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故事:苏东坡拜师的故事介绍(3)

沈括苏轼

沈括,浙江杭州钱塘县人,是我国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和科学家。

沈括像

沈括像

先来介绍一下沈括的生平。他出身于官宦世家。1063年,进士及第,授扬州司理参军。神宗时受王安石器重。1080年,沈括出知延州。沈括在晚年时期移居润州。1095年,因病辞世,终年六十五岁。

沈括也是一名非常出色的科学家,热衷于科学研究,在很多领域都有较高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被后世尊“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他的代表作《梦溪笔谈》,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说到沈括和苏轼的关系,就要说到那场“乌台诗案”了。在那场事件中,根据史书记载,是因为苏轼在诗中暗发了对当时自己因被新党做了手脚而导致外放的不满,沈括站出来告密说苏轼的诗中暗含对朝廷的嘲讽之意,最终结局是牵连了苏轼的三十九位亲朋好友,一百多首诗,当时这个事震惊朝野。

传说,其实不仅仅是乌台诗案,沈括,苏轼二者关系不和,在平时,沈括苏轼的关系向来不好。其实在早前,沈括与苏轼还是国家图书馆的同事。后来因为苏轼被流放,沈括有次出差前往杭州,皇帝本来是让沈括对苏轼关照点。沈括去了之后,对苏轼一阵寒暄,像好哥们似的,还向苏轼要了他的诗作欣赏。不料,沈括却歪曲诗作意义,向朝廷诽谤苏轼。这估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沈括嫉妒苏轼的才能。

苏轼画竹

在大家的印象中,苏轼一直以诗词见长,但其实他在艺术上也有很高的造诣。

苏轼竹画

苏轼竹画

在北宋当时,中国绘画急剧发展。很多文人墨客喜欢参与到绘画中来。而且绘画与文学艺术慢慢合为一体。当时,梅、竹、菊、兰是绘画的主题。许多文人崇尚它们的美德。而苏轼是当时艺术家文学家的代表。

苏轼是四川眉山县人。他平时喜欢竹子,“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他画的墨竹是从表亲文同那里学来的。苏轼在当时与许多大家私交甚好,比如王诜、李公麟、米,所以他的字画通常可得名家指点。他画竹子的时候往往喜欢从地上直接上升到画幅最上方。别人问他:为什么不逐节往上画?他回答说:“竹子生长的时候什么时候会逐节而生?”

至于他的朱竹的开创还是有一点小故事的。传说,苏轼有一次坐于堂上,却画兴勃发,但是没有墨只有朱砂。无奈之下,苏轼随手拿朱砂当墨画起竹来。别人看到他的画作之后家问他:世界上只有绿色的竹子,哪里来的红色的竹子?苏轼回答说:“世界上本来也没有墨竹,既然可以用墨画,为什么不可以用朱砂画”朱竹便由此诞生。传说由于他的首创,后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文人便流行画朱竹了。

轼画朱竹,正是反应了苏轼重视竹子的品格,而不是重形似的绘画主张。

踏莎行苏轼

《踏莎行》,是苏轼写于宜兴的一首著名的词。当时苏轼刚到宜兴,倍感落寞得志,便作了这样一篇舒志之文。原文如下:山秀芙蓉,溪明罨画,真游洞穴沧波下。临风慨想斩蛟灵,长桥千载犹横跨。解佩投簪,求田问舍,黄鸡白酒渔樵社。元龙非复少时豪,耳根洗尽功名话。

苏轼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