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在西线战场上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战绩。到了1941年,希特勒突然间将矛头指向了苏联,发动了巴巴罗萨计划,300万德国军队兵分三路,入侵苏联的领土。他的闪电战术取得了如期的顺利,他们不断往前线增兵,占领苏联的城市、村庄,直指莫斯科。
自苏联建国以来,苏联人民对于苏联红军寄予了深情的厚爱,他们尊重、热爱苏联红军。然而,此时苏军在面对德国法西斯的千辆装甲车、猛烈的飞机轮番轰炸时,胆怯了、退却了,像“懦夫”一样做起了逃兵,甚至多达百万红军做了希特勒的俘虏。整个苏联陷入了沉闷、低迷困境。
为了扭转这种节节败退的生死局面,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毅然决然地在1941年8月16日发布了挽救苏联红军、最终也成功挽救苏联的270号命令。
270号命令为何拥有如此大的威力?让我们掀开尘封历史的扉页,去拜读一下此项命令的条款:
第一项是关于逃兵认定和判决:“凡是在战斗中投降的指挥官与政治工作者都会被视为逃兵。逃兵的家庭成员将会被逮捕。在叛逃过程中,高一级的指战员和政委有权力就地处决逃兵。”即被俘即是背叛。
第二项是关于部队作战:“陷入敌人包围的各作战单位必须义无反顾的战斗到最后一刻,义无反顾是自己的武器,要在敌后给敌人以致命打击。”
第三项是关于逃兵结果:“向敌人投降的红军家属将会被剥夺一切享受的国家权利和救助。”
纵观这项命令的总体思想即是:苏军一步不能退,撤退即是背叛,“没有俄国的战俘,只有俄国的叛徒!”
它颁布之后,苏军在战场上再无退路:因为他们知道后退是死,被俘也是死,并且这样的死法不体面,更会牵连后面的殷殷家庭;唯有不断向前,或许还能创造并争取到一线生机。
270号命令是残酷的、冰冷的,要知道在战场上,战俘自战争伊始就存在着,他们不全是贪生怕死之辈,而斯大林将他们直接判定为“死刑”,永无回天之术。
然而它却也为苏联吃下了一颗“定心丸”:苏联红军在面对德军进攻时,一改之前的低迷,断了被俘或者后退的“念想”,一个个开始奋勇杀敌,与德军血战到底,这极大地增强了红军的战斗力,推动苏联取得莫斯科保卫战、列宁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最终击垮了来犯的德国法西斯。