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试论二十一世纪博物馆的陈列理念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博物馆-试论二十一世纪博物馆的陈列理念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试论二十一世纪博物馆的陈列理念
刘 洁
博物馆作为历史发展的产物,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一定历史时期内人们已经提高、变化了的精神生活需求,这是博物馆社会价值的体现,也是博物馆作为社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为广大民众服务之要求。偏离这一轨道,博物馆就将失去社会的支持、信任,而被社会冷落,最终无法生存。回顾世界博物馆的发端,由最初只具单纯的收藏功能,发展为后来收藏、研究、教育三种功能,再发展至兼具休闲娱乐等功能,就是博物馆紧跟时代脉膊不断改变自身而得以生存、发展的有力证据。从上述变化轨迹不难看出,博物馆正朝着越来越与大众广泛而紧密接触的方向发展。这一方面说明社会对博物馆的了解、认识以及需求在不断普及、深化和上涨,另一方面也说明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已把博物馆文化与他们的精神追求和文化消费溶为一体。由此我们认为:在二十一世纪,博物馆的服务意识和大众意识将是影响和决定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兹分四个方面予以阐述。
一、陈列是博物馆实用性服务的首要体现
博物馆向社会提供的以藏品展示为基本手段和以藏品为主题开展的一系列文化教育活动,是博物馆为社会大众服务的总体实践。博物馆的服务强调博物馆的实用性,也强调着博物馆这一文化现象与社会大文化氛围的适应性。因此它表明博物馆的收藏、研究不象科研机构的纯粹研究,而是为博物馆陈列展示所需进行的收藏、研究,最终目的是把研究的成果用陈列展示的形式,向社会大众正确传播藏品蕴涵的历史、艺术、科学、工艺等包含华夏先哲们无穷智慧的民族文化精粹,弘扬祖国的优秀历史文化和灿烂的古代文明,激励人们振兴中华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教育人们做一个无愧于祖国、无愧于先人、无愧于时代的人。这便是博物馆的历史使命。也是博物馆存在于社会的价值体现。
由此看出博物馆在举办展览中,与社会大众进行交流最常用、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即为“陈列”了。它是博物馆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博物馆向观众进行宣传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博物馆为大众服务的意识强弱的试金石。
1991年在瑞士举行的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委员会年会上即提出:“博物馆的陈列是与观众进行交流的语言”。并把陈列定义为:“博物馆工作人员与博物馆观众之间进行交流活动中最富有特色的媒介”。说它有特色,是因为陈列与观众之间的交流不象讲解员用语言跟观众的对话式交流,而是通过陈列中的各种艺术和技术手段变化,在观众参观过程中引导、启发、帮助观众从视觉的色彩变化、灯光刺激和角度转换对展览产生联想,以达到观众理解展品和展出内容。简而言之,它是一种不用语言表达就能反映出陈列设计者的思想、观点、情感,使观众产生与设计者共鸣的图象语言。就如同我们经常见到的其他非语言表达:如音乐家的音乐语言,使人听后能产生欢快或悲伤;舞蹈家的肢体语言,使人看后,明白她传达的是一种思念或仇恨;聋哑人的手势语言使人能明白他表达的思想等。
一个陈列展览推出后,观众如果无须讲解员讲解,通过自己的视觉就能与设计者的陈列发生感情上的共鸣,了解到陈列展出的主旨,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个陈列的内容与形式设计达到完美统一而产生了与观众沟通的语言交流效果,属于成功的陈列设计,反之则属于失败。这里尽管存在陈列设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问题,但笔者认为设计人员本身有没有把自己溶入到观众的感受之中,有没有把博物馆的陈列当成向观众传播知识的“信息工具”,有没有为观众服务的意识和把观众放在第一位的思想,是最终决定陈列能否达到与观众“语言交流”效果的关键。
1997年我国开始在全国开展精品陈列评比活动,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博物馆陈列展览水平,推动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因此,陈列工作可以说是直接影响一个博物馆业务水平高低、服务形象好坏、社会效应大小的关键。而国际博物馆学会把陈列设计看成是在展出中与观众交流的特殊语言,让我们更加认识到陈列在体现博物馆社会价值和传播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二、大众对博物馆文化需求的变化
回顾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实践的发展轨迹,大致呈现出:通史型━━参与型━━欣赏型几个阶段。即从陈列设计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的单纯教育型━━到陈列设计无顺序无情节,纯粹为观众提供愉快参与的休闲娱乐型━━再发展到追求精品和设计形式的新颖别致,展示效果唯美型。可以说,博物馆的陈列设计者为了紧跟时代发展的脉搏,充分体现博物馆社会价值,一直在不断努力创新、发展、完善着陈列设计理念,其成绩有目共睹。
但上世纪90 年代以欣赏为主,淡化教育的唯美型陈列虽然使一些观众曾因其装饰风格别具、形式变化新颖而眼球为之亮过。可也使绝大多数群体因他过分追求形式美,惜字如金、释惑不足、断疑差强,或顿足门前或敬而远之。以致90年代末,当社会转型给人们带来了农耕文明迥然不同的新的文明━━一种不断满足着人们感情欲望和自然倾向、适应人的精神消费和闲暇需要的现代文化形态━━大众娱乐性文化出现并受到人们的普遍追逐时,不少人便义无反顾地远离了博物馆。
为何人们热衷于轻松、自由、休闲的娱乐文化而不愿选择博物馆文化?除了因人民生活水平整体提高,使得人们变得过于追求享受、刺激、潇洒、简单、轻松且被大量渗入的西方文化搅得眼花缭乱外,大部分人认为博物馆的展览还是太过专业化,让人不太容易看懂。人们一年忙碌到头利用长假旅行,本是来放松自己的,可花钱买看不懂,给自己增加压力,那还有什么意思?所以选择放弃。
如此毫不在乎却又极具真诚的解释,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人们不愿参观博物馆,从表面上看博物馆只是门票收入减少而已,但实质上博物馆丢掉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收入问题,而是把传承中华文明传统的主流文化阵地丢失了。所谓主流文化,是指特定历史时期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作为社会统治思想的文化。它带有鲜明革命色彩和现代品格,肩负着启蒙、弘道和守护理想之职志。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想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博物馆的陈列对观众的影响和教育过程就是通过博物馆内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所产生的审美功能帮助人们唤起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爱国热情的过程,博物馆陈列具有的实物性、直观性的教育效果正是培养社会大众良好道德观最理想的终生场所。观众来博物馆参观学习,不仅仅是观众个人的心理因素决定的,还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大气候和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有关,博物馆文化理念的辐射是民族凝聚力、民族精神的航标。博物馆在对观众产生影响和教育的同时也在实现着自己存在于社会的价值。观众对博物馆的陈列如果没有了兴趣而持拒绝态度,或把博物馆看成只是存放“古董”的场所,长而久之,博物馆必然失去存在于社会的必要性,而沦落成被人遗忘的社会边缘性单位,就博物馆本身来说不是等于放弃了这一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的阵地而自己走向消亡吗?
然而,悲哀的是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忽视普通大众的需求,与其他旅游景点和文化娱乐相比专业性很强,却是很多博物馆人不愿承认、也不想改变的。可事实确实如此。走进历史展厅,博物馆的陈列为了突出欣赏、强调高雅、远古、艺术,往往追求文字越少越好,以区别一般性的宣传展览和商业性的展览。文物展品就那么往展柜中一摆,在旁边的说明牌上将名称一注,至于那些生僻字、繁体字观众认不认识,展出的效果观众看不看得懂,就不去管了,认为那是观众的水平问题,与博物馆无关。这种释惑不足、欣赏有余,活泼欠缺、严肃过之,盲目跟进国外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做法和举办陈列展览只对学术负责、对专业负责、对上级负责,只注重听取同行、专家的评价和上级的意见,完全不顾社会大众的求知审美需求以及我国目前国民文化实际水平的做法,在市场经济使绝大多数人思维重建之际,对博物馆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
三、陈列设计者要尊重大众的文化鉴赏力
形势发展表明,文化的市场化已是大势所趋。它不仅在不断的扩张着它的内容和疆域,还使我们对文化的理解也超越原来狭隘的单纯所指,而必须用一种全球性的眼光和视野去正视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的世界发展趋势,以积极的姿态应对国内外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在市场作为与国际接轨和中外文化交流平台的全球化语境下,我们还要清醒的洞察到文化正日益受到一种声音(模式)的主导,这种声音就是美国模式,甚至有人说全球化就是美国化的别称。
这种统一的声音在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机遇的同时,对于文化发展未必就是好事。诚然,在国内就可以享受到美国文化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新鲜娱乐感,但这种模式的侵蚀也正蚕食着我们的民族文化之根,改变着我们传统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这种不切己的娱乐文化并不能满足当下各阶层民众的精神需求和文化消费,这种全球化趋势下的统一不仅使民族文化独特的精华失色,而且是在大地上往外拔一个民族生存的根。
这里我们并非有反对文化全球化之意,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与结构,是世界文化多元格局和多样性的充分存在和地位肯定,这样世界文化才能多姿多彩。但在全球化这个必然走向中,博物馆作为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地,因我们陈列设计者的盲目跟从而丧失了本国文化的身份和地位,文化全球化也就失去了民族文化这一制衡因素。
博物馆是社会教育的重要课堂和大众的终身受教文化活动场所,所谓越是民族的,越可能是世界的说法就是说文化的民族性是不可以消弱和消解的。在多元文化充斥市场之际,只有使大众看懂陈列或对博物馆的陈列有兴趣,才能吸引大众走进博物馆,去了解、发扬、光大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提高本民族的文化地位。观众因与博物馆有专业距离而看不懂陈列或不感兴趣其不等于虚设?
那种追求名词意义的博物馆和盲目效仿国外博物馆的陈列方式或许是容易和国际“接轨”,但因为国人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实很难从中受到教益,其遭遇冷落,当是情理中事。这种“养在深宫无人识,曲高和寡”状况继续的后果,必是我们自己阻挡大众迈向博物馆。而博物馆失去观众的同时,也就失去了对社会的作为以及存在于社会的价值。试想,一个对社会没有作为的机构,国家和政府又怎么会支持你而拨给你经费?实践证明,文化越是面向市场,国家就越能把财政和精力面向需要政府和社会资助的文化事业上来,就越能够保护民族文化之根,使民族精英文化这片水草得到滋润和涵养,进而更加茂盛和灿烂。
另外,我们还应该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原先那种等级性封闭的文化格局已被市场原则消解。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娱乐文化的关系不再是泾渭分明的等级分布,而是在市场中遵循游戏规则的平行并列关系。各种文化只有在市场的公平竞争中才能达到有序、和谐。而大众娱乐文化更以其自身实绩和实践加速了当前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进程,推进文化向大众层面全方位渗透和辐射,并成为主流文化有益的补充扩大着民众对文化消费的选择。尤其十六大报告对文化的区分,为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开拓了宽容的发展空间后,博物馆若还不以最大张力涵摄不同层面消费需求的文化、无视观众的感受和需求,就不能具有凝聚民心、情感、以及整和矛盾的力量,也不能保障广大民众应有的文化选择和消费自由,这一点博物馆人必须要看得很清楚。
博物馆要想积极建构、提升国家、民族、文化形象,为博物馆文化的发展开辟较为广阔的空间,就要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和市场特点,基于现实国情,充分尊重广大民众的文化鉴赏力,认真审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博物馆之间已经发生的新变化,树立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因素--消费者或观众的观念,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提升国家文化形象的同时,借助大众娱乐文化的运作模式,采取切近现实的方式,参与大众文化的某些实践,给观众带来寓教与乐的文化享受等切身实惠,以先进文化的价值理念和文化理想整和多元文化形态,通过大力弘扬先进文化,来发展、壮大既属社会主流文化又属精英文化的博物馆阵地,以增强人们对博物馆这一社会主流文化的认同与凝聚力,这是热爱博物馆事业的每个陈列设计者当下必须清醒认识到的大势所趋。
四、二十一世纪的陈列趋势
市场经济是一所巨大的学校,它在促进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也在按照现代社会的要求塑造着具有独立人格、主体价值和自我选择能力的“现代人”,这意味在市场经济中,公民的个体具有不依附于任何共同体的独立自主的特性。他们能够自由地行使选择权和决定权并与其他主体平等竞争。从而使中国公民人之为人的本质内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即:他们不再是全能主义体制下那种具有依附性人格的传统“臣民”,而是可以独立追求物质生活、政治生活以及精神生活,追求自我设计和自我发展,有独立的经济利益和独立人格的自由自觉的“公民”。广大民众的社会道德风尚也随之变革,其中最深刻的变化即:人们的道德心理和行为言谈由假向真、由封闭向开放、由寡欲、静心到绝对自由追求,特别是由依赖、顺从型向独立自主型转变,人们更看重自己的权利、自由、平等、崇尚目标以及独立进行道德选择的能力自信和人格尊严,这完全是市场经济存在的制度条件要求人们在思想观念上要具有一种独立自主意识、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和强烈的个人成就感造成的。由此便导致整个社会秩序结构和人内在的心灵秩序结构世俗化,即:工商精神气质战胜并取代了超越性价值取向的精神价值。表现在文化心理层面,就是感性化。在当代中国,跟着感觉走在二十一世纪已表现的非常明显。
这就是“人改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的辨证命题,就是人格结构与社会结构在实践活动中的历史性互动关系。就社会而言,社会的变迁要通过人格转型来体现,就个人而言,在社会变迁的同时,如不能实现人格的转型,个人就无法与社会融合和适应。市场经济时代就是一个分化的时代。什么都在变。尤其由伦理人格向法制人格的转变(传统人变为现代人)。是改革开放我国在人权思想方面的可喜进步,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保证。
生活环境的宽松必然使人们谈论“休闲”话题越来越多,尤其2005年“五一”黄金周后,由旅游引出的休闲话题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媒体关注,这是中国居民生活正在不断变化、提高的反映。由此看出,进入二十一世纪,利用闲暇时间或自由时间向旅游活动渗透的休闲意识在国民头脑中已越来越成为主导。从旅游需求由前几年的从众游变为个性游,感性游变为理性游、集中时段游变为全年分散游,且可按自己的经济条件、审美需求、兴趣爱好自由进行点菜式选择线路而不是按商家硬性安排的行程和节目实施旅游的发展现状看,人性化和人权思想以及休闲意识在二十一世纪已被社会普遍认知,那么博物馆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观众的意愿和支持也是显而易见的。
在旅游业持续高涨并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支柱产业之一、旅游消费日趋个性以及休闲需求急速上升的二十一世纪,博物馆要想发展文博事业,从某种意义上说就要靠陈列设计者准确把握观众的审美需求以及强化为观众服务的意识来实现。首先要调整陈列设计思路,树立“以人为本”的陈列设计理念,将过去陈列设计以单向传输或仅强调欣赏而忽视释惑的手法,改变为与观众双向平等的交流型陈列设计,把沉闷、严肃有余,活泼、轻松不足的形式设计改为“寓教于乐”式。其次把外地人的旅游活动与本地人的休闲娱乐结合起来,将为观众服务的意识视同于博物馆的生命意识以及各项工作的目标,经常不断深入了解和研究观众的体验和感受,用尊重观众的心态去定位每一个陈列设计思路,使陈列方式贴近生活,贴近大众,贴近时代,雅俗共赏,才能适应二十一世纪由伦理型人格转变为法制型人格的现代公民心理需求,体现博物馆与观众的新关系和人文精神。这是当今多元文化对博物馆形成竞争重围局势下,发展博物馆事业的唯一正确出路。
反思九十年代末出现的盲目跟从国外唯美型陈列设计,致观众对博物馆失去兴趣的根源,就是博物馆的陈列理念脱离国情,缺乏观众是第一位的思想以及忽略了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与观众之间的极其重要的“情感”这一纽带因素。法国伟大的雕塑艺术家罗丹曾坦言“艺术就是情感”。博物馆的陈列展示作为与观众交流思想情感的艺术媒介,要想吸引观众,首先陈列设计人员自身要投入真挚的情感去深刻领会和把握陈列的主题思想与内容,有了情感经验在陈列设计中才能投入真情实感,而设计出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否则,仅靠色彩斑斓和装修豪华,事实证明是起不到任何教育意义的。
因此,陈列设计者必须努力培植自己与观众之间的情感因子,充分利用博物馆自身固有的文化魅力和优越条件,最大限度的去挖掘能够吸引观众、满足观众各种需求的陈列艺术设计方式和手段,通过陈列设计的生动性、趣味性、直观性和审美性来达到观众在参观过程中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目的。那种无视观众感受和需求的陈列做法,既不能保障广大民众应有的文化选择和消费自由,也与二十一世纪的社会发展极不适应,对此博物馆人应是有着深刻体会的。
市场经济的理论已不可阻挡的反映到博物馆的各项工作中了,博物馆的陈列设计理念自然要适应当代社会客观要求。以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充分尊重社会受众的审美需求,充分了解现代人的心理秩序结构以及市场经济的特点,让观众从我们的陈列中深深感受到博物馆陈列里充满了人文关怀以及与他们平等双向交流和谦虚诚恳的相互探讨意识,享受到博物馆富有人情味和亲和力的人性化服务,那么二十一世纪的博物馆必将会获得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优良的生存环境。
文章来源:《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三秦出版社,2007年10月。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7/524590.html
以上是关于博物馆-试论二十一世纪博物馆的陈列理念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