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导弹是指由地面、舰船或者潜艇发射,拦截空中目标的导弹,西方也称之为面空导弹。由于大多数空中目标速度高、机动性大,故防空导弹绝大多数为轴对称布局的有翼导弹;动力装置多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也可以采用液体火箭发动机、冲压式空气喷气发动机和火箭冲压发动机;从40年代初德国开始研究到21世纪经历近60个春秋,世界上的防空导弹已研制了三代,21世纪还在发展第四代。据不完全统计,已研制的型号达120余种,其中装备部队90多种,正在研制的有20多种。
我国的防空导弹有远程防空导弹:红旗2、红旗9、S300、FT-2000;中程:红旗61、KS-1、飞蠓80;近程/肩扛式:红缨5、红缨6、红缨6B、前卫1、前卫2、前卫3、飞弩6。
第一次世界大战,飞机开始用于侦察、通信和对地攻击、轰炸,防空作战从此登上战争舞台,许多国家建立了专门的防空指挥机构、对空观测组织,并相继组建了战斗机、高炮、探照灯、拦阻气球等防空部队。
二战前,有的国家在发展高炮的同时,已把注意力转向火箭和导弹的研究与试验,特别是1937年英国研制成功雷达并投入使用,极大地推动了防空武器的发展。同时,英、美对无线电遥控飞机,美、苏对探空火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试验。德国在1937年制定了一个极为秘密的计划,开始研究导弹。据说当时提出了140种不同类型的导弹方案,后来证实比较成熟的就不少于14种。这一切都为导弹的产生提供了技术基础,并带动了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战后期,德国为挽回败局和对付英、美轰炸机群,在使用“复仇武器”V-1和V-2导弹的同时,开展了比高炮打得更高更远的防空导弹的研究试验,主要有“龙胆草”、“莱茵女儿”、“蝴蝶”和“瀑布”等型号。虽然它们都进入了研制后期,但未投入使用,纳粹德国即告覆灭。这些最初的探索试验成为后来美、苏研究防空导弹的基础。1944年,美国也曾研究“云雀”和“小兵”两种防空导弹,用于对付日本的“神风”自杀飞机,但因技术不成熟而失败。
中国防空导弹有多少枚:
美国兰德公司的报告说,2000年这十年以来的发展,中国大陆空军目前的地对空的导弹的库存总量,已经翻了一倍多。而且解放军这些导弹当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当代战争当中现代导弹的系统,不仅数量多,而且攻击的准确度大为提升。在原有的射程100多公里的,四个S-300型的导弹营的基础上,中国大陆解放军空军,又最少增加了16个,威力更加强大的升级版的S-300型的导弹营,射程达到150公里,以及战力已经相当接近的解放军自主研发的红旗-9的导弹营。
凤凰卫视5月26日《军情观察室》,以下为“美报告:中国地空导弹数量倍增 准确度大升”文字实录:
董嘉耀:说到美国对中国的侦察,美国发现的情报说,十年以来解放军的各类型导弹,特别地空导弹是倍增的,看一个片段。
据美国军方的智库兰德公司,一份最新的评估报告说,在过去十年,中国大陆解放军的空军的地对空导弹的数量,还有攻击力都大幅提升。美国的情报说,在2000年中国大陆解放军只有四个,从俄罗斯购买的S-300的导弹营,其他的防空武器,多数是上个世纪50年代,萨姆2型的现代版,改进型的导弹构成的。
另外,还有一些法国的短程的响尾蛇中国版的仿制版。美国兰德公司的报告说,2000年这十年以来的发展,中国大陆空军目前的地对空的导弹的库存总量,已经翻了一倍多。而且解放军这些导弹当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当代战争当中现代导弹的系统,不仅数量多,而且攻击的准确度大为提升。在原有的射程100多公里的,四个S-300型的导弹营的基础上,中国大陆解放军空军,又最少增加了16个,威力更加强大的升级版的S-300型的导弹营,射程达到150公里,以及战力已经相当接近的解放军自主研发的红旗-9的导弹营。
另外,根据美国的情报,解放军还有最少八个,从俄罗斯购买的,更加改进的新型的S-300的导弹营,它的射程可以达到200公里,不仅可以用来防空,还具备一定的反导弹的能力。美国说解放军新引进的改进的防空导弹,射程已经可以覆盖整个台海地区,对台湾空军形成新的打击威慑。而解放军的各类型的地空导弹,已经可以覆盖和保卫整个中国的空域。而且有一张覆盖中国,为导弹预警和侦截目标而设的,解放军的空中情报网络,已经建设完成。
美国兰德公司的报告还说,中国大陆的超视距的空空导弹,性能已经可以媲美美军的导弹,中国自主生产的超视距主动雷达的空对空的导弹。已经可以和美国、俄罗斯中程的空空导弹相媲美,而在地对空的导弹领域,解放军现在可以自主生产红旗-9的防空导弹,可以自用,也可以出口。并且可以搭配俄罗斯的S-300型的导弹使用,形成中国特色的防空导弹的拦截网络。
美国的报告还说解放军还有导弹的第二炮兵部队,尤其是常规的短程和中程弹道导弹,与空军的防空导弹相搭配,可以使用完整的空中攻击平台。美国说,中国大陆解放军的常规的短程和中程弹道导弹的攻击力量,确实具备了独特的能力,当中最重要的是攻击的是速度和穿透力,而弹道导弹可以在发射机分钟之后,击中对方的目标,而且现在解放军导弹,攻击地方目标的预警时间,也降到了最低。美国的报告还说,解放军为了防备敌人的战机和敌人的导弹,对于中国国土的可能攻击,正在锐意打造中国导弹的预警、拦截和反击力。
中国最厉害的防空导弹
俄媒披露中国有近120个防空导弹营反导能力强大
目前共装备有110-120个营的HQ-2、HQ-61、HQ-7、HQ-9、HQ-12、HQ-16、S-300PMU、S-300PMU-1和S-300PMU-2等型号的防空导弹系统,共有约700套发射装置,其规模仅次于俄军(世界第二)。HQ-9系列是中国研制并装备的性能最为先进的第三代防空导弹系统,具备在复杂干扰条件下高效对抗大规模空中袭击的能力。改进型的HQ-9A反导作战能力更为强大。中国自行研制的HQ-16新型中程防空系统采用热垂直发射方式,具备在强电磁干扰条件下高效拦截现代化空中来袭目标的全天候作战能力。
俄罗斯军事评论网5月20日报道原文如下:
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导弹部队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末,目前共装备有110-120个营的HQ-2、HQ-61、HQ-7、HQ-9、HQ-12、HQ-16、S-300PMU、S-300PMU-1和S-300PMU-2等型号的防空导弹系统,总计配备约700套发射装置,其规模仅次于俄军(装备约1500套防空导弹发射装置)。不过,在中国现役的防空导弹系统中,老式的HQ-2(仿制自苏联的S-75)所占的比重超过了三分之一。目前,中国军方正在积极淘汰这种过时的武器系统。
1959年春,苏联向中国提供了首批SA-75防空系统,共配备62枚导弹,编为5个火力营和1个技术保障营。同年10月7日,这种秘密运抵中国大陆的防空系统在北京附近取得了首个战果:击落了一架台军的RB-57D型侦察机。
SA-75出色的作战性能使得中国领导人决定购买其生产许可证,中国的第一种国产防空导弹系统HQ-1(“红旗-1”)由此诞生。从1965年起,中国开始在东德、瑞士和其他国家专家的参与下研制升级版的HQ-1,即后来的HQ-2。这种新型防空系统拥有更远的射程,在敌方实施电子干扰的情况下仍具有很高的作战效能。首批HQ-2于1967年7月装备部队。
在HQ-1和HQ-2的基础上,中国还开发出了专门用于打击美国SR-71超音速高空侦察机的HQ-3。不过,在1970—1980年代,中国只是埋头于发展HQ-2,以使其性能指标能够应对敌方空中攻击手段的不断发展。在此期间,中国先后推出了HQ-2A、HQ-2B和HQ-2J等更为先进的型号。在1980年代,该系列防空导弹系统的年产量约为100套。与此同时,中国还向阿尔巴尼亚、伊朗、朝鲜和巴基斯坦等国提供了数百套HQ-2系列防空导弹系统。时至今日,包括中国在内的一系列国家仍在使用这一老式装备。
通过对越南方面缴获的美制AIM-7“麻雀”空对空导弹进行分析和仿制,中国成功研制出了HQ-61型防空导弹系统。HQ-61系统的性能无法充分满足中国军方的需求,因此其产量非常有限并最终被HQ-7(仿制自法国的“响尾蛇”系统)。但HQ-61项目并未就此终结,中国人后来有对其进行了现代化改进,进而研制出了HQ-61A。该系统目前仍在服役,主要用于保卫中国防空部队装备的远程防空系统。
中国空军防空部队整建制(旅)列装红旗-9远程区域防空导弹形成战力
HQ-7系列的研制工作启动于1979年,在1986年7月至1988年6月间进行了验收测试。目前,该系统广泛装备于中国陆海空三军部队,其中,陆军和空军装备的分别为自行和牵引式版本,主要用于保卫机场和重要的基础设施。
除此之外,中国还利用意大利方面提供的技术研制出了HQ-64防空系统(出口型号为LY-60)。中意双方的合作始于80年代末,虽然意方在1989年6月份之后停止了与中方的合作,但显然后者在此之前已获得了足够多的资料并最终独立完成了HQ-64的研制工作。
在最近10多年时间里,中国防空系统的性能得到显着提升,这主要得益于从俄罗斯进口的S-300PMU和“道尔”防空系统。中国曾在上世纪90年代购买了四套S-300PMU和约100枚配套的防空导弹,以及数十套“道尔”机动式防空系统。这些现代化的俄制装备极大地完善了中国的防空体系。中国军方对S-300系统的性能非常满意,这最终推动中方在2002—2003年间又购买了更为完善的S-300PMU-1。
通过对获取的现代化俄制防空系统进行研究,中国启动了新型国产防空系统的研制计划。到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人最终以S-300的技术方案为基础开发出了国产远程防空系统——HQ-9(出口型号为FD-2000)。该系统具备对低、中、高空飞机、巡航导弹和直升机实施全天候打击的能力。HQ-9系列是中国研制并装备的性能最为先进的第三代防空导弹系统,具备在复杂干扰条件下高效对抗大规模空中袭击的能力。
目前,中国已开始生产改进型的HQ-9,即HQ-9A。凭借着经过改良的电子设备和程序设计,后者的作战效能更为出色,尤其是反导弹能力更为强大。
在中程防空系统方面,中国近年来研制成功了HQ-12。该系统的研制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主要是为了替换老式的HQ-2。这一项目最初研制的产品被称为KS-1,其在1989年进行了测试,并在1991年的巴黎航展上首次公开亮相。KS-1的研制工作于1994年结束。
由于在测试中表现不佳,新开发的KS-1A一直未能装备中国防空部队。直到2007年7—8月间,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的装备展示中,最新改型的KS-1才再次亮相并被重新命名为HQ-12。新系统配备移动发射装置和H-2000型雷达。其名称上的变化表明,中国军方已同意装备这种新型防空系统。2009年10月1日,数套HQ-12出现了在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