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经济有什么特点

南宋经济是在战火下发展的,用“战时经济”四字足以概括。战争对南宋社会经济影响巨大,包括捐税重、大发纸币、经济片面发展等等。

逼向海洋

宋元时期是我国海外贸易发展的鼎盛阶段,南宋随着航海技术的进步,在北宋的基础上又有进一步的发展。正如学者葛金芳在《南宋手工业史》一书中所说:“在宋室南渡、定都临安之后,南宋朝廷依赖外贸、面向海洋的发展倾向表现得更为强烈。”这里需要补充的是,这种发展倾向不完全是南宋朝廷的自觉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得不如此。

其主要原因有二:一则为了摆脱因军费开支巨大而造成的财政困境,不得不发展海外贸易以拓展财源;再则因对立政权的阻隔,传统的陆上丝绸之路难以畅通,不得不加紧建造海上陶瓷之路。一言以蔽之,战争迫使南宋“头枕东南”,战争逼迫南宋“面向海洋”。虽然“面向海洋”意味着从封闭走向开放,走向更加开放,其积极意义十分重要。但南宋帝王的意愿不是“头枕东南,面向海洋”,而是“头枕三河(河内、河东、河南),面向四方”,因而临安不称京城而称行在,陵寝不叫陵墓而叫攒宫。然而他们空有恢复中原之想,实无北伐取胜之力。

片面发展

对比北宋、南宋经济,给人的印象是:北宋经济的进步较为全面,而南宋经济的发展则比较片面。南宋矿冶业低迷不前,但农业生产突飞猛进;铸钱业勉强维持,但兵器生产规模巨大;造船业领先世界,但煤铁生产不如北宋。因素虽多,其中相当重要的是战争带来的直接刺激和间接影响。矿冶业、铸钱业、煤铁生产的衰退分明是战争造成的恶果,兵器生产乃至造船业、制瓷业的发展也与战争有直接间接的关联。

如果说所谓宋代“煤铁革命”是就北宋而言,那么“农业革命”应当是主要就南宋而论。南宋农业长足进步与战争不无关系。没有战争迫使偏好面食、会种小麦的北方民众的不断南迁,小麦生产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南宋东南地区的牧羊业比从前有所发展,其原因也与此相似。好吃羊肉的北方官民大量南来,使得东南地区“羊价绝高,肉一斤为钱九百”(洪迈《夷坚志》丁志卷十七)。市场需求旺盛是推动着牧羊业的发展,但毕竟为气候条件所局限,其发展水平不能与北方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