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苏轼的《红梅》写的是谁(5)

冬景苏轼

《冬景》是苏轼赠给刘景文的一首七言绝句,颇有与君共勉之意。苏轼作此诗时已有五十五岁,刘景文已有五十八岁,都已经到了老年迟暮的时节。如果用一年四季来比喻人的一生的话,那么,此时他们就像那初冬的景致,开始渐显凋零的迹象。

苏轼画像

苏轼画像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荷和菊,在初冬时节衰败凋零的景象。荷和菊,分别是在夏天和秋天尽显风姿,极盛一时的意象。可是,如今眼前的荷却空留残叶,花瓣早已化作一缕清风,随夏天而逝。大如伞盖的荷叶也不再亭亭玉立,耷拉着脑袋,倒是很符合古人“留得残荷听雨声”的雅兴。被西风吹散的菊花,不遗余力地散发幽香,几片坚强的花瓣固守阵地,颇有“宁可枝头抱香死”的气势。坚挺的花枝像高傲的皇后,不畏严寒,高昂头颅,傲然凌霜。

若说哪个时节最好,当然是眼下橙黄橘绿的丰收季节最是一年好景致。在文人的笔下,“自古逢秋悲寂寥”,冬天更是一派萧条的景象,而苏轼却写出了秋末初冬的丰收景象,这丰收里还透出喜悦之情。

“橘”在文人眼中是傲寒清高之物,屈原在《橘颂》中就曾歌颂过橘的高洁。苏轼不着痕迹地将自己与友人的处境和初冬景致巧妙地糅合在一起。把自己和友人比作将红还绿的橘子,橘子所经受的寒气和冰霜就像他们经历的困难和挫折,青春已逝的暮年就好比这初冬时节,虽然渐显老冀之态,但还是可以收获的季节。

苏轼 六国论

这是一篇政论古文。作者主要从六国和秦国存亡的对比,来说明国家礼待士的经济作用,认为国家实行供养人才的政策,就算国君统治失去德行,国家也未必马上灭亡,因为那些想要叛乱的人们失去了能够带领他们反抗的人才。

六国论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