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再现辉煌—徐卫民《秦汉历史地理研究》评介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秦汉-再现辉煌—徐卫民《秦汉历史地理研究》评介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再现辉煌—徐卫民《秦汉历史地理研究》评介
臧知非
秦汉是我国第一个封建盛世,秦皇汉武是我国古代杰出帝王的代表。这不仅此后中国两千多年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都形成于秦汉时代,还因为秦汉时代所创造的许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后代所无法企及。秦汉时代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豁达奔放的生活风貌、奇谲瑰丽的思维想像,不仅一直为后人称道和向往,也为后人所效法。正是在这种时代精神的作用之下,一个又一个的历史奇迹不断出现,闪耀着秦汉的辉煌,纪录着当时的盛况。尤其是关中,地处秦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集中了全国近百分之三十的人口和百分之六十的财富(指秦朝和西汉而言),地上既集中着全国最为宏大的都城建筑和瑰丽的宫殿官邸、陵寝廊庙,又有大小特色各不相同的官、私园林、皇家苑囿分布在山川林野之间,地下也有着当时规划最为严谨、规模最为庞大、施工最为精巧的城池,保护着历代帝王和贵族官僚们的亡灵,并保证其在阴间的豪华生活。所有这一切,无不是人民智慧的结晶,历史发展的见证,既真实地纪录着客观面貌,又反映着当时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以及人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思想基础和方式,纪录着社会变迁的轨迹,同时反映着国家力量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所以,了解秦汉时代关中地区的城池、建筑、苑囿、陵寝的实况以及建筑技术,不仅仅是为了发思古之幽情、羡慕古人生活的幽雅,重要的是把握古今历史地理、气候变迁的必要环节,更是把握我国历史发展的物质进程和精神轨迹的重要方面,当时人对生活的认识、自然的体悟、宗教的追求……,都真实地纪录在这些物化的历史之中。
但是,因为年代久远,岁月沧桑,当年气势恢弘的都城、宫殿,留给我们的只是一些残砖碎瓦,层聚集各种热带、亚热带的飞禽走兽、奇花异草的园林苑囿早已变成了漫漫荒野。后人大都是从史籍的只言片语和文学作品的修饰性描述中以想像的方式复原当年的辉煌胜境了。然而,历史是永恒的存在,尽管因为时间的不可逆性,我们无法重现当年的历史面貌,但是,随着考古学的进步,学术研究的发展,学术洞察力的提高,把考古发掘、实地考察、文献研究相结合,我们还是可以对当年的历史面貌有着越来越深入的了解的。只是这个工作需要学者付出艰苦的劳动和努力,才能得出接近历史真实的结论,才有可能再现当年的辉煌。长期以来,徐卫民孜孜以求,为的就是这个目的。三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秦汉历史地理研究》(2004年12月出版)一书所汇聚的成果,既是徐卫民长期跋涉的纪录,也是一幅秦汉关中胜景图,是秦汉关中社会生活、王朝变迁的历史画卷。
《秦汉历史地理研究》共有40余篇论文组成,其主体内容集中在秦汉都城、苑囿、园林、宫殿、建筑、关中地理环境的研究方面,约有30篇;另有关于秦人物和文化方面的论文10余篇。这些论文,分散看都单独成篇,合在一起则相互关联,构成一个学术整体,特别是对都城、苑囿、园林、宫殿、建筑、关中地理环境的研究,集中以后,就是秦汉关中历史辉煌的复原。
纵观《秦汉历史地理研究》(一下简称《研究》)有如下几点值得称道:
第一,从方法上看,《研究》将考古成果、文献研究、实地考察有机结合。关中是秦汉的政治经济中心,是秦汉物质文明最为集中的地区,要了解秦汉历史自然离不开考古学方法和成果。但是,要通过考古成果了解当时社会发展的面貌,必须将考古成果和文献记载相结合,相互印证,同时要有宏观的思考能力,才能充分解读考古成果和文献所传达的历史信息。作者对此是深有体会的,无论是对秦国、秦朝和西汉的都城研究,还是对帝王陵墓、皇家园、囿的考察,都是务求文献之全、务取考古资料之博与精,用史学的眼光,从发展变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如对秦离宫别馆、秦汉皇家和私人园林的考述、帝王陵墓的分布,等等,都几乎实在穷尽文献和考古资料的基础之上,结合实地踏察,再从从宏观、微观的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运用考古资料研究秦汉物质文明,前贤时哲曾做过大量的工作,将文献研究、考古研究、实地考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当然不能说是《研究》一书的独创,但是,笔者可以肯定地说:《研究》是运用历史文献、考古成果、实地考察研究秦汉关中物质文明和社会发展最为成功的著作之一。
第二,从分析层面上看,《研究》是通过都城、陵寝、建筑、园林、苑囿的复原,分析秦汉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而不是将研究停留在具体问题如某一个宫殿、某个园林、某一项建筑技术的历史状态的描述上。如对上林苑的研究,在尽力恢复上林苑历史面貌的同时,论述了上林苑的管理和功能;在系统考察秦国都城变迁历史的同时,重点分析了都城的行政管理;通过对秦礼制建筑研究,展现了秦文化的内涵演变;通过对秦都城和汉长安、以及六国都城的比较研究,揭示了秦国历史发展和六国关系及其历史影响;通过都城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的研究,解释了当时人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思想基础和主观能动性,等等。这里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叙述态度的严谨。如作者在分析秦的都城管理时,仅仅把所要表述的对象限定在咸阳的“地方行政组织及管理”上,而没有冠之以“秦国”或“秦朝”的字样,尽管所论内容可以说明秦国或者秦朝的地方行政组织和管理状况。制度一致是秦国、秦朝的政治特点,人们对用咸阳的材料说明一般情况不会提出异议。作者没有这样做,将论证范围限定在咸阳及其周边地区,反映了作者严谨的学术态度。
第三,就具体学术认识来说,《研究》或者填补以往研究的空白,或者针对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深化学术研究,作出了可贵的贡献。比如关于秦从开始建国到定都咸阳这一阶段都城的数量和迁移原因的考证和分析、秦公帝王陵的发展演变与特点与影响、秦建筑特点与秦社会的关系、秦汉园林建筑的艺术风格与影响机器所反映的秦汉文化的特征,等等,都有其见解,这些只要对该书稍加披览就不难发现,这里不去一一列举。
《研究》从内容体系上说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学术专著,但从篇章结构上看,和一般的学术专著又有所不同。这是一部有形式上各自独立、内容上相互关联的论文集合而成的专著,其学术性自然较一般专著更加突出。因为按照一般的专著体例,谋篇布局、章节安排要求完整,往往把那些本来用一篇论文就可以说清楚的事情和观点,予以拉长,变成一章或者几章,这在时下几乎成为时尚,以照顾篇章结构的完整性;为了凑足“分量”更不可避免地重复那些人所共知的内容。时下许多 “专著”大都是这样通过增加“添加剂”的方式生产出来的。而《研究》是作者十余年研究成果的集结,每一篇都是有感而发,都有自己的学术观点,按照流行的做法,作者完全可以在出版论集的同时,将其内容分解为几个专题,衍生成几部专著。作者没有这样做,只是将以往成果按照内容分成几个专题编辑在一起,以表明内容体系;至于学术观点,一仍其旧。这既使读者看到作者学术探索的历程,又保持了高度的学术性。笔者以为,无论是研究秦汉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科技史还是生活史,不仅能从《研究》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和营养,同时也会为体会到作者学术态度的严谨。只要翻建这本书,都会有这个体会的。
徐卫民深得历史地理学术方法和思想的三味,又长期在文博部门工作,这对于从事秦汉文化研究、系统探索秦汉都城、苑囿、园林自有其主、客观上的优势。但是,作者的学术视野并没有局限于历史地理和考古学的学术范围,而是将历史学、考古学、历史地理学的方法和理论结合在一起,探索秦汉历史的发展过程。这在《研究》一书中也有体现,书中收录了十余篇秦汉人物和制度方面的研究论文,表达了作者的相关观点和学术视野。但《研究》主体集中在秦汉都城、园囿、园林、陵寝、建筑研究方面,可以说再现秦汉时代关中地区的恢弘气势、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是本书的核心。但是,由于《研究》体例的限制,或者是作者考虑的不周,本书的缺陷也是明显的:这就是缺少相应的地图。如果能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在书中配上相关地图,如秦离宫别苑分布图、秦都城变迁图、咸阳、长安建筑规划对比图、秦汉关中物候图,等等,不仅可使书的内容和书的名称更加契合,而且更能为读者提供方便,更形象地展现秦汉关中的辉煌。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8/526481.html
以上是关于秦汉-再现辉煌—徐卫民《秦汉历史地理研究》评介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