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后裔
张载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更是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张载辞世已经900多年了,不过在眉县横渠附近的一个村庄,还聚集着一群张载后裔。这个眉县是张载当年讲学的地方,这群张载后裔聚集在这里其实是有任务的,他们要守护先祖的“遗产”——祖坟和祠堂。
张载后裔(左一)
张载后裔生活的地方是眉县槐芽镇西柿林村,就在西宝线的边上。这个村庄没有什么特殊的标志,也没有什么特别高大的建筑物,整个村里都是普普通通的平房。村里的商店也是稀稀拉拉的,门面很小。村子里最大的特征就是村巷两边载满了柿子树。
西柿林村村委会主任张家鹤就是张载的27世后裔,据他介绍,村子里的张载后裔大概还有500多人,主要是26世到31世。村子里与张载有关的文化符号基本上已经见不到了。现在保留的最久的就是明代万历年间的《张子全书》的印版,加上清代乾隆年间的《横渠志》等等,大概还有450块。
不过清末时期,白莲教起义时,毁掉了好多。但是损失最大的时候,是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直接将印版当柴火烧。文革时期,由于家庭成分还好,藏在屋顶上的印版并没有被发现。因此到现在保留下来的印版还有49块。除了西安这处有张载后裔聚集外,在福州闽侯、洛阳伊川、上海青浦等地,都零零散散的分布着一些张载的后裔。
北宋张载
北宋张载,生于公元1020年,字子厚,是凤翔郿县即现在的陕西眉县横渠镇人,他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被后世的人称为横渠先生,尊称为张子。张载在年轻的时候喜欢跟人家讨论兵法,后来又转而学习儒家的“六经”,曾经担任过著作佐郎、崇文院校书的官职。后来他辞去官职,在关中这个地方开学授课,因此他的学派被人们称为“关学”。他与熙宁十年即公元1077年在临潼病逝,享年五十八岁。
张载画像
关于北宋张载的名字,其实是来自我国著名的易学著作《周易·坤卦》中的“厚德载物”一句,这个名字寄托的是他的家人对他的美好期望。张载自小便十分聪明睿智,在十岁的时候跟随老师学习,就展现出了自己非同一般的品格和气魄。在加上他后来遭遇了丧父之痛,这使得他比同龄的孩子要成熟得多。
当时因为西夏国经常侵扰北宋的边境,北宋只得向他们进贡大量物资来换得一时的和平。这对于喜好读兵书的张载影响十分大,他在二十一岁那年写了一篇《边议九条》上报给当时主持西北事务的范仲淹,向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意见。范仲淹看到这篇文章之后,大为欣喜,他立即召见了才华横溢的张载。在和他经过一番详谈之后,范仲淹劝诫他应该多读一点儒家的著作,这样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于是张载开始苦读儒学著作,在这个过程中,他又看了很多道家和佛学之书,渐渐领悟了儒、道、佛之间的关联,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
北宋张载的一生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他和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两兄弟五人一起被称为“北宋五子”,看见人们对他的评价之高。
张载著作
张载是我国北宋时期在很多方面都做出了重大成就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一生专心学问,给后留下了很丰硕的精神财富和遗产。他也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和当时的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兄弟等理学家一起被后世称为“北宋五子”。因为他出生在凤翔郿县即现在的陕西郿县横渠镇,因此他又被后人“横渠先生”,尊称为张子。而他所创立的学派则被人们称为“关学”。那么张载著作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他的主要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