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负鼎是怎么一回事

伊尹负鼎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这四个字作为成语,用来比喻寻求机遇来体现自我价值。

伊尹负鼎

伊尹负鼎

在司马迁的描述中,伊尹见商汤的故事有两个版本。第一版本是,伊尹名叫阿衡,他想求见商汤但苦于无门,于是就去给有莘王的女儿做陪嫁的厨师,这才得以见到商汤。之后,伊尹背着做菜的鼎和切菜和砧板来见商汤,先是跟他谈论烹饪和滋味,后来借机劝说他实行王道。因此,伊尹负鼎的故事也正是出自这个版本。

另一个版本的故事说,伊尹是一个有才有德的隐士,不愿意出仕做官所以一直拒绝商汤的聘请,前后五次才答应下来。伊尹给商汤讲上古帝王的治国之道,得到了他的重用。伊尹曾经离开商汤去找夏桀,但后来厌恶夏桀就又回商都。在入城的时候,伊尹见到了商汤的另外两位贤臣女鸠和女房,回去就写下《女鸠》、《女房》两篇文章。

伊尹负鼎就是出自这一个典故,后世的诗歌文章里常常借用它来指辅佐帝王。“负鼎”、“伊尹之志”、“伊尹烹饪”等词语也是相似的出处和意思。

至于把伊尹负鼎当成语使用,虽然没有相关的例子和证据,不过这样的比喻也非常恰当,因为负鼎烹饪对于伊尹而言就是一个进见商汤的机遇,而他也因此得到重用,可以说是实现自我价值。

伊尹怎么读

“伊尹”这个名字读作yīyǐn。“伊”和“尹”两个字都可以作为姓氏。“伊”一般是指第三人,即他或者她的意思,这里就是姓氏。而“尹”一般有治理的意思,也常常用来当做官职的名字,比如府尹。

“尹”字

“尹”字

伊尹是夏末商初人,据说他的母亲住在伊水,所以他姓伊。至于“尹”,这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在建立商朝后的官职名,位同右丞相。伊尹原名挚,小名阿衡,父母都是有莘国的奴隶,一个烹饪一个养蚕,所以他从小也是一个奴隶。虽然如此,伊尹从小聪慧好学,在劳作之余努力学习,不仅学到了父亲一身厨艺而且成为了贵族子弟的老师。伊尹也因为研究尧舜治国之道而声名远播。

商汤知道伊尹后求贤若渴,三番五次带着厚礼前来聘请,甚至把他比作自己国家的良药,可惜有莘王担心商汤得到伊尹后会对自己国家不利一直不答应。最后,商汤只能迎娶有莘王女儿的方法,让伊尹以陪嫁奴隶的身份前来辅佐自己。

得到伊尹后,商汤十分尊敬他,奉他为师,而伊尹也以一身才华报答,辅佐他讨伐了夏朝建立了商朝,又在他死后辅佐他的子孙后代。伊尹死时100岁,而他在商朝为相有五十余年,把半辈子花在了辅佐君王治理商朝上,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商朝也在他的手里,从初建时的弱小国力不断强大,所以他是历史上一代名相。

伊尹之志

“伊尹之志”指伊尹那样的志向或者意图,出自《孟子》。原文是有人以伊尹放逐太甲后重新扶立他的故事来询问孟子,贤臣遇到君主不够贤明,是不是本来就可以把君主放逐。孟子回答,如果大臣有“伊尹之志”就可以,如果没有那就是篡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