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非十二子
著名文章《荀子非十二子》是荀子的著作《荀子》三十二篇中的第六篇。其对我国古代史的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篇文章的内容主要是对战国时期墨翟、宋钘等学派思想进行批驳。
荀子画像
在文章《荀子非十二子》中,荀子通过逐一、全面的对陈仲、孟轲等十二人的观点主张进行的批判与驳斥,最终将文章的批驳重点引向孟、思学派,并提出了要统一天下,必先在改善诸家各异的言行上下功夫。
荀子对诸家学说的批判主要是围绕什么理论才是能够帮助君主治理国家。如荀子对他嚣和魏牟的“利己”主义进行了批驳,并批判了陈仲、史鱼酋又太过于对人的性情加以抑制,以致几乎偏离了人的正常性情;对墨翟、宋钘的功利之观进行了批判,指责慎到、田骈虽然也以法治国,但未与礼相结合,法同虚设;认为田骈和惠施两位大家只会在文字上做文章,严重缺乏实践基础,继而严重背离了治国之道,同时,对子思、孟轲的学说予以犀利的批判,指出子思和孟轲在根本不知晓孔子思想的前提下,就根据有限的事实编造出五行学说,严重影响世人的思想。
荀子认为,这些学说都无法作为君主治理国家的理论依据,更不能在治理国家上,向君主提供任何参考。且提出只有自己的思想学说才可作为君主治理国家的依据,才可以满足君主治理国家的需要。
荀子王制
著名文章《荀子王制》是荀子的著作《荀子》三十二篇中的第九篇。该篇文章出自于《礼记》,作为一种规章制度,为古代君主用于治理天下,其内容几乎涉及教育、生活等多方面的制度,如建国、封官、俸禄、刑罚以及学校教育等方面。
荀子画像
文章《荀子王制》主要表现了荀子在政治上的见解。荀子认为,国君的治国国家之道实质上是其实施任贤免废、躯恶善民的政治之道。国君只有赏罚分明,对良民加以奖赏,而对恶者予以惩罚,做到公正开明,才能归顺民心,以礼之道来约束和管理国民。
同时,荀子主张,国君在对政务事宜进行处理时,要兼顾礼教和法率并行。并强调在政务事宜的处理上,衡量一个国君是否足够贤明,并不是国君事事亲为的本领,而更重要的在于看国君是否懂得利用德才贤能之士的才华和能力来帮助其治理国家。因此,荀子提出,平政爱民、隆礼敬士和尚贤使能的品格是一个优秀的国君应具备基本品格,而如何培养出这些品格正是一名优秀的国君应该努力的方向。
另外,荀子在《荀子王制》中同样对一个国家存亡的条件进行了阐述。篇中荀子指出实行仁政、明纪法则、任人唯贤、善待国民是一个国家得民心、统治天下的决定条件,如果一个国君能够做到上述所说,则其所治国家必定会兴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