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

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


(台湾中央研究院)
惠公既入,乃保秦公弗予。(清华竹书《繫年》第六章34)
襄夫人闻之,乃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
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灵公以号于廷。(清华竹书《繫年》第九章51)
这裏主要讨论简34“保”字和51的“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
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字。
简34“保”字作“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
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从“保”从“爻”。原整理者说,很可能是在商至西周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
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之类写法演变而来的,象一人负子之形,读为“背”。[1]
学者指出,竹书“保”字与《古文四声韵》卷三引《古老子》“抱”字作“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
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相同,楚简《老子》常以“保”表“抱”,《古文四声韵》此字当即“保”字异体;又有学者指出,“爻”形可能是后加的声旁。[2]这些看法是正确的。
以上所举竹书和《古老子》的“保”,其构形是在表意字上加注声符“爻”。这类的“保”字又如陈侯午錞“保有齐邦”之“保”,作“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
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隶作“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
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所从“缶”也是加注之声符。[3]古音“爻”是匣纽宵部,“保”是帮纽幽部,在韵部方面是幽、宵旁转。在声母方面,赵彤指出,出土楚系文献中有一些见系字跟帮系字交替的例子,这些现象都出现在“鱼”、“幽”、“宵”(举阴声韵部赅相应的阳声和入声韵部)等韵部,主要元音都是后元音,如郭店〈五行〉32:“颜色伀(容)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
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貌)”。[4]“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
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读为“貌”,“貌”是明纽宵部,这是匣纽和明纽相通。因为“爻”和“保”有音近的关係,所以可以在“保”字上加注声符“爻”。
简51“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
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作“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
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也应释为“保”。陈侯午錞的“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
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保)是表意字加注声符的形声字,“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
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则是把这种写法的表意部份加以简化为“人”,而成为从“人”“缶”声的一般形声字。“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
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应该是这样演变而来的。这类的形声字如“耤”字,初文作“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
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甲骨文),是一个图形式会意字,像人持耒耕田,后来在初文上加注了声符“昔”,成为“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
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金文,令鼎),再后又简化成了从“耒”“昔”声的一般形声字,作“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
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小篆)。[5]在楚系文字中,“保”写作“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
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是比较特殊的写法,其它写作“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
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郭店〈老子乙〉15)或“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
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望山1‧197),这是把表意部分简省,也是比较少见的写法。[6]
“保”字会以“缶”来标注声音,可见二者有音近的关係。以下略举二字音近相通的例证:
其一,青铜器铭文京姜鬲:“京姜□母作尊鬲其永缶用。”(《集成》641)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
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寇良父壶:“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
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寇良父作为卫姬壶,子子孙孙永保用。”仲南父冉壶:“仲南父作尊壶,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集成》9642)“缶”、“保”和“宝”是音近相通的异文。“宝”字是“从宀从玉从贝会意”,而后加注声符“缶”而形成的形声字。[7]
其二,戴侗《六书故‧工事一》:“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
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又作宲。”《说文》:“宲,藏也。从宀呆声。呆,古文保。《周书》曰:‘陈宲赤刀。’”段注:“宲与保,音同义近。”桂馥《义证》说,“宲”,或借“保”,又借“宝”字。
以上讨论了简34“保”和简51“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
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字的构形,以下讨论在竹书《繫年》中的释读。
简51“乃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
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灵公以号于廷”,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
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保),读为“抱”,为怀抱、抱持之意。“保”读为“抱”的例证,如上引《古老子》“保”字用作“抱”;又如郭店竹书〈老子乙〉2:“视索(素)保朴”,保,帛书本、王本皆作“抱”。[8]
简34:“乃保秦公弗予”,保,原整理者读为“背”。保,也可能读为“负”,古音“保”是帮纽幽部,“负”是并纽之部。之部和幽部是旁转关係。以下举一个古书中“负”读为“孚”的例证来说明“保”和“负”可以音近相通:
段注本《说文》:“保,养也。从人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
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省声。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
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古文孚。”朱骏声则说“从人从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
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省会意”,“孚亦声”。保,从“孚”得声。《诗‧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毛传:“负,持也。”郑笺:“蒲卢取桑虫之子,负持而去,煦妪养之,以成其子。”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云:
负之言孚也。凡物之卵化者曰孚,其化生者亦得曰孚。《广雅》孚、育竝曰:“生也”。负之即孚育之,非谓负持之也。……《传》训负为持者,持盖恃字形近之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
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蓼莪〉诗“无母何恃”,《韩诗》:“恃,负也。”《说文》、《广雅》竝曰:“负,恃也。”负恃亦养育之义,故《传》训负为恃,负之犹育之也。
汪荣宝说:“马氏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据〈夏小正〉‘正月鸡桴。’《传》‘桴,妪伏也。’读负为伏,而通之于‘孚’,谓负之即孚育之,解最精当。”[9]此为“负”和“孚”音近相通。[10]“孚”是滂纽幽部,“负”是并纽之部,二者是旁纽旁转。此可证明从“孚”声的“保”和“负”有音近相通的可能。
负,有背弃之义,《说文》“负”字云:“一曰受货不偿。”段注:“凡以背任物曰负,因之凡背德忘恩曰负。”《战国策‧秦策五‧楼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
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约秦魏章》:“败秦而利魏,魏必负之。负秦之日,太子为粪矣!”《鹖冠子‧近迭》:“得地失信,圣王弗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
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倍言负约,各将有故。”
“背”和“负”,古书上往往相通,《战国策‧秦策三‧蔡泽见逐于赵章》:“勾践终棓而杀之。”棓,《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作“负”王念孙《读书杂志‧战国策一‧棓而杀之》云:“棓,当为倍字之误也。倍,与背同。”其注又云:“背、倍、负三字古音声同而通用。”背、倍和负三字是声近相通的关係。
总之,清华竹书《繫年》简34“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
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和简51“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
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都是“保”字的异体字。前者是在表意字“保”上加注声符“爻”的形声字,读作“负”,为背弃之意;后者则是从“人”“缶”声的一般形声字,读为“抱”,为怀抱、抱持之意。
(编者按:[1]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上海:中西书局,2011年12月),页151。
[2]清华大学出土文献读书会:《〈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研读劄记(二)》,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760),2011年12月31日。
[3]容庚编着,张振林、马国权摹补:《金文编》,页558。张亚初,〈殷墟都城与山西方国考略〉,《古文字研究》第10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7月),页398。
[4]详参赵彤:《战国楚方言音系》(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5月),页52-55。
[5]参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2月),页172。
[6]参李守奎:《楚文字编》(上海:华东师範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页487-488。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10月),页739-740。
[7]裘锡圭:《文字学概要》,页179。
[8]白于蓝:《简牍帛书通假字字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页43。刘信芳:《楚简帛通假彙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2月),页117。
[9]汪荣宝:《法言义疏》(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9月),页9。
[10]赵帆声:《诗经异读》(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页278。张儒、刘毓庆:《汉字通用声素研究》(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8月),页5。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3738.html

以上是关于说清华竹书《繫年》中的两个“保”字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