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儒学大师荀子简介介绍(6)

根据司马迁在其著作《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一书中所记载,荀子早在他十五岁的时候就来到了齐国,开启了他的游学之路,这一行便一直持续到荀子70岁左右的时候才离开。但在这期间,荀子还曾去过秦国、楚国和赵国等地,但在这些地方停留的时间都不长,又重新回到了齐国。

但在公元前266年,因齐国的君主听信谗言,罢免了荀子“祭酒”之职,不得志的荀子便游学来到秦国,但是在秦国,荀子满腔文学却也并未得到君主的重用,而后游学至赵国,没想到,在赵国荀子的文学之道仍未在当地发扬光大。

直到公元前264年,齐国的新君主继位时,荀子才得以重返齐国,当时荀子已经年过花甲,本以为此次重返齐国会像当年离开齐国那样重新获得光辉,但因再次遭到小人妒忌,且此时的齐国朝政甚乱,无奈之下,荀子便又离开了齐国,来到楚国兰陵,并最终老死与此。

荀子思想核心

荀子作为我国战国后期最后一位的儒家学派大师,因其无论是在政治上、经济上、哲学上,还是在教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常卓越的成就,而被后人称作是集思想家、文学家和政治家于一身的传奇人物。

荀子画像

荀子画像

荀子的思想可谓是“一个中心,多个观点相融合”。荀子的思想中心是儒家思想,而多个观点相融合则主要体现在荀子在发展自己独特的思想时,对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进行批判性的融合。

荀子的思想主要有天道观、认识论、礼论和人性论。

天道观是荀子在先秦时期的自然论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发展而来,他认为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且具有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性。因此,他主张人应在尊重自然规律前提下来发挥主观能动性。

认识论中,荀子提出,认识实质上是主体通过感官接触外界的事物,并利用思维器官所接触到的外界事物进行理性处理的过程,由此,他强调认识应是全面、客观的,而非片面和主观的。

人性论中,荀子主张人性本恶的核心思想,但人的这种“恶”的本性是可以通过后天教育来加以化解。而如何化解人性“恶”的本性,强化人“善”的品性,需要通过后天教育,并辅以行为标准和道德准绳来加以约束和改善。

礼论中,荀子强调,“礼”是度量一切的最高原则。任何事情都要以“礼”为准绳,不能逾越“礼”的约束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