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简《尹诰》“我克协我友,今惟民远邦归志”试说

清华简《尹诰》“我克协我友,今惟民远邦归志”试说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清华简《尹诰》“我克协我友,今惟民远邦归志”试说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清华简《尹诰》“我克协我友,今惟民远邦归志”试说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
【摘要】清华简《尹诰》是《尚书》的佚篇,或称《咸有一德》。学界对《尹诰》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其中关于“我克协我友,今惟民远邦归志。”一句的解释还存在某些问题。这关係到全篇文意的理解,因此很有必要对其进一步阐释。通过清华简与其他传世文献、考古材料的多重证明,本文认为“我克协我友”的“友”是归降的夏臣;“今惟民远邦归志”中的民是指夏民,而非商民。
【关键词】清华简;《尹诰》;友;民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自出版之后,引起了众多先秦史学者的积极关注。其中《尹诰》一篇是《尚书》的佚篇,也称《咸有一德》,[1]引发很多学者的热烈讨论。不过,这篇简文的内容还有可以进一步讨论之处。笔者拟就《尹诰》的个别词句为出发点,略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首先将《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中《尹诰》的释文用通行字体照录于下:
惟尹旣及汤咸有一德,尹念天之败西邑夏,曰:“夏自绝其有民,亦惟厥众,非民无与守邑,厥辟作怨于民,民复之用离心,我捷灭夏。今后曷不监?”挚告汤曰:“我克协我友,今惟民远邦归志。”汤曰:“呜呼!吾何祚于民,俾我众勿违朕言?”挚曰:“后其赉之,其有夏之金玉实邑,舍之吉言。”乃致众于亳中邑。[2]
《尹诰》首句是这篇简文的主旨。孙飞燕先生将其断句并标点为:“惟尹既及汤,鹹有一德。”简文是说伊尹归汤之后,君臣同心同德,不互相怀疑。[3]此说良是。通过阅读简文,可以看出伊尹作《尹诰》目的是向汤进谏,汤不怀疑伊尹,君臣二人共同解决危机,这当是《尹诰》本篇的中心所在。
“我克协我友,今惟民远邦归志”应当如何理解?此句中的“友”、“民”是指哪些人?学者间有很大的的认识分歧。如有学者认为,《尹至》和《尹诰》中的“众”是指军队,而“民”是人民、民众。[4]张崇礼先生认为“我克协我友。今惟民远邦归志。”当断为“我克协我友,今惟民,远邦归志。”解释为我能协和我友,今唯不能协和于民,如能协和于民,则远邦归心,天下太平。[5]还有学者将此句断作“挚告汤曰:‘我克协我友。今惟民、远邦归志。’”。将之解释为伊尹告汤,谓若我商人能协和我友邦,则民众、远邦均有归附之心。[6]以上学者的观点都有一定道理,但联繫上下文意,仍有抵牾之处。此句的解释众说纷纭,因此有必要对其中的某些字词重新进行解释,其中“友”和“民”是理解此句真实含义的关键。
笔者分别对“我克协我友”的“友”与“今惟民远邦归志”中的“民”所指的具体对象进行分析讨论,认为“我克协我友”的“友”是归降商汤的夏臣;“今惟民远邦归志”中的“民”是指夏民,而非商民。
一、“我克协我友”解
“我克协我友”的“友”,整理者指出是“《说文》古文‘友’”。[7]《说文》:“友,同志为友。从二又相交友”。[8]
“友”,学者大多将其解释为友邦,但这样解释与上下文意思不合。“我克协我友,今惟民远邦归志”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前后文意应当连贯。此句的“友”若指友邦,则与前后句简文关係不大,文意很不顺畅。因为伊尹先说:“夏自绝其有民,亦惟厥众,非民无与守邑,厥辟作怨于民,民复之用离心,我捷灭夏。今后胡不监?”这是在分析总结夏朝灭亡的教训,并以此提醒汤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先说夏民,随后谈友邦,接着又讨论民,逻辑上也不通顺。“友”字在文献中除了“友邦”之外,还存在其他解释。《尚书·酒诰》:“予惟曰:汝劼毖殷献臣,侯甸男卫;矧太史友、内史友,越献臣百宗工;矧惟尔事,服休服采;矧惟若畴,圻父薄违,农父若保,宏父定辟” 杨筠如先生《尚书覈诂》解释:“友,谓僚友也。……盖太史、内史之官僚友甚多。”[9]可知“友”有僚友的意思。在金文中“友”也可作为职官的一种泛称。张亚初、刘雨先生指出金文有“内史友员”,在金文裏寮与友并称,指部属、助手。甲骨文中也有“友”作僚友的记载。[10]通过以上探讨,笔者认为“友”当指归顺商汤的夏朝贵族大臣。
根据文献记载,在汤伐桀的战争中,有很多夏臣因为不满桀的残暴统治而投奔商汤,这为汤击败桀创造了有利条件。如《吕氏春秋·先识》记载:“夏太史令终古出其图法,执而泣之。夏桀迷惑,暴乱愈甚,太史令终古乃出奔如商。汤喜而告诸侯曰:‘夏王无道,暴虐百姓,穷其父兄,耻其功臣,轻其贤良,弃义听谗,众庶咸怨,守法之臣,自归于商。’”[11]桀渐渐丧失夏朝臣民的支持,面对这种情形,商汤因此看到夏行将灭亡。《吕氏春秋·简选》:“殷汤良车七十乘,必死六千人,以戊子战于郕,遂禽推移、大牺,登自鸣条,乃入巢门,遂有夏。桀既奔走,于是行大仁慈,以恤黔首,反桀之事,遂其贤良,顺民所喜,远近归之,故王天下。”[12]击败夏桀之后,汤积极推行“反桀之事,遂其贤良,顺民所喜”的方针,目的就是为了取得“远近归之,故王天下”的效果。由此可知,归顺商汤的夏臣当不在少数,显然是一股不能忽视的政治势力。《说文》:“友,同志为友。从二又相交友”。[13]对于商的统治者来说,灭夏后如何处理归顺的夏朝臣民,牵一髮而动全身。伊尹视归降的夏臣为僚友,积极安抚他们,也是希望他们能与商汤同心同德,共致天下于太平。鑒于此,伊尹称呼这些归降的夏朝贵族为友也就顺理成章。
二、“今惟民远邦归志”解
关于“今惟民远邦归志”的解释,整理者认为是去其家邦者有回归之志。《国语·周语下》“将有远志”,注:“远志,逋逃也。”《吕氏春秋·慎大》云夏“众庶泯泯,皆有远志”,注:“有远志,离散也。”[14]黄怀信先生认为“远邦归志”谓远邦有归附之心。民远邦归志不可通,“民”字当涉上文衍。[15]
对此,笔者赞同整理者对“远邦归志”的理解,即去其家邦者有回归之志。这样,“民”是这句话的主语,“民”远离家乡有离散逋逃的迹象,所以伊尹才向汤反映,以引起汤的重视。所谓“远邦归志”,不当解释为远邦有归附之心。如前所述,《尹诰》的主旨是伊尹归汤之后向汤进谏,君臣同心同德,不互相怀疑。据《尹诰》简文,伊尹先总结了夏灭亡的教训,关键在于夏桀自绝其民,丧失了民的支援,商才可以顺利灭夏。接下来伊尹提出当前汤面临的危机,汤才忧虑地问如何才能不丧失民的支持。伊尹提出的建议是赏赐金玉实邑,并善加抚慰。若说“远邦归志”指远邦都有归附之心,那么汤就没有必要担忧。接下来“呜呼!吾何祚于民,俾我众勿违朕言?”这句话也就显得较突兀。
李学勤先生指出《尹至》、《尹诰》在简中是两篇,但应有密切关係。[16]这两篇字迹、简制相同,为同一书手所抄。[17]《尹至》中的“民”是指夏民,对我们理解《尹诰》的“民”提供了新的思路。《尹至》重点突出夏民与桀离心离德,商汤因之以灭夏。《尹诰》可能作于《汤诰》之后。《史记·殷本纪》:“汤归至于泰卷陶,中𤳹作诰。既绌夏命,还亳,作《汤诰》:‘维三月,王自至于东郊。告诸侯群后:毋不有功于民,勤力乃事。予乃大罚殛女,毋予怨。曰:古禹、皋陶久劳于外,其有功乎民,民乃有安。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后稷降播,农殖百穀。三公咸有功于民,故后有立。昔蚩尤与其大夫作乱百姓,帝乃弗予,有状。先王言不可不勉。曰:不道,毋之在国,女毋我怨。’以令诸侯。伊尹作《咸有一德》,【集解】:王肃曰:‘言君臣皆有一德。’【索隐】按:《尚书》伊尹作《咸有一德》在太甲时,太史公系之于斯,谓成汤之日,其言又失次序。咎单作《明居》。【集解】:马融曰:‘咎单,汤司空也。明居民之法也。’”[18]通过上述记载并结合清华简《尹诰》,可以得知伊尹作《咸有一德》或在商汤作《汤诰》之后,《索隐》之言当误。细审简文,此“民”当指夏民。由于夏民曾被迁徙,这才会出现民有离散之心的情况。《尹诰》重点讨论了如何安抚夏民,下文汤所言“我众”也是夏民,汤既灭夏,自然视夏民为自己治下之民。伊尹向汤提出的建议是对这些夏民善加抚慰,赏赐金玉实邑。
《尹诰》中伊尹总结夏朝灭亡的教训就是丧失夏民的支持,探讨灭夏之后如何妥善处理夏民的问题,这不是无的放矢。今按汤伐桀之战并非没有遇到抵抗,《尹至》中既有盼商如甘霖的夏民,亦有与汤作战的夏清华简《尹诰》“我克协我友,今惟民远邦归志”试说
清华简《尹诰》“我克协我友,今惟民远邦归志”试说民。“夏清华简《尹诰》“我克协我友,今惟民远邦归志”试说
清华简《尹诰》“我克协我友,今惟民远邦归志”试说民入于水,曰:‘战。帝曰:一勿遗。’” 整理者注:清华简《尹诰》“我克协我友,今惟民远邦归志”试说
清华简《尹诰》“我克协我友,今惟民远邦归志”试说,《说文》古文“番”,读为“播”,《国语·晋语二》注:“散也。”《书·大诰》“于伐殷逋播臣”,疏云:“播谓播蕩逃亡之意。”[19]黄怀信先生解释:“播,布也。播民,谓逃散之民。”[20]所以这部分夏播民当是追随夏桀逃亡、被汤击溃的夏民,表明虽多数夏民对汤是真心归附,但也有部分顽民。《史记·殷本纪》:“桀败于有娀之虚,桀奔于鸣条,夏师败绩。汤遂伐三嵕,俘厥宝玉,义伯、仲伯作典宝。汤既胜夏,欲迁其社,不可,【集解】:孔安国曰:‘欲变置社稷,而后世无及句龙者,故不可而止。’作《夏社》。【集解】:孔安国曰:‘言夏社不可迁之意。’伊尹报。【集解】:徐广曰:‘一云伊尹报政。’于是诸侯毕服,汤乃践天子之位,平定海内。”[21]《说文》:“社,地主也。从示、土。《春秋传》曰:‘共工之子句龙为社神。’《周礼》二十五家为社,各树其土所宜木。”[22]这说明商汤或许曾意图改变或迁走夏民的土地神,只是因故未成。晁福林先生指出:“在会战中,成汤不仅掠获许多宝玉,而且想迁走夏社,以示彻底灭夏之义,可能是迫于诸方国的态度,此事终不能行,不得已而封夏之后,保存了夏王朝的残余势力。”[23]此说较符合当时史实。商灭夏后,如何处置夏朝的遗民便成为至关重要的政治问题。对此,商汤与伊尹必然会思虑如何加以妥善解决。周灭商后也存在类似的政治局面,如《左传》桓公二年记载:“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义士犹或非之。”[24]曾运乾认为“义士”是指殷顽民。[25]《逸周书·度邑》:“惟王克殷国,君诸侯,乃厥献民征主九牧之师见王于殷郊。……王至于周,自□至于丘中,具明不寝。……王曰:‘呜呼!……我来所定天保,何寝能欲?’王曰:‘旦!予克致天之明命,定天保,依天室。志我共恶,俾从殷王纣。四方赤宜未定我于西土。’我惟显服,及德之方明。”[26]武王向周公阐述了营建洛邑的急迫性,并表达出对殷商顽民的忧虑。《书·多士序》:“成周既成,迁殷顽民,周公以王命诰,作《多士》。”[27]《逸周书·作雒》:“凡所征熊盈族十有七国,俘维九邑。俘殷献民,迁于九裏。”[28]周公继承了武王的遗志,营建成周并迁殷顽民于洛邑,为的是监视他们,从而稳定西周的统治。以此例之,不排除汤灭夏后,出于巩固统治的考虑,曾将部分夏民迁徙至亳的可能。
此外,封夏遗民于杞,当是伊尹作《尹诰》之后採取的后续措施。《史记·夏本纪》:“汤乃践天子位,代夏朝天下。汤封夏之后,【正义】:《括地志》云:‘夏亭故城在汝州郏城县东北五十四裏,盖夏后所封也。’至周封于杞也。【正义】:《括地志》云:‘汴州雍丘县,古杞国城也。周武王封禹后,号东楼公也。’”[29]《大戴礼记·少间》:“成汤卒受天命,不忍天下粒食之民刈戮,不得以疾死,故乃放移夏桀,散亡其佐。乃迁姒姓于杞。”[30]《史记·陈杞世家》:“杞东楼公者,夏后禹之后苗裔也。殷时或封或绝。周武王克殷纣,求禹之后,得东楼公,封之于杞,以奉夏后氏祀。”[31]清人梁玉绳认为:“禹后封杞,即汤封之,武王特因其旧封重命之耳”。[32]结合这些文献记载,汤极有可能在安抚夏民之后,将其封于杞。
结语
综上所述,伊尹所说“我克协我友,今惟民远邦归志”的意思当是指伊尹安抚了归顺商汤的夏朝贵族降臣,但夏民却因迁徙有人心不安的迹象。接下来商汤向伊尹谘询解决的办法,伊尹的建议是採取怀柔、赏赐的办法化解这一潜在的危机。
(编者按:[1]李学勤:《清华简九篇综述》,《文物》,2010年第5期;《清华简与<尚书>、<逸周书>的研究》,《史学史研究》,2011年第2期。
[2]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中西书局2010年版,第133页。
[3]孙飞燕:《试论<尹至>的“至在汤”与<尹诰>的“及汤”》,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373,2011年1月10日。
[4]王宁:《清华简<尹至><尹诰>中的“众”和“民”》,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396,2011年2月4日。
[5]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清华简<尹至>、<尹诰>研读劄记(附:《尹至》、《尹诰》、《程寤》释文)》(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352,2011年1月5日)一文下的评论,2011年1月8日。
[6]陈民镇:《清华简<尹诰>集释》,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648,2011年9月12日。
[7]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中西书局2010年版,第134页。
[8](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许惟贤整理:《说文解字注》,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208页。
[9]杨筠如:《尚书覈诂》,陕西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93-194页。
[10]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9页。
[11]许维遹撰,梁运华整理:《吕氏春秋集释》,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95-396页。
[12]许维遹撰,梁运华整理:《吕氏春秋集释》,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84页。
[13](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许惟贤整理:《说文解字注》,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208页。
[14]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中西书局2010年版,第134页。
[15]黄怀信:《由清华简<尹诰>看<古文尚书·咸有一德>》,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24,2011年3月25日。
[16]李学勤:《清华简九篇综述》,《文物》,2010年第5期。
[17]李学勤:《清华简与<尚书>、<逸周书>的研究》,《史学史研究》,2011年第2期。
[18](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97-98页。
[19]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中西书局2010年版,第130页。
[20]黄怀信:《清华简<尹至>补释》,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16,2011年3月17日。
[21](汉)司马迁撰:《史记》卷第三,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96-97页。
[22](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许惟贤整理:《说文解字注》,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23]晁福林:《夏商西周社会的变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7页。
[24]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89-90页。
[25]曾运乾:《尚书正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225页。
[26]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撰,李学勤审定:《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495-504页。
[27]曾运乾:《尚书正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225页。
[28]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撰,李学勤审定:《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552-554页。
[29](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88-89页。
[30] 黄怀信主撰,孔德立,周海生参撰:《大戴礼记汇校集注》,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39-1240页。
[31](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583页。
[32](清)梁玉绳撰:《史记质疑》,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3页。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3680.html

以上是关于清华简《尹诰》“我克协我友,今惟民远邦归志”试说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