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草书诀字帖欣赏(3)

王羲之书法特点

说到王羲之,人们想到的第一印象自然就是他那“书圣”的身份。王羲之出生在名门世家,而且家中的长辈,像父亲王旷,伯父王导、王虞、王敦都是精通书法的大家。虽然父亲早逝,王羲之被寄养在王导家中,但是他还是拥有优越的生活以及优异的学习环境。少时的王羲之师从女书法家卫夫人,后来又受到王虞的指导。加之其后来游览名山大川研究前人书法家的作品,令其能够集众家之长开创出一种新的格局。

王羲之雕像

王羲之雕像

也许有人会说后来有很多书法家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难道就不能取代王羲之吗?这样就要从王羲之书法的特点和整个书法发展的历史来看了。其实中国的汉字发展过程中,是有几次重大的变化的,其中一个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影响都很大的一次就是秦汉之际篆书向隶书的转变。在先秦是篆书系统的天下,是象形的字。而从西汉开始转为象意的隶书,这其中的变动自然是很大的。在隶书系统刚开始的几百年中,虽有钟繇的楷书和张芝的草书,但他们都是比较初级而质朴的阶段,正真意义上的书法艺术觉醒并没有达到。这种状态到了王羲之那里,才有了质的变化。

王羲之的确师从前人,不过并没有循规蹈矩只是一味的模仿前人。在吸收了众家的长处后,自行消化。王羲之书法没有刻意安排的痕迹,完全是自然而为的。他的书法正好符合中国人的对于美的审视理想,字体姿态丰富而不张扬,冲和雅致,刚柔相济,体态丰盈又不失法度。所以世人愿意尊其为“书圣”。

王羲之书扇

扇子在如今看来只是扇风的,但是中国汉族的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扇子在史传上最初被称为“五明扇”,据传说记载是虞舜所制作的。希望自己的能广泛的听取他人的意见,求有才能的人来辅佐自己。不过扇子有详细的文字记载是在东晋的时候。公元前三百多年的时候,不正是有着“书圣”之称的王羲之的时代么。

王羲之

王羲之

说起扇子和王羲之,他们还有一段不解之缘。记得有一天,王羲之在一个戒珠寺前面的蕺山街上顺着护城河在慢悠悠的散步,河上有一座拱形的石桥,王羲之看到有一位老婆在桥上卖扇子。但是一脸愁容,没精打采的样子,看来是生意不景气,原来是没有人愿意买她的扇子。见到这种情况,王羲之就十分同情那个老婆婆,问道:“这位婆婆你的扇子多少文一把?”那位老婆婆见来了顾客,顿时精神起来,回答说:“这扇子是自己家做的,只要五文一把。”王羲之听了没有说外,而是跑去借了笔墨,在老婆婆的的扇子上每一个面都写了五个字。婆婆不识字,但是看着王羲之写的字那么潦草,就很不高兴。王羲之看了安慰老婆婆说:“现在你的扇子可以买一百文一把,你只要告诉买扇子的人说这是我王羲之写的字,就能卖出高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