之有效的充分利用起来,使观众有兴趣驻足博物馆,丰富自己的知识,陶冶自己的情操,不仅能有效提高全民的文化水准、弘扬民族文化、广大民族精神、而且也体现了博物馆在社会的存在价值。
文章来源:
郭宪曾主编:《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7/524605.html
以上是关于博物馆-博物馆文化的发掘与体现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