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书法欣赏(6)

王献之(下)

王献之(下)

在“王献之二三事“主要讲述的是他少年时期的故事。第一个故事跟成语“管中窥豹”有关。在王献之只有几岁大的时候,他一次看到几个孩子在玩一种叫樗蒲的游戏,他虽然也知道这个游戏的玩法,但是却并不精通。他看了一会,就在一旁指手画脚地对其中一个人说他要输了。结果那个人听了之后十分生气,看了王献之一眼之后说:“这个小孩就像从管子中看豹一样,只是看见了豹身上的花斑,却以为看到了整个猎豹。”王献之听了之后十分生气,说道:“远的人有愧于荀奉倩,近的人有愧于刘真长。”说完之后就走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只对荀奉倩和刘真长这两个人感到羞愧,而对其他人则不会。这里体现了王献之后悔不该接近他们并发表看法的情感。

除了这件事情之外,还讲到了“偷儿恕毡”、“十八口大缸”和“墨迹变牛”等典故,这些故事有的是讲他如何刻苦练习书法,有的是讲他遇到事情如何沉着应对并巧妙化解,无不体现的是一个年轻气盛,才华横溢的形象。

王献之中秋帖

《中秋帖》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献之的作品,纵为27厘米,横为11.9厘米,是中国古代享有盛名的书法作品,也可以说是王献之的最高杰作。这副字帖曾经被清高宗乾隆皇帝收入《三希帖》中,这个“三希”的意思就是稀世珍宝,除了他的这副作品外,其他两副则是王献之的父亲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和另一位书法大家王珣的代表作《伯远帖》,可见秦乾隆皇帝对其的推崇。《中秋帖》一共现存三行,二十二个字,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王献之中秋帖

王献之中秋帖

《中秋帖》,又被叫做《十二月帖》,相传是王献之的传世真迹,原本应该是五行三十二个字,之后因为某种原因被割去了二行,保留代现在的就是三行二十二字。该帖在被收入《三希帖》之后,由清宫流入了香港,在1951年周恩来总理的帮助和关怀下,被有关部门重金收回。此贴笔法好似火箸画灰,气势连绵不断,极具法度,被称为“一笔书”,是学习和了解王献之的重要资料。

关于现在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中秋帖》是不是真品,一些学者们对此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现存的《中秋帖》是用竹料纸书写的,但是这种纸在到北宋的时候才出现,在东晋时期是没有的。而且从行笔中可以知道,该帖所用的毛笔应该是柔软的无心笔,但是在晋朝大多使用有心硬笔,吸水性较差,是写不出该帖这种丰润圆滑、线条连贯的字体的。因此他们推测这应该是宋代的临摹本,并非真迹。

不管这到底是不是真迹,王献之在书法上的成就都是不可忽视的,他的名字将永远在中国书法史上熠熠生辉。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

《洛神赋十三行》,简称为《洛神赋帖》或者《十三行》,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献之在小楷字体方面的代表作,书写用纸应该为麻笺。该帖的主要内容为三十七魏国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曹植的传世诗作《洛神赋》。该贴的真迹早已失传,大概是在唐宋时期就已经因为残损而亡佚了。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

目前保存到现在的本应该是宋朝时根据真迹进行临摹的拓本,包括了“碧玉版本”和“白玉版本”两种,其中临摹效果较好的是“碧玉版本”,它在明朝万历年间在杭州西湖葛岭的半闲堂旧址被发现,现在收藏在首都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