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孔子与新文化运动是对立关系吗

孔子与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进步思想的运动,它启发了国民意识和民族觉醒。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倒孔行为,它全盘否定了儒家思想。单从孔子与新文化运动来说,新文化运动站在否定角度上,不但否定了孔子也批判了儒家思想。

孔子

孔子

新文化运动有四提倡、四反对,其中涉及的内容都与儒家思想有关,比如反对专制、反对迷信、反对旧道德和反对旧文学。新文化运动者认为,封建专制根本劣根性就在于儒家思想。对统治者来说,他们将千百年的儒家思想作为保护伞,以仁义和道德满足自己的“私欲”。

为了让广大青年觉醒,只有推翻儒家思想,推翻孔子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才能拯救新中国。恰逢当时,袁世凯复辟之后,大搞尊孔运动,他想继续用儒家思想稳固自己的统治。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看见袁世凯一系列尊孔行为之后,便想借机发动推动新文化运动,顺便引入马克思主义思想来到中国。在此背景下,孔子与新文化运动成为两个极端,要想接受新文化运动思潮,那么必须全盘否定孔子及其儒家思想。

虽然新文化运动者旨在通过批判孔子来替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扫清障碍,但是事实证明资本主义在中国根本走不通。但是通过此次新文化运动,给孔子和儒家思想带来了消极否定的影响,它使中国的固有文化逐渐走向没落。

新文化运动 白话文

从新文化运动内容来看,白话文运动也被包含其中。20世纪早期,新文化运动前驱陈独秀在《新青年》批判儒家思想而引入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另一方面,胡适虽然反对陈独秀推崇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但是胡适先生支持白话文运动。

胡适

胡适

众所周知的《西游记》、《水浒传》等都是用白话文所写的,在晚清之前,白话文一直未被学者所接受。随着国门被打开,文言文已经不适用人们的交流。在诸多情况之下,以胡适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已经意识到白话文推广的迫切要求。

20世纪20年代前后,胡适和在《新青年》发表了文章《文学改良刍议》。在这篇文章中,胡适提到了八点,都与倡导白话文相关。比如其中提到“不讲对仗”、“不模仿古人”等,都是为白话文运动预热。胡适提倡的白话文运动既得到了陈独秀、鲁迅等人的拥护,又得到林纾为代表的古文学家的批判。1918年1月份,陈独秀和胡适为了让白话文运动深入人心,他们要求发表在《新青年》上的刊物都要用白话文陈述自己的观点。

5月份,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第一部白话文作品《狂人日记》,这标志着白话文运动已经取得了新突破。而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白话文应对也逐渐深入人心。1919年,白话文运动进入到高潮,国语统一筹备会召开了第一次大会。第二年,教育部下令将各科教科书全部改成为白话文形式。

新文化运动地点

新文化运动发生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登上王座,可以说整个中国都蒙上了一层阴霾,中国人民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统治者的黑暗和帝国主义的侵略压的人们喘不过气来,很多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感到十分彷徨不知该何去何从。

新文化运动地点

新文化运动地点

而在中国,发展最繁荣、经济最发达、资本主义发展最深入人心的地方就是上海,所以新文化运动地点也就在上海。当时的上海是亚洲唯一的世界金融中心,是民国国民收入的最重要来源。这里建筑设施完备,也是外国人最先到达中国的地方,是外来产品外来思想最先接触的地方,所以上海各个大学的学生是大陆思想最先进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