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历史的长河中,出现了不少阳谋。比如种桑误国、围魏救赵等,但被称为历史第一阳谋的,无疑是汉朝的推恩令。
他让诸侯王自愿上钩,内部自行分解,他们没有用有效的方案进行破解。推恩令其实就是利用了人性的贪婪,他彻底勾起了诸侯王后代的权利欲望,这种欲望完全瓦解了诸侯王的权力体系。
汉景帝时期平定了七国之乱,并借此机会收回了七大藩王的封地,困扰了西汉几十年的藩王与中央对峙的内忧问题得到知道决,汉朝形成了强有力的中央政权。
到了汉武帝时期,中央政权虽然有所加强,但是,仍然有部分诸侯国存在,他们拥有一定的政治势力和大军,仍然对汉朝中央政权造成一定的威胁。
而汉朝边境仍然不平静,北边有强大的匈奴,时常越境对汉朝边境进行劫掠,对汉朝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对汉朝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汉武帝按照“攘外必先安内”的原则,实施“推恩令”对藩王进行削弱。
01主父偃是“推恩令”的提议者
主父偃,出身贫寒,早年不得志,他去过很多当时的诸侯国,比如北方的赵国、燕国等诸侯国,他到这些国家以后都不受注目。
后来主父偃就到了京城,找了大将军卫青还是没能混出头,最后主父一怒之下,给汉武帝刘彻写了一奏章汉武帝刘彻,刘彻一看奏章非常赏识,立即把主父提拔了。主父偃在历史上最大的贡献是提出来了一个政策,叫“推恩令”。
因为从汉文帝到汉景帝,特别是景帝吴楚七国之乱以后,这个诸侯王尾大不掉,汉景帝最后是用军事手段把诸侯王镇压下去了。
汉武帝时期,重用了主父偃,他就提出来一个很高明的办法,将诸侯王的土地分封给自己的儿子,儿子再分给孙子,一层层地分下去,最终诸侯王的土地越来越小,就没有了与中央对抗的实力。
02“推恩令”的内容
“推恩令”就是要将诸侯王的领地分给自己的子孙,它不同于以往分封制的嫡长子继承制,在“推恩令”的制度下,诸侯王的每个儿子都拥有一份领地的继承权,经过几代的推恩最终每个诸侯王的领地可能就剩下几亩地了。
这个诏令很好地利用了人性,如果诸侯王拒不执行,还会引起其他儿子的不满,有可能自己的王位也保不住了。
这道诏令实施之后,汉武帝才露出自己的真实面目,他将已经分封的小国管理权收归国有,各位王族只有享受封闭的财政赋税。
丧失了司法权、行政权。元鼎五年,汉武帝要求,在祭祀祖庙让全国的诸侯们进献相应数量的金子,诸侯王们将自己手上的金子上交之后,汉武帝以诚心不足将诸侯王贬为庶民,撤销了他们的封地。诸侯国的势力变小,再也无法和中央政府进行对抗。
03“推恩令”成功的原因
“推恩令”的成功,得益于汉朝中央政府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作战连战连胜,汉军的军事力量可谓是达到了顶峰。
反观诸侯国,在汉景帝时期平定了七国之乱的时候,一些比较大的诸侯国,被汉景帝收回了封地,诸侯国很难再对中央政府形成威胁。
这样中央强地方弱,中央就对地方形成了压制,地方就必须得听从中央的政令,汉武帝也就更有底气实行“推恩令”,这也是推恩令能够成功实施的重要原因
04“推恩令”对汉朝的影响
西汉文帝和景帝时期,一直面临着一个重大的难题,就是诸侯王的势力过于强大,他们对中央集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推恩令”实施之后由于诸侯王的其他儿子和嫡长子一样拥有对诸侯王领地的继承权,诸侯国的王国也就越分越小,从而加强了汉王朝的中央集权。
强化了皇帝对王朝的统治,“推恩令”之后,汉朝再也没有发生过诸侯叛乱的事情。其次,推恩令对人民的生产生活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由于地方的诸侯国无法与中央进行对抗,也就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战争,百姓免受民不聊生之苦,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经济的发展。
“推恩令”的实施是在汉朝中央拥有强大的势力下实施的一项削藩政策。主父偃晚年遇到英主汉武帝,并得到了重用。
他在任内朝顾问期间常常与汉武帝商量削藩之事,他用敏锐的目光发现的分封制下诸侯王的问题,抓住了人贪婪的本性。
向汉武帝提出了“推恩令”,汉武帝果断采纳了主父偃的提议,对藩王实施了推恩政策,“推恩令”如同蛋糕一样,诸侯王的子孙共同分一个蛋糕,层层的往下分,这样蛋糕也就越分越小。
也就是说在推恩的政策下诸侯国一层一层的往下分,经历几代之后诸侯王的封地也就只有几亩地的大小。
失去了土地、人口、大军、资源的诸侯国就很难再对中央构成威胁,同时,由于消除了诸侯国这个大内患,也避免了内战的出现,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