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内容意义介绍

阎立本历代帝王图

《历代帝王图》又称《古帝王图》,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此画卷纵向51.3厘米,横向531厘米,共绘有自汉至隋十三位帝王肖像,在其人物个性的刻画上各附异彩,个性分明,并将封建等级伦理观念融入其中,适当处理人物大小。

阎立本《历代帝王图》

阎立本《历代帝王图》

画幅中的十三位帝王分别是前汉昭帝刘弗陵,汉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吴主孙权,蜀主刘备,晋武帝司马炎,陈废帝陈伯宗,陈宣帝陈顼,陈后主陈叔宝,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另外加上侍者共四十六人。每位帝王均有榜书,有的还记有在位年代及对佛道的态度。

阎立本在绘此作品的过程中,注意到封建统治者的共同特性与气质仪容,但又根据每位帝王在位期间的政治作为,不同的境遇命数,塑造出个性突出的人物形象,从中可见作者对历代帝王的评价。

例如那些开国建功的君王,在画家笔下体现了一派王者气度;而那些昏庸亡国的君主,则是一派萎靡庸腐之态。画家在绘其君王画像时,将其对君王的评价融入其中,使人物个性更加饱满。不置可否,《历代帝王图》的艺术成就代表了初唐人物画的最高水平,在古代绘画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阎立本的代表作

阎立本,隋朝阎毗之子,阎立德之弟,唐太宗时期任刑部侍郎,显庆初年,其兄阎立德去世,代兄出任工部尚书,后升迁至右丞相。

阎立本

阎立本

其绘画作品取材极为广泛,例如宗教人物、车马、山水,尤为擅长刻画人物肖像,代表作有《步辇图》、《历代帝王图》等。

《步辇图》,取材于贞观八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事件,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明接见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境。画面中的人物衣裙细致飘逸,神情举止栩栩如生,写照之间能够曲传神韵,笔墨勾勒流畅中带有坚韧,畅而不滑,顿而不滞。图像中局部配色以晕染为主,极具立体感。全卷色调浓重富丽,大面积的红绿色块相互交融,极有韵律感与视觉效果,实为举世佳作。

而另一幅佳作《历代帝王图》更是恢宏之作,细致刻画了封建统治者的共同特性与气质仪容,但又根据每位帝王在位期间的政治作为,不同的境遇命数,塑造出个性突出的人物形象,从中可见作者对历代帝王的评价。总的来说《历代帝王图》作为中国肖像画的经典作品,把帝王的气势和内心时间尽数展现出来,阎立本在此作品中将其色彩审美水平提高至登峰造极的水平,实为叫人叹止,其中的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都是无法以金钱来衡量。

阎立本的步辇图创作背景

唐代画作《步辇图》是画家阎立本的代表作品,该作品的主要内容讲述的是吐蕃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此画作是汉藏民族友好团结的历史见证,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文成公主进藏图

文成公主进藏图

唐贞观十四年,吐蕃王松赞干布意欲与唐朝和亲,并派遣使臣禄东赞前往长安求亲,时值一年到达长安。

贞观十五年,唐太宗将宗室之女封为公主,下嫁于松赞干布,此宗室之女便是文成公主,并下诏其父江夏王李道宗持节护送。文成公主在江夏王李道宗与吐蕃迎亲专使禄东赞的护送下,前往吐蕃,此一行人从长安出发,途经西宁,翻越日月山,长途跋涉终到达拉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