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物流形》“人中”试说

《凡物流形》“人中”试说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凡物流形》“人中”试说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凡物流形》“人中”试说


(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七册刊布的《凡物流形》,在10至11号简中,有一段涉及“日”即太阳状态的话:“日之始出,何故大而不《凡物流形》“人中”试说
《凡物流形》“人中”试说?其人中,奚故小□暲䜴?”[1]由于与《列子·汤问》中的孔子见小儿辩日的故事相关,简文大意不难领会,但具体字词的解读却幷不容易。对于其中的“人”字,学者就有颇不相同的认识。[2]张新俊先生最近撰文,指出原整理者曹锦炎先生将这个字释爲“人”是正确的,幷在此基础上读作“及”。[3]
我们在前两年初读《凡物流形》的时候,曾怀疑这处“人”当读爲“仞”。拜读张新俊新作后,受到触动,遂尝试翻检资料,把想法条理写出,以向关心这一问题的同好请教。
在上古音中,“人”是日纽真部字,刃和由刃得声的仞、牣等是日纽文部字,属于双声、旁转,音近可通。云梦睡虎地秦简《爲吏之道》6号简3栏“根田人邑”整理者读作“垦田仞邑”,注释说:“仞邑,使城邑人口充实。《吕氏春秋•勿躬》:‘垦田大邑。’”[4]
在出土文献中,还有仁、仞通用的例证。马王堆帛书《老子》甲本“百仁之高”,整理者读爲“仞”。[5]高明先生校注说:“甲本假‘仁’爲‘仞’,乙本误写爲‘千’,均当作‘百仞之高’。今本多同王本作‘千里之行’,唯严遵、遂州、敦煌辛诸本作‘百仞之高’,与帛书本同。强本成疏引经文亦作‘百仞之高’。”[6]银雀山汉墓竹简《守法守令等十三篇》769号简“【城高】九仁”,“仁”整理者读爲“仞”。[7]又898号简“凡欲富国豤草仁邑”,整理者注释说:“仁,读爲‘仞’,充满之意。‘仁’、‘仞’二字音近相通。前第一篇(守法、守令中),仞尺之‘仞’亦作‘仁’。《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记管仲答桓公问,有‘垦草仞邑,辟地生粟’之语。仞邑,《管子·小匡》作‘入邑’,《吕氏春秋·勿躬》作‘大邑’,《新序·杂事》作‘剙邑’。疑‘剙’爲‘仞’字之讹;‘入’、‘大’爲‘人’字之讹(‘人’、‘仁’同音)。”[8]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仁”字条认爲:“人亦声”。仁、仞通用的文例,可以作爲人、仞通假的辅证。
如同银雀山汉简整理者所指出的,“仞”有充满之意。《史记·殷本纪》:“益收狗马奇物,充仞宫室。”《后汉书·张让传》:“又造万金堂于西园,引司农金钱缯帛,仞积其中。”李贤注:“仞,满也。”《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虚宫馆而勿仞。”郭璞注:“仞,满也。”又《说文》:“牣,满也。”《诗·大雅·灵台》:“王在灵沼,于牣鱼跃。”毛传:“牣,满也。”《正字通·人部》云:“仞,通作牣。”
回到上博楚竹书《凡物流形》,“人”似正可读爲“仞”,指太阳正午充盈的样子。
“人”字后面的“中”字,整理者以爲指“中午”。其实,“中”也有满盈一类涵义。《史记·外戚世家》:“娙何秩比中二千石。”索隐引崔浩云:“中,犹满也。”《汉书·匈奴传上》:“顾汉所输匈奴缯絮米蘗,令其量中,必善美而已。”顔注云:“中犹满也。量中者,满其数也。”我们怀疑“中”也是这类用法,与“人(仞)”的辞义相当。
[附记:本文修订时,得何有祖博士提供资料,谨致谢忱。]
(编者按:[2]参看张新俊:《释上博简〈凡物流形〉中的“及”》,武汉大学简帛网2011年4月14日。
[3]同上揭张新俊先生文。
[4]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70~171页。
[5]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编:《马王堆汉墓帛书〔壹〕》,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5页。
[6]高明:《帛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第137页。
[7]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银雀山汉墓竹简〔壹〕》,文物出版社1985年,释文、注释第127页。
[8]关于这个问题,可参看裘锡圭着:《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26至128页。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3900.html

以上是关于《凡物流形》“人中”试说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