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东都洛阳城市历史
隋唐东都城遗址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隋炀帝大业元年(605)营建。城南对伊阙,北据邙山,唐朝君主暂时移居洛阳前后共40余年,称为东都。
东都洛阳城的宫城、皇城位于都城的西北隅。这是有意区别于京城 的布局,准隋江都宫榆林宫两例,可知这样的规划是下京城一等的。洛阳西北隅适占洛阳城地势最高的位置,在这处负隅高地上建造了宫城、皇城,并形成夹城。宫城除南置皇城外,北建重城,东隔东城,西面连苑。宫城、皇城本身又都内外彻砖。皇城之南并界以洛河。宫城后面有曜仪城、圆璧城,又建东、西隔城。皇城东面有东城,其北建含嘉仓城。外郭城东北部及洛水南岸为里坊区。洛阳城的建筑规模略小于京城长安城。含嘉仓城粮窖密集,存储来自河北、河南诸道的官粮。洛阳戒备的坚固严密,远在京城之上。
唐东都洛阳平面示意图
外郭城,共设8个城门。城内街道纵横相交成棋盘式布局。定鼎门大街又称天门街。洛阳城内共有 103坊,周围有坊墙,墙正中开门,坊内正中设十字街。缩小里坊面积,划一方三百步(一里)的里坊规格,这是洛阳故都(北魏洛阳城)旧制的恢复,对里坊居民的控制,显然比京城大兴更加强化。
洛阳小于大兴(《元河南志》卷一(洛阳)罗郭城“周回五十二里”。《长安志》卷七:“唐京城外郭城 周六十七里”)但比大兴却多设了一个市——三个市,并且都傍可以行船的河渠:通远市南沿洛河,北傍漕渠;丰都市通运渠;大同市通通济、通津两渠。大部分坊的面积一致,约0·5平方公里,是沿袭北魏洛阳城的坊制。这种坊制影响很大,当时许多地方州县城内的方整坊里,都应是取法于洛阳。根据洛阳市、渠的安排,可以推知洛阳的设计,比大兴更多地考虑繁荣工商业的问题。
隋唐洛阳城具有独特的设计和规划
唐东都城的宫室创自隋朝。隋代基本奠定了东都的形制,到唐高宗时又对东都略作整修,唐代对东都城作的较重要的改革是修建了上阳宫,上阳宫成了东都的主要宫殿。和长安的大明宫一样,避开了洛阳的原来宫城的布局。上阳宫选地傍皇城,开门的方向又以东为上,很清楚,这是为了继续使用洛阳皇城的设备,有意地和皇城组成一体,这是都城建设方面的一个创举。
唐朝初年,经过隋末战争破坏的洛阳城市腹地经济已是残破不堪,但是在安史之乱以前,洛阳却获得了迅速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于以洛阳为中心的国内国际交通望的形成,这是洛阳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前提。主要有从洛阳往西域去的丝绸之路和由岭南道过大庾岭至扬州入运河进洛阳的商路。
当时,洛阳的居民以士农工商四类人为主。洛阳城有大量的从事商业活动的人员,并且出现了大量的酒楼和旅馆。与此同时,也已经产生了许多小商小贩。许多外国商人也在洛阳经商。随着洛阳陪京地位的日益重要,洛阳城市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中心。洛阳是一个重要的科举考场,每次考试都聚集了大批赶考的士子。
东都洛阳城市居民分布的特点如下:洛水两岸的坊居民较少,因为洛阳每当发水灾时,洛水两岸的坊首当其冲,受害最深。东都城东南角及长夏门定鼎门等郭城南边和郭城东边一些坊的居民比较稀少,这是因为东都城东南角郭城东边一些坊远离城市中心,一般居民不喜欢,但由于是东都城风景最美之处,却成了部分仕途失意者和文人学者的理想居所。定鼎门大街正对皇城端门,两侧之坊多为皇族贵戚高官所住。北市多为贫民聚居之地。胡人多数居住在北市和南市周围的一些坊里。
隋唐时期中原城市形态布局对周边地区和国家产生很大影响,唐王朝许多边城和周边国家的城市的规划建设都受到了洛 阳城的影响。渤海上京龙泉府城遗址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渤海国是唐至五代期间,由靺鞨族在东北地区建立的地方民族政权。上京龙泉府是渤海建都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布局最为完备的都城。该城位于今黑龙江省宁安市境内的河谷盆地。西濒忽汗河(今牡丹江),故称忽汗城。上京城的形制和布局明显仿照唐长安城,为横长方形。全城分为宫城、皇城、外郭城三部分。宫城、皇城位于外郭城北部中央,宫城之内,南北分布着五座宫殿基址,前朝后寝之制。皇城在宫城前,为官衙所在。外郭城周长16296米,设10个城门,由纵横街道分成若干居民里坊。皇城南门前的南北中轴大街最宽,俗称“朱雀大街”。各里坊四周筑墙。
唐代城市是里坊制城市发展的一个颠峰,它在我国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世界上众多的专家学者对其作了非常详细具体的研究与论证,洛阳在中国城市史上的地位已为人们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